— 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构建_第1页
— 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构建_第2页
— 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构建_第3页
— 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构建_第4页
— 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构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 摘要 . 一、社会治安防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 (一)社会治安防控的必要性 1 (二)社会治安防控的可能性 2 二、社会治安防控系统的科学依据 4 (一)对系统问题必须实行系统的防控 4 (二)系统防控能够有效、高效地解决社会治安问题 4 三、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5 (一)建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应以公安工作专业化为重点 5 (二)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应以控制和治理为新突破 6 (三)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应以治安教育为主导方向 7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2 摘 要 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既要着眼未来有长远的目标,又要 立足当前有现实的考虑。只有从长远、当前、未来三个层面统筹安排、整体推进, 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安定的能力,才能在构建和谐 社会中有所作为。新形势下的治安防控体系,是一个整合的过程,不仅仅是公安工 作的主要内容,更是全社会,全人民的共同目标,分析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科学依 据,以系统的思维方式解决复杂的治安问题,将理论作为实践的导航,用实践来检 验研究成果,通过提高科技含量,加强基层建设,扩大人文教育覆盖面,以及建立 起心理防控来到达有效整合,从而完善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更好地实现多方“共赢” 的局面。 、 关键词: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科学依据;治理;治安教育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重视社会组 织建设和管理。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 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 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人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改善和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工 作,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有关社会治安综合治 理工作首次被写入党的正式文件,这表明此项工作对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小康社会 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党在今后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 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既要着眼未来有长远的目标,又要 立足当前有现实的考虑。只有从长远、当前、未来三个层面统筹安排、整体推进, 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安定的能力,才能在构建和谐 社会中有所作为。 一、社会治安防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财、 物和信息流动频繁,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利益关系日益趋多样化。 社会传统性的消解和现代性的形成,使得社会发展突破原有模式,呈现激烈矛盾冲 突的特征。大到社会运行发展,小到社会个体生活方式,都会形成冲击。 (一)社会治安防控的必要性 首先,在社会快速转型期,世界金融危机风暴的席卷残留的影响,社会经济关 系、利益格局都发生迅速变化,社会不同群体之间利益分化显著,收入差距大幅扩 大,在此过程中大量产生的下岗失业问题、就业问题、部分生活贫困群众和部分穷 奢极欲收入畸高者之间极度失衡等一系列问题,非常容易诱发人们对改革的抵触和 对社会的不满。从大的方面而言,这些抵触和不满将动摇国家的群众基础,导致社 会的不稳定因素激增;从小的方面而言,在社会内部如果集中存在着各种矛盾和冲 突,必将使得日常生活之中暗流汹涌,摩擦频繁,由此引发的违法犯罪行为增多, 影响居民安全感,对生活的满意程度也相应下降。 其次,新形势下,流动人口加剧,导致社会控制机制压力大增,农业、农村、 农民的“三农”问题,是我国长期发展过程中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尖锐化的产物。 4 在现在的形势下,第一步必须解决“三农”问题,发展现代化农业,推进人口流动, 使得农村闲散劳动力可以有用武之地,促进农村经济产业化,但是随之而来带来的 问题是:其一,城乡、地区之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的步伐加快,社会流动加剧, 农村中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导致农村剩余人口几乎都是妇孺老幼,除了不利于 农业发展之外,还导致农村治安存在极大的隐患;其二,大量流动人口外流到其他 城市,虽然补充了流入地的劳动力市场,促进了流入地的各项建设工作,但是外来 人员大量涌入城市后,给城市管理带来的极大压力,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和治安问 题,也必须正视。 第三,疏离的人际关系以及薄弱的基层防空力量让不法分子的违法犯罪行为有 可乘之机。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居民住宅相对集中,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居民 平房逐步被楼群所取代,群众生活方式日渐楼群化、微型化、封闭化,邻里交流减 少。交流沟通的缺乏、理解的欠缺,必然减少原来那种相互熟悉、交往频繁的连接, 导致人际关系、家庭之间关系越来越淡漠疏离。淡漠薄弱的人际交往,既容易使得 人们内心压力难于宣泄,易于造成个性的扭曲而产生一些“变异”行为,同时给犯 罪分子可乘之机,对社会治安形成妨碍;同时也使得相互帮助守望的防卫能力大为 削弱,给社会治安的维护工作带来冲击。第四,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分配 拉开了档次,新的分配制度使许多人发家致富,但也诱使一些人为了发财铤而走险, 滑向犯罪深渊。而且,虽然社会各方均在努力,但目前社会治安防范工作仍然主要 由诸如街道、派出所等基层政权组织来承担,多方协作配合、民力共同参与构建治 安防控体系距离实际所需要的要求仍有一定距离。上述诸多因素导致在社会治安的 防控上仍然存在着大量的薄弱环节。 这些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容忽视的,不妥善解决它们,这些问题对社会 治安的威胁就难以有效消除,而稳定的治安环境对社会发展而言意义重大,是一个 社会能够持续发展的前进和基础。打击违法犯罪和预防违法犯罪,对社会治安的维 护都具有积极意义。相对于重在事后补救的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而言,我们更倾向于 构筑重在超前性保障的预防违法犯罪体系。建立预警制度,通过治安信息的收集和 分析,不断提高对治安危害的预见性,加强超前控制。因为事前的保障通过避免损 失而体现了其社会意义,无论从节约社会资源还是减少对社会的危害性而言,都更 加有重要意义。所以,社会治安必须既重视打击更重视预防,两手抓并且两手都硬。 这是维护好社会治安的必要性之所在。 (二)社会治安防控的可能性 我们知道,违法犯罪行为是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教育方式等来预防和控制的, 同理,社会治安也是能够维护好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可控制性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 题,而且也是为实践所检验了的真理。恩格斯曾说过“ 一定的原因按照特殊的规律 性产生一定的犯罪行为”只要针对原因对症下药就必然能够解决问题,所以只要抓 住消除违法犯罪原因这个根本,就一定能够成功。之所以会产生影响社会治安的违 法犯罪行为,不外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因素的作用。从主观上来说,行为人的素质 比较低下,或者在性格或个性上存在缺陷等等缘故都容易导致行为人在特定的情况 下作出违法犯罪的行为;而从客观上讲,管理存在漏洞、安全系统存在缺陷、人际 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诸如这些因素都是容易诱发违法犯罪行为的外部条件,而这 些因素都是完全可以通过各种措施来克服和应对的。 第一,通过素质教育提高人民质量。人口过多,素质偏低是我国相当一部分违 法犯罪案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提高人口素质是消除违法犯罪原因的重要任务之一。 当然,提高人口素质是一项极为艰巨的长期任务,全社会都在努力中,当前,中央 已经下达关于加强人文教育,提高人口素质的文件,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结构, 加强教师队伍,推进素质教育。在这个逐步提高的过程中,可以逐步地将违法犯罪 行为发生原因削弱。 第二,通过陶冶性情和疏通指引融洽关系。因为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疏离, 工作生活中各种压力的增大,现代人有不少处于精神亚健康状态。在偏执、抑郁等 等心理疾患掌控下的人,稍有刺激就可能产生过激反映,做出一切不法行为。像 2004 年震惊全国的云南大学马加爵杀害四同学案件,直接诱因不过因为几句玩笑话, 而马加爵一直不能接受自己,对社会抱有顽固的偏见,以及极度的自卑,才是真正 导致案发的幕后原因。精神疾患导致违法犯罪行为发生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 注,各个方面都开始注意人们的心理状态,相应的医疗咨询服务越来越到位,越来 越多的人也开始关注自身的精神健康。通过有效的途径,卸下压力、舒缓情绪、转 移刺激点,不但有益自身健康,也对维护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有益。 第三,通过完善管理,健全系统,加强监督管理和安全防卫工作,提高服务质 量。只要认识到这些工作的重要性和必须性,再在人、财、物上予以保证,并且加 大宣传力度,让居民乃至社会都意识到这些工作对保障社区安全的重要意义,从思 想上予以重视,从操作上予以贯彻,将措施落到实处,形成有效的隔离防护,一定 可以将违法犯罪行为隔离在外。 第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化解社会矛盾。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是落 6 后的社会生产力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围绕这一主要矛 盾又派生出一系列的枝节矛盾,诸如城乡差别,南北东西的发展差别等。诸多矛盾 和差异的交缠纠葛,导致违法犯罪情况的大量涌现。一个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失 衡与不协调现象是难免的。实施控制的任务就是要变失衡为平衡、变不协调为协调, 是通过集思广益来有效解决矛盾。我国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解决主要矛盾的同时, 通过一系列相关措施解决枝节矛盾,已经收到一定成效。假以时日,不断调整和完 善,必定能讲社会矛盾控制在社会所能承受的范围。 二、社会治安防控系统的科学依据 (一)对系统问题必须实行系统的防控 社会治安防控是社会治安问题的预防和控制。体系,辞海解释为:“若干有关 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 ”唯物辩证法认为,由相互联系,相互作 用的若干要素按一定方式,并同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称为系 统。从这个意义讲,体系就是系统。社会治安问题、社会治安问题运行,本身就是 一个有机的系统,当前,社会上有人不劳而获,诈骗钱财,偷盗抢劫,杀人越货, 危害社会公共安全,都可以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找到原因和依据,社会治安问题, 存在于社会大环境中,是危害社会稳定的一大要素,并作为系统而存在,对于系统 问题必须运用系统方法来处置,这种针对性,这种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的科学方法就 是社会治安系统防控的科学依据。 (二)系统防控能够有效、高效地解决社会治安问题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亚里士多德)能够产生巨大的整体效应是系统存在的最 主要的科学依据.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仅重视各个单元的作用是不够的 ,应该把 重点放在整体效应上,放在因素的综合性、均衡性、一致性上。将全社会的治安防控 力量组织起来,将各分散的治安防控措施的效应形成整体,将各类社会治安问题的 防控统一安排,这样不仅有利于进行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进行,而且能够出现工作 的高效率。 1.1+1=2。分散防控中 1 经常起不到 1 的作用,其结果往往是 1+12.将全社会力量组织起来,将各种手段都运用起来,分合双向,科学组 合,非但能解决 1+1=2 的问题,还能解决 1+12 的问题。这是因为社会治安防控体 形成系统,即可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防控效应。 3.1-1=2。1-1=2 是个形容,它是指一些因素形成一个整体后,进入轨道作惯性 运动,此时即使抽掉其中一部分因素,其系统也能按照原轨迹进行行动,也能发挥 已定的整体效应。这就是因为众多因素形成系统,1+1 能大于 2,或是等于 3,或是 等于 4,再抽掉其一部分因素,其结果仍能等于 2,用普通的算术算不出 1-1=2,而 用系统的方法却能得出这个结果。 以上三种说明情况,系统防控能够有效、高效地解决社会治安问题,这里足可 见社会治安系统防控的科学性。 三、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应当如何构建?公安学界和实际部门对此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但这些探讨选择的视角偏窄。现有的研究多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视为公安机关的一 种警务工作系统,虽也有研究者谈到要开展群防群治,有些地区还开展了治安防控 实践,如湖北省荆州市东城派出所创造了民警专防、辅警协防、邻里联防、群众自 防、科学技防的“五防工作法” 。但所有这些研究和实践都是以公安为中心,将社会 治安防范工作视为公安一家之责,只是从公安的视角讨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构建。 防控体系,重点在对“整体”的运用,也同时具有把社会力量、各种手段、多种措 施整合起来的内容,但是防控体系所强调和追求的目标,不是广泛的运用各种力量、 各种手段和各种措施,而是要用一个科学的组织形式,把各种力量、各种手段和各 种措施,强化组织,形成一个“整体” ,向治安社会化方向发展。而公安机关一切工 作部门都是防控体系的基本要素,这种性质是客观存在的,但要真正形成防控体系, 每个工作部门都要发挥出防控体系要素作用,则需要按照体系构建的目标要求进行 整合,使之形成真正的整体。社会治安是社会之治安,公安机关是维护社会治安秩 序的主力军,但社会治安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在有效的国家控制的前提下,充 分发挥公民社会组织的作用,对社会实施有效的治理,方能拥有良好之治安秩序。 (一)建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应以公安工作专业化为重点 8 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打击、防范、管理、控制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打 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防范和管理,而有效的防范和管理能更好地提高打击的效率; 打击、防范、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对社会治安的有效控制。在这里,防范更 多的是预防的性质,不是针对某一现象,或某一行为人,而是整个社会,从大的治 安格局出发,树立整合的观念,优化系统功能,站在社会治安全局工作的高度,深 刻理解“系统化”的重要性。 公安机关具有治安管理的职能,在社会秩序活动中,起到维护稳定的作用,加 强公安工作的专业化,有利于提高发现犯罪和预防犯罪的敏锐性,从而建立完善的 预警制度,将可能存在或发生的危险控制住,将其消灭。 强化公安专业技能,解决基层公安机关工作效能低的问题。基层公安机关是防 控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其工作成效如何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防控整体工作效能,所 以必须加快“三基”工程建设(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 ,从制约防控体系整 体效能发挥的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入手,努力谋求新的突破,从而全面推进打防控 一体建设进程。 首先,要坚持“传统加科技”的思想,着力解决基层基础工作科技含量的问题。 “治安防控急需现代科技” 。针对当前日益动态坏、复杂化的治安局势,应强调科技 化、信息化,为防控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提高人民警察的职业素质,严格 按照录用制度,把好“进门”关,向素质要警力。 其次,要坚持单位勤务机制改革,着力解决基层公安机关工作效能低的问题。 派出所是基层一线单位,无论是与群众还是违法分子都是联系最紧,最勤的,笔者 认为,当前派出所在勤务分工上不够完善,存在问题,分工不够明确,科学,警察 效能不能发挥最大,警察专业素质达不到岗位要求,甚至有些警察职业道德素质低 下,没有“立法为公,执法为民”的理念,这些在治安工作中是大打折扣的。我们 应该把“窗口”单位的勤务机制改革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努力达到“结构更加合理, 设置更加科学,运转更加高效,效益更加明显” 。 (二)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应以控制和治理为新突破 人是行为主体,同样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主体。人为因素常常是因为环境因 素引起的,而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要想维护社会秩序,社会必须能够对其成员进 行控制,要做到这一点,社会必须掌握各种有效手段,包括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习俗手段,道德手段,舆论手段,宗教手段等。其中政治控制是实行社会控制最重 要的手段,而政治控制其实是国家控制,从而社会控制某种程度上说便是属于国家 的控制。 我国的国家控制手段主要是法律和道德。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构建过程中,我 国应确立“法治”与“德治”并重的国家控制模式。法律与道德在不同的场合发挥 各自不同的作用,法律主要侧重于外在控制,道德侧重于内在控制,两者应协调发 展,密切配合,做到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的统一,才能有效维护社会秩序。前面已 经介绍关于公安机关所代表的法律效益,同时在这里强调当前我国应进一步完善立 法,建立完备和科学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执法监督;树立法 治观念,明确法律是对权力的制约,是对公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和其他组织的行 为规范。同时加强道德控制在制度层面上的建设,制定系统、配套的道德行为准则, 使道德原具体化,增强道德规范的可操作性;建立完善的道德惩戒和监督制度,加 强道德监督,建立公民不良行为记录。 从治理的视角看,要构建起高效运行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必须构建治理化的 社会。与统治不同,治理指的是一种共同的目标支持的活动,这些管理活动的主体 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而要实现社会的治理化,首先必 须确立公民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主导地位。公民社会组织要在社会治理中发挥 主力军作用,就必须有独立的法律地位,必须与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脱钩” 。由于人 们加公民社会组织都是自愿的,并非政府权力的“强迫” 。这样,公民社会组织就可 以通过一系列组织成员认可的或被组织成员认为符合其利益的严密的规范,对组织 的参加者实施规范化管理,使组织成员从出生到死亡都“被注视、被观察、被详细 描述、被一种不间断的书写逐日地跟踪” ,同时将生活在社会中的组织成员均纳入 “描述领域” 。这样就能为治安防范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如果每一个公民社会组织 均能对其组织成员实施“全景敞视”的日常监控则社会治理目标必然在一定程度上 得到实现,社会治安防控工作也必然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应以治安教育为主导方向 治安教育包括法制教育和治安防范知识教育,笔者认为,同时有心理辅导教育, 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心里矫正。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目的是为维护社会稳定,维 持社会秩序有序进行。人既是防控主体,也是防控对象,通过对人进行治安教育, 是解决治安问题的治本方法,从而达到对单位、组织、家庭的共同教育。 法制教育目的在于提高人的素质,通过法制宣传教育,使人民群众达到知法、 守法和用法的要求。鉴于法制宣传教育不够全面完善,应将其纳入法制轨道,将其 规范化,使之成为政府工作业绩考核的评定标准,注重讲法制教育落到实处,针对 10 青少年犯罪日益严重,同时可以采取地区试点教育,把法律常识,与公民密切联系 的一些法律、法规列入教科书内,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社会观,清晰的 法制观。 治安防范知识教育,意义在于增强全民的治安防范意识和能力,主要是宣传告 知各种危害的严重性和搞好安全防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宣传告知各种不安全因素 是可以防止和减少的道理,宣传做好安全防范是人们应尽的社会义务和责任,宣传 麻痹松懈思想和侥幸心里的危害,宣传公民自我防范保卫的方法等等,通过治安防 范知识的教育,使群众在心理上筑起一道铜墙铁壁,形成圈社会的防范屏障。 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消除诱发犯罪的心理因素和 条件,防止个体形成犯罪心理以及发生犯罪行为,我们称之为犯罪心理预防。它是 一项长期性的、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采取综合治理 的措施,以期收到比较好的效果,主要包括,加强对犯罪高发人群的教育、管理与 引导,加强对易受害人群的教育和引导,改善社会风气,消除犯罪诱因。这点有很 强的针对性,将可能伤害控制到最小,再而就是心里矫治,促使犯罪的心理和行为 发生积极变化,消除犯罪心理建立守法心理的过程。日常生活中,进行普遍性的政 治思想和文化知识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