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林业局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要点_第1页
---县林业局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要点_第2页
---县林业局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要点_第3页
---县林业局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要点_第4页
---县林业局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林发 201051 号 *县林业局“十一五” 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规划要点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十一五” 期间, *县的林业 各项工作,在省、市林业 主管部门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在县委、 县 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 过全 县各级党政组织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 20039 号)、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加速林业发展的决定(云发 20049 号)文件精神,励精图治,与时俱进,开拓 创 新,以 “天保工程”和“ 退耕还 林”等林业工程建 设为重点,加大林业建设投入力度,森林覆盖率由 45.5%增加 到 48.65%,林 业总产值由 1 亿元增加到 1.2 亿元,为实现全县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 “十一五”工作回顾 (一)完成的主要任务 天然林保护工程 天然林保护工程,自 2000 年实施以来,制定了 *县天然林保护暂行办法和*县天然林林管员护林员管理办法,聘用 护林人员 475 人,实行定岗 、定人制度,明确责任,落 实任务,签定天保护林人员 管护责任书,严格考核和严 格奖惩。由于管 护措施有力,191 万亩天然林管护效 果明显。 经过十年的工程实 施,中央和地方共投入 4962.46 万元,使水土流失面积 由 1153.02 平方公里下降到 1025.66 平方公里;森林蓄积量由 260 万立方米增加 到 313 万立方米。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发展。 在“十一五”期间,完成天然林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任务 19.9 万亩,其中人 工造林 4.4 万亩,封山育林 10.5 万亩,成活率、保存率均达到 项目检查验收要求。 2 退耕还林工程 退耕还林项目 2002 年实施以来,完成退耕还林 11.9 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 4.4 万亩,荒山还林 5.5 万亩, 封山育林 2 万亩。国家累计投 入建设资金 8388 万元,惠及 12067 户、48221 人, 户 均收益 6551 元,人均增收 1740 元。 近五年来,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发展种植业 2.42 万亩,新建沼气池 831 口,新 建节能灶 2783 眼,太阳能 199 套,开展技术培训 800 人次。通过采取有力措施,对 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进行目标管理,做到了“组织领导 到位、工作人员到位、工作经 费到位、宣传发动到位、服务指导到位、政策 兑现到位 ”,着力提高退耕农户的自 我发展能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广大退耕农户称赞退耕 还林是“ 民心工程”、 “德政 工程”和“富民工程”。 2009、2010 年到期的退耕地还林,通过国家林业局的阶段 性验收,各 项指标全部达到 检查验收标准。 德援项目 中德合作云南省 *县造林项目是中德两国政府签署的财 政合作造林项目。1995 年正式实施, 项目分布在菱角、盘江、大坡三个乡镇,项目 投入 799.8381 万元,其中德方援款 560.6942 万元。完成造林面积 1808.86 公顷, 封山育林 1884 公顷,节能改灶 3600 眼。 项目于 2006 年结束并通过德方验收。 德援项目的实施,不仅增加了森林植被,提高了森林覆盖率,项目区有林地 覆盖率由 25.4%,提高到 45.1%,更为重要的是为全县的森林管理和其它项目实 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义务植树 全县各级 各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建“ 山水园林旅 游城市”的要求,把义务植树与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国家重点项目相结合,科 学规划,合理布局,形成以义务植树为中心,绿色通道和城 乡绿化建设为载体, 循序渐进,有规模有实效的 义务植树活动,推 动全县 造林绿化事业的全面开展。 五年来,全县义务植树适龄公民完成义务植树 575 万株;投入经费 45 万元, 3 建义务植树基地 2 块,造林面积 776 亩,植 树 39 万株。 自然保护区建设 珠江源和海峰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建立后,通过大 力发展沼气池,开展天保及退耕还林等工程,增加了森林资源、抑制了生 态环境 恶化的趋势。特别是海峰湿地自然保护区通过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调节湿地的水 位,增强 湿地的功能,从而改善各类水禽的栖息环境, 为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繁 衍提供优越的环境条件。保 护区保护了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物种多样性和遗传 多样性。 五 年 来 ,在 海 峰 湿 地 保 护 区 累 计 投 入 1000 余 万 元 :一 是 聘 用 天 然 林 保 护 工 程 护 林 员 91 名 进 行 森 林 巡 护 ;二 是 在 保 护 区 内 新 建 沼 气 池 895 口 ;三 是 围 绕 湿 地 周 围 栽 柳 植 树 3000 株 ;四是抓好候鸟禽流感疫情的 防控监测工作;五 是 完 成 了 总 投 资 为 2710.90 万 元 的 云 南 海 峰 自 然 保 护 区 喀 斯 特 湿 地 恢 复 工 程 建 设 项 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的 编 制 工 作 ,并 得 到 国 家 林 业 局 立 项 批 复 ;六 是 完 成 总 投 资 为 578 万 元 的湿地保护与恢 复工程;七是进行小型水利设施建设,调节了湿地的水位;八是投入近 300 万元 征用湿地核心区农耕地,扩 展了湿地面积。 完成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加快推进配套改革 我县的林改工作,自 2007 年 8 月 13 日全面启动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 层层落实责任制。以落实“四权”为核心,以群众满意为前提,以林农广泛参与为 基础,以方案制定为重点,以责任落实为措施,以林权证发放为落脚点,以生态 得到保护、林业得到发展、农民得到实惠为目标抓主体改革;以机制创新、抓配套 改革;围绕农民增收、抓产业发展。三年来,完成确 权村委会 113 个,村民小组 750 个,占改革数的 100%;确权面积 235.15 万亩,确权率 99.41%;在确权面积中, 4 自留山 18.66 万亩,责任山 12.05 万亩,均山 40.96 万亩,均股 118.57 万亩,集体 统管 34.33 万亩,其它方式承包 10.2 万亩,其它方式流转 0.38 万亩,确 权到户率 99.31%,合格率 96%。完成宗地勘测 58683 宗, 发放林权证 31300 本,股 权证 7.5 万本,占已确权宗地数的 100%。排 查各种林权纠纷 203 起, 调结 197 起,调处率 97%。集体林 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县林业局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表彰。 在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改革工作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全面启 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改革工作。逐步成立林权交易中心、林权评估中心、林 权流转服务中心,建立健全林 业经营体系、林 业服务 体系、支持林 业发展的公共 财政制度、林业金融服务体系, 为“十二五” 林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林政资源管理 严格执行限额采伐、计划采伐、凭证采伐制度。五年来, 共依法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 185 份,批准采伐林木蓄积量 56672.04 立方米,其中 商品材 37286.2 立方米,农民自用材 4798.3 立方米。没有出现超限额、超计划采伐 的现象。 严格监督管理木材经营、加工市场。及 时办理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保 证 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了正常的木材经营、加工秩序。 加强木材运输管理,严格凭证运输。共 办理木材运输证 726 份,运 输木材 7005.8 立方米。 加强野生陆生动物驯养繁殖管理,依法维护养殖企业合法权益,促进我县特 种养殖业的发展。先后给 5 户办理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9 户办理了经营 利用许可证。养殖野猪 950 多头,七彩山 鸡 35000 多只,蓝孔雀 200 多只。为陆 生野生动物训养繁殖积累了经验,为特种养殖业发展探索了新路子。 林业综合执法 五年来,查处各类涉林案件 543 起,其中刑事案件 36 5 起,林业行政案件 507 起,有效地打击了违法破坏森林资源行为,保 护了森林资 源的安全,维护了林区社会稳定。 森林防火 森林防火工作,通过狠抓“思想认识 、组织机构、 防火宣传、 火源管理、专兼职扑火队、靠前指挥、安全扑救 ”等方面的落实。坚持在“ 严”字上 抓管理,在“ 火” 字上堵漏洞, 强化森林防火意识, 组 建了县级专业扑火队和乡镇 扑火应急分队。各级党政组织 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及早安排部署。林 业部门 始终把森林防火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一系列超常措施,真抓实干。全 县上 下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团结拼搏,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密切配合。积极争取国家、 省、市支持,2008 年争取到国家 120 万元的重点火 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大大提高 了我县的防扑火能力。实现 了建县以来连续十三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好成绩。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我县的森林病虫害监测和预防工作,按照“ 预防 为主、科学防控、综合治理、确保健康 ”的方针,认真开展工作。一是加强对全县 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和普查工作,每年对全县 191 万亩有林地加大监测的预报 工作,并在春秋两季进行重点普查, 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二是开展以 纵坑 切梢小蠹、松叶蜂为主的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完成 纵 坑切梢小蠹防治 14.07 万亩, 松叶蜂防治 1.5 万亩,三是 结合林业有害生物“ 利 剑” 行动,积极开展检疫工作, 四是认真做好核桃等苗木的检疫和病虫监测及防治工作。五年来完成木材检疫 6971.4 立方米,种子检疫 10.055 吨,各种苗木 检疫 1200 万株。 农村能源建设 五年来,建沼气池 15548 口,改灶 15353 眼。通 过沼气 池建设、 节能改灶工程和太阳能建设,使 农民以煤、柴为主的用能习惯得到了转 变,森林 资源得到保护,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公益林生态补偿 全县有 126.19 万亩林地列入国家级重点公益林,49 6 万亩列入省级地方公益林,2009 年启动生态补偿机制,补偿资金总投入 285 万元, 其中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生态补偿启动 8 万亩 40 万元,省级 49 万亩 245 万元。实 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项目后,将使重点公益林区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资 源监测能力不断提升;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降低 噪音、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功能大幅提升;对减少水土流失,降低自然灾害 损失,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核桃产业建设 省委、省政府为了进一步做强做大核桃产业,提出 了“十一五”期间新发展优质 核桃 2000 万亩的目标 ,*县被列为省级核桃生 产基地县之一,全县计划用 3 至 5 年时间完成造林 40 万亩。2007 年核桃产业 计划面积 63600 亩,实际栽植面积 65400 亩;2008 年计划栽植面积 15 万亩, 实际栽植 16 万亩;2009 年核桃新植 8.11 万亩,三年共计完成 30.6 万亩。但由 于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2008 年的雨雪冰冻、2009 年的晚霜冻及今年的百年 一遇干旱),给核桃产业带 来灭顶之灾, 损失巨大,补植任务繁重。 建设项目用地 为全 县各类建设项目办理征占用林地和临时占用林地 手续 57 件,依法提供各类 建设项目使用的林地面积为 256.3 公顷(3884.5 亩),共 收缴森林植被恢复费 2100 多万元。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较大贡献。 抗灾救灾 2008 年的冰冻雨雪、 2009 年的强霜冻和今年 100 年不遇 的严重旱情,都给我县林业 造成了巨大损失。特 别是今年的严重旱灾,林 业受灾 面积 52.7769 万亩,经济损失 15021.61 万元。其中:核桃损失 8225 万元;新造林损 失 400 万元;中幼林损失 4400 万元;苗木损失 988.2 万元;新建采穗(核桃)圃损 失 34.5 万元;森林虫害损失 800 万元;森林火灾损失 173.91 万元。 通过多方争取资金,确保森林防火和抗旱保苗工作有力开展。全县森林防火 7 和抗旱救灾资金共投入 776.4 万元,其中省投入 19 万元,市投入 29 万元,县级财政 投入 148.2 万元;县乡两级林业部门自筹 78.2 万元,乡(镇)政府、村、组及群众投 入 431.4 万元(含劳务投入);整合资金 70.6 万元。全县林业抗旱累计投入设施和设 备 4 千台(套)次、人员 3.6 万人次、抗旱 浇灌面积 3 万亩。一是按照能保一片是 一片,能保一亩算一亩,能救一棵救一棵的原则,千方百计找水浇苗,如西平的 六公里、德泽富冲等核桃种植地块,通 过艰苦努力,抢救活了大批核桃苗木。二 是采取有效措施,抢救造林种苗。为了确保中低产林改造等工程项目的实施,在 九龙山苗圃、白水苗圃和大觉寺苗圃采取打井抽水浇苗和补育苗木等有效措施, 保住和补育了近 500 万株苗木,基本满足 2010 年造林用苗。 中低产林改造 全 县 236 万亩林业用地面积中有 50 万亩中低产林急 需改造。2010 年,在统筹考虑海拔、气候、土壤、交通、水利等条件下,制定了 *县中低产林改造总体规划及 2010 年中低产林改造 7.7 万亩的作业设计, 坚持“生态优 先、保护和改造并重,分类指导、分类经营,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突 出重点、先易后难,依法实施、有序推 进”的原则,明确评判标准、改造范围、改造 对象及改造方式。2010 年 规划改造 7.7 万亩,涉及 8 个乡镇 48 个村委会 269 个 作业小班,采取树种更替、林分抚育、补植补造、封山育林 4 种改造方式,实际完 成中低产林改造 8.24 万亩,涌现了西平青山、白水马场、菱角 摆依河、大坡老马 街子、德泽富冲、播乐水田等大连片大规模的示范点,为省、市两级中低产林改 造现场会议提供了现场,得到了省、市、县领导的充分肯定。 为保障 2011 年中低产林改造的苗木供应,9 月份及早下达九龙山苗圃及各 乡镇林业站育苗计划 800 万株,其中川滇桤木 600 万株,华山松 100 万株,滇朴 50 万株,杉木 10 万株,金银花 10 万株,圣 诞 30 万株。2010 年财政部、国家林业 8 局启动林木良种补贴试点,我县九龙山苗圃被列入首批补贴对象,争取到林木良 种苗木培育补贴 170 万元,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补贴 30 万元。林木良种补贴 工作的启动必将推动我县林业产业发展。 建设资金 “十一五”期间,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核桃 产业和中低产 林改造等项目累计投入资金 7800 多万元,平均每年 1560 多万元。为*的林业 建设工作正常开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林业虽然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但制约着*林业发 展的许多不利因素依然存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县森林资源虽有一定数量,但林分质量不高,生态压力大,林 业底 子薄,林业经济发展的互补 性差, 严重制约着林业的跨越式发展步伐; 二是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压力越来越大,社会护林意识不浓,非法侵占林地的 现象时有发生,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林业有害生物威胁大; 三是林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正在实施的林业几大重点工程没有相应的科 技投入项目,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制约着工程建设的 顺利实施; 四是林业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缺乏支撑林业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归纳起来, 集中反映了*县森林资源数量、质量、效益及林 业发 展的科技含量、 经营水平、 人才培养等在内的林业生产力水平低下,是*县未来林业建设和发展的主要 课题和努力方向,同时也是 *县林业建设的根本任务。 二、 “十二五”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党中央和省、市各 级确立的新形势下林业的新定位、新使命、新任务, 围绕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 9 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的林业发展总体思路,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兴林与富民、生 态与产业、保护与利用三大关系,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进一步 确立以生态优先、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并重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积极推进集 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改革管理体制,创新经营机制,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发展 林业产业,倡导和鼓励全社会参与林业建设,努力建设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 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比较繁荣的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实现林业跨越式发 展,做到资源增长、林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二)总体目标 到 2015 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 50%以上,生 态步入良性循 环、林分 质量显著 改善。通 过大力发展林业产业 ,林 业总产值达到 2 亿 元以上;推进中低产林改造, 充分发挥林地生产潜力,提高林分质量,培育 优质、丰 产、高效的森林资源,继续 保持森林生长量大于消耗量;完善林木采伐管理制度,规范林地、林木流转制度, 建立支持集体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完善林业投融资政策,健全林业社会服 务体系;重点地区生态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 明显改善,初步建立起与国民 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良性生态环境系 统和初具规模、特色鲜明的林 业产业体系, 产业结构 趋于合理。 (三)具体目标 *县在“十二五 ”期间将 继续建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农村能源建 设等生态环境建设项目,争取启动实施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珠江源自然保护区 建设、* 海峰自然保护区建 设、林果基地建 设、中低 产林改造、石漠荒漠化综 合治理等。 在建项目 10 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第一期工程 2010 年到期,第二期将以公益林建 设 和中幼林抚育等项目为主积极开展总体方案规划并组织实施。 2、退耕还林工程 一是继续完成 4.4 万亩退耕地政策补助。第一轮退耕地粮食及就医就学补助 共 260 元/亩.年,第二轮退耕地生活 补助费等共 125 元/ 亩.年, “十二五”期间将发 放政策补助 2993 万元。 二是积极争取新增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 16 万亩,其 中退耕地造林 4 万亩、荒山荒地造林 6 万亩、封山肓林 6 万亩, 项目总投资为 15520 万元。三是完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 2938 万元的投资,其中建设基 本口粮田 2.4 万亩、农村沼气池 5835 口、太阳能 757 户、种植 业 10.27 万亩等。 3、农村能源建设 为进一步加快全县农村能源建设,促进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推进 农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 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二五期间全县需新建 17500 口沼气池(3500 口/年);推广节能灶 25000 眼;安装太阳能 热水器 5000 套。 按照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引 进推广适合农村利用的能源项目。农村能源建设采取 农户投资为主、各级政府财 政补助为辅的政策措施。沼气 “三结合”建设投资为 2500 元/户,节能改灶投资为 200 元/眼,太阳能 热水器投 资为 2500 元/套。项目总 投资为 6125 万元。 拟建项目 1、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 建设总规模 126 万亩的国家重点公益林。建设内容是每年对列为国家重点 公益林的 126 万亩实行生态效益补偿,每亩每年投资 10 元, “十二五”期间共投资 11 6300 万元。 2、珠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 (1)建设规模及内容:建设总规模 37411 公顷。建设内容是 2011 年、2012 年 完成保护区南盘江管理分局,炎方管理站、播乐管理站及盘江管理站的基础建设, 每年对保护区的生境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保护,对脆弱区进行恢复重建等工作。 (2)投资概算:2011 年投资 200 万元,建盖一座 800 平米的保护区管理局; 2012 年建盖 3 个管理站,每个投资 30 万元,合 90 万元。基 础设施建设共计 290 万元。另每年投资 100 万元用于保护区生境及物种多样性保护,对脆弱区进行恢 复重建等工作支出。即整个保护区建设 2011 年2015 年总预计投资 790 万元。 3、*海峰自然保护区建设 (1)建设规模及内容:建设总规模 26610 公顷。建设内容是自 2010 年始, 2011 年、 2012 年完善现有的保护区管理局、站的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完善管理 职能;对保护区内的前后大门、景区内的公厕、停 车场 、景区的旅游主干道等用于 开展生态旅游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同时着手开展正规的旅游接待工作;每年对 保护区的生境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保护,对脆弱区进行恢复重建等工作,同时积极 组织申报国家级湿地公园,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保护区内基础设施建设。 (2)投资概算:2011 年投资 500 万元,分别在大坡海峰建盖湿地核心景区的 前后大门、公厕及停车场,完善保护区管理局、站的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尤其 是将海峰管理站建设成为一座集管理、培训、旅游 为 一体的保护区管理站;协调 公路部门争取项目修缮景区内 5 公里的旅游大道;2012 年2015 年每年投资 250 万元用于保护区生境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保护,对脆弱区进行恢复重建,并加 12 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即整个保护区建设 2011 年2015 年总预计投资 1500 万元。 招商引资 5 亿元,建成海峰生态旅游区。 4、核桃产业建设 (1)建设规模及内容:建设总规模 5 万亩,每年加强对现有 5 万亩的核桃基 地进行集约化管理,建立县乡 村核桃协会及技术服务队。 (2)投资概算:投资单价是 90 元/亩,其中 35 元肥料 费,5 元管理费,50 元劳 务费。5 万亩每年需投资 450 万元,其中: 财政投资 25 万元,群众投 劳 250 万元, 农户自筹肥料 175 万元。 5、中低产林改造 依据国家林业局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以及省、市关于加快推进中低产林 改造的意见,对符合改造条件的林分、林地 进行科学 规划,有序推 进全县 50 万亩 中低产林改造。每亩投资 200 元, 50 万亩总投资 1 亿元,其中 2010 年实施 8.24 万亩。在 实施中坚持先易后 难、先重点后普遍、先林 场后集体(个人)、先商品林 后公益林的原则,重点布局于 “三江”流域,县城、 乡镇 近郊区以及旅游景区、旅游 线路周边地区。结合林产业发 展、林 业重点工程项目,采取结构调整、树种更替、 林分抚育、 补植补造、封山育林、嫁接复壮等六种方式进行改造。 6、石漠荒漠化综合治理 (1)建设规模及内容:建设总面积是完成县域内 10 万亩的石漠荒漠化治理。 (2)投资概算:项目投资单价 300 元/亩,总投资 3000 万元。 7、森林病虫害防治 继续加大对全县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松纵坑切梢小蠹综合治理力度和暴发性 13 害虫松叶蜂的防治,使防治率达到 90%以上。 积极申 报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建 设项目,争取国家和省级 80 万元的固定资产项目建设。积极申请将“* 县林业 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 ,更名为“*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副科级),编 制数设置 5-7 人,以适 应新形势下*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的实际需要 和今后工作的发展需求。 8、加强资源林政管理 (1)完成“十二五 ”森林采伐限 额编制工作。 (2)建立健全以资源行政管理为主体,以资源监测和监督检查为两翼的森林 资源管理体系。建立森林资 源监测信息系统,加 强森林 资源监测体系建设,准确 掌握全县森林资源消长变化情况,为全县各项林业生产规划和林业建设发展提 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3)规范林木采伐。抓好全县林业执法工作者的培训工作,进一步规范林木 采伐审批手续,严格控制木材采伐量,规范采伐作业设计。从每一宗林木采伐抓 起,在抓好伐前调查、伐中检查、伐后验收的基础上,抓好每一棵林木的保护工 作,严格管理好野生树木移植,做到少伐或不伐林木,确保全县森林覆盖率的稳 步提升。 9、森林防火体系建设 森林防火重点建设项目,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统筹安排, 突出重点,分布实施,逐步推进”的原则。积极推进火源管理系统建设、扑火专业 队伍建设和森林防火组织管理体系建设。 10、完善政策,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 发挥*县林权流转服务中心的职能作用,搭建服务平台,规范全县森林资 14 源转让,促进林权有序流转。 进一步规范林权证初始登记和动态管理,切 实搞好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林木林地招标拍卖委托、信息收集整理、森林 资源资产抵押 贷款,为林农提供科技推广、法律咨询、林产品供求等服 务。建立健全林业产业 发展信用体系,进一步完善金融贷款管理办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办法等制度建 设。 11、林业科技队伍建设 (1)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创新体系建设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适应*县中长期发展、经济 增长方式转变、林 业生 态建设和林业产业结构调整 需要,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 重点,大力加 强专业技术 人才队伍建设。 对现有的林 业技术人员每两年举办一次业务技能培训,考试考核合格后,方可聘用相应的工 作岗位。 (2)进一步壮大人才总量与规模 大力实施人才引进工作。对自愿来*县林业部门工作、年龄在 25 岁以下 的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和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各类人才积极与 人事部门商调,一律实行优 惠政策, 优先接收,每年招收 2 名,充实到能发挥作用 的部门和岗位, 实行一线林业工作人员知识化、专业化。 (3)大力推进人才体制机制创新 深化用人制度改革。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深化干部人事 制度改革纲要等法规文件。 认真贯彻落实公务员法,按照分类推进事业单位 改革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 以实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事业单位人 事制度改革,建立与聘用制度相适应的事业单位用人新方式。 完善人才激励制度。建立健全人才奖励制度, 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 15 结合,建立以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根据事业单位性质、 功能,逐步建立符合不同类别事业单位特点,以 岗位绩效工资为主体,符合事 业 单位改革发展方向及各类人才成长规律、灵活多样和科学规范的收入分配制度。 (4)加快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 强化人才公共服务。加强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进服务方式,丰富服 务 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改革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建立社会化的人才档案公共管理 服务系统。完善人才基础数据 库建设,加快 电子政务 建设。建立人才 资源开发分 析系统,加 强人才资源信息分析,引导人才合理流动 和配置。 (四)工作思路及措施 1、切实加强对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领导 各级政府要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件大事列入议事日程,纳入当地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切实加 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保 证规划目标的实现。各级 政府要在国家和省、市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指导下,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地区的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作为当地 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生态环境 建设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一代接着一代干,一张蓝图干到底。要 实行 行政首长目标责任制,把生 态环境建设情况列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定期检 查,向社会公布。 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 业、跨世纪的综合性系统工程, 由计划发展局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统筹规划,综合平衡,组织协调。各有关 职能部 门要按各自的职能分工,履行 职责,加 强行业指导和工程管理。对在生态环境建 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各级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2、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 16 要广泛深入宣传贯彻执行国家制定的森林法、 环境保护法土地法、 水 土保持法、 野生动物保护 法、 水法等法律、法 规 ,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形成 全社会自觉保护环境、美化 环境的强大舆论。 坚决制止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 时经济利益的短期行为。坚 持对森林资源全额管理,限额采伐制度;坚持木材经 营“三证”(经营许可证、采伐许可证、运输许可证)制度;坚持落实林地使用许可 证制度;建立健全森林资源监测、评价制度,推广 节 柴改灶新技术,降低森林 资源 消耗总量;以木、竹资源为 原料的林产工业建设项目由林业主管部门提出初审意 见,报计 划、金融部门批准立项。任何地方、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超限额采 伐林木、毁占林地、耕地和草地。 对破坏生态环境的 毁林开荒、乱捕滥猎野生动 物、偷砍 滥伐珍贵植物的违 法犯罪行为, 严格依法查办 ,坚决打击。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研究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要统筹考虑生态环境建 设,严格控制在生态环境恶 化和脆弱的地区开垦土地。对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开 发建设项目,无水土保持方案的不予审批发证。 铁路、交通、煤炭、地矿、城乡建 设、乡镇 企业等部门在筑路、开采、建厂等工程 项目 实施中,要认真做好水土保 持工作,不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对已造成水土流失的,按谁破坏、谁治理的原 则,治理 费由造成水土流失的 单位或个人负责。 3、加大科技推广力度 各级政府要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尤其是在防治土地石漠荒漠化,遏制水土流 失方面,建立科技支撑机制,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重点宣传和普及推 广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生态农业等综合治理措施;推广环境监测、 农林混合治理 技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建 设技术;加快“珍稀濒特森林植物的保 护和繁育”重点 科技兴林示范区和示范工程的建设,重点开展林木造林育种、速生丰产林栽培、 17 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应用技术的研究推广;切实抓好珠江源生态脆 弱区植树造林示范区的建设;同时积极引进和推广国外先进技术。 4、多层次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加快生 态环境建设的步伐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生态环境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采取有力措施,多层次、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确保目标任务的实现。坚持国家、 集体、个人一起上,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体系,形成良好的投入机制。国家和省 立项重点建设的大中型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分别纳入国家和省基本建设计划,由 国家、省、市、县按比例配套 资金;市、县立项建设的项目,由市、县负责投入;小 型建设项目主要依靠广大群众劳务投入和国家以工代赈,并广泛吸收社会各方 面的投资。 ()、健全投入补偿机制。遵循 谁受益、谁补偿的原 则,建立完善社会公益事 业社会办的投入机制。在建好 126 万亩国家重点公益林和 50 万亩省级公益林建 设项目的基础上,建立森林生 态效益和资源消耗补偿制度;对已经发挥效益的水 利水电工程,要按国家规定每年从收取的水费、 电费 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 库区及其上游的水土保持;对于投入运营的铁路、公路和矿山开采,根据需要从 基建或生产费用中提取一定资金用于辖区范围内的水土保持、植树造林种草;要 从水利基金中安排 15左右、小型农田水利经费中安排一定的资金专项用于植 树种草水土保持;要按照“谁破坏、谁投入、 谁治理” 的原则,依法收取林地占征用 补偿费。 ()、建立健全社会投入机制。坚持“ 谁投资、 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引 导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增加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充分发挥农民投入 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18 5、加强管理,注重效益 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复 杂的系统工程,除各方面通力协作外, 还必须建章立制,实行规范化的科学管理。要严格执 行国家基本建设程序,按 规 划立项,按 设计组织施工,按工程进度安排建设资金,按效益考核。生态环境建 设重点项目要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广泛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做好经济、技 术论 证;要制定相应的办法,逐步建立和完善项目前期工作的管理,推行公益性项目 前期工作责任制;引入竞争机制,允许不同经济主体参与工程建设的投标。逐步 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和技术监督体系,严格按国家颁布的标准组织设计、施工, 引入工程监理制度,定期对 工程建设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和评估,确保工程 质量。 加强资金使用的管理、审计 等工作,确保国家 资金足 额到位, 专款专用。对已建 工程要加强管理,使其长期 发挥效益。同 时注意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促 进设计 质量、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 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2011 年工作要点 2011 年是“十二五 ”的开局之年,要进一步充分认识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 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在生态 建设中的首要地位,在 应对 气候变化中的特殊地位, 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林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时刻保持清晰的思路,制定更加具体 的发展措施保证目标的实现。努力形成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不断加 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开 创我县林业工作的新局面。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核心,以保持林业平稳较 快发展为首要任务,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 兴林富民 为宗旨,以科技 创新为支撑, 深入推进两改(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和低产林改造),全面实现两个转变(转变 林业发展方式和森林经营方式)和两个提高(提高林地产出率和产业化经营水平), 19 把我县林业建设推向科学发展的新阶段。 (二)把握好“ 四个始终坚持 ”。一是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发 展作为第一要务,强化生态 文明观念,正确 处理生态 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全 面协调统筹林业三大体系建设,促进林业资源的科学经营和永续利用。二是必须 始终坚持服务和服从于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在中心工作上找准位置,明确思路, 进一步认清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责任和使命,增强加快林业发展的责 任感和紧迫感。三是必须始 终坚持解放思想, 创新观 念,不断深化机制体制改革, 彻底破除阻碍和束缚林业发展的旧观念和思想羁绊,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和调 节林业要素和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用市场机制和改革的办法解决林业发展中遇 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四是必 须始终坚持突出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牢牢把握兴林 富民这个原则,大力实施科教 兴林和人才强林战略,着力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切 实加强森林经营,坚持“生态增量、林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机统一,使我 县林业 发展永葆生机和活力。 (三)完善政策,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 进一步规范林权证初始登 记和动态管理,切实搞好森林 资源资产评估、林木林地招标拍卖委托、信息收集 整理、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 款, 为林农提供科技推广、法律咨询、林产品供求等 服务。建立健全林业产业发 展信用体系, 进一步完善金融贷款管理办法、森林 资 源资产评估办法等制度建设。 (四)加大林业科技队伍建设力度。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创新体 系建设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适应*县中长期发展、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林 业 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重点,大力加强专业技 术人才队伍建设。 20 (五)切实加强抚育管护,巩固造林绿化成果。一加 强未成林抚育。重造 轻管是 当前营造林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导致年年造林不见林的主要原因。要把 加强未成林抚育管理作为营造林的一项中心工作来抓,不断健全管护制度,明确 管护责任,落实管护人员和 经费,确保造一片成一片。二 继续加大森林防火力度。 大力宣传和认真落实森林防火条例,重点是全面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部门分 工责任制,把森林防火责任落实到山头地块、具体 岗 位和人员。切 实加强森林防 火应急能力、管理能力和扑救能力建设,突出抓好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