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答案]2015-2016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核舟记》导学案.doc_第1页
[附答案]2015-2016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核舟记》导学案.doc_第2页
[附答案]2015-2016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核舟记》导学案.doc_第3页
[附答案]2015-2016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核舟记》导学案.doc_第4页
[附答案]2015-2016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核舟记》导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核舟记 【学习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句式,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2学习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以空间位置和物、人的主次为说明顺序, 有重点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难点) 3.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4.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学习重点】 1、重点文言词语的积累 2、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学习难点 】 学习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以空间位置和物、人的主次为说明顺 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一只“曾不盈寸”的桃核上竟然有如此丰富的内容。由此反映出我国古代雕 刻艺术的伟大成就。篇幅虽短,却说明顺序合理,就连雕刻家的艺术构思都介绍得淋 漓有致,确实令人惊叹。 2、走近作者 魏学洢:(约 15961625) ,字子敬,明末嘉善人。魏学洢:字其父魏大中,因弹 劾魏忠贤被诬陷下狱,冤死狱中。他痛父奇冤,晨夕号泣,不久悲愤而死。他好学能文, 是明代著名的散文家,著有茅檐集 。 3、课文简介 课文介绍了王叔远雕刻核舟的高超技艺,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篇幅 虽短,却说明顺序合理,就连雕刻家的艺术构思都介绍得淋漓有致,确实令人惊叹。这要 靠什么?一方面靠细致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靠具体的描绘和生动的说明。这无 疑给我们以很多启示。 【自主学习】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听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罔( ) 膝( ) 髻( ) 倚( ) 戌( ) 篆( ) 八分 有( )奇( )诎( )右臂支船 朗读示范: 明 有 奇 巧 人 曰 王 叔 远 中 峨 冠 而 多 髯 者 为 东 坡 珠可历历数也 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把握文意。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正确读、准确译的学习任务,学生互动共同研究解决阅读理 解方面的疑难问题。 2翻译下列句子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4)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5)苏、黄共阅一手卷。 (6)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7)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8)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9)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1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3、在课文的主体部分,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核舟的? 【合作探究】 1、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头船舱船尾”的顺序写,而将船头和船舱的顺序颠倒, 请探究这样写的原因。 2、品析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1)注意作者的细致观察。 课文第一段介绍雕刻品核舟的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云” ,课文哪些地方说明这次水 上游览者是苏轼和他的两位朋友,而不是别人呢?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舟”呢?哪些地 方说明是“泛赤壁”呢? (2)揣摩语言,品味文中生动传神的描写。 A、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 指卷,如有所语。 B、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C、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D、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示范分析 B 句:写出了佛印和尚的外貌和洒脱不群的神态,放浪形骸、超脱尘世之情 呼之欲出,让人感到他在望着天空和两岸的山色,沉醉在清风明月中。 请选例评点: 【精读精练】 1、找出通假字,并分别写出本字。(3 分) 诎右臂支船 ( )通( ) 左手倚一衡木 ( )通( )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通( ) 2 翻译下面句子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译文: 选文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话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4 苏轼赤壁赋 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分别刻在船窗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 5 核舟雕刻的“苏、黄共阅一手卷”这一画面,表现出了画中人物怎样的神情? 6 从什么地方看出船是顺流而下的? 【主题阅读】 (一)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 ,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 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书林纪事 ) 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字。 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 或答人简札 2 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3 读了本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 (二)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钱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 振林木响遏行云。薜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解释下列加括号的词在文中的含义。 (1)薛谭学(讴) 讴:_ (2)( 遂) 辞归 遂:_ (3)响(遏) 行云 遏:_ (4)薛谭乃谢求(反) 反:_ 2对下列各句中加括号的字的意义与“薛谭乃谢求反”中“乃”字相同的一项是 ( ) 。 A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B(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C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D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3、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4、翻译下列句子。 (1)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 译文: _ (2)薛谭乃谢求反。 译文: _ 5、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答: _ 【拓展提升】 读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呢?(知识、技能、人生启示等谈一点即可) 【教(学)后记】 第二十三课 达标检测:1、诎屈;衡横;简拣 2.(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果核雕成的小船。 3.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4. 这十六个字是前、后赤壁赋中的名句,与上段“大苏 泛赤壁”相照应,切题,而且可以启发读者联想舟外赤壁景色。作者真切地描述它们,足 以见构思的巧妙。 5、和谐、专注 6、大苏泛赤壁,说明是在泛游赤壁主题阅读:(一) 1、(1)于是,就 (2)对,对于(3)临帖,照着字画模仿。 (4)有时 2、有时给人回信,稍 微有一点不合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它,不怕麻烦。3、文征明习字告诉我们,无论做任何 事情 既要坚持不懈,又不能马虎草率 ;只有有了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如果希望 一蹴而就,或者敷衍潦草,都不会成功。我们学生学习知识也应该像文征明习字一样,才 会取得优秀成绩。 (二) 薛谭学讴 1(1)唱歌 (2)于是,就 (3)阻止,止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