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安县产业扶贫现状与对策_第1页
正安县产业扶贫现状与对策_第2页
正安县产业扶贫现状与对策_第3页
正安县产业扶贫现状与对策_第4页
正安县产业扶贫现状与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正安县产业扶贫现状与对策 摘要 结合正安县产业扶贫现状, 分析了正安县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并 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供参考。 中国论文网 /8/view-12900912.htm 关键词 产业扶贫;现状;问题; 对策;贵州正安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5- 0255-02 脱贫攻坚是一项复合型经济社会 系统工程,而产业脱贫正是这个复合系 统中的动力系统,它承担着正安县经济 发展的“造血 ”功能。正安县产业扶贫的 关键是要找准主导产业,并构建结构合 理的产业体系,通过引入、扶持产业、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行业的龙头企业,并与贫困农民、新型 经营主体等建立较好的合作模式和利益 联结机制,以此带动正安县经济发展和 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1 产业扶贫现状 正安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地处贵 州省北部边缘,位于东经 10704107 42,北纬 28092851,正安县属喀 斯特地貌地区,境内高山、丘陵、盆坝、 阶地等地貌皆有。现阶段正扎实推进 “产业富民、设施改善、民生保障、社 会帮扶”四大工程。发展产业是正安县 脱贫攻坚的重要措施。全县上下扭住脱 贫攻坚长久发力,加速解决贫困人口脱 贫致富,限时分期推进“ 贫困乡镇减贫 摘帽、贫困村出列、贫困户脱贫”,扎 实开展精准扶贫,决战决胜扶贫攻坚。 1.1 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目前,拥有各类公路 3 249 km; 解决 34 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烟水工 程 116 处,集镇抗旱应急水源工程 3 个, 农田水利工程 32 处,农田水利设施建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设新增灌溉面积 3 733.33 hm2;农村危 房改造 22 044 户,创建“ 四在农家美 丽乡村”示范点 140 个,打造黔北民居 50 425 户;新建及改扩建变电站 8 座、 线路 675 km,新增变电容量 11.43 MVA;实施“光网改造” 工程,实现行政 村“村村通宽带 ”和手机宽带网络全覆盖 1-2,为产业扶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 产业水平不断提升 正安县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按照 “专、精、特、优 ”现代农业发展路子, 成功申报省级著名商标 7 个、中国驰名 商标 1 个,正安县还获得了中国白茶之 乡、中国大鲵之乡的殊荣。正安白及、 白茶、大鲵被评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40 多家企业申请无公害食品认证,通过 认证的有机食品 10 个、绿色食品 6 个。 生态畜牧业正转型升级,全县存栏生猪 24.64 万头、牛 9.22 万头、羊 9.23 万只、 家禽 146 万羽,涌现出了东山肉牛养殖 场、黔安农牧养猪场、盛邦华农牧养羊 场、利刚现代养鸡场等规模企业,全县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共有养猪大户 267 户、养牛大户 422 户、 养羊大户 355 户、养禽大户 231 户、养 蜂大户 251 户。发展茶园 2.33 万 hm2, 依托生态优势,发展野木瓜基地 4 666.67 hm2、方竹笋基地 1.47 万 hm2、 核桃基地 1.33 万 hm2、中药材基地 9 333.33 hm2,常年种植烤烟 4 000 hm2 以上,蔬菜 7 413.33 hm2,其中辣椒 6 666.67 hm2。 1.3 l 村旅游初具雏形 正安县提出了“ 工业强县、生态 立县、产业富县、文旅兴县”四大战略。 围绕“文旅兴县 ”战略,提出 “全域旅游” 的发展目标,成功举办“ 遵义 正安首 届桂花节暨旅游产业发展大会”“黔东北 文化旅游精品长廊” 首次联动协作会议 等重大活动。建设完成瑞溪桂花园、水 车坝乡村旅游项目和市坪桃花源记景区 一期工程,九道水景区打造也有序推进。 全县共有旅游资源 52 项,其中自然资 源 18 项,包括地文景观 7 项、水域风 光和生物景观 11 项;人文资源 26 项,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包括遗址遗迹 2 项、古寺庙 6 项、宗祠 3 项、地方传统历史建筑 4 项、民族村 寨 2 项、民间文艺 6 项、民间节庆 3 项; 以及旅游商品 8 种,近期有较高开发价 值的资源约占总数的 50%3-4。 1.4 新型工业快速发展 县委、县政府在发展现代农业产 业的同时,以园区为载体,加快工业化、 信息化建设。目前,园区企业大数据呼 叫中心已投入运行 1 000 席,解决就业 1 200 人;独特的“ 吉他” 主题园区 正安国际吉他园已入驻企业 26 家, 实现产销吉他 300 万把,产值约 30 亿 元,解决就业 2 500 人,其中一部分为 精准识别的贫困户。 1.5 积极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 带动产业发展 累计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 268 家, 其中家庭农场 62 家、种植业类 110 家、 养殖业 80 家、农机 2 家、植保 8 家、 其他 6 家。入社农户 7 945 户,带动农 户 16 346 户,社员年均收入达 6 886 元。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拥有各类龙头企业 30 余家,其中省级 龙头企业 13 家、市级龙头企业 21 家、 县级龙头企业 2 家。另外,庙塘正鑫竹 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荣获“ 全国五十佳合 作社”称号,仡乡金叶农民种植合作社 荣获“贵州省十佳示范合作社” 称号,正 安县荣获全国 28 个“ 林业专业合作社示 范县”称号。 1.6 积极推动土地合理流转和适 度规模化经营 2016 年底已流转土地 1.55 万 hm2,形成了以乐俭、土坪为核心的万 亩茶叶产业带,以芙蓉江、格林为核心 的万亩核桃产业带,以新州、杨兴、碧 峰为核心的万亩木瓜产业带,以谢坝、 桴焉、班竹现代烟草单元为核心的万亩 烤烟产业带,以谢坝为核心的万尾大鲵 产业带。而今,正安县农业经营主体不 断壮大。县委、政府正千方百计多角度、 全方位地推进产业脱贫工程。 2 存在的问题 2.1 基础设施脆弱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基地规模小而分散,产业多而不 精,风险大效益低,难以做大做强产业。 7.493 万 hm2 耕地中,有 6.744 万 hm2 耕地是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 90%。 低有机质含量土壤 58 052.31 hm2;坡度 1525的耕地 37 395.16 hm2,坡度 25以上的耕地 9 676.74 hm2;没有灌溉 条件的耕地 55 300.57 hm2;全氮含量低 的耕地 63 086.44 hm2,速效磷含量低的 耕地 72 211.60 hm2,全钾含量低的土壤 68 988.93 hm2,微量元素硼缺乏的耕地 约 71 807 hm2;酸性土 518 697.68 hm2,中性土 20 596.92 hm2,碱性土 815.37 hm2。贫瘠的土地使生产出的农 产品难以达到优质产品标准,加之产业 多而不精,产业在脱贫攻坚中作用不强, 如部分茶园因为销售难,产品价格低迷, 已 3 年未进行采摘。 2.2 优势挖 掘不深,品牌建设不够 正安县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 等条件,但优势未能充分利用,特色农 产品打造不力,仅有 40 多家企业参加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无公害食品认证,通过认证的有机食品 10 个、绿色食品 6 个。农产品品牌优势 发挥不好,推介意识不强,更未形成强 大的市场影响力。全县仅有省级著名商 标 7 个、驰名商标 1 个。 2.3 政策支持不多,项目统筹和 扶持力度不强 畜牧产业是正安县脱贫增收的重 要产业。但是,对畜牧产业发展资金投 入不足,项目整合力度不够,导致规模 养殖企业发展不快,带动性不强;在畜 牧扶贫项目实施上机制不健全,在养殖 场建设上土地审批难、电力安装难、金 融支持难等。 2.4 部分产业投资者急功近利 在实施农业产业发展中,由于部 分投资者实力不强,不能及时支付农民 参与基地建设的劳力费和土地租金。不 仅没有给农民带来财富,反而让贫困农 民雪上加霜。 2.5 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科技指 导不力,产业发展体系不健全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现有科技人员缺少且年龄老化加 重,从事各类专业的技术人才更是紧缺; 产业发展科技指导远远跟不上,产业开 发科技含量层次低;农民专业合作社管 理程度低,农民技术指导“二传手” 缺乏, 管理体系不健全。正安县农业产业发展 各自为阵、单兵作战,难以形成资源共 享、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合力。 2.6 生产结构不合理,供求不平 衡,产销不顺畅,市场竞争力弱 由于正安县农业产业结构没有系 统规划、合理配置,难免产品会出现紧 缺或过量的供求失衡情况。如肉类、茶 叶、蔬菜等紧缺时,市场被外来农产品 挤占;过量时,由于季节、储存、运输、 成本等多方因素,难以外销,竞争力弱, 市场难以拓展。 2.7 农旅一体化建设中的部分项 目未显效果 挤占好田好土,并在好田好土中 修建房屋,将影响耕地占补平衡,有的 景点在农作物的选择上既无观赏价值,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又无经济效益,既没有实现农业增效, 也没有实现农民增收,只能供路人走马 观花而已。 2.8 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 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者外出务工, 余下老龄化和文化水平低的劳动者,给 农业产业专业化、标准化建设带来困难。 3 对策 3.1 高度重视,合理规划,多元 扶持农业产业发展 结合县情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壮大主导产业,做优特色产业,合理狠 抓生态畜牧产业,积极发展家禽,突出 发展牛羊水产,因地制宜发展特种养殖, 高度重视“菜篮子 ”这一民生工程。积极 争取项目,整合资金,多元扶持蔬菜产 业发展,合力做强蔬菜产业。加大茶叶 提质改造的力度,创造名优品牌,大力 发展干鲜果,围绕正安县核桃、野木瓜 上规模提质量,加强中药材基地建设, 做大做强正安县白及、石斛、天麻等中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药材产业。 3.2 稳步推进农旅一体化发展 因地制宜地种植有观赏价值和有 经济效益的油茶等植物,发展高端油料 产品。 3.3 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农 业生产经营体系 首先培育龙头企业,积极探索 “公司+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其 次积极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同时 大力提升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质量。 3.4 夯实基础设施,重视中低产 田土改良,完善农业产业基地设备 加大项目整合力度,实现资源优 化配置。把水利、交通、扶贫开发项目 捆绑实施,着力完善水、路和生产设施, 要特别重视中低产田土改良,大力推广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耕地保护与质量提 升技g 和绿色防控技术,建成一批规 模化、规范化、标准化、抗风险力强的 稳定产业基地。 3.5 合理配备专业技术人才,注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重人才培养,强化产业队伍建设 根据产业发展需要,极力配备农 业科技人才,加强科技人才的继续培训 教育、农民技术二传手的培育,加大产 业技术指导、培训力度,并培养一批敢 担当、勇创新、能示范的产业龙头企业 和带头人,形成产业合力。 3.6 科学规划布局,注重市场供 求平衡,健全和创新营销模式 立足正安县地理、气候、需求, 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不断拓展营销渠道, 如“农-校对接”“农- 超对接 ”“定单生产” “订货销售”“电商平台” 等模式,以减少 市场风险,提高产业效益。 3.7 发挥优势,集中打造优质产 业基地,做大做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