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与原则_第1页
1.2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与原则_第2页
1.2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与原则_第3页
1.2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与原则_第4页
1.2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与原则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高一政治下学期导学案 No:XA002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二框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导学 案 【使用说明】 1、课前 25 分钟根据课前预习案部分,把握教材体系,掌握重点内容。 2、课堂上小组积极合作,互相交流探讨,高效展示点评,分层达成目标。 3、检测题限时 5 分钟内完成。 【学习目标】 1、识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 务的关系、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运用实例说明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积极参与政治生 活。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理解并运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 3、增强权利意识、义务意识和公民意识。激情投入,深度思考,提升政治素养。 【课前预习案】 【知识梳理】 (一)生活中的政治权利与义务 P7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公民与国家形成了新型的关系。 (二)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P8-9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含义、内容: 、 、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享有权利的主体? 含义? 重要性: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 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提示】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选举人大代表及被选为人大代表的权利,现实生活 中的其它选举不属于选举权。 (2)政治自由 政治自由:言论、出版、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意义: 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提示】自由是相对的,以法律 为基础的。行使政治自由不能超出法律允许的范围。 (3)监督权 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等。 2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阅读教材 P9,掌握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应该履行哪些政治性义务? (三)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1)含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就是公民平等的享有权利、履行义务、适用 法律。 (2)表现:任何公民都平等的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平等的履 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平等的受到保护,任何公民 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提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从执法(司法和守法)上的平等,不是指立法。 不是绝对的平均。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1)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权利和义务相 对应而存在,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 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2)对公民的要求:一方面,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既要行使自己的权 利,又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另一方面,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只有履行义务,才能 获得相应权利。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 (1)依据: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2)要求: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 要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 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预习自测】 1、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的政治权利和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分别有哪些? 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3、如何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4、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什么?如何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课堂探究案】 【自主探究】易错易混点辨析 判断并纠错 1任何公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 2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城镇居民委员会成员及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都是公民 在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 3政治自由就是人们能够无拘无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社会主义国家的自由是 真实的、绝对的。 ( ) 4公民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的监督都是在行使监督权。 ( ) 5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在法律实施上的平等和立法上的平等。 ( ) 编制:何同锦 杨超 石磊 审核: 审批: 时间:2014-02-16 - 3 - 第 4 页第 4 页 6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表明在我国现实生活中实现了绝对的平等。 ( ) 7权利与义务都是可以放弃的。 ( ) 8公民要自觉做到先履行义务再行使权利。 ( ) 9每个公民在法律上都具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 ( ) 【合作探究】 活动一 辨析: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就是要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的原则,让公民都能享受同等的权利。 活动二 2014 年 2 月 16 日,人民网 载文指出,政府网 络问政平台是政府与人民群众 在互联网上进行意见沟通交流的平台,它是国家政治民主的体 现方式,同 时也是让 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督政的一个实现方式。 作为我国的一名公民,从政治权利与义务的角度说明你应怎样正确参与网络 问政? 【知识体系构建】 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政治权利与义务: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参与政治生活基本原则 【当堂检测】 1、高三学生小涛参加区人大代表的选举时,社区领导告诉他一定要选本社区的现任领导,小涛 感到自己的基本民主权利受到侵犯,就把这个事情反映给了上级人大部门并要求上级部门予以 答复。上述事件中涉及到的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有 ( )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监督权 B被选举权 监督权 C选举权 言论自由 监督权 D选举权 维护国家利益 2、.由于美国 CNN 电视台对发生在中国西藏的藏独分子打砸抢烧进行了歪曲、污蔑的报道,并 公开支持藏独,侮辱中国人民,引起了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的强烈不满。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国 会山,举行了示威抗议。中国驻美留学生的行为是 ( )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表现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表现 对国家承担责任的表现 公民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的表现 A B C D 3、继承权是我国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公民甲、乙为同胞兄弟,其父母去世后留下的遗产被甲 独占,乙状告到法院。法院判决甲、乙各得一半。这表明我国公民 ( ) A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 B权利和义务都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C权利和义务都是相对的 D权利和义务都是不能放弃的 4、国美创始人黄光裕因为在狱中表现良好,已被派往监狱医院,当了专门护理“病犯”的护理 员。这体现了 ( ) A人民当家作主的要求 B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D依法行政的原则 5、我国公民全部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是 ( ) A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 C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课后拓展案】 6、 “博客”的意思是“网络日志” ,也被称为写网络日志的人,目前已成为新兴的网络交流方式。 博客在网络上交流情感、发表自己的见解,这说明公民享有 ( ) A政治权利和自由 B言论自由的权利 C质询权 D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权 7、据报道,某市社区民警向居民作述职报告,接受本社区居民的民主测评。如果测评结果为不 满意,被测评者将可能被调离现在的岗位。这一举措体现了我国公民享有 ( ) A平等权 B任免权 C选举权 D监督权 8、围绕博客引发的侵权、隐私、责任等问题,有关部门酝酿实行博客实名制。消息一出,立即 就遭到了部分网民的反对。他们认为博客是个人“言论自由”的论坛,不应受任何干涉。网民 这一观点 ( ) 编制:何同锦 杨超 石磊 审核: 审批: 时间:2014-02-16 - 5 - 第 4 页第 4 页 A.是正确的,因为它捍卫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是正确的,因为它坚持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C.是错误的,因为它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D.是错误的,因为它割裂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9、房地产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一些城市的财政收入作出了贡献。近年来房价上涨 过快,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和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此,国务院采取调整房贷政策、对投 机炒房所得收入征税等措施,使房价增幅出现回落。这体现了政府要求实现 ( ) A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 B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统一 C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D中央与地方的国家权力的统一 10我国宪法第 33 条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 规定的义务。 ”宪法这一规定表明 ( ) A公民的权利等同于义务 B公民先享有权利后履行义务 C公民有选择义务的权利 D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辅相成、不可分离 【答案】 (1)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 的原则。 (2)行使监督权和言论自由,通过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使用积 极参与网络问政,促进政府工作。 (3)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 利益等政治义务,正确地参与网络问政。 (1)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不仅要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还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 则。 (2)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