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位隐喻视角下into核心词义的隐喻层次_第1页
方位隐喻视角下into核心词义的隐喻层次_第2页
方位隐喻视角下into核心词义的隐喻层次_第3页
方位隐喻视角下into核心词义的隐喻层次_第4页
方位隐喻视角下into核心词义的隐喻层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方位隐喻视角下 into 核心词义的隐 喻层次 摘要:自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 隐喻不仅仅只是一种修辞手段,而更是 人类的认知和思维方式以来,学者们对 隐喻的关注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因莱考 夫和约翰逊在其著作中详细梳理出了隐 喻的三个类别,更使得学者们可以在不 同的类别中做许多更细致深入的研究, “隐喻层次”就是属于隐喻三大类别中的 “方位性隐喻 ”。本文从方位隐喻的视角 探讨了英语介词 into 在句子中的隐喻层 次现象,发现对于其核心意义“进入 里面”而言,完全可以应用隐喻层次的 视角来分析其典型例句的构造和使用, 这种探索和研究也丰富及细化了隐喻对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语言的分析能力。 中国论文网 /9/view-12829773.htm 关键词:方位性隐喻;隐喻层次; 英语介词 into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0-0205- 03 一、引言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反映。在英语 语言中,隐喻是一个重要又普遍的语言 现象,它反映出人类的认知过程,也反 映出人类抽象思维的过程。莱考夫和约 翰逊(Lakoff Johnson)在其著作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提出,隐喻不仅仅 只是一种语言中的修辞手段,它更是我 们思维的方式。隐喻指的是以人们所熟 悉的概念和内容来描述和解释另一个领 域的概念和内容,这个过程往往是从具 体到抽象,从熟悉到陌生。隐喻基本可 以分为三类:方位性隐喻(又叫空间隐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 、本体隐喻 (又叫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和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 。在这三类基本隐喻现象中, 方位隐喻指的是语言的使用者借用空间 方位的关系来描述处于非空间关系中的 对象。本文将重点以方位性隐喻为切入 点,借用莱考夫和约翰逊在其著作我 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所提出的理论框 架,分析一下人们在使用英语介词 into 的时候所体现出来的隐喻层次。 二、方位性隐喻 方位性隐喻概念是莱考夫和约翰 逊在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 中提出来的。方位性隐喻即 orientational metaphor,它主要涉及若干表示空间和 方位关系的概念,例如上下(up-down) 、 里外(in-out) 、前后(front-back) 、 在之上和在之下(on-off) 、深浅 (deep-shallow)以及中心外围 (central-peripheral)等。话语使用者借 用这些表示客观物理世界中物体间空间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方位关系的概念来描述抽象事物,将其 空间化的特性投射到不具有空间特性的 抽象概念上,以帮助人们构建和理解那 些概念(蓝纯,1999) 。 我们先来看几组选自我们赖以 生存的隐喻一书中的例句,虽然句子 所描述的对象本体不相同,但所体现的 方位性隐喻思维是一致的。 第一组:I am feeling up.我感觉 挺好、很开心。I am feeling down.我感 觉不开心、很难过。 第二组:Lazarus rose from the dead. 拉撒路从死里复活。He fell ill. 他 病了。 第三组:His power rose.他的权 力增加了/他的力量增加了。He fell from power.他失势了。 第四组:He is high-minded.他是 高尚的。That was a low trick. 那是一个 很卑鄙的伎俩。 第一组例句中,背后隐含的隐喻 思维是“Happy is up;sad is down”,即“高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兴 Happy”的情绪、事物被赋予了向上 up 的方位性, “伤心 sad、难过 ”等消极情 绪的被赋予朝下 down 的方位特性。 第二组例句中隐喻思维是“Health and life are up;sickness and death are down.”,即“健康有生命的”状态在方位 性上来是属“ 向上 up”,例如 “Lazarus rose from the dead”(出自圣经描述 拉撒路死里复活) ,动词是“rose(rise 的 过去式) ”。 “rise”本意“ 上升”,延伸义“复 活”,改句子说明,在人类的隐喻认知 中, “健康、生命 ”等积极概念往往具有 向上的方位性特点,包含这些特质的 “复活”也如此。与此相反, “疾病、死亡” 等在空间隐喻上则表现出朝下的方位性。 “他病了 He fell ill (fall 的过去式) ”, fall 是“倒下”。这些用词上的区别反映 出人类往往是会把“ 健康有生命 ”的状态 与向上的方位性联系在一起,把“疾病 和死亡”与朝下的方位性联系在一起。 第三组例句谈及“ 权力、力量 ”, 句子背后的隐喻思维是“Having control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of force is up;being subject to control of force is down”。一般来说,在人类社会 中,人们普遍推崇力量,往往也希望成 为有权力、有力量控制他人的那一方, 而不是被控制的一方,因此,在“他的 权力增加了” (或说“ 他的力量增加了 ”) 的句子中,话语表达者选用了方位隐喻 具有向上特质的动词“rose(rise 上升的 过去式) ”,而在描述 “失势 ”时,则选用 了在方位隐喻特点上“ 向下 ”的动词 “fell( fall“倒下 ”的过去式) ”。 第四组例句背后的思维是 “Virtue(美德、德行)is up;depravity(堕落、腐败)is down” 崇尚“ 美德” 、否定 “堕落、腐败” 的价值取向有普世性。在例句中,描述 一个人“高尚 ”的形容词是 “high-minded”, 该词中的“high 高” 具有向上的方向性。 反之,用以描述某种行为是“卑鄙的伎 俩”,用的词语是 “low”,说明在人类认 知中, “卑鄙”的特质往往是与向下的方 位性联系在一起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由以上若干例句得出结论:凡是 对积极正面的内容,不管是对人的身体 有好处,或是对社会有益,还是积极的 价值取向,在方位隐喻中,一般都是 “向上 up”联系在一起的,反之是 “朝下 down”。 方位隐喻中,喻体常常 是用来表示方位的词(张宜,2003) , 而本体则是抽象的事物或概念。语言使 用者把本来不具备空间方位语义特征的 事物描绘成方位性很强的事物(朱晓红, 2004) 。人们以自身积累的对某抽象事 物的认知经验和体验为基础,把物体间 的方位关系投射到要描述的这个抽象概 念上去,目的是通过隐喻这种语言方式, 突显某些特征,让这个抽象概念容易被 理解。 三、隐喻层次 莱考夫和约翰逊以著作形式系统 地描述了“语言与隐喻 ”的关系后,隐喻 正式归入了认知语言学研究范畴(文旭, 1999) 。此后不少学者都在该理论的基 础上继续以隐喻的视角探讨和分析语言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现象,其中不乏许多创新的角度和思维。 例如,在论及空间隐喻认知的过程中, 陶文好根据英语介词 up 的用法尝试性 地提出了“隐喻层次 ”。他表示,介词 up 有若干核心意义,按照 up 的隐喻用法 与这些核心意义的远近,可将这些隐喻 用法分为表层隐喻、中层隐喻和深层隐 喻。也就是说,由某词汇的核心意义所 直接影射的隐喻意义为表层隐喻,距离 远一些的是中层隐喻,最后是深层隐喻 (陶文好,2000) 。陶文好所提出的“隐 喻层次”的现象和视角不仅仅在介词 up 的语言使用中有典型的表现,它还可以 应用到许多其他英语介词的使用上,本 文重点选取了英语介词 into 来做一个隐 喻层次分析的尝试。 在应用“ 隐喻层次”分析介词 into 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一下陶文好所介绍 的隐喻层次的内容。以介词 up 为例, 由于 up 的核心意义是“ 上升 ”,所以只 要与上升有直接联系的,或是由“上升” 所直接影射的隐喻意义,都可认为是直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接隐喻,也可以称为“ 表层隐喻 ”。例如, 在上文中提及过的句子:I am feeling up. 我感觉不错。句子直接将高兴这一特征 和介词“up”“向上” 的方向性连在了一起, 这属于“表层隐喻 ”。但有时候,句子主 体的方向性不明显,这种应用属于“中 层隐喻”。例如: The stream has dried up. 小溪已经干涸了。从客观上来说,有的 时候,人们能观察到一种现象,那就是, 当一个物体不断上升的时候,也是它处 于不断发展的时候,当发展完成了的时 候,或者说发展到了最后阶段同时也就 是该物体的“ 结局” 和“终了”阶段,因此 上升到一定程度,便是终结;所以,当 up 的意思是“ 结束” 、 “终了”的时候,它 可以被认为是一种间接隐喻的用法,即 “中层隐喻”。但总体而言,陶文好发现 中层隐喻比较难以界定,因此,在对隐 喻进行层次分析时,应强调它的表层和 深层概念,中层隐喻只是起承上启下的 作用。有时,介词 up 在句子中所影射 的意义已经与“ 向上” 等核心意义距离较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远,但若仔细分析,仍能看见其与 up 核心意义的联系,这属于“深层隐喻” 。 例如:Im afraid he has brought his dinner up again. 我害怕他又要将饭呕吐 出来了。这个句子中,介词 up 表达了 食物从人的胃中经过食道上升至口腔的 过程,这种意义虽然不是直接具有方位 性的,但也与 up“向上” 的核心意义有联 系,属于“深层隐喻 ”的用法(陶文好, 2000) 。 四、英语介词 into 核心词义的隐 喻层次 在对隐喻层次的内容有了大概了 解之后,可以尝试应用这个概念对英语 中其他介词进行隐喻分析。下面,以英 语介词 into 的用法为例,简要探讨一下 从隐喻层次这个角度出发,所能窥见的 世界。 以下本文中所选取的所有例句均 出自于商务印书馆 1998 年出版的朗 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D 英英英汉双解 。英语小品词 into 有若干基本词义,其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中比较核心的是“ 进入里面 ”。在对朗 文辞典中这一核心词义的例句进行简要 分析时,不难找到隐喻层次的切入点。 Into prep. 核心意义:进(入, 到)里面。 例句如下。 A.He went into(=got a job in) the clothing trade.他在服装行业找到工作。 B.They worked far into the night. 他们工作到深夜。 C.Youll get into trouble if you do that.你要是干那种事就会招致麻烦的。 D.He scared them into silence.他把 他们吓得不敢出声。 在以上几个例句中,如果我们仔 细分析,则不难发现,例句 A 属于表层 隐喻,例句 B 可以尝试性地划分为中层 隐喻,而例句 C 和 D 属于深层隐喻。 在例句 A 中,into 表示句子的主语在寻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找工作时,进入服装行业,词组 go into 表达了“在 里面找到工作的意思 ”,在 这个句子中,服装业被隐喻成一个类似 空间的概念,而求职者在服装业找到工 作也就像“进入了一个全部由服装界组 成的空间”一样,这个句子中,into 的核 心意义“进入 里面” 并没有改变,因此, 这种用法仍是表层隐喻的范畴。在句子 B 中, “work far into the night”是属于把时 间概念隐喻转换成空间概念,属于时空 间的转化,介词 into 在这个句子中所表 达的虽然还与“ 进入里面 ”有关系,但 已经不属于直接用法,在这个例句中, 时间段“night” 被隐喻成一个类似空间的 概念,而动作的实施者勤奋的工作状态 就好似一个客观体进入一个空间一样, 它与 into 的核心意义“进入里面”的方 向性连接已经不那么直接,因此,可以 把它划分为中层隐喻。在例句 C 和例句 D 中,into 的隐喻范畴用法则延伸得更 远。 “troubl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