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_第1页
广东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_第2页
广东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_第3页
广东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_第4页
广东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摘要:本文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了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总结了国内外城 市化模式及主要经验, 通过构建城镇化综合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法衡量了广东城镇化发展 水平,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广东城镇化发展历程及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同时就如何科学推 进广东城镇化建设提出了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经济增长 分析 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工业化和城镇化相生相成,互相促进。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世界各国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内在联系,各个发展中国家都将实现城镇化 作为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2000 年,世界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预言:“中国城市 化与美国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 21 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主题。”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 发展中国家,未来的城镇化发展将对全球的经济发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党的十八大提出,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 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十八大把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基于此,分析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探讨如何促进广东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保持广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充分发挥了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聚集五湖四海的资源优势、先行先 试的体制优势、大胆创新的制度优势,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19 79-2012 年,广东 GDP 年均增长 13.3%,人均 GDP 年均增长 10.8%,目前经济总量已经超过 “亚洲四小龙” 中的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经济实力居全国各省市第一。从支撑经济发展的要素 看,广东过去 30 多年的快速发展主要依靠资源要素的较多投入实现,但进入新世纪,特别是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这种粗放式的发展模式日益受到严峻的挑战,过去支撑广东快速发展的经 济技术和社会条件已经或正在发生重大改变,广东发展已经从高速增长期转入平稳增长期。那 么,在这个平稳增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哪里? 根据广东经济发展阶段判断,未来广东经济发展的动力将发生重大转变:从主要依靠资本 的大规模投入转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拉动,从主要依靠外需转向主要依靠内需拉动。在这个新 的发展阶段,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我国的城镇化率刚超过 50%,如按户籍人口计算 仅 3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近 80%的平均水平,而广东目前的城镇化率大概 60%左右。差 距就是潜力。从现代化发展规律看,今后一二十年广东城镇化率将不断提高,每年将有相当数 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及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将带来投资的大幅增长和消费的快速增加,也会给城 市发展提供多层次的人力资源。 从城市发展布局看,广东需要对城市发展进行科学规划,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目前, 广东人均 GDP 已达 8500 美元,正向 10000 美元迈进,在新的发展阶段,城镇功能作用日益 凸显,城市不仅是经济发展的载体,也是社会建设、文化发展的基地,没有合理、科学的城镇 布局就难以保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因此,加快推进新 型城镇化建设不仅是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需要,也是建设幸福广东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的战 略意义。 “十二五” 时期是广东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向基本实现社 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城镇化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坚持走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国家“十二五” 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 要使城镇化工作成为现阶段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内需促增长的重要抓手。广东省委 、省政府将城镇化作为广东未来一段时期的重要发展战略,出台了政策性文件,将提高城市化 发展水平作为实现“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重大任务。2013 年 7 月中共广东省委广 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以及配套方案的出台,特别是加 快中心城区建设的决策,为下阶段广东城镇化发展指明了新的道路。可以预见,未来 10-20 年 广东城镇化建设将持续推进,成为广东扩大内需、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和主动力。 二、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一)城镇化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 1.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内涵 城镇化是指,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是衡量现代化过程的重 要标志。本文所称的城镇,遵从于国家统计局的规定,即城镇包括城市市区和镇区,与城市的 广义理解完全一致。因此,“城镇化”与“城市化”的内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乡村人口向城市 人口转化的过程,两者通用。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或地区最终物质产品和服务的实际 增长,这意味着社会再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国民财富的不断积累,社会物质产品与劳务的渐 渐丰富,社会成员物质生活资料的逐渐满足。根据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 素主要有自然资源、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全要素生产率水平;间接因素主要有经济结构、制 度变迁和技术创新等。 2.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的理论机制分析 首先,经济增长促进城市化。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经济发展导致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原因: 第一,随着经济增长,需求产生了变化,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上升,农业比重不断下 降,而二、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由于聚集经济的作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城市聚集,因此 ,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也逐渐扩大。第二,由于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大量的劳动力和 其他投入从乡村部门转向城市部门,就业结构发生变化(见图 1)。 图 1 经济增长促进城市化的机制 从影响因素分析,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1)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产业结构 升级带来的人口和非农产业向城镇集中,产业结构变动还引起就业结构转换,农业劳动者向工 业和服务业转变,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化水平提高。(2 )基础设施与技术进步。政府的 基础设施投资、价格控制都会影响城市化进程。如小汽车的普及、轨道交通的延伸,都大大降 低了人们出行成本,运输成本也迅速降低,从而推动城市的发展。因特网技术也进一步拉近了 郊区和市区的距离,在改变城市空间结构的同时,也使得城市的地位越来越重要。(3)国家制度 与政策因素。如户籍制度、对外开放、行政区划调整、城乡规划等因素对城镇化进程有明显影 响。 其次,城市化促进经济增长。随着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交易成本降低及交易效率 提高,聚集经济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进而加速经济增长。城市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经 济增长:(1)城市化促进农业现代化;(2)城市人口的增长刺激了产品需求;(3) 城市化促进服务 业规模不断壮大,效率不断提高;(4)城市化能够更好地促进区域发展。概括而言,城市化影响经 济增长的机制主要是城市通过其聚集效应,以优势的环境与条件将众多的个人、企业和机构吸 引到城市,使得各种要素集聚于城市,城市成为各种要素的集聚中心。同时,在城市化推进的 过程中,城市由于在技术、资金、管理、观念、生产体系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可以产生扩 散效应,带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得城市的空间不断向外拓展,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见图 2)。 图 2 城市化推动经济增长的机制 (二)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对于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但结论存在差别。 众多文献显示,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城市化水平也越高。美国经济学家兰帕德(E.E.lampard,1955) 在文章中曾指出,美国城市发展 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一种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经济发展程度与城市化阶段之间有很大的一 致性。美国地理学家贝里(Berry,1965)选用了 95 个国家的资料进行分析,显示出城市化与 经济发展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Renaud(1981)、H.Chenery(1988)、Moomaw 和 Shatter(1996)、 Bertinelli 和 Strobl(2003)等人也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相同的结论。中国学者对城市化与经济 发展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同样发现两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周一星(1995) 以 1977 年世界 157 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是一种十 分明显的对数曲线关系。许学强(1988)、张宏霖(2003) 、高佩义(2004) 、成德宁(2004)等人也 做过类似研究,也证明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间的正相关关系。 众多研究表明,针对发达国家的研究结果多数认为城市化有利于经济增长。然而,对发展 中国家,研究情况却不太一致。近来对非洲和拉美国家城市化的实证研究表明,城市化演进与 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城市化不仅没有带来经济增长,反而使其陷入棘手的城市危机之中。 与其它发展中国家的研究相类似,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结论也存在分歧。李金昌 、程开明(2006)依据 1978-2004 年的时序数据,发现经济增长对城市化的影响较大,而城市化 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强度不大。段瑞君、安虎森(2009)、王家庭、贾晨蕊(2009)等实证研究 也表明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十分有限。 三、国内外城市化模式及主要经验 由于研究视角和选择重点的差异,学术界对城市化模式有多种界定。根据城市化与工业化 的适应关系,可划分为同步城市化、滞后城市化和过度城市化模式;根据城市化的空间表现形 式,可划分为集中型城市化和分散型城市化模式;根据城市化的规模结构,可划分为小城镇模 式、中等城市模式、大城市模式、国际化都市模式或大中小城市相结合模式。此外,还有不少 其他类型的模式 。以下按照城市化与工业化的适应关系对国内外主要城市化模式作简要介 绍。 (一)发达国家的同步型城市化模式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是在工业化环境下展开的,是典型的工业主导经济同步型城市化模式。 1.英国:大规模的城市化始于工业革命,到 19 世纪晚期,英国的城市化率已超过 70% 。英国的城市化是在毫无先例,也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展开的,当人们开始注意它时,城市 人口急剧膨胀、公共卫生设施匮乏、住房短缺、环境污染等“城市病” 也已接踵而至。为了弥补 自由放任城市化模式所造成的社会问题,从 19 世纪 30 年代开始,英国政府推行“福利国家制 度”来调节城市化。通过政府的公共干预政策,到 20 世纪初英国已基本解决了“城市病” 问题, 促进了城市化健康发展。 2.美国:从 1840 年到二战之前,随着工业化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化处 于集中型阶段。20 世纪 20 年代城市化率已突破 50%,到 60 年代已超过 70% 。随着城 市规模的急剧膨胀,“城市病”日趋严重,城市居住环境日益恶化。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实行 示范城市实验计划,实现分散型城市化,人们居住空间急剧郊区化。到 70 年代末,美国郊区 人口开始超过市区,出现了由中心城市和郊区共同构成的大都市区。1990 年,美国已成为典型 的以大都市区为主的国家 。从欧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模式来看,城市化发展普遍经历了“ 从分散到集中,再从集中到分散”的过程。 3.日本:1950 年,日本的城市化约为 37%,到 1975 年,已有约 76%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与欧美城市发展有所不同,日本城市化发展并不是简单依靠商品经济发展自然促成,而是 在统治者推动下更多从政治上考虑所形成的。纵观日本城市化进程,其城市化发展模式大致经 历了从高度集中的大城市化到郊区城市化与市中心的再城市化过程。如果说工业化是日本城市 化发展的最初动力,那么第三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向中心城市集聚则导致了城市的再度膨胀, 使得日本步入了“再城市”阶段。与欧美国家相似,日本城市化发展也经历了先片面发展工业而 后再综合治理的过程。 (二)拉丁美洲国家的超前型城市化模式 与主要发达国家的同步型城市化不同,拉美国家的城市化先于工业化,是传统城市化模式 的扩展,主要表现为人口集中和城市规模的扩大。15 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拉美开展殖民活 动,拉美城市雏形初步显现。19 世纪初,一些拉美国家独立后,其城市化得到进一步发展。19 世纪后期,在初级产品出口高潮的推动下,拉美城市化获得重大进展;同时,欧洲移民的涌入 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各主要城市人口大量增长。二战之后,随着工业化的发展 ,拉美城市化发展速度惊人,进入了加速发展时期,1945 年拉美城市人口比重为 39%,1970 年为 57%,而 1995 年已提高到 73%。 拉美这种超越工业化发展的城市化以及缺乏预见性和长远性的统筹规划,也逐渐暴露出其 城市化的无序和混乱。农村人口短时间大规模无序涌入城市,大大超出城市的承载能力,许多 移民长期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城市中出现大批非正规住宅和贫民区,社会和环境问题接踵而至 ,交通拥堵、住宅拥挤、贫富悬殊、环境污染、暴力犯罪等“城市病” 日益严重。鉴于城市病的 严重性,拉美国家陆续采取了一些治理措施,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但长期失控的城市化、问 题成堆的城市病无疑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治。 (三)中国主要地区的城镇化模式 关于中国的城镇化模式,国内研究颇多争论,目前,以三大城市群为代表的较有影响的模 式主要包括长三角模式、珠三角模式和京津冀模式 。 1.长江三角洲城镇化模式民营经济发达。长三角的城镇扩张大致经历了一个由粗放型 向集约型转变的过程:20 世纪 90 年代之前,以“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 为代表的小城镇发展迅 速;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开发区快速扩张为特点的中小 城市蓬勃发展;到 21 世纪,迎来了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建设高峰,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区 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推动了区域融合与一体化发展,新型城市化进程提速。目前,以上海 为核心,以沿沪宁和沪杭甬线、沿江、沿湾、沿海、沿宁湖杭线、沿湖为发展带,致力于形成“ 一核六带”的空间格局。 长三角的城镇化模式可进一步细分为“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 等;从城市化人口来源看,江 苏地区以省内转移为主,而浙江地区则以就地转移和省外转移为主;从产业分工看,苏南地区 已进入以 IT 产业集群和信息化快速推进为标志的新型工业化阶段,并且开始探索新型城市化道 路;浙江城市则主要以轻工业和民营经济为主导,遵循比较优势,积极培育内生增长动力 。无论是“温州模式”还是“ 苏南模式 ”,又或者是它们变革演进而成的“浙江模式” 、“新苏南模式” 等,都是以民营经济为共同特征,这也就奠定了民营经济在长三角工业化和城镇化中的突出地 位。 2.珠江三角洲城镇化模式外资经济驱动。改革开发以来,以外资推动为特点的珠三角 工业化模式,催生了一大批新兴城镇。其中最大也最具影响力的新城市当数深圳和珠海两个特 区,与其并行不悖的则是就地城市化的如东莞等一大批小镇乃至乡村 。 改革开放之初,乡镇企业不断发展,这种“自下而上”的农村发展为珠三角城镇化提供了初 始动力;而从 80 年代开始,随着经济特区设置等国家政策扶持,以香港制造业为主的劳动密 集型企业快速向珠三角转移,形成“前店后厂”的地域劳动分工模式。乡镇企业得到极大发展, 吸引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到 90 年代初,珠三角大量城镇规模的迅速升级,形成 了以珠江口为核心的圈层集聚结构。珠三角的城镇化水平也由 1978 年的 16.3%增长到 2012 年的 83.8%,已远远高于全国城镇化率 31.3 个百分点。城镇化的空间结构也先后经历了从广 州单中心到“深港”与“ 广佛”地区“ 两翼齐飞,双向辐射”,再到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等三大经 济圈协同发展的演进过程。 3.京津冀城镇化模式公有经济主导。京津冀与长三角、珠三角共同构成我国东部沿海 最具经济活力的三大城市群。京津冀模式具有行政指向型特点,是我国“自上而下” 城镇化的典 型模式。从京津冀地区几个大中城市发展历程看,北京是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典型的消 费型城市,它的建设和发展主要依靠全国的资源集中。天津曾是保卫京畿的军事重镇,到 20 世纪 40 年代,已成为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工业城市,现在也是世界级现代制造业的基地 。唐山是北方重化工业基地,享有中国近代工业摇篮的美誉。此外,石家庄和秦皇岛则分别是 华北南部商贸物流中心和国家级能源输出港。 从各市发展来看,经济发展差异巨大也是京津冀城镇化的重要特征。北京和天津两市在集 聚效应下经济发展迅速,成为群中的“超级城市”,唐山次之,其他城市则相对落后,这就形成 了以京津两大城市为核心的“哑铃型、双核心”的区域格局。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城市若干 产业项目扩散到周围地区,从而使项目接受地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城镇化过程加速,表现出大 都市扩展带动型的城镇化。然而,与长三角和珠三角不同,京津冀的核心区域即大都市对周边 地区经济的负效应也要强烈得多,集中表现在对周边资源的掠夺性吸纳上。行政级别越高越大 的城市扩张越快,而那些“行政级别”底层的城镇则多半处在衰败的边缘。 (四)国内外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经验 从工业化和城市化关系看,国内外的城镇化一般都要经历城市剥夺农村、城市病与农村病 并存、城乡综合治理和城乡一体化等四个阶段,最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1.扶持产业发展是推进城镇化的基础。城市发展与产业发展直接相关,产业发展(产业结 构的转换和演进)是城镇化演进的重要基础。发达国家的不少城市都立足于自己的资源特色、 环境条件,确定城市的产业发展战略定位,使城市迅速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基于市场的适度政策引导是推进城镇化的保障。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各种“ 城市病”的出现,与缺乏公共政策的及时有效干预直接相关。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这些城市 问题也曾十分棘手,但通过及时调整公共政策,进行各种政策干预,以及政府直接实施城市发 展和改造计划等,也有效缓解了各种城市问题。 3.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推进城镇化的关键。国际经验表明,在城市化过程中,必须实现 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努力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城市化水平高的国家一 般农业也较为发达,美国就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时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解 决了粮食和原料问题,并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同时,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也 加强了城乡间的联系,为实现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可能。而拉美轻视农业片面追求工业所加剧的 城市化混乱也说明,要有效推进城镇化离不开城乡一体化建设,必须纠正过度偏重工业发展和 城市发展的政策倾向。 4.发展多极多层次城镇体系是推进城镇化的重点。从世界发展趋势看,推进城镇化关键是 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不能 将城镇化片面理解为发展大城市,也不能简单理解为遍地开花地发展小城镇。 5.完善网络化交通基础设施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助力。国外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发展史表明 ,高水平的交通、通信基础设施是城市迅速发展壮大的决定性力量,不论是欧美,还是日韩, 发达的高速公路网络、便捷的城乡公交系统等,既强化了城市间的联系,也带动了地区产业和 经济的发展。 四、广东城镇化发展综合评价 目前,最常用、最直接的评价城镇化水平的单一指标方法是人口评价法,即城镇化率,通 过统计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比重变化来判断其城镇化水平。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但也存在局限性。城镇化的内涵涵盖经济、人口、社会发展、环境改善等内容,单一指标难以 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本文采用综合评价法来衡量广东城镇化发展水平,即通 过若干个指标构成的一个体系来反映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对于人口评价方法 ,综合评价法不仅可以从多角度、多方位地全面考察城镇化水平,而且有利于人们从整体上了 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发展情况。同时,在实证分析广东城镇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影响 时,可以有足够的控制变量,减少分析上的误差,避免虚假回归。 (一)广东城镇化综合指标体系的构建 1.指标选取原则 一是全面性原则。根据城镇化的内涵和我国加快城镇化发展的具体要求,城镇化发展综合 评价指标的选取要力求系统、全面。城镇化发展从数量上包括人口向城镇的聚集和城镇规模的 扩大,从质量上还包括产业结构的转变、社会保障水平的提升、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人居环境的 改善等方面。 二是代表性原则。所选取的指标必须科学,并能够代表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与城镇化 没有直接关系或者关系不够紧密的不应入选。 三是适用性原则。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自身的特点,因此在构建指标体系的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广东的城镇化发展特点,选取适用的评价指标。广东城镇化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测算的是城镇化发展指数,需要用到历年的数据,这要求所选取指标不仅有近年数据,又要能 够获得相对稳定的历年数据,以便于纵向对比。 2.指标的分类和选择 广东城镇化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是测算广东城镇化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包含人口 发展、产业结构、科技教育、社会保障、生活质量和资源环境六个方面。选取代表性的指标共 24 个,其中人口发展指标 2 个,权重 16%;产业结构指标 2 个,权重 15%;科技教育指标 5 个,权重 17%;社会保障指标 4 个,权重 17%;生活质量指标 6 个,权重 20%;资源环境指 标 5 个,权重 15%。权重的确定采用专家法。具体指标见下表: 表 1 广东城镇化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类型 代表性指标 单 位 标准值 权 重 指标 类型 1.城镇人口比重 % 100 8% 正向型人口发展 指标 (16%) 2.城镇就业人员比重 % 80 8% 正向型 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 % 80 8% 正向型 产业结构 指标 (15%) 4.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 % 80 7% 正向型 5.R&D 经费占 GDP 比重 % 3.0 4% 正向型 6.万人专利授权量 个 30 3% 正向型 7.平均受教育年限 年 14 4% 正向型 8.高等学校在校人数比重 % 3.0 3% 正向型 科技教育 指标 (17%) 98.万人文化机构数 个 0.5 3% 正向型 10.登记失业率 % 5.0 5% 逆向型 11.城镇养老保险覆盖率 % 100 5% 正向型 12.城镇医疗保险覆盖率 % 100 4% 正向型 社会保障 指标 (17%) 13.千人卫生机构床位数 个 6.0 3% 正向型 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2000 年价格) 元 55000 6% 正向型 15.城镇恩格尔系数 % 30 4% 逆向型 16.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 用面积 平方米 40 3% 正向型 17.每万城镇人口公交车 拥有量 辆/万人 15 3% 正向型 18.每 万 人 私 人 汽 车 拥 有 量 辆/万人 3000 2% 正向型 生活质量 指标 (20%) 19.每百户电脑拥有量 台 200 2% 正向型 20.建成区面积比重 % 50 3% 正向型 2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 60 3% 正向型 22.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 % 100 3% 正向型 23.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 处理率 % 100 3% 正向型 资源环境 指标 (15%) 24.单位 GDP 能耗 吨标准煤/万 元 0.5 3% 逆向型 注:1.表中城镇就业人员包括城镇国有、集体和其他单位就业人员,也包括城镇私营和个体 就业人员。2.单位 GDP 能耗按 2000 年价格计算。 3.指标标准值的确定 上述 24 个指标标准值主要参考世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全面小康建设标准以及经验数据 确定,总的思路是按照较高标准定。如城镇人口比重按西方发达国家一般 80%的标准定,第三 产业增加值比重按西方发达国家 80%的标准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按实现现代化时人均 10 万元的标准定,平均受教育年限按发达国家平均 14 年的标准定,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 积按发达国家平均 40-50 平方米的标准定在 40 平方米,每万人私人汽车拥有量按 3 口之家每 户 1 辆定,等等(见表 1)。 4.评价方法 城镇化水平监测采用综合指数法,通过对各项指标进行加权平均得出总指数和分指数。先 将各项指标的实际值与标准值进行对比得到发展程度,然后采用加权平均计算分类指数和总指 数。 (1)单指标评价方法 正指标。正指标共有 21 个,即城镇人口比重、城镇就业人员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 占 GDP 比重、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R&D 经费占 GDP 比重、平均受教育年限、高等学校 在校人数比重、万人文化机构数、万人专利授权量、城镇养老保险覆盖率、城镇医疗保险覆盖 率、千人卫生机构床位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每万城镇 人口公交车拥有量、每万人私人汽车拥有量、每百户电脑拥有量、建成区面积比重、建成区绿 化覆盖率、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其发展程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 为 的评价值, 为实际值, 为标准值。 逆指标。逆指标共有 3 个,即登记失业率、城镇恩格尔系数和单位 GDP 能耗。其实 现程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 为 的评价值, 为实际值, 为标准值。 (2)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广东城镇化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由人口发展、产业结构、科技教育、社会保障、生活质 量和资源环境六个方面的指标构成,综合发展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z 为 的实现值, 为指标 的权数。 (二)广东城镇化发展综合水平测算结果 根据上述评价方法,对 2000-2012 年广东城镇化发展综合水平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 20 00-2012 年,广东城镇化发展水平稳步上升,2000 年综合指数为 41.3,2005 年为 48.9,2010 年为 58.3,2012 年为 62.3,平均每年提升 1.75 个百分点。从分类指标看,科技教育类发展程 度提升最快,提高了 30.4 个百分点,社会保障类和资源环境类提高也较快,产业结构类提升速 度则相对较慢。具体指标见表 2。 表 2 广东城镇化发展综合指数测算结果 年份 类别 人口发展 产业结 构 科技教 育 社会保 障 生活质 量 资源环 境 广东城镇化 发展综合指数 2000 46.3 48.3 30.8 43.3 34.1 48.1 41.3 2001 46.5 50.0 38.1 45.1 35.9 51.5 44.0 2002 49.0 50.0 41.1 46.0 39.1 52.4 45.9 2003 51.5 46.4 43.3 47.0 41.6 53.3 46.9 2004 52.9 46.1 44.0 48.2 43.2 53.8 47.8 2005 54.4 46.3 44.0 49.9 44.6 56.1 48.9 2006 55.0 47.1 45.2 51.0 45.8 60.7 50.5 2007 56.2 47.9 48.8 55.1 47.3 64.2 52.9 2008 56.2 48.4 49.7 60.6 46.2 66.5 54.2 2009 57.2 49.8 50.3 65.2 48.5 68.5 56.2 2010 59.1 49.4 54.3 67.3 50.1 71.5 58.3 2011 60.2 49.9 57.5 69.7 52.7 72.9 60.2 2012 61.5 51.0 61.2 70.2 54.7 76.7 62.3 2012 比 2000 年提 升百分点 15.2 2.7 30.4 26.9 20.6 28.6 21.0 若将广东城镇化发展综合指数与目前普遍采用的用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进行对比,则综合指 数低于城镇化率,且两者的差距在不断缩小。2000 年,综合指数比城镇化率低 13.7 个百分点 ,之后逐步缩小到 2012 年的 5.1 个百分点(见图 3)。我们判断,用城镇化率指标衡量城镇化 水平存在高估,因此目前比城镇化率低 5 个百分点的综合指数可以更好地衡量城镇化发展水平 。以下运用城镇化指标体系和综合指数测算结果对广东城镇化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图 3 广东城镇化发展综合指数与城镇化率的对比 五、广东城镇化发展历程及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分析 (一)广东城镇化发展历程 建国以后至 1978 年,是广东城镇化曲折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后,广东城镇化取得突飞 猛进的发展。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城乡壁垒逐步松动,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 ,广东城镇化获得迅速发展。 改革开放后,广东城镇化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 1979-1984 年,属于 农村改革推动阶段。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突飞猛进,小城镇迅速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 市建设步伐加快。第二个阶段是 1985-1992 年,属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动阶段。这一时期, 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作为双重动力,推动城市化发展。第三个阶段是 1993 年至今,属于市场 经济体制推动和科学发展阶段。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之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式走上 市场经济体制轨道,从此,市场化改革成为城市化发展的强大动力。这一时期,以大中城市建 设、小城镇发展和普遍建立经济开发区为基本途径,城市化全面推进。广东城市化率从 1995 年的 39.3%,迅速提升到 2012 年的 67.4%。具体发展情况如下: 1.城市化率明显提高。1978 年,广东按非农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只有 16.3%,1990 年达 到 23.7%,2000 年按城镇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达到 55.0%,2012 年提高到 67.4%,农村人口 向城市集中的趋势明显。2012 年,广东 10594 万常住人口中,有 7100 多万人属于城市人口。 表 3 1978 年以来广东城镇化水平 年份 总人口 (万人) 城镇人口 (万人) 城镇化率 (%) 建制市数 (个) 建制县数 (个) 乡镇数 (个) 1983 5501.85 11 101 1984 5585.61 13 101 1985 5670.65 13 132 1992 6706.45 20 119 1321 1993 6936.69 20 119 1462 1995 7387.49 39.3 21 120 1531 1998 7990.03 21 122 1918 1999 8217.91 21 122 1923 2000 8650.03 4757.52 55.0 21 122 1926 2001 8733.18 4898.44 56.1 21 124 1913 2002 8842.08 5058.55 57.2 21 123 1844 2003 8962.69 5228.83 58.3 21 122 1710 2004 9110.66 5420.84 59.5 21 121 1615 2005 9194.00 5578.92 60.7 21 121 1585 2006 9442.07 5948.50 63.0 21 121 1579 2007 9659.52 6095.16 63.1 21 121 1581 2008 9893.48 6272.47 63.4 21 121 1584 2009 10130.19 6422.54 63.4 21 121 1584 2010 10440.94 6908.77 66.2 21 121 1581 2011 10505.00 6985.83 66.5 21 121 1585 2012 10594.00 7140.36 67.4 21 121 1586 注:2001-2004 年城镇化率和城镇人口为推算数。 2.城镇数量大幅增加。2012 年底,广东共有建制市 21 个,建制县 121 个,建制镇 1586 个。从 1979-2001 年,中国建制镇发展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 1984-1986 年的“撤社建乡” 、修改建制镇标准时期;第二个高峰是 1992-1994 年的乡镇 “撤、扩、并”时期。到 2001 年底 ,全省设有建制镇个。从 2002 年开始乡镇调整,建制镇数量有所下降。 3.城市规模不断扩大。2011 年底,21 个地级市全市总人口 8625.7 万人,其中市辖区人口 3381.0 万人,市辖区人口占总人口的 39.2%。大中城市发展迅速,2011 年在地级市中,市辖 区人口超过 500 万的有 2 个, 200-500 万的有 2 个,100-200 万的有 7 个,100 万以下的有 10 个。2011 年,21 个地级市行政区域土地面积 18 万平方公里,其中市辖区土地面积 3.25 万平 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 18.0%,建成区土地面积 3501 平方公里,占市辖区土地面积的 10. 8%。城市经济实力大大增强,2011 年 21 个地级市市辖区实现 GDP45607 亿元,占全市的 82.0 %,市区的经济聚集功能很强。 根据测算结果,广东目前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中期阶段。Northam(1979)研究发现城镇 化发展过程呈“S”型曲线,并划分了城市化发展过程的三个阶段:在城镇化水平低于 30%时, 城镇化水平较低且发展较为缓慢,为初始阶段;城镇化水平在 30%70%之间时,城镇化进程 加速,为中期阶段;当城镇化水平超过 70%时,城镇化水平较高且发展速度趋缓,为后期阶段 。可见,广东目前正处在城市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城镇化水平较高。 (二)广东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 从广东城镇化发展进程,可以看到城镇化水平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而不断提升,而 人口和资源向城市集聚又反过来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两者关系密切。从定量看,将 2000-201 2 年广东 GDP 增速与城镇化发展综合指数增速放在一起,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2000-2012 年广东 GDP 与城镇化进程均保持了持续发展,GDP 年均增长 12.2%,增幅 在 8%-15%之间;城镇化指数年均提高 1.75 个百分点,年均增长 3.5%,增幅在 2%-6%之间。 2.城镇化发展指数总体上体现了经济发展越快城镇化水平提升越快的趋势。2001-2007 年 ,广东 GDP 年均增长 13.8%,城镇化综合指数年均增长 3.6%;2008-2012 年,广东 GDP 年 均增长 10.1%,城镇化综合指数年均增长 3.3%。 图 4 广东城镇化发展综合指数增长与 GDP 增速对比 3.如果要量化广东城镇化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大体如此:广东城镇化每提高 1 个百分 点,GDP 相应增长 3 个百分点。推算前提是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推算依据是 2000-2012 年 12 年广东城镇化综合指数年均增长 3.5%,而 GDP 年均增长 12.2%,并且近几 年 GDP 增速和城镇化综合指数增速均趋于比较稳定。运用数量模型,也可以得到近似的结果 。运用 2000-2012 年广东城镇化综合指数( X)和剔除了物价因素的 GDP 数据(G)进行分析 ,两者的相关系数达到很高的 0.994,所建立的回归方程拟合程度也很好。该方程为:LG=-4.4 65319+3.679206LX,其数学意义是,当城镇化水平每上升 1%,经济总量平均增长 3.68%。 这个结果跟上面的简单推算很接近。这表明广东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关系,而且两者 的关系大概在 3 倍。但要注意的是,GDP 的增长不仅涉及城镇化因素,还有其他因素的推动, 这只能表明城镇化确实对经济增长具有很重要的推进作用,同时经济增长也加快了城镇化进程 。 (三)城镇化与投资增长关系 投资与城镇化建设关系十分紧密。一方面,城镇化的推进必然在产业扩张、城市建设、住 房等方面产生投资需求;另一方面,固定资产的投入推动城镇化进程,表现在:一是固定资产 投资为物质财富的生产准备了物质条件,加速了整个社会财富的生产和积累,为社会发展和城 镇化进程提供了物质准备。二是固定资产投资为城镇化进程提供载体。房地产开发投资开发商 品房,不仅提供和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同时极大地改变城市面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 资,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等基础设施领域 投资推动了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缩小了城乡地域差距,同时提供了公共社会服务需求;科 教文体卫投资建设学校、医院、体育场馆和文化设施,为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满足了文化 教育体育等方面的个人需求。三是固定资产投资为城镇化创造就业机会。2012 年广东建安工程 投资 12795.55 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 66.3%。建安工程投资项目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尤 其是吸纳了大量以农民工为主的建筑工人,实现了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的快速流动转移,提供 了稳定客观的收入来源,加速了城镇化进程。 为了定量研究固定资产投资与城镇化的关系,现选取 2000-2012 年广东城镇化发展综合指 数(X)和固定资产投资额(H,为了消除物价影响,这里的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利用广东固定资 产投资价格指数进行折算处理),建立计量模型进行定量分析。为了消除异方差的影响,对两 个数据序列同时取自然对数(LnX 和 LnH)。利用 Eviews 软件,计算可知 LnX 和 LnH 的相关 系数为 0.989,高度相关。运用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分析计算得出如下方程: LnX=1.80 +0.24LnH 模型的拟合优度 R2= 0.977471,回归方程拟合效果较好。F 检验值为 477.2549,常数项 C 的 T 检验值为 18.3088,LnH 的 T 检验值为 21.8462,均通过各项检验,说明在通常的检验 水平下,固定资产投资额变动对城镇化综合指数变动影响显著,具有较好的解释作用。根据模 型结果,广东城镇化综合指数和广东固定资产额存在正相关关系,投资每增长 1%,城镇化综 合指数增长 0.24%。 同样的,采用上述数据,将城镇化指数作为自变量,投资作为因变量,可以建立如下计量 模型: LnH= -7.016 + 4.038LnX T (-9.656070) (21.87901) R2=0.977537 F=478.6910 该模型的各种参数均通过检验,其结果表明,广东城镇化综合指数每增长 1%,固定资产 投资额增长 4.0%,可见广东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各种需求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作用十分显著 。 (四)城镇化与消费增长关系 城镇化的推进,直接带来了人口的集聚,从而引致了与人有关的各种需求,因此,城镇化 与消费呈现一种紧密的正相关关系。具体来讲,城镇化通过几个方面促进消费增长:一是通过 城乡一体化释放农村潜在消费需求。城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城乡一体化的过程,包括基础设施 及公共服务设施、户籍管理制度以及劳动力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一体化,在这个过程中,道路、 供电、供水、商贸网点等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地区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城乡居民 生活差距不断缩小,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得以释放。二是通过农村富余劳动人口的转移创造消 费需求。原因是:转移人口的收入有所提高,消费能力随之提升;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有所提 高,劳动生产率得到提升,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有所调整,消费需求随之增强;随着农村转移 人口在城镇生活的逐步安定,其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会发生改变,边际消费倾向会有所提升。 2012 年,广东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达到 22396 元,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 出仅为 7459 元,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是农村居民的 3 倍。可见,一个农村人口向城市转变,可 以带来极大的消费增加。三是城镇化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改善消费环境。城镇化能改善公 共服务的供给以及居民的消费环境,随着城市消费群体的扩大,发展型、享受型消费比重将会 提升,生存型消费比重将会减少;服务型消费需求将有所增加,物质型消费将逐步减少;产业 结构不断调整,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等等将会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为量化广东城镇化发展对消费市场的影响,这里采用 2000 年以来城镇化综合指数和剔除 了物价因素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 GDP 数据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可知城镇化发展水平和 实际消费水平的相关系数高达 0.9877,表明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实际消费水平的相关性很高。为 了进一步判断城镇化是否对消费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以及影响程度,继续采用以上指标作回归分 析。根据经典消费理论,消费主要是收入的函数,我们采用 GDP 代表收入,记作 G。对城镇 化指标、可比价零售额和可比价 GDP 分别取对数,以降低异方差,记作 LX、LS 和 LG。因时 间序列较短,为了不损失信息量,采用最小二乘法做线性回归分析,模型结果如下: LS=-3.573+1.88LX+0.53LG 模型的拟合优度 R2=0.9961,说明回归方程拟合效果很好, F=1287.676,说明回归方程 整体上是显著的。LX 的回归系数的 t 检验值为 3.308,说明回归系数显著,即城镇化对消费有 显著影响。LG 的回归系数的 t 检验值为 3.470,说明回归系数显著,即收入(实际 GDP)对 消费有显著影响。1.88 表示城镇化指数每上升 1%,则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长 1.88%。 0.53 表示收入(实际 GDP)每上升 1%,则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长 0.53%。 (五)城镇化与就业关系 城镇化与工业化总是相生相随,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被吸 纳进第二、三产业,从而提升城镇化水平;而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建设的推进,需要集聚更 多的人口,同时,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与人的生活直接相关的服务业蓬勃发展起来,能够 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些因素共同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广东城镇化进程与就业人员的变化趋势基本符合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结果。2012 年,全省 社会从业人员达 5965.95 万人。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 1418.38 万人,占全省社会从业人员 总量的 23.8%;第二产业 2509.69 万人,占 42.1%;第三产业 2037.88 万人,占 34.2%。下图 表明,2000-2012 年,广东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呈稳步下降趋势,而第二、三产从业人员比 重呈上升趋势,且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变化趋势与城镇化综合指数基本同步。 图 5 广东城镇化综合指数及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变动趋势图 为量化分析广东城镇化与就业的关系,这里选取广东 2000-2012 年广东城镇化综合指数和 第二三产业从业人数作为样本数据进行建模。计算可知,城镇化综合指数与第二三产业从业人 数的相关系数高达 0.977,两者相关性很高。为消除异方差性,对城镇化综合指数和第二三产 业从业人数取自然对数进行建模。经过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建立广东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 (E)与城镇化综合指数(X)之间的计量模型为:LE=0.953+1.83LX。模型的拟合优度 R2=0. 946,说明回归方程拟合效果很好;F=190.9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