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读后感800字.docx_第1页
京华烟云读后感800字.docx_第2页
京华烟云读后感800字.docx_第3页
京华烟云读后感800字.docx_第4页
京华烟云读后感800字.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京华烟云读后感 800 字 京华烟云读后感 800 字【一】 花两个星期读完了京华烟云 ,的确是好书,对于 我高一的阅读水平恐怕是个挑战。读完了,第一感觉是, 书中故事娓娓道来,平淡如水,但是蕴藏着极其深厚的中 国文化底蕴,尤其原文以英文著成,不啻是向外国打开一 面解读中国人、中国文化的窗子。 看书前就看过新版的京华烟云电视剧,读过原著, 才知道,电视剧改编的实在是太离谱了,简直把应有的内 涵一扫而光,也许作为电视剧,要改编这样一部缺乏戏剧 矛盾的作品,非如此不能引来观众,恐怕也是很无奈的。 对于书中关于中国的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细致如怎么用 凤仙花染指甲,怎么裹脚,妻妾地位的差别,怎么抽大烟、 抽白面,壮阔如天南地北的美景、美食,政治上的勾心斗 角,投机钻营。这些知识的介绍只是自然而然的串场,更 大的成功还在于一个个颇有个性的人物。 红楼梦人物之多煞是壮观,这部小说被称为现代 版红楼梦 ,任务数量虽远远不及,但每一个都很成功。,木 兰崇尚美的事物,喜欢奇思妙想,而又通情达理,心地善 良。莫愁温婉聪慧,身为富家之女却毫不骄纵刁蛮,相夫 教子以为乐。这两姐妹可说是中国传统的大家闺秀了,实 在让人喜爱。而立夫正直、爽朗、满腹才情,又急躁易怒, 以天下为己任,是中国近代那些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代表, 他把妹妹嫁给陈三那一段叫我这个现代人看来都太过“现 代”了。 讲那一阶段的事,是不得不于政治相关的。他们因战 争而逃离,因政变而恐慌,正是因为发生在那个年代,故 事才更具现实意义。书中的木兰想过平凡的生活,而纵观 整个历史,若是真有这么一个大家族,在动荡的岁月里, 他们也真的是平凡的逃难者、挂念骨肉的父母、思乡的游 子。正因为是从平民的视角,而非纯粹战争的描写,才更 能体会到那种惊心动魄的可怕,因为读者和他们一起成长, 那种体会也更加深了一层。其实真正让读者觉得描写生动 的,不是渲染血腥,而是让读者对遭遇恐怖的人“熟识” , 仿佛他一直在你身边。 这真的是一本好书,它包含的丰富的知识超越了一般 的小说,也许还有些我现在没能深刻体会的内容,N 年以后, 也许我想起某一页、某一段,又会心生感慨吧! 京华烟云读后感 800 字【二】 京华烟云这是一部中国近代的史诗。他记录了从 19001938 年的中国历史;记录了那永远不会被忘记的屈辱与 伤痕;记录了那亘古不变的老北京的喜怒哀乐。 京华烟云这本小说是林语堂先生 25 中英文著作 中最有分量的一部作品。900 页 45 章。将近代中国描绘出 一幅生动的风貌。1938 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赛珍珠女士就是 以这本书热烈的推荐林语堂做候选人的。 京华烟云这本书的名字吸引了我,促使我不由得 想去了解在那层层烟云中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样的故事。吸 引我去了解我生长的这块土地的历史。在我的认识中这本 书主要以主人公姚木兰的人生为主线,反映了当时那段从 安逸但却到处曼延着腐败转向最终膨胀爆炸但却充满团结 与希望的中国社会。姚木兰,一个出生在北京富豪家中的 千金,她没有金枝绿叶的傲慢与娇贵,更没有传统的陈腐 观念。她完全是朝阳下的一朵玉兰花,高雅却不失单纯;聪 颖却不失贤淑。一个刚柔相济的女子!故事从木兰儿时一直 写到她人生之秋。写她的童年趣事,被义和团红灯照拐买 最终获救回家;写她的深深埋葬在心底的爱情;写她美满的 婚姻;写她的丧女之痛;写她在逃难途中的善行以及她在道 家思想影响下的思考。故事是以两个家族的人物命运来展 现了旧中国的文化、政治与生活。各种性格各种阶层的人 物给北京城增添了万种风情。有画家齐白石、哲学家林秦 南、思想激进的青年学生、不畏牺牲的爱国青年、奢靡荒 淫的政客、海外归来的学者、以及一些富商、和尚道士、 日本军官和妓女。读来颇令人有中身在其中之感。 我喜欢的也是京华烟云本书最闪光的一点就是其 中的顺乎自然的道家思想。那之中似乎充满了智慧。把生 死、富贵、人生苦乐看的那般透彻。这不禁让我对庄子肃 然起敬。庄子的哲学在书中影响了姚思安、姚木兰和孔立 夫。你一翻开来,起初觉得如奔涛,然后觉得幽妙,流动, 其次觉得悲哀,最后觉得雷雨前之暗淡风云,到收场雷声 霹雳,伟大壮丽,幽然而止。留给读者细嚼余味,忽恍然 大悟;何为人生,何为人梦也。演绎了一场如梦般无涯的人 生。 京华烟云书中第三部分是“秋季歌声”引用庄子 的话是“臭腐化为神气,神气化为臭腐。 ”生死循环之道为 宗旨:秋天树叶衰落之时,春已开始,起伏循环,天道也。 故描写战争用这个道理便为旧中国的衰老意味着新中国的 萌芽。故书中有“晚秋落叶声中,可听出新春的调子,及 将来夏季的强壮的曲拍”等语。 还有一段论人生的永生与宝石的永生的。宝石的永生 是单纯的,它无情无感。而人的永生是种族的,他们是热 血的动物。这其中的道理也许我永远都不会全弄明白,但 我依然不得不承认其中的神秘与伟大深邃。 京华烟云作品的最后一部分“秋季歌声”描绘了 战争中的中国,那悲惨的场景犹如就在目前,不禁让人有 种“触目伤怀”的冲动。中华民族是从屈辱中获得重生的, 书中提到在残酷的战争面前坚韧的中华儿女宁愿选择流离 失所的日子也不愿当亡国奴,战斗就一定会有牺牲,但年 轻的炎黄子孙仍然为了保卫国家民族这个神圣的使命去付 出,去奉献,这样洪峰般壮烈的场面,使我这个另一个时 代的中国人感到自豪。我的心在震动。同样是在这样一片 美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