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五首》的课文教案.docx_第1页
《诗词五首》的课文教案.docx_第2页
《诗词五首》的课文教案.docx_第3页
《诗词五首》的课文教案.docx_第4页
《诗词五首》的课文教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词五首的课文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 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 派,如田园诗、边塞诗等,随着历史的演进,中国古代文 学有了极大的发展。单是诗歌就有乐府、律诗、绝句。到 元代,元曲成为主流的文学样式。他们都是古代文化遗产 中的瑰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品读五首古诗词,感受古诗 词精练的语言、和谐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 1初步掌握古代诗歌的朗读技巧,背诵诗歌。 2掌握诗歌中字词的解释。 3品味鉴赏诗歌。 4体会作者在诗词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1自主学习 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 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 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 二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 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 12 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中的答案,同 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骤三中 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 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 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 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从最古老的诗经 开始,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一批又一批的优秀诗人 灌溉了中华诗歌这片沃土,这节课让我们先了解其中几位 杰出的代表,去品味诗歌的芬芳。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 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 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 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 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 归园田居 桃花源记 五 柳先生传 归去来兮辞 桃花源诗等。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人,唐代诗人。先天元年 (712),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 楚间,官洛阳尉。这首诗是他在吴、楚期间写的。 陈子昂(659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唐睿宗文明元年(684)进士。因上书言事被武后赏识,授麟 台正字。曾多次上书论政事,官至右拾遗,后世称为“陈 拾遗” 。后解职归乡,遭县令段简诬陷入狱,忧愤而死。他 是初唐著名诗人,反对唐初靡丽诗风,力主恢复汉魏风骨。 他的一些诗,风格苍凉激越,是初唐一代诗歌先声。有 陈伯玉集传世。 李贺(790816),字长吉,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世 称“诗鬼”(他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以其大 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云诡谲、迷离惝恍的艺术境 界。也是长期受压抑造就了离奇的心态),唐代中期浪漫主 义诗人。 马致远(约 12511321),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号 东篱,大都(北京)人。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四人以杂 剧并称“元曲四大家” 。著杂剧 15 种,今存汉宫秋 荐 福排 岳阳楼 黄粱梦 青衫泪 陈抟高卧 任风子 七种。 东篱(l) 燕脂(n zh) 提携(xi) 车马喧(xun) 塞上(si) 怆然(chung) 悠然:悠闲自得的样子。 人境:人世间。 车马喧:诗中指世俗往来的纷扰。 日夕:接近黄昏的时候。 真意:真正的意趣。 辨:辨别、说明。 客路:旅途。 风正:顺风。 残夜:夜将尽之时。 旧年:一年将要结束的时候。 乡书:家信。 悠悠:辽阔、遥远。 怆然:悲伤的样子。 涕:眼泪。 黑云:比喻敌军。 临:抵达。 声不起:声音不响。诗中指鼓声低沉。 玉龙:宝剑的代称。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1)饮酒一诗中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 为什么“而无车马喧”呢? 写江水浩渺、视野开阔的景色; 写青山绿水掩盖不住旅途忧虑情怀; 写景致的缺憾残夜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 人顿生惆怅之情。 写思乡之情。 (2)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作者描绘了哪些景色?表 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在天净沙秋思中得到 体现的? 饮酒这首诗主要写作者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 生活,表达了他对官场的厌恶和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次北固山下这首诗通过对沿途景物的描写,抒发 了作者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 登幽州台歌这首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 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作者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 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正直、多才而遭遇困厄的知识分子 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 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 雁门太守行全诗描绘了两个场景,前四句写日落 边关,将士守城的场景,后四句写援军的活动及将士们以 身报国的豪情。 天净沙秋思作者通过对秋天傍晚的几种特有的景 物的描写,抒发了一种孤独漂泊之感和思乡之情。 思乡报国诗是古诗中的一大主题,请搜集这类诗歌中 的名句。 名言警句积累(思乡或报国)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 乡。(李白静夜思)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灏黄鹤 楼) 4国耻未雪,何由成名?(李白独漉篇) 5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夜泊 水村) 饮酒第一至四句:叙说“心远地自偏”的道理 第五至八句:描绘田园景色,表达悠然闲适的心情 第九、十句:人与自然融合,领会人生真谛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绿水前 看景潮平岸阔 风正帆悬 海日残夜 江春旧年 思乡:乡书归雁 乡愁难解羁旅之情 登幽州 台歌抒发的情怀孤独的慨叹 人生苦短的悲感 怀才不遇的哀伤 艺术特色景藏情中 沉郁悲壮 长短参差的楚辞体句法在悲怆的涕下 蕴藏的是强烈的报国愿望 雁门太守行写景第一句:敌军来势汹汹 第二句:守城将士雄姿英发 第三、四句:惊心动魄的战斗 第五、六句:援军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