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macbookair评测及个人经验_第1页
2012macbookair评测及个人经验_第2页
2012macbookair评测及个人经验_第3页
2012macbookair评测及个人经验_第4页
2012macbookair评测及个人经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言 “生命在于折腾”。 。 。 我对数码产品的热爱,就像美女对于鞋子和包 根本止不住欲望。 1 楼是评测内容 2 楼针对回帖 FAQ 解答 10 个小时用下来,对 2012 MBA 的评价:几乎完美,无任何性能瓶颈。 由于 2011 款性能 已经很强了,12 款只是量变而非 11 对 10 款的提升那种质变。 * 补充:初评时说到音箱有严重问题,2 天后已好转,详情请见 3.1 节 如果非要挑毛病,我希望散热能再好一点(当然轻薄到极限的机器你又要求高性能 CPU, 又要散热好,本身就是矛盾) 对于使用近 1 年的 2011 款顶配 11 寸 Air(i7 1.8/4G/128), 其实非常满意。更新 2012 款唯 一的理由其实就是 8G 内存。 为了说服自己有更充分的理由升级,我又想了如下借口: CPU 快了一点点 (Ivy Bridge 提升有限) 硬盘速度翻倍 720P 摄像头,USB3, 电池时间略微提升(外媒评测,电池容量没变化,但时间延长了 半小时左右,平均功耗应该略低) 内存由 1333 提升至 1666 1600 显卡提升约 30% 外观我只发现了电源接口变化 1,配置及数据 (没时间精确测试,随便跑分,仅供参考) /read-htm-tid-2577788.html 去年写的 2011 款 13 寸和 11 寸的评 测,拿来对比可以大概看出性能差距 2012 款配置: i7 2.0g (TurboBoost 3.2), 8GB 内存,256SSD,$16xx 2011 款: i7 1.8g, 4GB 内存,128SSD,$14xx 2011 款 Geekbench: 5799 (i7 1.8g) /geekbench2/772660 2012 款 Geekbench: 7014 (i7 2.0g) /geekbench2/772662 不精确地说,11%的频率提升带来了性能提升 21% 硬盘部分比较碉堡,说实话我不知道这么快要干嘛, 连续读写都超过 400MB/S, 比去年 是翻倍增长, 据 AnandTech 评测,和 Retina MBP 的硬盘性能是一样的,基本是目前零 售 SSD 最牛了 /show/6005/apples-new-ssd-its-fast 实际使用中,普通用户完全感觉不到差别,反正程序都是秒开,从 0.3 到 0.1 秒的进步正 常人是感觉不出来的。 (这款工具非专业评测,综合评价硬盘性能也不应该只看大数据连续读写,时间有限我懒 得跑完就截屏了) 去年的 11 款 AIR 数据 注意: 和 11 款类似,此次 12 款的 AIR 硬盘供货商也有 TOSHIBA 和 SAMSUNG 两家, TOSHIBA 的性能依然差于 SAMSUNG(差距没有去年那么大。去年的 TOSHIBA 就是个 坑爹货) 据美国论坛上统计,目前是 128G SSD 一律 TOSHIBA, 256+一律 SAMSUNG。对硬盘性 能有要求的同学,请务必选购 256 以上的 SAMSUNG. (我上面的 11 款数据是 SAMSUNG 盘,TOSHIBA 性能差了 50%还多) 有人问到了查看方法,点“关于本机 ” “系统报告” 看 SATA 设备型号,SM 开头是三星,TS 开头是东芝 2,温度及噪音 直观上,温度没感觉有变化。据 iFixit 拆卸发现,风扇采用了和新 MBP 一样的“非对称“ 设 计,据说可显著减少”可感知的 “噪音。 当然实际有几种可能,由于我的 11 款机器用了 1 年,很多灰,也许实际 12 款发热是有所 增加的; 另外 11 款的 4G 内存非常吃紧,经常数据缓冲到硬盘提高了 CPU 占用率,导致发热增加; 而 12 款 8G 内存很充裕, CPU 占用率有些许下降。 总结:(同转速下)风扇噪音必然会有减小,至于发热,没有数据支持一切不好说,总之 CPU 满负载(游戏等)不会比 11 款变好,对散热就别乐观了。 3,屏幕、键盘、声音、游戏性能 3.1 声音效果 拿到机器第一天,对声音严重不满意,做出了如下评价 音量大小一样,但明显音场和浑厚感比 11 款差很多,不知道是硬件问题还是设置问题, 或者是喇叭”没煲开“? 11 的音质我非常满意,是我用过所有笔记本中最好的,尤其是低音效果。12 款力度不够, 低音不饱满,高音又过于刺耳。两者相比,就像 50 块和 1000 块耳机的差距,非常失望。 好像声音还忽大忽小,部分高音会破音。 。 。 。现在感觉已经差到离谱了,严重怀疑是个体差 异,也许是粘合的时候胶水放多了之类的 音质这个原因目前尚无最终定论,我会到国外论坛四处寻找答案的,不行的话去 Apple 店 要求更换,已经差到难以忍受了。 。 。 使用 2 日后,音质有明显改善(看来像高档耳机一样,也是需要煲的) 。而且喜出望外发 现,音量居然比 2011 款大了些:差距有两个格左右。 虽然音色还不如 11 款完美(主要是低音效果) ,但已可以接受,或许日后还会有好转。我 已放弃了换机的想法 3.2 屏幕 并排放置仔细比较后发现,11 款偏冷(蓝) ,12 款偏暖(黄) 。 查过厂商参数,12 款是 B116XW05 V6(AU Optronics, 有人听过么? 台湾友达光电); 11 款是 LP116WH4-TJA3 (LG Philips) Google 一番发现,12 款的 AUO 屏幕并非新品,早在 11 年某些 MBA 就出现过同批次。 个人对屏幕要求不高,目前没啥想法。 查询方法:terminal.app ioreg -lw0 | grep IODisplayEDID | sed “/*/s/“ | xxd -p -r | strings -6 3.3 键盘和老款一模一样,手感完全没差别。如果是从 Thinkpad 换过来的,你会大骂 Apple 的键程短,软绵绵,习惯就好。 。 。 3.4 游戏性能没时间测试,凭经验简单说下。 我用 11 款的 AIR(HD 3000) 玩过美服 Mac 版的 WOW 和 DIABLO 3, D3 一切设置最低, 就像是看 30 年前动画片,玩不到 2 小时就删了,相信 10 级以后基本会卡成痛不欲生的幻 灯片。 WOW 还算可以接受(全屏和最大化窗口) ,一切特效及画质最低,10H DS 基本流畅,25 人 DS 也是动画片。 。 。平均主城 40-90,副本 20 到 30,RAID 经常个位数。 。 。 根据网上评测数据,12 款的 HD4000 比老款跑分提升约 30%。 另外,8GB 内存情况下, 分配给显存是 512(4G 版只有 384)游戏估计能强“ 一点点”吧,别奢望太多。 4,总结、购买建议 半年没发帖,愧对“技术组”头衔。无奈事情多,不能仔细码字也没空折腾机器。 2011 年前是黑迷,从 x31 一路更新到 X201s;2011 年夏转投 Apple,先入了 13MBA,后 又换了 11“i7 订制版,更新频率貌似超过了 1 年一部。 。 。 如果把电脑想成是“租” 而不是“买” ,其实你会发现 1 年 1 升级,和 3-5 年升级一次,总 “使用成本” 差不了多少 (每次更新机器,旧的二手出掉回收一部分,差价就是 ”租用“成本) 。 假设年折旧率 40%,每部新机都花$1500 购入,那么每隔 1、2、3、4 年升级的年使用成 本分别是$600, $480, $392, $326.(如果觉得 1 年 1 换太费, 2 到 3 年换代是经济和性能 比较好的平衡点,超过 3 年以上换代没意义) 举例子:我 11 款顶配的机器花了$1400, 现在二手至少可以$800 出掉,相当于我“租用“1 年成本不到$600。如果 3 年后升级,机器残值基本为 0,每年“拥有”成本也在$500 左右。 近几年来,我每年都花$400 到$600(升级差价) ,丝毫没觉得比“买一部争取用三四年” 的 同学浪费钱了,反倒每年都在用最新款。 2012 年 MBA 计算上的性能提升有限,这个不能怪 Apple, 都是 Intel 的错。如果你是冲着 速度升级意义不大,唯一真正有价值的是 8G 内存。 个人认为,中度用户以上(每天 2 小时以上)都应该毫不犹豫地升级到 8G 内存,即使你 是纯办公用户,在大量网页和文档应用中,还是会感觉到 8G 很爽。开虚拟机的话也可以 大大方方双开了,win/osx 随便切换的爽法你懂的。 。 。如果你就当成上网本每天一个小时 开开 QQ 的话,那当我没说。 这个是开着 Parallels 虚拟机(分配了 2G 内存给 Windows),QQ ,一堆浏览器窗口和 N 个程序的截图,8G 内存好处就是,绝对流畅,程序不用 cmd-Q,随便开。 之前用 4G 内存跑虚拟机的时候(分配 1.5G 给 Win),如果同时开现在这么多程序早就缓 冲个不停,时不时会顿卡 关于尺寸选择?个人建议:选最极端的,不要中间的。要么用 11,要么用 15/17。 11 寸外带方便,室内长期使用外接 24/27 的显示器和键盘鼠标,米多的话 thunderbolt display 别提多方便(一切外设都挂到显示器上,包括电源,只接一根线就是个台式机) , 家里和公司各放一个电源,拔掉直接跑,便携和实用性完美结合。13/15/17 的显示器再大 也没有外接的大吧?11 寸那个便携性,拉粑粑,躺沙发上各种姿势,飞机上。 。 。谁用谁知 道。 纠结 Pro 和 Air 的,看应用。如今 Air 的性能可以满足 90%的人,如果你必须用到 4 核 CPU,8G 以上内存,独立显卡或者大容量 HDD,选择 Pro. (或者台式机?)打游戏的, 建议台式 Windows. “11 寸和 iPad 差不多,被 iPad 取代了” 的确是只差了一寸,不过是 air 取代了 iPad11 年我用 13air 的时候,还用 ipad;换成 11 之后,发现 24x7 带在身边,iPad 有一个月没碰过。Air 再小也是真正意义的“电脑”,移 动中看网页回个邮件写点东西都比 iPad 效率。重量上,iPad 6xx g, Air 10xx g. 而且一部 11 寸 Air 比 iPad+大屏 Pro 还省下了数据来回同步的麻烦。 还是那句话,11Air 具有完美的便携性,长期室内用就外接显示器键鼠。要大就大要小就 小,数据就在一部机器里不用来回倒。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特别纠结的人建议去现场体验后再决定吧。 关于 i5/i7 性能差距 我在网上找到了 2012 款,11 寸和 13 寸的 i5 跑分 6195, i5 1.8g /geekbench2/784474 (13 寸) 5785, i5 1.7g /geekbench2/784197(11 寸) 作为对比,我的今年和去年两部 11 寸分数(都是顶配 i7) 2011 款 Geekbench: 5799 (i7 1.8g) /geekbench2/772660 2012 款 Geekbench: 7014 (i7 2.0g) /geekbench2/772662 可以看出,今年的 i5 和去年的 i7 差不多,比今年最快的 i7 差了约 20%。个人建议,不用 纠结 CPU 性能,我从 11 款升级到 12 款也不是冲着 CPU 去的,去年 CPU 速度上网、办 公这些应用足够快了。 如果你觉得 i5 是瓶颈,那其实 i7 快了 20%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对 CPU 性能有苛求的也许你应该考虑 4 核的 Pro. 再次强烈建议一下,无论你选择哪款,8G 内存,8G 内存,切记!CPU 无所谓,根据财力自己决定。 不玩游戏,但会做视频剪辑和图像处理,8g i5 的 air 能胜任吗? 如果大量视频处理的话,建议 Pro. iMovie/FinalCut 都需要强悍 CPU,核心越多越快。和 Air 比起来,做个片子可能就是几个小时时间的差距。 如果偶尔做,不介意等几个小时,也没所谓了。 轻薄本,Thinkpad X230 OR Macbook Air? 作为 9 年 Thinkpad X 系用户(x31 一路升级至 x200, x201s) ,叛逃至 Mac 一年的 Air 用 户,我两者都很喜欢。这里不想分析谁配置好,谁电池多了 XX 分钟,谁轻了 XX 克;什 么屏幕、键盘、散热,其实都不是最关键的。只要考虑以下 3 点: 你自认为你是个能搞定一切电脑问题的人么?你爱鼓捣、爱折腾么?对于从来没用过 Mac 的人,重新学习,迁移资料等,不是个简单的过程。如果你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很强, 极力建议 Mac。嫌麻烦的话,就 TP. 日常应用是否可以全部 Mac 来做?比如某些 SB 的软件和网页,必须用 win. 如果必须 用 Win 的情况每天小于 1 小时,可以虚拟机。如果超过 1 小时,请谨慎考虑。 不妨这样想:买了 Mac 等于同时拥有了 OS X 和 Win; 买了 TP 只有 Win. 引用第 23 楼 hedi_wang 于 2012-06-20 16:16 发表的 : 兄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