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统一检测题2_第1页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统一检测题2_第2页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统一检测题2_第3页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统一检测题2_第4页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统一检测题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类型:A 肇庆市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 20112012 学年第二学期统一检测题 高一生物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的第一部分选择题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 签字笔或钢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选择题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本试卷的第二部分综合题 必须在答题卷上指定的区域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 笔作答,否则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 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上的整洁,考 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满分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目要求,选对得 2 分,多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 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凋亡是由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 B. 细胞死亡与细胞凋亡意义相同 C. 衰老的人体通常表现出细胞数目减少、肌肉萎缩、行动迟缓等特征 D. 多细胞生物个体的衰老是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2. 取高度分化的月季的叶肉细胞,经离体组织培养,发育成月季幼苗,说明植物细胞 A. 具有全能性 B. 细胞分化后恢复原状态 C. 细胞会癌变 D. 细胞易衰老 3. 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制作装片过程中,主要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A. 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 漂洗、解离、染色、制片 C.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D. 漂洗、染色、解离、制片 4. DNA 复制发生在: A. 间期 B. 前期 C. 中期 D. 后期 5. 下图 1 是某生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图 2 是该生物的五个精细胞。根据图中的染色体类 型和数目,判断最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A B C D 6. 孟德尔利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进行植物杂交实验,成功地发现了生物的遗传规律。下列各 图 2图 1 2 项中不能作为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是 A. 豌豆是严格的闭花自花授粉植物 B. 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C. 豌豆具有许多明显的相对性状 D. 杂种豌豆自交后代容易发生性状分离 7. 在完全显性情况下,在同一环境条件下,性状表现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AABB 和 AABb B. Aabb 和 aaBb C. aaBB 和 AAbb D. AaBb 和 aaBB 8. 下列图中,哪个杂合体的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比为 9:3:3:1 的遗传现象 9. 下列关于隐性性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能表现的性状 B. 由隐性基因决定的性状 C. 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在 F1 代不能表现的性状 D. 只有在隐性纯合时才能表现的性状 10. 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人体细胞中有 A46 条染色体,92 个 DNA 分子 B46 条染色体,46 个 DNA 分子 C92 条染色体,92 个 DNA 分子 D92 条染色体,多于 92 个 DNA 分子 11.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 AG 时,双链 DNA 分子中,下列四个式子中,正确的是 A (A+C)/( G+T)=1 B (A+G)/ (G +C)=1 C (A+T )/(G+C )=1 D (A+C)/(G+C)=1 12. 若生物体的 DNA 分子增加或减少一个碱基,这种变化是 A. 染色体变异 B. 基因的自由组合 C. 基因突变 D. 等位基因分离 13. 普 通 小 麦 的 受 精 卵 有 六 个 染 色 体 组 , 用 这 种 小 麦 的 花 粉 进 行 离 体 组 织 培 养 , 发 育 成 的 植 株 是 A六倍体 B四倍体 C二倍体 D单倍体 14. 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 C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 D受精卵中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15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熟的生殖细胞具有细胞周期 B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C抑制 DNA 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D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 2 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选对得 4 分,少选且正确得 2 分,未选、错选得 0 分。 高一生物试题 第 3 页 共 5 页 16. DNA 分子能自我复制的根本原因(分子基础)是 ADNA 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 B. 连接两条链的碱基有互补配对能力 C. 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 D. DNA 有特异性和多样性 17. 下列关于转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细胞核中发生 B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CDNA的两条链都可做模版 D边解旋边转录 18. 科学家将一些作物的种子搭载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经过宇宙射线、高度真空和微重 力 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使种子发生变化,从而培养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下列叙述中正确 的是 A. 这项工作可以诱发种子变异 B. 从太空带回的种子大多是优良种子 C. 从太空带回的种子都变成了多倍体 D. 从太空带回的种子需进行选择 19. 右图是某一伴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根据此图可推出 A该病是隐性遗传病 B该病是显性遗传病 C-2 携带致病基因 D-3 是杂合体 20. 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性状三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能够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直接控制性状的表现 B. 基因能够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但不能控制生物性状 C. 人的白化病症状是由于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引起的 D. 人镰刀型细胞贫血病是由于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酶的基因错误表达引起的 三、非选择题(共 50 分) 21.(10 分)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体内处于不同分裂状态或时期的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 B 细胞正处于 期,此时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 对。 (2)图中 D 细胞正处于 期,该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 分子数分别为 。 (3)图中 C 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 _。 (4)图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用字母表示) 。 (5)将上图中 A 细胞完成减数分裂的过程按减数分裂各时期的顺序连接起来(用字母和 箭头表示) 。 正常男 患病男 患病女 A B C D E 4 22.(9 分)某噬菌体基因的部分碱基序列如下图所示,该片段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甲 硫氨酸组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 AUG)。 .ATGCATGTTATT . .TACGTACAATAA . 1961 年,克里克等科学家用噬菌体做了如下实验:用诱变剂处理噬菌体的核酸。如果在 上述片段的某两个相邻碱基对中间插入了一个碱基对,使得密码子顺序 “AUGCAUGUUAUU”变成“AUGCCAUGUUAU” ,得到的肽链就会除第一个氨基酸 外全部错位。如果再减去一个碱基对,则使密码子顺序中的“UGU”后面减去一个“U”,变成 “AUGCCAUGUAUU”,结果合成的肽链只有两个氨基酸与原来的不一样。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含有上述密码子顺序的分子是 ,它是以上述基因的 (/)链为 模板合成的,此合成过程称为 。 (2)克里克等科学家的实验证明了一个密码子是由 组成的。 (3)科学家用一个含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不含放射性同位素),经过增殖 共产生 n 个子代噬菌体。在这些子代噬菌体中,含 32P 和 31P 的分别有( ) A0 个,n 个 B2 个,(n-2)个 C2 个,n 个 Dn 个,0 个 (4)噬菌体中决定某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含 a 个碱基对,该蛋白质由 b 条肽链组成,假设 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 c,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约为 。 23.(8 分)早在 1938 年,Muller 便发现了端粒,但对端粒的深入研究却开始于 20 世纪 70 年 代后期。端粒酶是 1985 年由伊丽莎白、布莱克在四膜虫细胞核提取物中首次发现并纯化的。 有关研究表明:端粒、端粒酶与细胞寿命直接相关,端粒酶的激活和表达程度与肿瘤的发生 和转移也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2009 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三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 揭示:端粒变短,细胞就老化;如果端粒酶活性很高,端粒的长度就得到保持,细胞的老化 就会被延缓。 (1)下列实验和实验结果能说明“端粒的长度是人体寿命的标志”,请根据所学内容在空格 处填写适当的文字。 实验一:分别取新生儿、24 岁、71 岁和 91 岁的供体的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使之衰 老。随着成纤维细胞的不断分裂,端粒的长度都逐渐 (填“变短”或“不变 短”) 。 实验二:在培养液中添加细胞分裂抑制物,抑制细胞分裂,端粒长度 (填“变短”或 “不 变短”) 。 实验三:对不同年龄阶段男性精子的端粒长度与端粒酶活性的测定结果显示,精子中都有大 量端粒酶的表达,所以精子中端粒的长度与受试者的年龄 (填“有关”或 “无关”) 。 细胞类型 增殖代数 端粒酶活性 高一生物试题 第 5 页 共 5 页 (2)右表数据来自某项实验: 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细胞癌可能与 有关。 24.(13分)遗传学的研究知道,家兔的毛色是受A 、a和 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其中, 基因A决定黑色素的形成;基因 B决定黑色素在毛皮内的分布;没有黑色素的存在,就谈 不上黑色素的分布;A、B 基因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时,表现出灰色毛色。这两对基因分 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育种工作者选用野生纯合子的家兔进行了如下图的杂交实验: P 灰色 白色 F1 灰色 自交(同代基因型相同 的异性个体相交) F2 灰色 黑色 白色 9 : 3 : 4 请分析上述杂交实验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家兔毛色的两对基因在遗传方式上_(符合;不完全符合;不符合) 孟德尔 遗传定律,其理由是_ 。 (2)表现型为灰色的家兔中,基因型最多有_种;表现型为黑色的家兔中,纯合 子基因型为_。 (3)在F 2表现型为白色的家兔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占_;与亲本基因型不同的 个体中,杂合子占_。 (4)育种时,常选用某些野生纯合的黑毛家兔与野生纯合的白毛家兔进行杂交,在其后代 中,有时可得到灰毛兔,有时得不到灰毛兔,请试用遗传图解说明原因? (答题要求:写出亲本和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并试作简要说明) 25. 有两个纯种小麦,一个是高秆抗锈病(DDTT) ,另一个是矮秆易染锈病(ddtt) ,现有实 验三组: 第一组是: DDTT ddtt F 1(自交) F 2 第二组是: DDTT ddtt F 1,并将 F1 的花药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