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级《室内环境检测》期末复习题_第1页
2011级《室内环境检测》期末复习题_第2页
2011级《室内环境检测》期末复习题_第3页
2011级《室内环境检测》期末复习题_第4页
2011级《室内环境检测》期末复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 级室内环境检测证书课程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 1. 空气样品采集时,用溶液吸收法主要用来采集下列哪些物质( A ) (A) 气态 (B) 颗粒物 (C) 气态和颗粒物 (D) 降尘 2. 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为小于 ( A ) (A) 100m (B) 60m (C) 30m (D) 10m 3. 标准状况的温度和压力分别是多少? ( A ) (A) 0、101.325 kPa (B) 20、101.325 kPa (C) 25 、101.325 kPa (D) 25、1atm 4.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放射性参数氡的标准值为 ( A ) (A) 400 Bq/m3 (B) 400 cfu/m3 (C) 250 Bq/m3 (D) 250 cfu/m3 5. 空气中二氧化硫测定常用的方法有 ( B ) (A) 库仑确定法 (B) 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 (C) 溶液电导法 (D) 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 6. 下述方法中不属于常用的气相色谱定量测定方法的是 ( A ) (A) 匀称线对法 (B) 标准曲线法 (C) 内标法 (D) 归一化法 7. 室内空气中甲醛采样的方法是 ( A ) (A) 溶液吸收法 (B) 填充剂阻留法 (C) 固体吸附法 (D) 自然积聚法 8. 用于标定甲醛溶液的方法是 ( C ) (A) 标准曲线法 (B) 工作曲线法 (C) 碘量法 (D) 恒重法 9.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细菌总数的标准值为 ( B ) 2 (A) 2500 Bq/m3 (B) 2500 cfu/m3 (C) 250 Bq/m3 (D) 250 cfu/m3 10. 下列污染物中能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的是 ( B ) (A) 氨气 (B) 苯 (C) 细菌总数 (D) 氡 11. 下列污染物中能采用撞击法分析的是 ( C ) (A) 氨气 (B) 苯 (C) 细菌总数 (D) 氡 12. 室内空气中苯采样的方法是 ( C ) (A) 溶液吸收法 (B) 填充剂阻留法 (C) 固体吸附法 (D) 自然积聚法 13. 标准溶液的浓度是 0.1020mol/L 它的有效数字是 ( C ) (A) 2 位 (B) 3 位 (C) 4 位 (D) 5 位 14. TVOC 检测时,未识别峰可以 计 ( B ) (A) 苯 (B) 甲苯 (C) 正己烷 (D) 十六烷 15. 滴定管读数时,无论是在滴定管架上还是手持滴定管,都要保证滴定管 ( A ) (A) 垂直向下 (B) 向下 (C) 水平 (D) 垂直向上 二、判断题 1. 室内空气中污染物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污染物三大类 ( ) 2. 空气中颗粒物的采集主要是溶液吸收法。 ( ) 3. 待测物呈红色,那么,入射光的波长选红光区域的波长。 ( ) 3 4. 室内空气采样时大气采样器的高度一般是 1.52.0m。 ( ) 5. GB/T 18883-2002 中规定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标准值是 0.1mg/m3。 ( ) 6. 标准状况指温度 25,1atm。 ( ) 7. 室内空气检测应该在关闭门窗的条件下进行。 ( ) 8. 氨气主要来源于混凝土的外加剂。 ( ) 9. 室内空气采样时,要求采样点离墙至少 2.0m。 ( ) 10. 标准系列溶液比色测定时,空白溶液的吸光度为零。 ( ) 三、填空题 1室内空气质量定性要求是室内空气应无毒、无害 、无异常嗅味 。 2民用建筑工程分类为类民用建筑工程 、类民用建筑工程 。 3室内空气中采样点的数量为:公共场所, 100m2 设 2-3 个点。居室, 面积小于 50m2 设 1-3 个点,50m 2100m 2设 3-5 个点,100m 2 以上至 少设 5 个点。 4室内空气监测的采样布点原则有:代表性、 可比性 和 可行性 。 5室内空气中的热环境参数主要指温度、 相对湿度 、 空气流速 和 新风量 。 6氡测定的主要方法有双滤膜法、径迹蚀刻法、闪烁瓶法和活性碳盒法。 7气相色谱流出曲线是以保留时间为横坐标,以峰高或峰面积为纵坐标的曲线。 8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 400-800 nm,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光源为钨丝灯,光 4 的吸收定律(朗伯-比耳定律)为 。cIlgTAt0b 9. 推荐性国家标准 GB/T 18883-2002 的名称是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 10. 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的苯含量时,采用 活性炭 采样管采样。 11. 氡的闪烁瓶测量法,其闪烁瓶内层涂以 ZnS(Ag) 粉,氡及其子体衰变 后放射出的粒子入射闪烁瓶后,使之发光。 12. 空气污染物按其存在的状态分为 气态 、 颗粒物 两大类。 13室内空气质量参数的类别包括室内空气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物理性、化学性 、生物性 和放射性指标。 14分光光度法的标准曲线是以标准溶液含量(浓度)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 纵坐标的曲线。 15民用建筑工程分类为类民用建筑工程 、类民用建筑工程 。 16室内空气中采样点的数量为:公共场所, 100m2 设 2-3 个点。居室, 面积小于 50m2 设 1-3 个点,50m 2100m 2设 3-5 个点,100m 2 以上至 少设 5 个点。 17气相色谱的流动相为 气相 ,在气相色谱流出曲线中,根据色谱峰的 位置 可以进行定性鉴定;根据色谱峰的 面积或高度 可以进行定量测定。 18室内空气中的热环境参数主要指温度、 相对湿度 、 空气流速 和 新风量 。 19氡测定的主要方法有双滤膜法、径迹蚀刻法、闪烁瓶法和活性碳盒法。 20室内空气中氨的检测方法有靛酚蓝 分光光度法和纳氏试剂 分光光度法。 21. 采集气态污染物的直接采样法常用的容器有 注射器 、采样管 、塑料 袋 和真空瓶等。 22. 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甲醛含量时,采样流量应该设置为 0.5 L/min,采样时间为 20 min。 2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 甲醛标准值为 0.10 mg/m3 24.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的浓度控制规定,类民用建筑工程中氡浓度 限量应不大于 400 Bq/m3。 5 25.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的浓度控制规定,I 类民用建筑工程中 TVOC 浓 度限量应不大于 0.5 mg/m3。 四、简答题(共 40 分) 1、简述 WHO 对 VOC 的定义和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对 TVOC 的定义。 答:根据 WHO 定义,挥发性有机物(VOC)是指在常压下,沸点为 50-260C 的 各种有机化合物。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对 TVOC 的定义为从非极性柱流出的保留 时间在正己烷至正十六烷之间的所有化合物。 2、室内空气中甲醛的主要来源和危害有哪些?简述空气中甲醛的 AHMT 分光光 度比色法和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原理。 答:室内空气中甲醛的主要来源: (1)来自室外空气的污染: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光化学烟雾等在一定程 度上均可排放或产生一定量的甲醛,但是这一部分含量很少。 (2)来自室内本身的污染:主要以建筑材料、装修物品及生活用品等化工 产品在室内的使用为主,同时也包括燃料及烟叶的不完全燃烧等一些次要因素。 甲醛具有较强的粘合性,同时可加强板材的硬度和防虫、防腐能力,因此目 前市场上的各种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胶合板中均使用以甲醛为主要成分的 脲醛树脂作为粘合剂,因而不可避免的会含有甲醛。另外新式家具、墙面、地 面的装修辅助设备中都要使用粘合剂,因此凡是有用到粘合剂的地方总会有甲 醛气体的释放,对室内环境造成危害。由于由脲醛树脂制成的脲甲醛泡沫树 脂隔热材料有很好的隔热作用,因此常被制成建筑物的围护结构使室内温度不 受室外的影响。此外甲醛还可来自化妆品、清洁剂、杀虫剂、消毒剂、防腐剂、 印刷油墨、纸张等。 甲醛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甲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 6 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一。 研究表明:甲醛具有强烈的致癌和促癌作用。大量文献记载,甲醛对人体健 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嗅觉异常、刺激、过敏、肺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和免疫 功能异常等方面。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 结肠癌、脑瘤、月经紊乱等。在所有接触者中,儿童和孕妇对甲醛尤为敏感, 危害也就更大。 空气中甲醛的 AHMT 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的原理: 空气中甲醛与 AHMT 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然后经高碘酸钾氧化成紫红色 化合物,其色泽深浅与甲醛含量成正比,通过比色定量测定甲醛的含量。 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甲醛的原理: 空气中的甲醛与酚试剂反应生成嗪,嗪在酸性溶液中被高铁离子氧化成蓝 绿色化合物,根据颜色深浅,比色定量。 3、室内空气中苯的主要来源和危害有哪些?简述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 中苯的原理。 答:室内环境中苯的主要来源: 主要来自建筑装饰中使用大量的化工原料,如涂料,填料及各种有机溶剂 等,都含有大量的有机化合物,经装修后挥发到室内。 主要在以下几种装饰材料中较高: (1)油漆。苯、甲苯、二甲苯是油漆中不可缺少的溶剂。 (2)各种油漆涂料的添加剂和稀释剂。 (3)各种胶粘剂。特别是溶剂型胶粘剂在装饰行业仍有一定市场,而其中 使用溶剂多数为甲苯。 (4)防水材料,特别是一些用原粉加释料配制成的防水涂料。 (5)一些抵挡的假冒的涂料,也是造成室内空气中苯含量超标的重要原因。 苯对人体的危害: 7 (1)苯急性中毒是吸入高浓度苯蒸气后数分钟至几小时内突然发病。主要 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麻醉症状。 (2)慢性苯中毒主要是苯对皮肤、眼睛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长期吸入 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2)经常接触苯,皮肤可因脱脂而变干燥,脱屑,有的出现过敏性湿疹。 (3)女性对苯及其同系物危害较男性敏感,甲苯、二甲苯对生殖功能亦有 一定影响。 (4)苯可导致胎儿的先天性缺陷。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苯的原理: 空气中苯用活性炭管采集,然后用热解吸或用二硫化碳提取出来。用氢火 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分析,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定量。 4、室内空气中氡的主要来源和危害有哪些?简述用活性碳盒法测定室内空气中 氡的原理。 答:室内空气氡的来源: (1)房屋的岩石和土壤是氡的最主要来源。土壤和岩石中含有一定浓度的 镭,镭衰变释放出氡气。 (2)建筑材料是室内氡的重要来源。像花岗岩、炭质岩、浮石、明矾石和 含磷的一些岩石中铀、镭的含量较高,另外,在环境保护的压力下,建筑工业 越来越多的使用放射性含量较高的工业废渣。 (3)生活饮用水。一般的供用系统不会引起空气中氡浓度的增高,如果使 用地下水或地热水情况就会有所不同。氡易溶于水中。地下水或地热水中往往 含氡量较高。 (4)使用天然气也是室内氡的来源之一,但是,天然气的氡的浓度只占室 内氡浓度的 1。天然气在燃烧的过程中,氡气会全部释放在室内,所以在使 用天然气的过程当中要注意通风换气。 (5)室外空气中氡含量一般很低,不会增加室内氡浓度。一般特殊地带, 如:铀矿山、温泉附近的局部地区,氡浓度会比较高,通过通风可以从户外进 入到室内,并在室内积聚。 8 氡的危害: (1)高浓度氡会导致机体血细胞出现变化。氡对人体脂肪有很高的亲和力, 特别是氡与神经系统结合后,危害更大。 (2)导致肿瘤。氡子体衰变时放出 射线,轰击肺细胞,使其受损,诱发 肺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以及美国国家毒理学规划把氡分类为一种人类致癌物 质。世界上每年发生的肺癌病例中,6%到 15%是由氡气引起的,对吸烟者尤重。 活性碳盒法测定室内空气中氡的原理: 采样盒用塑料或金属制成,内装活性炭。盒的敞开面用滤膜封住,固定活 性炭且允许氡进入采样器。空气扩散进炭床内,其中的氡被活性炭吸收附,同 时衰变,新生的子体便沉积在活性炭内。用 能谱仪测量活性炭盒的氡子体特 征 射线峰(或峰群)强度。根据特征峰面积可计算出氡浓度。 5. 氡的检测要求为什么与其他污染物的检测要求不一样呢? 答:原因是氡浓度在室内累积过程较慢,并且氡释放到空气中后一部分会衰减, 因此检测氡的时候应在房间的对外门窗关闭 24h 以后再进行检测. 6. 什么是室内空气品质? 答:室内空气品质是指居室空间的空气质量,包括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 新鲜度,这其中又以洁净度为最重要的指标。 五、计算题 1、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进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测定时,以 0.5L/min 的速度抽取约 10L 空气,应该精确计时多长时间? 解:空气采样体积 = 采样速率 K 采样时间 空气采样体积=10L 采样速率 K =0.5L/min 因此,采样时间 = 20 min 9 2、在标准状态下,已知空气中 NO2的浓度为 0.18 mg/m3, 试换算成 ppm 浓度。 解:在标准状态 (0 C,101.325kPa)下 两种单位换算关系: 2.4E(pm)M )A(g/3 NO2的摩尔质量为 M=46 g/mol NO2的浓度为 A=0.18 mg/m3 代入公式 得: E=0.088 ppm 3、若某气体在现场的采样体积 20.0 L,温度 20.0,压力 100.0kPa,请将现场 的采样体积换算到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 解: 18.4(L)032.7320.PTV00 4、在标准状况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