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鲅鱼圈区疾控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总结_第1页
2010年鲅鱼圈区疾控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总结_第2页
2010年鲅鱼圈区疾控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总结_第3页
2010年鲅鱼圈区疾控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总结_第4页
2010年鲅鱼圈区疾控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 年鲅鱼圈区疾控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总结 鲅鱼圈区疾控中心根据2009 年营口地区战线工作计划 , 结合我区传染病形势特制订本年度传染病工作计划。 一、 霍乱防制及监测: 1、 开展专业人员培训和考核工作 鲅鱼圈区疾控中心于 2009 年 4 月 26 日开展了以霍乱为重点肠道 传染病防制工作培训,参加会议的有:区中心医院、熊岳镇二院、 熊岳防疫站、芦屯及红旗镇防保所等多家医疗单位,人员包括医 疗机构的感染性疾病科、急诊医务人员等专业人员,要求培训后, 各医疗单位开展对本单位的专业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 同时要求各医疗单位成立疫情领导小组,疾控中心成立霍乱防治 小组,模拟演练,全面提高处理霍乱疫情的综合能力。 2、 肠道门诊的建立及督导 我区于 2009 年 5 月 1 日按时开诊,坚持二十四小时开诊,坚持 肠道门诊制度。鲅鱼圈区中心医院、熊岳二院为肠道门诊定点单 位,做到(专诊疗室、专观察室、专药房、专用厕所及专医、护、 检人员) ,其它同济医院、港务局医院等医疗单位均做到四专三 兼。各家医院认真进行腹泻病人登记和筛查,两家定点医院肠道 门诊便检率达 10%以上。严格掌握肠道传染病出院标准,认真做 好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真正做到对霍乱等传染病人的早发现、 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疫情的 蔓延。 每月对定点肠道门诊进行一次督导。 3、 肠道门诊腹泻病人监测: 2009 年鲅鱼圈区 5-10 月各家医院认真进行腹泻病人登记和筛 查,区医院、二院 5-10 月肠道门诊量为 606 例,其中菌痢 50 例,占监测总数的 8.25%;肠炎 373 例,占监测总数的 93.18%。其中肠炎居多。 两家定点医院肠道门诊便检率达 10%以上。区疾控每月 10 日钱 将统计结果上报市疾控中心。 4、 外环境监测及海产品监测: 外环境水监测 5-10 月,每月一次。每次 3 个监测点,每点采 2 份样品,选择入海口处,全年共监测水样 36 份,无阳性结果。 海产品监测共监测海产品 300 份,甲壳类 120 份、贝壳类 120 份、 鱼类 45 份、其它 15 份。无阳性结果。 5、 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机动队建设,物资配备,实验室等。 二、 流感、人禽流感监测: 1、 流感病例监测: 鲅鱼圈区流感监测医院为区中心医院,每天统计流感样病例,每 周将数据及时上报区疾控中心。 全年 1-11 月共监测流感样病例 90413 例,主要集中在内科门诊、 内科急诊,儿内科。 2、 SARS 预警病例、人禽流感病例监测 为了更好排查 SARS 及人禽流感病例,2009 年 1 月起在二级以上 医院开展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旬报告制度,医疗机构每逢 3 日将上 一旬“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旬报表”分别报县、区和市疾控。我区 监测点为:区中心医院、鲅鱼圈区港务局医院、辽宁省监狱医院、 区中心医院四家医院。 1-11 月四家共监测 33 频次,共监测 2582 例,其中肺炎病例 2582 例,明确诊断病例 2582 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0 例。其中 区中心医院监测 2364 例,占全区监测病例的 91.56%,其中肺炎 病例 2364 例,明确诊断病例 2364 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0 例。 港务局医院 31 例,占全区监测病例的 1.20 %,其中其中肺炎病 例 31 例,明确诊断病例 31 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0 例。区中医 院 84 例,占全区监测病例的 3.25%,其中肺炎病例 84 例,明确 诊断病例 84 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0 例。省监狱医院 103 例, 占全区监测病例的 3.99%其中肺炎病例 103 例,明确诊断病例 103 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0 例。 其中区中心医院流感样病例监测例数居全区流感样监测的首位。 3、 监测点的督导 为了流感样病例、SARS 预警病例、人禽流感病例监测的质量, 每月一次对辖区内监测点医院进行督导,对督导结果形成反馈并 存档。 4、 开展定点监测医院的培训工作。 三、 流行性出血热的防制及监测 1、 完成了疾控业务人员及重点临床医生的培训,提高认证能力。 2、 及时处理流行性出血热的预警病例。 3、 出血热免费接种 为了有效降低我区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率,在市卫生局的统一 部署、市疾控指导下,区疾控中心具体组织实施,于 2009 年开 展了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接种工作。 我区重点接种村为: 红旗镇文屯村 胜台村 芦屯村官屯村 东柳屯 望海办事处 望海村 全区应接种人数共 6000 人,实种 5700 人,接种率为 96%。接种率均达到省、市要求的接种率( 90%以 上) 。 四、 猩红热防制: 加强全区猩红热疫情报告的管理,提高病例的诊断水平。要求所 有临床诊断为猩红热的病例应具备血常规结果的,一律做排除诊 断。 五、 炭疽防制与监测 2009 年未出现人间疫情或爆发疫情,密切注视动物间疫情情 况,加强了与动物防疫部门的疫情沟通。 培训 开展了疾控业务人员及重点地区临床医生培训,提高处理及临 床认证能力。 六、 伤寒、痢疾、o157 等细菌性腹泻防制与监测 辖区内出现暴发疫情立即进行网络直报,并电话逐级上报,同 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形成暴发调查报告,报告市疾控中心。 认真审核伤寒、痢疾、o157 等细菌性腹泻的网络报告,如发 现病例立即进行流行病调查。 伤寒、痢疾、o157 等细菌性腹泻的培训 开展了疾控业务人员及重点地区临床医生培训,提高处理及处 理及临床认证能力。 七、 鲅鱼圈区疾控中心在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下,严格遵照手足 口病工作指南 ,严格执行上级文件下,使得我区手足口病得 到了很好的控制,在 2009 年即将岁尾的时候做一下小结: 1、 调查与指导 鲅鱼圈区截止 2008 年 11 月 24 日共报告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 例 243 例(包括熊岳镇) ,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 21.89%。其中 海星办事处 62 例,海东办事处 39 例,红海办事处 26 例,望 海办事处 2 例,熊岳镇 47 例,红旗镇 16 例,芦屯镇 20 例, 不详乡镇 30 例。 接到报告后,区疾控中心立即组成流调小组前往病人所在地进 行现场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详细填写现场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鲅鱼圈区疾控中心流调小组成员对患儿家长进行手足口病知识 宣传,让患儿多休息,在家注意隔离,随时与医院联系。 对患儿所在治疗的医院进行严格的专业指导,防止交叉感染。 鲅鱼圈区区疾控中心又对幼托儿童所在托幼机构进行督导调查, 并对该幼儿园提出以下建议: (1)实行晨检制度,发现疑似病人立即向卫生部门报告。 (2) 园内房间要勤通风,常晒被褥。 (3) 让园内儿童喝开水,吃熟食。 (4) 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5) 要对园内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2、报告与宣传 按市卫生局的要求,每周一、四报告手足口病疫情调查报告,确 保上级部门及时了解我区手足口病疫情情况。 在流调与在幼托机构和医疗单位的督导过程中,积极宣传手足口 病预防知识,使得广大人们了解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为防止手 足口病在我区的流行起到了很好的积极作用。 八、鼠疫防制与监测 加强了鼠疫疫情报告管理,提高病例的诊断水平。 2009 年度无鼠疫病例发生。 鼠疫现场演习 鼠疫的培训 我区于 2009 年 4 月 26 日开展了疾控业务人员及重点临床医生培 训,提高了处理及临床认证能力。 九、 疫情总体情况 2009 年全区共报告传染病 1110 例,发病率 321.73 /十万,与去 年同时期比上升 43.96%,其中病毒性肝炎 449 例,占发病总数 的 40.45%,其中肺结核 173 例,占发病总数的 15.59%,手足口 病 243 例,占发病总数的 21.89%,麻疹 101 例,占发病总数的 9.10%,丙肝 59 例,占发病总数的 53.15%,梅毒 51 例,占发 病总数的 4.59%,流行性腮腺炎 39 例,占发病总数的 3.51%, 痢疾 16 例,占发病总数的 1.44%,猩红热 16 例,占发病总数 的 1.44%,出血热 8 例,占发病总数的 0.72%,风疹 5 例,占发 病总数的 0.45%, 甲型 H1N1 流感 4 例,占发病总数的 0.36%,艾滋病 2 例,占发病 总数的 0.18%,淋病 1,占发病总数的 0.09%,斑疹伤寒 1,占发病 总数的 0.09%,其它感染性腹泻 1 例,占发病总数的 0.09%,伤寒 副伤寒 1 例,占发病总数的 0.09%。 疫情管理与监测: 1. 按传染病报告工作管理工作指南具体执行工作,要求对辖 区内的疫情报告进行及时、准确、规范的审核。每月报告卡及 时统计,形成简报上报、反馈。 2. 做好对辖区内疫情报告单位的督导、监测工作。每月一次 对辖区内医疗单位进行督导,并有记录。 3. 按要求不定期对区内各医疗单位的疫情报告人员进行培训。 4. 重大疫情和突发事件网络直报。 5. 年末对疫情报告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科学系统的归档、 备份。 十、结核病防制及监测: 1 .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建立结核病监测、疫情、防制管理等 资料档案。 为了鼓励各级医疗机构包括农村乡、镇医院,及个体村医对肺 结核可疑者和病人的转诊工作以及管理工作,落实病人报病费, 每转诊报告 1 例结核病人付给转诊报告医生 10 元的报病费,每 例初治治疗管理费为 100 元(县、区级 20 元、乡级 20 元、村 级 60 元)每例复治涂阳病人管理费等同与初治涂阳病人,初治 涂阴管理费 60 元。 2. 病人发现: 加强流动人口等人群发现工作,确保及时发现 结核病人。 做好结核病疫情网络追踪工作。全年综合性医疗机 构共转诊 187 人,转诊率为 100%,共追访 180 人,最踪到位率 90%以上。全年共督导病人 209 人,其中初治病人 192 人,复制 病人 11 例,结核病相关信息录入率达 100%,卡片审核率达 100%, 村医结核病防治技术培训率达 80%,全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 率 60%。 3. 督导: 县对乡、镇每 1-2 月督导一次,乡卫生室和化疗督 导员每月督导 2 次(每个病人全程至少访视 4 次)督导内容包 括:病人发现、转诊、网络直报病人和可疑者追踪情况、治疗 管理、督导访视、报病费及病人医疗管理费发放等。 4、 培训: 根据上级项目实施要求,开展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 的培训,年初做出对乡、村防痨人员的技术培训计划。 5. 宣传: 开展计划多种形式经常性的结核病防治工作知识的 宣传活动。利用 3.24 世界结核病日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 让广大群众了解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内容和免费政策。 十一、虫媒: 根据营口地区 2009 年病媒生物监测实施细则的要求选 择文卫小区为监测点,采用中国疾控中心确定的光催化蚊蝇器 为监测工具。监测方法采用灯诱法。每年监测一个消长周期, 即从 5 月中旬起至 10 月连续两次蚊密度指数为零时止。每月监 测 2 次,密度单位为;只/小时。 全年共监测 6 个月(510 月)共计捕获蚊类 105 只,六个种, 雌性 52 只,占监测总数的 49.52%,雄性 53 只,占监测总数的 50.48%,按背点伊蚊为优势种。共捕获蝇类 64 只,家蝇 17 只, 市蝇 17 只,丝光绿蝇 7 只,伏蝇 5 只,夏厕蝇 3 只,家蝇、市 蝇为优势种。 十二、 地方病防治及监测: (一)防氟改水 1. 降氟改水工程监督监测 根据 2009 年统计我区目前有防氟改水工程 2 处, (其中红旗镇 文屯村 1 处,八家子 1 处) ,熊岳镇金星村 1 处,2009 年对所 有降氟改水工程运行现状调查和水氟监测,采集工程所有水源 水样品,2 份出厂水,1 份未梢水,共检测水样 9 份,水氟含量 均未超标,计算平均值,填写了降氟改水工程项目水氟含量监 测登记表。没有工程停用或者报废。 2. 建立降氟改水工程档案 工程档案按 2008 年的工程档案样式,2009 年建立了 3 家 工程档案,包括工程运转情况,照片,水氟监测结果等。三家 降氟改水工程均正常运转。 病区重新核定登记 以自然村为单位,对地氟病区村屯进行了区域核查和登记,并 填写了饮水型氟病区核查登记表。 根据全国碘盐监测方案 ,为了全面、准确了解和掌握居民碘 盐食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干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