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泰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1页
2006年泰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2页
2006年泰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3页
2006年泰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4页
2006年泰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6 年 泰 州 市 中 考 语 文 模 拟 试 题 (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成绩_ 第一部分 选择题(12 分) (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入下列表格中) 题 号 1 2 3 4 5 6 答 案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跌宕(dng) 卷帙 (y) 嗫嚅(r ) 徜徉(chng) B腻味 (l) 蛰伏(zh) 风靡(m) 蜿蜒(wn) C跻身 (j) 精湛(zhn) 惬意(qi) 栈桥(zhn) D膂力 (n ) 诘责(ji ) 醇香(chn) 愚氓(mng)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 A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觉是不可能的。 B善于“金蝉脱壳”的海参,也有睡大觉的本事哩! C老秦必恭必敬对老杨同志说:“吃吧!先生。到咱穷人家吃不上什么好的。喝口汤吧! ” D远离了车流、霓虹灯和高楼的我们,竟情不自禁地趴在地上,大声喊着:“我回来了! ”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 分) A通过这次庆祝“神六”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的活动,激发了同学们学习、报效祖国的 意识。 B专家认为,让儿童讲故事,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水平和创造性思维。 C朝美双方能否就和平利用核能达成一致,仍是会谈取得成功与否的关键。 D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在逆境中磨练成才的。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一条条整齐的街道,一座座新建的楼房,短短几年,泰州城已经面目全非了。 B对那些低级庸俗、哗众取宠的文学作品,稍有欣赏水平的人都会嗤之以鼻。 C新组建的足球队训练抓得很紧,但上场对垒到底怎样,还不得而知,我们将刮目相看。 D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运动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缚者曷为者也?(通“何 ”) 将军身被坚执锐 (同“披” ) 蔚然而深秀(美丽) B时时而间进 (偶尔) 圣人非所与熙也(开玩笑)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常常) C遂与外人间隔 (隔绝) 琴瑟友之 (表示友好)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北斗星) D何陋之有?(助词,无实义)杂然而前陈者(表顺承)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如果) 6 将 句 填 在 文 中 的 横 线 上 , 顺 序 最 恰 当 的 一 项 是 (2 分 ) 在 淡 淡 的 夕 阳 下 , 一 只 小 艇 载 着 我 们 向 湖 的 上 游 驶 去 。 两 岸 的 2 峰 峦 倒 立 在 湖 里 , 一 色 青 青 , 情 意 缱 绻 地 伴 送 着 游 人 。( 节 选 自 语 文 读 本 八 上 册 ) 仰 望 天 空 , 云 片 悠 然 地 在 移 动 , 低 视 湖 心 , 另 有 一 个 天 , 云 影 在 徘 徊 。 粼 粼 水 波 , 像 丝 绸 上 的 细 纹 , 光 滑 嫩 绿 。 往 远 处 望 , 颜 色 一 点 深 似 一 点 , 渐 渐 变 成 了 深 碧 。 湖 面 上 水 波 不 兴 , 船 像 在 一 面 玻 璃 上 滑 行 。 A B C D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138 分) 一、填空简答题(38 分) 7下列词语中共有 4 个错别字,一一找出打“” ,然后按顺序改正在田字格里。 (4 分) (1)蛰伏 (2)潜移默化 (3)趁热打铁 (4)山青水秀 (5)凌利 (6)言简意赅 (7)受益匪浅 (8)不可思议 (9)揣摩 (10)忧柔寡断 (11)展转反侧 (12)神彩奕奕 改 正 8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 分) (1)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长风破浪会有时, 。 (3) ,甲光向日金鳞开。 (4) ,便引诗情到碧霄。 (5)晏殊浣溪沙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的句子是: _ , _ _ 。 (6)苏轼密州出猎中借典故表达自己立功报国的愿望的句子是: , 。 9阅读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一诗,完成下列三题。 (2125 分)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诗所展示的画面。 (2 分) (2) “月下飞天镜”一句中的“飞天镜”指的是什么?(1 分) (3)诗中流露出年轻的李白怎样的情感?(2 分) 10 阅 读 一 组 漫 画 , 完 成 下 列 两 题 。(134 分) (另附漫画:历史的错位) (1)根据第一幅漫画的题词,为第二幅漫画题词。 (要求:句式相对应) 第一幅题词:过去辛苦的年代有快乐的童年。 第二幅题词: 语文试卷 第 3 页 (共 8 页) (2)请从内容和形式相结合的角度,对这组漫画作简要评述。 11 口 语 交 际 。 ( 224 分) 小华和小丽一同乘公交车上学。路上,小华随手将吃早餐的包装袋丢在座位下。假如你是坐 在一旁的小丽,你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恰巧,此时中央电视台公德镜栏目的记者也在车 上,记者叔叔采访你,你会怎样说? 12名著阅读。 (6 分) (1)同学们阅读了水浒传 ,想必对小说中的人物与情节有一定的了解。请在下列横线上填 出相关的人名或绰号: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误入白虎堂;浔阳楼 吟反诗, 梁山泊戴宗传假信;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 卖刀。 (3 分) (2)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是毛泽东看京剧三打白骨精后写下的两句诗。 毛泽东评价唐僧为“犹可训”的“愚氓” ,你对西游记中的唐僧怎么看?结合小说内容,说 说你的评价。 (3 分) 13专题与综合性学习。 (7 分) (1) 在专题广告多棱镜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对如何做广告展开了讨论。有人认为广告 要实话实说,有人认为广告不夸张不行。请就此说说你的看法,并简要陈述理由。 (3 分) (2) 阅读下列三则材料,用简要的语言谈谈你的发现。 (4 分) 新华网北京月日电 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解振华因松花江环境污染事件提出辞 职,国务院日免去了他的局长职务,并任命周生贤为局长。 人民日报 12 月 7 日消息 中国政府常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副代表于 11 月 26 日约见联合 国助理秘书长、环境署副执行主任卡卡海勒,通报了松花江水 污染事件的有关情况,并承诺中国政 府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通过联 合国环境规划署每天向国 际社会通报事态的最新发展情况,以便 国际社会和所有媒体能及时得到全面、准确的相关信息。 新华网 12 月 26 日消息 俄罗斯远东地区水文气象和环境监测局局长加夫里洛夫 25 日在哈 巴罗夫斯克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 对俄中两国、特 别是两国水文工作者在消除松花江 污染方面的 合作给予高度评价。加夫里洛夫 说,两国在 处理松花江污染方面做到了及 时沟通信息。中方提供的 有关污染带推进情况的翔实信息, 对俄有关城市有效应对污 染带发挥了关键作用。 4 二、阅读理解(40 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12 分)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 长于齐不盗,人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 民善盗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乙晏子为齐相,出,其御(车夫)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车上的伞) 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已归,其妻 请去。夫 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春秋时尺 约 等于现代。尺。尺),身相 齐国,名 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谦虚敬人的态度)。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抑 损 (谦退)。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选自晏子春秋) 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2 分) A齐人也,坐盗 停车坐爱枫林晚(山行 ) B. 吏二缚一人诣王 及郡下,诣太守(桃花源记 C. 齐人固善盗乎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 D. 寡人反取病焉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 )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24 分) (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2)身相齐国,名显诸侯。 16阅读甲 乙两段文字,简答下列各题。 (2226 分) (1) 甲文中晏子是如何巧妙地回击楚王的? (2) 乙文中车夫的妻子为什么要“请去” (离开车夫)? (3)阅读了上面两段文字,你对晏子有了哪些了解?请说说。 (二)海豚的神秘语言(12 分) 王显承 海豚是谜一样的海洋哺乳动物,它智商高,又善解人意,人类在海难事故中因海豚而获救的 事例屡见不鲜。 海豚还会唱歌,但是这 种歌声人耳是听不到的,要用专门的超声波声纳接收装置才能“ 窃听” 语文试卷 第 5 页 (共 8 页) 到。海豚喜欢潜泳,但它是用肺呼吸的,所以要时不时地浮出水面换气。 研究声纳的科学家认为,用超声波作 为探路和觅 食工具的海豚本应该是单体活动的。但 是,海豚却喜欢集群,那么,集群行动时,海豚又是如何避免相互间超声波声纳干扰的呢? 海豚的声纳处于前额正中处,它的超声 发射主要集中在正前方,同时,有一部分向上身和两 侧发散,这种安排使海豚能及 时发现前方有没有鱼、 乌贼、虾等饵料及凶猛的鲨鱼。海豚声纳的另 一个奇妙之处是:可以像照相机一样聚焦,当海豚 对前方某一区域特 别关注时,它可以将超声波束 聚拢后针对这一区域,这样,可以使传波信号清晰地反映这 一区域的“ 隐秘”,从而使海豚及 时作好 捕猎或逃离的准备。 海豚向上部发射的超声波主要用来测定潜水深度,当水中发射的超声波束到达海面时,遇 到空气后会有部分回波反射回来,这样,海豚根据回波信号就可知道自己离开海面的远近。 海豚发出的声纳信号的强度要比水中活动环境的杂音高出一千多倍,而且频率也较高,所 以,海豚可以轻而易举地从声波中 检出所需要的信号。海豚声纳的最大发射距离可达 70 米,但通 常在 20 米40 米。海豚声纳 的另一个特点是间歇发射。通常,一次超声发射后要间隔 10 秒15 秒,以海豚平均游速每秒 1.5 米计算, 这段时间海豚可以游 进 1.5 米2.3 米,而这一距离,恰好在 海豚声纳的监测范围之内,所以,对海豚来说是绝对安全的。当海豚不能确认前方是否安全时,一 般会在原地徘徊,很少轻易“ 跨越雷池”,可 见海豚是一种警惕性十分高的动物。 科学家对采集到的海豚声纳信号进行研究时发现,这种集束超声波是由波长更短的数十或 数百个音波所组成,这种结构方式使海豚声 纳的方向性和回波 质量得到了极大提高。海豚声 纳还 可以用来识别同类。科学家发现 ,集群行 动的海豚相互间的声 纳信号互不相扰,尽管同伴间的超声 波会交汇碰撞,但这并不影响海豚 对回波信号的解读。 这说 明,海豚声纳信号在同类之间存在一种 “避让机制”,正因为海豚具有这种独特的本领,所以,它采取了集群的生存方式。 海豚的智商究竟来自何处?海豚又是用什么方式来与人类沟通的?这些还都是未解之谜, 但这并不妨碍海豚为人类效力。 注:“声纳”是声音、 导航、测距三个英文单词的缩略语。 (选自科学之友) 17整体阅读全文,说说本文中所说的“海豚的神秘语言”指的是什么。 (2 分) 18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 分) (1)当海豚不能确认前方是否安全时,一般会在原地徘徊,很少轻易“跨越雷池” 。 雷池: (2)海豚声纳信号在同类之间存在一种“避让机制” 避让机制: 19第段中,作者是如何说明海豚发出声纳信号的强度及距离的?(2 分) 20阅读全文,想一想海豚的语言“神秘”在何处,试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4 分) (三)山 的 呼 唤 (16 分) 6 琼 瑶 梦中, 总听到那山的呼唤。 从小, 热爱山,热爱水,热爱大自然那渺无边际、不可捉摸的旖旎与神奇。 童年时 ,在故乡湖南的乡间,曾有那么一座山,使我喘息 过,使我迷惑过,使我喜悦而又使 我沉迷,至今,那山仍清晰地萦绕于我的脑际。那山并不高,遍布着松树,高大的直入云霄,小的只 有半个人高,泥土是红色的,土质松而软,没有杂草,没有荆棘,只是遍地散布着一颗颗的松果。而 我常穿梭于那松林间,奔跑着,呼喊着,收集着那些松果,竟日流连, 乐而不疲。玩累了,我会 选择 一棵巨大的松树,倚着它坐下来,让那如伞般的松枝遮蔽着我。闭上眼睛,我静静地倾听那山风穿 过松林发出的簌簌声响,幻想着它在 诉说些什么。我一直是个爱做梦的孩子,我就在那儿酝酿着、 堆积着、制造着我最初的童稚的梦。长长久久地听着那山的声籁、山的倾诉和山的呼唤。 这座童年 时期影响着我的山,始终屹立在我的心中,它带着一股烧灼般的力量压迫着我。 一座山!我总觉得自己要攀一座山,而我也 总觉得自己在攀一座山。我开始写作,迫切地想写出我 对山的那份感觉,我写了很多以山 为背景的小说,像 深山里 ,像苔痕,像船里的卡保山 而真正能写出我那份感觉的,只有一篇 幸运草。 两年前,随着拍摄幸运草的外景勘察队,我上了一座山。我这一生真正地爬上了一座“山”, 再度感受那份令人喘息、令人迷惑、令人喜悦而又令人沉迷的滋味。那座山,那座插入云霄、高不 可攀的山,那座远离尘嚣、没有丝毫人间烟火味的山!那座半是梦境、半是幻境、半是仙境的山! 那山海拔一万三千多英尺,名叫“玉山” 。 再没有什么感 觉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觉更踏实,也再没有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高山”的 感觉更虚幻,那山半在云封雾绕 中,半在氤 氲迷离中。岩石高插入云,松树伸展着枝丫,像一只只 巨人的手,托住了整个的天空。 站在那儿,世界在你的脚底,寒意深深的云层包围着你。浓密的松树,高大,挺拔,苍劲。树 枝上挂着串串的苍苔,云带来的水汽凝聚在 苍苔上,成 为一 颗颗晶莹的水滴,顺着苍苔向下滴落。 云飘浮在脚下,在眼前,在身边,忽而来,忽而去,忽而凝聚,忽而飘散。太阳的光芒透过树梢,透 过云层,像条条闪烁的光带,遍撒在整个山头。一会儿,你会浴在阳光的灿烂里,一会儿,你又会置 身于岩石的阴影下。身边所有的景象,瞬息万变,使你不能不一次又一次的惊叹,惊叹那造物的神 秘与神奇。 夜里,寒月当头,流星数点。山沐浴在月光下,一片清幽,一片朦胧。处处是岩石与巨木的 幢幢黑影。给人一份说不出的震 慑与肃穆的感觉。山中的夜,并不宁静,风在林中穿梭, 时而尖啸, 如一声壮烈的呐喊,时而低吟,如一支柔美的情歌。除了风声,有隔山的飞瀑。在不停不休地 飞湍 奔流。有不知名的鸟儿,此起彼应地互相唱和。有树枝偶然的断裂声,有小虫的唧唧,有草丛中不 明原委的簌簌这种种的声浪, 汇合成了一股“ 山的呼唤”,那样让人感动, 让人震慑,让人迷惑。 梦中,我总听到那山的呼唤。我知道,我将攀登,一次又一次。因为,那山在呼唤着我。 (选自美文阅读,有改动) 21家乡的那座山并不高,为什么作者觉得“那山仍清晰地萦绕于我的脑际”?(2 分) 22阅读第段,结合语境说说你对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 (4 分) 语文试卷 第 7 页 (共 8 页) (1)我一直是个爱做梦的孩子,我就在那儿酝酿着、堆积着、制造着我最初的、童稚的梦。 (2)我这一生真正地爬上了一座“山” 23文中第至段,除了描写玉山的白天和夜晚两种景象的特征外,还写了什么?试用简洁的 语言加以概括。 (3 分) 24本文描写景物浓墨重彩,形象生动。请仿照示例,从文中第段中任选一段,任选 一个角度,对其写法作简要点评。 (4 分) 示例: 第段画 线处 。 点评:绘形、绘声与绘色相结合,写出了玉山夜晚山籁唱和、清幽朦胧、威严肃穆的特点。 你选的段落: 你的点评: 25人们对山的膜拜与憧憬,由来已久。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我们读出了年轻的杜甫不 畏艰险登临绝顶的勇气;“不畏浮云遮望眼” ,我们读出了王安石锐意改革的豪情;从山 的呼唤中,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怀?(3 分) 三、作文(60 分) 琼瑶在山的呼唤一文中深情地写道:“童年时,在故乡湖南的乡间,曾有那么一座山,使我喘 息过,使我迷惑过,使我喜悦而又使我沉迷,我就在那儿酝酿着、堆积着、制造着我最初的童 稚的梦。 ” 其实,童年是个梦幻的岁月,也许每个孩子都曾经编织过自己五彩斑 斓的梦吧。 请以“童稚的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 求 : ( 1) 题 目 自 拟 , 除 诗 歌 外 , 其 它 体 裁 不 限 。 ( 2) 写 出 自 己 真 实 的 情 感 、 真 切 的 体 验 。 ( 3) 不 少 于 600 字 , 不 出 现 真 实 校 名 、 人 名 。 ( 4) 书 写 工 整 规 范 。( 4 分 ) 2006 年 泰 州 市 中 考 语 文 模 拟 试 题 参 考 答 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12 分) 8 题 号 1 2 3 4 5 6 答 案 D C C B A B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138 分) 一、填空简答题(38 分) 7青清 利厉 忧 优 彩采 8(1)江山如此多娇(2)直挂云帆 济沧海(3)黑云压城城欲摧( 4)晴空一鹤排云上(5)无可奈何花落 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6)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9。(1)诗人坐在船上,只见那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岭渐次变化,过了荆门,两岸已是平川旷野,一片开 阔。向远处望去,奔腾不息的长江,有如流入了荒漠辽远的原野,是那样的空阔而高远。 (2)夜晚,月亮在江水中的倒影。 (3)初次出蜀,见到辽阔平原时的喜悦与新鲜之感,初次离别故乡 的依依不舍之情。 10(1)现在快乐的年代有辛苦的童年。 (2)首先,这组漫画巧妙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过去年代的 童年与现代社会的童年相对照。昔日,房屋低矮、破旧,然而有绿树、 鸟鸣,有潺潺流水,孩子 们可 以爬树、赛跑、游泳,现在,高楼林立,尽管有各种营养品,然而孩子们的乐园没了, 有的只是作业!再者,漫画运用了夸 张的手段。瞧,堆积如山的作业,欲与高楼试比高!漫画的主 题凸现出来了:还给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吧!这是一种善意的讽刺,旨在批评那种过重的课业 负担。 (意思对即可) 11我会主动帮她捡起,并且 说:“ 嘿!下车站台就有垃圾筒,咱可不能让公交车当垃圾筒呀!” 我会对记者叔叔说:“叔叔,我没做什么, 这是我们应该的。大家都行动起来, 公交是大家的车。 ” (22)(有称谓,有自谦词,有宣传社会公德的内容即可) 12(1)豹子头(林冲)、宋江、杨志(2)西游记中的唐僧有其值得肯定、称道的一面:他心地善良、 信念执著,面对困难与诱惑,从不动摇,勇往直前。火焰山挡不住他的脚步,女儿国也 动摇不了他 信念然而唐僧也有不足的一面:他面对妖魔鬼怪、面 对 困难总是一筹莫展,不是双手合十,就 是吓得“掉下马来” ,离开徒弟,连水也喝不上;他过于慈悲,甚至有些糊涂,总是用慈悲的心理去看 妖魔,不免太愚昧了!(例略) 13(1)答案开放。例:我的看法是,绝大多数广告中有语言艺术。如果广告语创作中用于宣传产品、 企业形象用一点夸张无可厚非, 水浒 “武松打虎”中,景阳岗酒店“三碗不过岗”的广告语就含有夸 张。但是如果关系到产品质量、性能,尤其是药物、食品等,则不可夸大其词,否则就是虚假广告, 就违反了有关广告法规了。 (2)中国政府高度重 视松花江环 境污染事件的处理,愿接受国 际社会的 监督,已经得到了邻国的肯定。 二、阅读理解(40 分) 14B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