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静脉通路维护和使用操作标准_第1页
2 静脉通路维护和使用操作标准_第2页
2 静脉通路维护和使用操作标准_第3页
2 静脉通路维护和使用操作标准_第4页
2 静脉通路维护和使用操作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 静脉通路维护和使用(包括外周静脉和中心静脉) 目的 确保静脉导管通畅,预防不相容的药物在导管内发生配伍禁忌。 相关知识 1 在用药前,应抽回血。如遇到阻力和/或不能抽到回血,应禁止暴力 冲管,避免导管破裂。 2 用 510ml 生理盐水脉冲方式冲管。如经中心静脉导管内采血、输血 或输注其他粘滞性液体(如脂肪乳、TPN、白蛋白、甘露醇等),需 采用 1020ml 生理盐水进行脉冲冲管,重力静滴方式不能代替脉冲冲 管。 3 下列情况需要冲管: 3.1 输血、血制品或输注 TPN。 3.2 通过静脉导管采血后。 3.3 输注不相容液体或药物。 3.4 输注药物前后。 3.5 持续性治疗结束,进入治疗间歇期。 4 正压封管:边推注药液边退针使导管内充满封管液的方法。 4.1 在输液结束或常规维护冲管之后,应对血管通路装置进行封管以 减少堵管的发生。 4.2 封管液量: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推荐:封管液量应 两倍于导管及辅助装置的容积,通常是 23ml。 4.3 稀释肝素液的浓度根据使用频率而定: 用法 浓度 一天 3 次或更多 10u/ml 每 12 小时或 24 小时一次 50u/ml 4.4 除三向瓣膜外的中心静脉导管封管液均需采用肝素稀释液,当患 者有肝素过敏或出现肝素导致血小板减少症,可采用生理盐水封 管,但需缩短冲封管间隔时间。 5 外周静脉留置导管可采用生理盐水封管(每 68 小时一次)。 6 硅胶材质 PICC 导管推荐使用 10 毫升以上注射器,且不能使用高压泵 推注造影剂。 7 下列情况需要更换接头: 7.1 肝素帽每天更换一次;正压接头每 7 天更换一次。 7.2 肝素帽(正压接头)明确或疑有污染、损坏时。 7.3 肝素帽(正压接头)中有血液或者药物残留。 7.4 不管什么原因取下肝素帽(正压接头)。 7.5 从导管内抽取血标本时应取下肝素帽(正压接头)。 用物 1口罩 2乳胶手套 3 75%酒精棉球 4碘伏 5棉签 6 10/20ml 注射器 7肝素稀释液/生理盐水 8肝素帽 9无菌透明敷贴 项目 操作步骤 解释和注意点 准备 1 洗手,戴口罩 。2 准备用物。 操作程序 1 携用物至患者床边。 2 核对患者身份 。 3 向患者解释操作过程,询问过敏史。 4 戴乳胶手套 。 5 检查穿刺部位情况,查看无菌敷料的有效 期及有无.卷边、潮湿。 冲管和封 管 1常规消毒肝素帽。 2接无菌注射器,缓慢回抽,见回血,用连续 一推一停的脉冲方式进行冲管。 3卸下注射器,连接输液器/药物注射器,输 注药物。 4输注完毕,连接无菌注射器,进行脉冲冲管。 5连接含有肝素稀释液的针筒,缓慢推注,以 边推注药液边退针的方法行正压封管。 6(1)SASH 程序: S生理盐水 A药物注射 S生理盐水 H肝素溶液 (2)SAS 程序: 未抽到回血和/或推注遇阻 力,切勿强行推注。 S生理盐水 A药物注射 S生理盐水 更换肝素 帽 1打开肝素帽无菌包装,用生理盐水预冲肝素 帽。 2取下原有肝素帽。 3消毒接头的横切面及外围。 4连接新的肝素帽,确保连接紧密。 酒精棉球包裹接头用力摩 擦 30 下。 整理用物 1 按污物分类原则处理污物。 2 脱手套,洗手。 3 记录。 患者/家属教育 1 导管内出现回血时及时告知医务人员或到医院就诊。 2 肝素帽脱落时应将导管反折固定并到医院就诊。 护理记录 1 静脉通路维护的日期和时间。 2 静脉通路是否通畅以及药物输注情况。 风险防范 外周静脉置管和 PICC 导管在留置中存在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 相关感染、导管性相关性血栓形成、导管破裂或离断等风险,PICC 拔管时需警惕空气 栓塞的发生,其防范如下: 一导管破裂或 离断 原因: 1. 导管固定不当,局部产生锐角、 反折; 2. 锐器损伤; 3. 硅胶导管使用高压泵推注造影剂; 4. 穿刺操作不当或维护时过度拉扯; 5. 患者躁动; 6. 导管设计上的薄弱。 预防: 1. 正确固定导管; 2. 正确使用导管,如硅胶导管使用 10ml 以上注射器; 3. 硅胶导管严禁高压注射,暴力冲管; 4. 避免使用剪刀等锐器接触导管; 5. 加强培训,增强防范意识; 6. 阿尔茨海默症等不能自我管理的患 者避免置管。 处理: 1. 体外导管破裂及离断:及时发现, 进行修剪,可采用导管修复的方法 (Argon 导管不采用); 2. 导管体内离断:及时发现,患者制 动,上臂近腋下扎压脉带;立即汇 报;尽快确定导管位置并取出导管。 临床表现:体外导管破裂时出现漏液、回血的情况;体内导管离断时经胸片检查确 认。 二机械性静脉 炎 原因: 1. 导管和血管的直径比大于 12; 2. 穿刺侧肢体活动不当; 3. 导管材质过硬; 4. 穿刺者技巧; 5. 导管尖端位置异常; 6. 穿刺部位(肘下或肘部)。 临床表现:沿静脉走行发红、肿胀、疼痛;有时可以表现成局限症状;严重时触及 条索状静脉,有渗液。静脉炎分级: 0 级:没有症状; 1 级:输液部位发红,有或不伴有疼痛; 2 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 3 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静脉; 4 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静脉1 英寸,脓液流出。 预防:. 1. 穿刺前介绍应用目的、穿刺程序、 使用好处,做好心理护理,降低应 激反应的强烈程度,穿刺中保持与 患者的良好交流; 2. 选择合适的置管部位、置管静脉以 及导管; 3. 避免戴有粉手套的手直接接触导管, 置管前冲洗手套; 4. 动作轻柔,匀速送管; 5. 指导患者正确的活动。 处理: 1. 局部湿热敷,每天 3-4 次,每次 20 分钟,连续 2-3 天; 2. 提高患肢,促进静脉的回流; 3. 局部使用抗炎消肿药物:扶他林软 膏,如意金黄散,喜疗妥等; 4. 物理疗法; 5. 每日观察局部情况; 6. 积极处理后症状没有改善,建议拔 管。 三导管堵塞 原因:血液凝结;药物沉淀;机械性。 临床表现:输液速度减慢,抽回血困难或者无法输液,无法抽到回血。 处理: 1. 血液凝结性堵管:使用稀释的尿激 酶进行管内溶栓,具体操作步骤见 护理实践指南-中心静脉导管 堵管溶栓; 2. 药物性堵管:拔管; 3. 机械性堵管:检查外露导管部分有 无打折,胸片确认体内导管走行情 况,解除导管打折等原因。 预防: 1. 导管固定妥善,避免体外导管打折; 2. 避免体内导管异位; 3 执行规范的冲封管技术,注意药物 的配伍禁忌; 4. 嘱患者发现管腔内有回血时应及时 到医院进行处理; 5. 及时更换输液。 四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 原因:血管内膜损伤;血流缓慢; 患者凝血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手臂、肩膀、颈、面部肿胀,疼痛;皮肤颜色改变,肢端麻木,严重者 出现呼吸困难或心动过速。 预防: 1. 置管前评估患者凝血功能; 2. 评估血管情况,选择合适的导管和 最佳血管穿刺; 3. 提高穿刺技术,力争做到“一针见 血”; 4. 嘱患者正确活动置管侧手臂,如做 “握拳- 松拳” 运动。 处理: 1. 通知医生 ; 2. 血管 B 超检查; 3. 溶栓、抗凝治疗; 4. 拔管或保留导管继续使用(根据医 嘱); 5. 抬高患肢,禁止热敷和按摩。 五导管相关性感 染 原因: 1. 医护人员因素,如手卫生、无 菌操作等; 2. 患者自身因素,如免疫力低下, 依从性低等; 3. 导管维护因素:皮肤消毒、接 头/接口消毒,冲封管技术等。 临床表现:局部感染时穿刺点红肿、硬结、触痛、皮温升高、脓性分泌物(针眼 2CM 内);全身感染时出现发热(以弛张热或间歇热多见)、寒战、头痛、背痛、低血 压、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预防: 1. 严格执行手卫生; 2. 穿刺及维护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3. 规范的导管使用和维护; 4. 患者教育。 处理: 1. 局部感染:庆大霉素 8 万单位湿敷 qd*3 天; 2. 疑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遵医 嘱采集标本(根据是保留导管还是 拔除导管的不同进行血培养标本的 采集); 3. 一旦确定导管相关性感染,遵医嘱 拔除导管,应用抗感染药物治疗。 六空气栓塞 原因:导管留置时间较长后形成窦 道,拔出导管后,置管静脉与外界 相通,空气进入血流。 临床表现:病人突发胸闷、胸骨后疼痛、眩晕、血压下降、随即呼吸困难,严重紫 绀,病人有频死感,听诊心脏杂音。 预防: 1. 拔管时,穿刺点位置要低于心脏水 平; 2. 在导管即将完全拔出前,嘱患者行 吸气后屏气(Valsalva 动作),然 后将导管拔出,同时嘱患者恢复正 常呼吸;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