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实施粮食直补后五个问题值得关注.docx_第1页
四川实施粮食直补后五个问题值得关注.docx_第2页
四川实施粮食直补后五个问题值得关注.docx_第3页
四川实施粮食直补后五个问题值得关注.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实施粮食直补后五个问题值得关注 为了切实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 加收入,国家实施了粮食直补政策。此次粮食直接补贴惠 及四川 6559.77 万农民,目前,除个别地方因整户外出等 原因未兑现到户外,全省 5.22 亿元的粮食直接补贴资金已 基本到户。据四川省统计部门反映,粮食直补政策得到广 大农民群众的衷心拥护,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 了粮食生产,增加了农民收入。但直补后的一些问题也值 得关注。 给村组干部带来苦恼。一方面,按国家政策规定, 粮食直补必须将补贴直接兑现到每位种粮农民手中,而不 管你的农税、提留等应交的税费是否结清。这就造成了已 交清税费的绝大多数农户对村组干部有意见,认为干部不 该叫自己交税费。而未交农税、提留的农户中有一部分人 又讥讽村组干部:“我不交税费,你村组干部还是要把粮 食直补给我,看来你们拿我还是无法呢”。由此许多村组 干部很迷惑,也很烦恼,感觉今后再开展工作比较困难。 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渠道增多,农民对政策知晓度比过去 大大提高,村组干部一旦在执行粮食直补政策中有偏差, 或因实际情况不能很公正时,农民就要上访,给基层干部 其它工作出难题。 补贴标准偏低。据邛崃市农调队 5 月上旬对该市 13 个镇乡 70 户农户的专题问卷调查,高达 98%的农户认为 补贴额度太小,应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加大补贴力度。就 全省来看,平均每亩补贴 9.74 元。但甘孜、雅安两地由于 耕地少,补贴标准低,每户拿到的补贴资金相当低。甘孜 州最低的一户仅 1.93 元,最高的也才 59.81 元,这无疑是 杯水车薪。 补贴对象、补贴标准未细化,“一刀切”的后果 不利于调动粮农种粮积极性。调查中发现,这次粮补,在 实际操作中,补贴对象、补贴标准未细化,有两个问题值 得关注。一是不少地方主要以计税面积和享受补贴的粮食 数量作为计算补贴的依据,实行补贴的标准为每公斤粮食 0.13 元。在具体补贴方式上,采取以农业税计税土地面积 或农业税计税常产等非粮挂钩的普惠制计补办法,与粮食 生产和销售不挂钩,亦即脱钩补贴,或撒胡椒面式的“普惠 “补贴。这种直补方式实际上是从原意的“粮食直补“扩大为 “农业补贴“。特别是经济较发达地区,不少耕地早已种植 花木果树药材,甚至种树、养鱼、荒芜等,照样拿到了补 贴,而农户在计税面积以外的自留地种植粮食却没有一分 钱的补助,这对真正的种粮者是不公的。二是不少县内计 算补贴一个标准。粮食直补是按农业税计税面积进行补贴, 具体方法是按近三年平均粮食产量、粮食收购量、粮食种 植面积各占 40%、30%、30%的比例来核定享受直补的粮食数 量。调查发现,不少县粮食产量高和低的乡镇或农户,每 亩的补贴额一样;有的地方单产相当悬殊,补贴却没有区 别。这种无差异化的补贴,容易产生吃“大锅饭“的现象。 因为这样一来,种多种少没有区别,种一季和种两季没有 区别,种的好与种的不好也没有区别。任何农户只要有承 包地,均可享受同样的粮食直补款,特别是举家外出户, 不种粮或粗放经营,照样得到一样的补贴。据邛崃市农调 队对 70 户农户的专题问卷调查表明,90%的农户不赞成这 种补贴方式。 边远贫穷且耕地少的地区粮食资金减少。这次粮 补,是从各市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 40%的资金用于补贴,且 由省上统筹安排。由此,边远贫穷且耕地少的地区由于粮 食计税面积少、常年产量低,得到的补贴较少。而粮食风 险基金中拿出 40%的直补资金又是个硬杠子,这就带来了一 些地区粮食资金的减少。如甘孜州,在 1800 万元粮食风险 基金中,拿出 40%即 720 万元用于粮食直补,实际该州粮食 直接补贴额为 395 万元,减少了 325 万元的粮食资金。 直补工作偏繁琐。粮食直补政策的实施,既要广 泛深入地搞好政策宣传,又要切实做好计税面积和享受补 贴的粮食数量的核实工作;既要认真搞好公示,接受群众 监督,确保把计税面积和享受补贴的粮食数量核准、核实, 还要严肃纪律,做到“五到户”和“六不准”,即:政策 宣传到户、清册编制到户、张榜公布到户、通知书发放到 户、资金兑付到户;不准擅自改动补贴的数额,不准截留、 挤占和挪用补贴资金,不准由村组集体和村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