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docx_第1页
在全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docx_第2页
在全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docx_第3页
在全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docx_第4页
在全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全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现场会,主要 任务是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 会管理的最新要求,对全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进行深入研 究、全面部署和强势推进,不断提升全区社会管理水平,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通过今天这个会议,动员全区上下 进一步明确任务,勇于探索,以大兴大革的勇气、大开大 统的思路、大破大立的举措,推动我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走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从而确保全区经济社会发 展不断争先创优。下面,我就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和今后的 任务安排,谈几点意见。 一、提升三个认识,责任要再强化。我们要从重要性、 艰巨性、紧迫性等三个方面提升认识,切实增强做好社会 管理创新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是重要性。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关乎全局、意义重大。 这是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 导干部社会管理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强调,要把社会管理工 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管理体系,体现了我们党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科学发 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执政理念。这是全省的重点工 程。省委罗志军书记在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上提出,“十 二五”期间全省要重点实施社会管理创新等“八项工程”, 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努力使江苏各项工作继续走 在全国前列。这是全市的工作大局。最近,市委丁大卫书 记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把社会管理创新作为各级党委、 政府加快现代化、再创新辉煌的重要抓手,将争创示 范市的各项工作抓紧抓实、务求必胜”。我们要按照中央 和省、市领导指示要求,充分发挥主城区优势,先行先试, 不断创新,为全市综合试点工作多创亮点、多做贡献。 二是艰巨性。当前,我区正处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 期,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社会思想 观念日益发生深刻变化,导致社会矛盾多发,社会问题凸 显,社会风险增大,对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提出 了新课题,带来了新挑战。我们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高 度重视社会建设和管理,加强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努力 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妥善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协调各种利 益关系,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坚持多方参与、共 同治理,着力强化社会组织的协同配合和群众的主动参与, 努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 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三是紧迫性。社会管理创新既是战略之举,又是当务 之急。XX 年 10 月,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确定南通市为 全省唯一的“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并确定 综合试点工作时间为一至两年。中央届时将组织验收,最 终确定一批社会管理创新示范城市。可以说,综合试点工 作的要求很高,任务十分繁重,时间非常紧迫。作为南通 主城区和全市试点工作的主阵地,我们要勇于解放思想, 大胆地试,积极地闯,不断探索社会管理新路子、新模式、 新举措,打造一批社会管理创新的“崇川品牌”;要进一 步增强做好试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时不我待、只 争朝夕的精神,切实把试点工作抓紧、抓好,为确保我市 入选社会管理创新示范城市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推进四大创新,举措要再强化 全区上下要积极探索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新路径、新 举措,着力构建具有崇川特色的社会管理创新体系,不断 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创新体制,整合资源平台。区级层面,按照“两主线 齐抓”“两平台同建”的要求,在社会管理委员会的基础 上,建设区社会管理中心平台,实行一块牌子,一个信息 系统,一套管理制度。通过核心层、紧密层、联动层三个 层次,整合 22 个部门资源,履行诉求表达、预警应急、矛 盾调处、人群管理、公共安全、网络监管等 6 项职能,集 中技防中心、信息中心、法律援助中心、外口管理中心、 社区矫正中心、舆情信息中心、应急指挥中心、矛盾调处 中心、信访接待中心、风险评估中心等 10 个工作平台,实 行统一管理、集中办公,窗口化办事、一站式服务。建设 区公共服务中心平台,集中区民政局等社会服务职能的 18 个部门入驻,实行集中办公、统一服务。公共服务中心对 全区行政审批事项和惠民服务事项进行窗口化设置,提供 一站式服务。街道层面,以政法综治工作中心为基础,实 行“两大职能”、“两种模式”和“三个结合”的社会管 理和服务格局。社区层面,以“一委一居一办一站”为基 本架构,以“三会”丰富具有崇川特色的“一心两体一办 三会”组织模式,形成寓管理和服务于一体的格局。 创新机制,提升管理实效。重点完善六项机制。一是 诉求表达机制。完善领导干部接访、“连心行动”下访、 社区民情议事会听访和民意调查定期问访四项制度。二是 应急预警机制。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周排查、月汇总、季 分析”制度,形成矛盾纠纷排查常态化机制;建立健全社 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定期研判分析并及时警示;完善预 警制度,推行红、黄、绿三级预警预报;完善应急处置机 制,成立区应急指挥中心,建立统一应对突发事件的联合 指挥机制。三是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完善“一综八专”大 调解新体系;深化公调、检调、诉调、访调、援调“五大 对接”机制建设,在社会管理中心设立对接办公室、巡回 法庭和听证室,强化实体运作,拓展对接范围。四是公共 安全管理机制。建设区级技防监控中心,实现全区技防监 控一体化。探索街道、社区巡防体系新模式,构筑“区域 联动、规范管理、专群结合、实体运作”的区、街道、社 区三级巡防新格局。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和安全生产检查, 着力打造“长安崇川”。五是人群管理机制。推行外来人 口“三集中”服务管理模式,建设狼山新市民集中居住点; 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服务管理机制,实现外来人 口社区化服务管理。区社会管理中心设立特殊人群社区矫 正窗口,组建区特定人群管理中心,推进绿舟品牌基地建 设,实行管理一体化,服务一条龙。六是网络监管机制。 整合区舆情信息中心、“警民 e 家”网上公安局资源,建 立网络舆情预警体系和立体化网络舆情危机控制机制;完 善新闻发言人、网络发言人,宣传员、审读员和回帖员回 复制度,加强危机信息快速处理和网络舆情跟踪监控。 创新模式,强化基层基础。一是针对不同类型社区, 完善管理架构。城市社区完善“一心两体三会”社区管理 模式;涉农社区和新型社区推广“一心三体一办三会”管 理模式;中高档小区推行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两权分 开、物业服务体制;老住宅小区推行居委会、业主委员会 两位一体,社区公共服务托管模式;新建社区推行居委会、 业主委员会、村民经济实体三位一体,社区公共服务与物 业服务相结合的模式。二是针对不同类型人群,强化管理 重点。新建小区在加强新市民素质培育提高、小区环境改 善、外来人口管理、社会治安管理水平上提升下功夫;城 市社区在加强社区社团建设、提升居委会自治水平、深化 志愿服务和社会管理公众参与、丰富居民群众文化活动等 方面下功夫;涉农社区在完善集体资产管理、维护居民群 众合法权益上下功夫;城郊结合社区在健全完善社区管理 体系、拓展社区服务功能上下功夫。 创新格局,推进协同参与。一是发挥辖区单位共建作 用。依托社区共建协调委员会,发挥辖区单位资源优势, 通过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队伍共育、活动联办、阵地共 用、工作联动,协同开展社会性、地区性、群众性、公益 性工作,为社区建设提供人力、物力、智力和财力支持。 二是强化两新组织社会责任。依托“两新”党建工作指导 委员会,拓宽“两新”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与范围, 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自觉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自觉消除 安全隐患、化解劳资纠纷。三是提升社区社团参与水平。 开展“千家社团服务万家居民”行动,鼓励社团广泛开展 以社区为根、以服务为本、以文化为媒的群众性活动,不 断增强社区社团在治安巡防、矛盾调处、环境保护、青少 年教育、诉求表达和公共利益维护等领域的作用。 三、夯实三大基础,保障要再强化 坚持从社会管理的源头着手,把重点放在基层,全面 推进民生保障、思想文化、基层组织等“三大基础”建设, 使社会管理的关口前移,最大程度减少、弱化社会问题和 社会冲突的产生。 夯实以提升公共服务为重点的民生保障基础。坚持以 人为本、民生优先,以构建“六大体系”为保障,着力强 化基本公共服务功能。构建均衡教育体系。坚持教育优先 投入、优先发展,优化基础教育布局,确保通师一附新校 区二期工程、崇川学校新建工程、城中小学迁建工程、青 少年活动中心工程等按期启用。全力推进校安工程和五山 小学四期、韩湘坝小学迁建,实现辖区优质教育资源全覆 盖。构建就业服务体系。以促进充分就业为目标,推进就 业援助服务“精细化”,建立重点援助对象跟踪帮扶责任 机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在 100%社区建成充分就 业社区的基础上,力争 XX 年底 20%社区创成市级充分就业 示范社区。构建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 加快实现农村新农保、农村低保全覆盖,完善失地农民保 障体系。建立区低收入家庭认定中心,对低保边缘低收入 家庭实施救助。建立与居民可支配收入直接挂钩、与 GDP 增长同步的保障资金投入增长机制。构建医疗卫生体系。 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健全覆盖城乡、人人享有 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确保每个社区建成 15 分钟健康服务 圈。加快口腔医院迁建,按标准建设区疾控中心、区卫生 监督所、区妇幼保健所,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构建安 居保障体系。在“十一五”期间建设安置房 338 万、安 置拆迁户 1.55 户,基本实现拆迁安置动态平衡的基础上, 今年计划建设安置房 300 万以上、交付 100 万以上, 安置拆迁户 7000 户以上,保持拆迁安置动态平衡。完善拆 迁安置三级管理体制,实行拆迁安置全程规范化管理,维 护拆迁群众合法权益。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实现街道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体化建设全覆盖。坚持政府主导与社 会参与相结合,大力支持非政府机构、各类社会力量参与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机构养老 为支撑、以社区养老为依托的多元化养老格局。 夯实以提升城市文明为重点的思想文化基础。深化文 明创建。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全国文明城市 09 年初花落 南通,崇川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大幅提升。今年是全国文 明城市三年轮次验收的关键之年,关系全国 16 个已获评全 国文明城市称号地级市的最终排名。我们要充分认清形势, 发挥主战场、主力军作用,按时保质完成市委、市政府下 达创建任务,确保南通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要以文明创建 迎查为契机,大力弘扬文明新风,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国防教育、 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教育,进一步提高居民文明素质,提升 城市文明,真正使文明创建深入人心、落到实处。突出教 育重点。突出老年人和青少年两大群体,通过对“一老一 小”的教育带动整个社会教育提升。老年教育方面,依托 “老年大学”、“老年课堂”等教育网络,开展书画、歌 舞、保健、电脑等方面知识培训和专题讲座,使老年人老 有所学、老有所教。坚持以“五纳入”为重点,深入实施 中小学生社区实践教育“启航行动”,加快青少年社会实 践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设,扩大参与规模, 完善考评体系,形成覆盖全区的社区实践教育网络,实现 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协同融合。完善志愿服务。近年来, 我们以“江海志愿者社区行”活动为依托,组建以党员为 主体的志愿者服务队 1000 余支,受助者近 10 万人次,创 树了“崇川江海志愿者”品牌。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培育志愿文化,完善志愿者招募动员机制,鼓励机关、企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社会志愿服务, 不断壮大志愿互助服务队伍,同时,将志愿互助服务向敬 老助残、邻里互助、环保宣传、心理保健咨询等领域拓展。 要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力度,探索建立政府购买志愿服务制 度;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权益保障和激励机制,拓宽社会力 量参与志愿服务事业的渠道。丰富社区活动。利用春节、 清明、端午、中秋等民族传统节日,广泛开展节日民俗活 动和文化娱乐活动;坚持每年定期举办社区体育节、文化 艺术节、社团风采节及社区建设论坛,做到主题活动月月 有、系列活动季季有、大型活动年年有。以“一社区一特 色、一社区一品牌”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知心奶奶”、 “爱心家教”、“阳光驿站”、“爱心餐”、“义工联” 等品牌的引领作用,努力打造一批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具 有影响的社区活动品牌,提升社区建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夯实以强化社区基层为重点的组织建设基础。深入推 进基层党建。把基层党建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核心工程。 继续强化社团党建、楼宇党建和“两新组织”党的建设, 深化星级“党建工作示范点”创建,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 面和影响力。完善社区居民自治。深入推进社区工作准入 制,合理减轻社区居委会工作负担。完善社区事务公开制 度,推进以社区建设重大事项为重点的社区所有事务全程、 全面公开。强化居民议事厅建设,建立社区重大事项群众 参与制度,探索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和利益表达新机制。 加强社团组织建设。成立社会组织培育中心,建设社会组 织孵化基地,在政府引导下利用社会资源培育扶持社会组 织尤其是公益社会组织发展。制订区社团组织发展规划, 对正式登记、活动正常的社团适当给予财政扶持,对服务 能力强、信誉度高的服务团队逐步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建 立健全社团组织重大活动申报、诚信评估等管理制度,推 行社会化、科学化、信息化管理社团模式,最大程度降低 社会管理成本。 四、把握四种导向,要求要再强化 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进一步把握导向、 明确要求,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一是把握群众性导向,强化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 要以服务群众、保障民生为根本要求,把居民群众的感受 作为工作的“晴雨表”,切实加强和改进以保障和改善民 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解决辖区居民普遍关心的热点 难点问题,使居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要切实加强和改进 社会管理服务,推动由单一运用行政手段向综合运用法律、 政策、经济、行政、教育等手段转变,由事后处置、被动 应付向事前预防、主动服务转变,由防范、控制型管理向 人性化、服务型管理转变;要把群众工作贯穿到社会管理 创新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发挥群众工作优势破解各种 难题。 二是把握基层性导向,强化社区建设。创新社会管理 要以加强基层、夯实基础为核心目标,大力加强基层党组 织建设,完善基层群众团体和自治组织职能,建立健全以 党组织为核心、基层政府行政管理和基层群众团体、自治 组织相结合的基层社会管理格局;要壮大基层力量,坚持 重心下移、精力下沉、投入下倾,把人力、财力、物力更 多投到基层,确保有人干事、有钱办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