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战略核心能力_第1页
创新战略核心能力_第2页
创新战略核心能力_第3页
创新战略核心能力_第4页
创新战略核心能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新战略 3 自主开发与购买合作 1 大纲 创新的知识观与创新战略 核心能力理论与核心技术 中国公司如何获取核心技术 多元化与核心技术形成 案例 :中国的手机产业 2 一 .创新知识观与创新战略 Explicit: 解码的知识 通过图纸 ,培训 ,学习 ,可以掌握的知识 通过基础和应用研究掌握新知识 Implicit(tacit knowledge ), 诀窍类知识 . 干中学 ,用中学 ,师徒相传 . 创新需要两类知识 面包机的开发 3 组织知识学习 :知识的转换 To from Tacit knowledge Explicit knowledge Tacit knowledge 大量工 艺类 知 识 骑 自行 车 学 习 和 经验积 累 Socialization:知 识 分享 , 学徒制度 ,知 识 管理体系 , 面包机的开 发 感知的知 识 Externalization;外部化 : 归纳 法 ,系 统访问 客 户 法 Tall Boy car: Man maximum, machine- minimum, Tall-short car 概念性的知 识 Explicit knowledge 大量 书 本知 识 基 础 研究的作用 Internalization:将知 识 系 统 化 ,转换为员 工的 知 识 操作的知 识 Combination:将概念系 统 化 为 知 识 系 统 .工程 通 过 学 习 和研究完成 . 系 统 的知 识 4 技术战略 技术选择的表现形式 ,如获取 ,维持 ,利用与放弃 目标 :这为客户和投资者创造价值 . 技术机会 :每件产品都有许多技术 . 每项技术都有更 好的技术替代机会 . S曲线为我们指导方向 . 技术预 测 独占性 : 专利 , 进入壁垒 , 领先时间 ,资源需求量 , 很容易模仿吗 ?意味着没有进入壁垒 . 5 三大战略 :自主开发 ,购买与合作 make or buy 与技术来源有关的三大战略 技术创新的三个基本战略 自主开发 : 优劣势 :可以学习 tacit knowledge 可以学习系统化的知识 需要时间 试错法 ,成本高 等同于自主创新 购买 :购买图纸 ,许可 ,样机 速度快 成本低 见效快 不能掌握核心技术 . 手机市场的故事 等同于技术引进 合作 : 技术互补 速度快 市场效应 交易成本高 等同于合资 6 结合市场的四大技术战略 技术领先 :有所有技术领域的技术优势 市场缝隙战略 :局部的技术优势 技术跟随战略 : 保持较大范围的技术适用性 , 避免基础研究带来的风险 .技术不是竞争优势 的来源 技术合理化战略 :生存的基础而不是优势的来 源 . 7 技术战略 全面技术领先 市场缝隙开发 技术跟随 技术合理化 领 先 跟 随 全面 有选择 8 9 技术领先战略 领 先的 优势 领 先的劣 势 (后 发 者的 优 势 ) 商誉 开拓的成本 位置 需求的不确定性 转换 成本 改 变 客 户 需求的困 难 渠道的建立 技 术 的不 连续 性 学 习 曲 线 低的模仿成本 原材料的 获 取 . 标 准定 义 压缩 开 发 程序 制度 门槛 利用新技 术 ,实现 跨越 早期超 额 利 润 学 习 成本低 9 技术模仿战略 技术以引进为主 ,或解剖它人产品进行仿制 . 技术上受制于人 .不懂为什么要这样做 ? 有些渐进创新 . 10 10 为什么要掌握技术 :观点 买不来核心技术 ,中国企业购买了几十年 ,但购买不了核心技 术 . 外国人不卖我们最先进的技术 . 国外知识产权的包围 : DVD, 软件等 . 高额的许可费 只有自主开发 ,才能自主创新 .路风语 .(走向自主创新 ,广西师 范大学出版社 ,2006) 获得自主创新的自由 :动漫产业的核心技术 ?软件的核心技术 ? 但需要全面自主创新吗 ?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吗 ? 中国有相当多封闭开发导致失败的例子 .芯片 .集成电路 沈阳新松公司的教训 : 高速铁路技术 : 吉利汽车 : 设计 ,发动机 . 11 单项技术自主开发与外购计划的决策 自制与外购分析 ,考虑 是不是本组织的核心技术? 是不是独特的、必须订制? 是否因客户需求的变更需要对 设计作改变或修正? 是否涉及本组织的知识产权或 其他机密信息? 会不会是长期的、反复出现的 需求? 是不是要对它持续不断地提供 服务或技术支持? 能提供该产品或服务的供应商 是否很少? 一旦出现问题或延迟,对整个 项目的负面影响是否很大? 10 1 1 1 1 1 1 1 1 5 5 5 5 5 5 5 5 核心技术 需要订制 供应商少 需要对设计 控制 知识产权 长期反复需求 对项目影响 持续服务支持 对以上 8个问题打分 ( 1:根本不是, 10:非常是) 绘制蛛网图 12 做大飞机 购买国外发动机的大飞机是自主开发 ,自主创 新吗 ? 有必要自主设计发动机吗 ? 自主创新的程度需要根据企业的能力 ,市场的 需求 ,国家的政策等系统考虑 . 13 中国企业的困境 大量的市场导向的创新 ,缺乏有核心技术的创 新 . 知识产权 ,许可费 进一步创新的困难 等等 . 如何弥补核心技术缺乏的缺陷 . 14 二 . 核心能力理论与核心技术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PORTER 理论强调了企业如何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 问题 .非常流行 . 九十年代后 , 开始强调企业资源作为一个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 以前 : 客户是谁 , 他们需要什么产品 . 企业要生产客户需要的各种产品 . 满 足所有各类客户的需要 . 但当技术变化快 , 客户价值取向多变的时代 ,这一战略不行了 . 一些公司 , 如本田 ,主要关注发动机 , 成为了市场上的重要竞争对手 . 核心能力理论 :Prahalad and Hamel,1994 他人难以复制的能力 使客户忠诚的能力 对公司产品具有渗透的能力 在世界上掀起一场管理运动 GE:只做世界第一第二的业务 , 大幅削减公司没有核心能力的业务 . NEC, SONY:微小化的能力 15 核心能力在那里 竞争优势不是来自产品 , 来自核心能力 .将技术和 技能集成起来 ,满足客户 的需要 . 核心能力不是来自一个 产品 ,一个事业单位 ,而 是一个体系 . 核心能力来自于专注 . 核心能力 核心产品 业务单位 最终产品 核心 能力 1 核心 能力 4 16 核心技术与核心能力 对企业各个业务都有重大影响的技术 对客户回报高的技术 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 核心技术是核心能力形成的基础 17 佳能的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 精密机械 光 纤 微 电 子 一般相机 数 码 相机 激光打印机 喷 墨打印机 计 算器 彩色复印机 摄 像机 18 为什么需要核心技术 受制于人 , 难以确保产业安全和企业发展的未 来 . 必须不断向拥有者付出高价格 . 知识产权包围 不能掌握技术未来的发展权 : 微软与其它软件 公司 . 获得核心技术 ,打破垄断 ,是所有中国企业的心 病 . 19 核心能力的形成与 R&D 1.核心能力 , 不可能完全靠引进和购买获得 ,否 则就不是他人难以复制的能力 . 因此 ,自身的研究开发在核心能力形成中起重 要作用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中国企业几乎没有基础研究的能力 .为什么 ? 32 2. 核心能力需要长期的投入和专注 以 NEC为例 NEC的技术发展战略 10年后的产业群 共通基础技术群 核心技术 结构技术 零部件技术 33 NEC的技术发展战略 34 三 : 中国企业如何获取核心技术 1.是直接研究开发核心技术还是先获得外围 技术 ? 一个派别 : 从核心技术做起 , 从外围技术做 ,永远学习不了 核心技术 . 核心技术与外围技术 : 打破垄断就是自主创新吗 ? 从外围技术到核心技术 :干线飞机与支线飞机 ? 一个派别 :从外围到核心 ,是中国的必由之路 . 华为 :从外围到核心 华为在其产品中采用自主产权的技术和芯片,有效地降低了系统 生产成本,这是它迅速积累起巨大财富的根本原因 IT产业的技术换代周期越来越短,缺乏创新能力、技术进步慢的 企业在市场占有率上会很快萎缩。因此,要想生存,就必须不懈 地追求 “世界领先 ” 海信 : 从集成到芯片开发 . 35 华为如何走核心技术的道路 华为公司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战略目标 成为一 个世界级的、领先的电信设备提供商。为了实现 这个目标,华为人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坚持作到了 以下三点: 华为自创业开始一直坚持走产业专门化的道路, 只做通讯设备,严格控制进入新的领域 在技术发展中,华为强调发展自身的核心技术, 从一开始就确立了走自主开发、建立核心技术的 道路 技术创新过程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36 2.是专业化还是快速多元化 海尔 :多元化 , 计算机 , 生物 , 物流 ,金融 , 手机 . 以服务为核心竞争力 ? 海信 :计算机芯片的开发 联想 : 方正的故事 : 从 IT进入钢铁 ,医药 , 医院等 . 37 坚持 紧紧围绕核心网络技术的进步,投注 全部力量,敢于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利用压强原理形成局部突破,逐渐取得技术的 领先和利润空间的扩大,技术的领先带来了机 会和利润,然后再将积累的利润投入到交换机 的升级换代产品的研究开发中,如此周而复始 ,不断地改进和创新 华为 : 走产业专门化的道路,严格控制进入新领域 38 3.是从适用技术开始还是从先进技术开始 企业经常面临的局面是可以在许多中不确定 的技术进步选择 :从先进技术出发还是从适用 技术出发 . 华为中兴的 CDMA之争 , 小灵通之争 . 华为 : CDMA, 中兴通信 : 在数个技术上都进行不深的投资 , 等方向明确后再倾囊而出 . 中兴 :小灵能好 , 华为 ,是淘汰技术 . 39 4.从集成创新出发 可能性:一个产品由多种技术构成。 IT技术的时代,使技术融合集成更加容易。 用一个其它领域的技术的优势来获得竞争力 集成可以是国内外不同技术的集成。 中国程控交换机的胜利:计算机与通信技术 的集成。 华为 ,中兴通信 :利用软交换技术 ,实现 2G和 3G 基站的融合 . 40 上海振华港机 大型集装箱机械制造商,用于装卸集装箱。 92年成立, 14年的时间跨越了同行 30-40年的历程 。 品牌: ZPMC。 原来是美国日本德国主导,现在, ZPMC占领市场 70%( 2005)。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集成创新: 41 集成创新:上海振华 2000年,成功地将美国 GPS系统应用到集装箱起重机,解 决了起重机的跑偏和堆场箱位管理的问题。一年后,在全球 范围内进行了专利申请,技术领跑者。(合作单位:上海交 通大学、等) 世界首创的超级电容集装箱起重机:节能 30%,消除污染, 降低噪声,绿色环保型起重机。与同济大学等合作。 世界首创的双 40英尺起重机, 一次可吊运两个重达 80吨、 40英尺的起重机。创汇近 3亿美元。 六万吨级整机运输船:核心竞争力。先买进二手期货船进行 改装。这是受荷兰人的启发,后来荷兰控告他们侵权,打官 司。荷兰人败诉。但通过这一官司,又知道了许多荷兰人的 技术诀窍。进行了再次改进。 42 四 :多元化与核心能力的平衡 关于多元化与核心能力的关系 ,现在并没有一 个解 . 时尚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 ,七十年代 , 美国特别 强调多元化的大公司 , 保持增长 ,增加风险抵 抗能力 , 公司也进入了多事业部的时代 . 上个世纪 80S和 90S, 专业化又开始成为时尚 . 强调核心业务 , 以 GE为典型 . 43 是不是多个事业部企业结构会压制创新 ? 事业部会强调短期市场回报 ,从而不愿从事高 风险的创新活动 . 事业部基础的研究开发体制会限制技术的融 合 . 促进 : 具有多个部门的技术能力 ,可以互相促进能力 的延伸 .有利于向新的业务发展 . 44 电子公司的技术和市场多样性 (1995) 核心 领 域之 外的技 术 和 市 场 技 术 多 样 性 (A美国 专 利 ) 市 场 多 样 性 (B美国 销 售 ) 核心能力度 (B/A) 索尼 53 35 0.66 日立 75 78 1.04 松下 65 70 1.07 NEC 61 80 1.31 AT&T 66 22 0.33 GE 73 59 0.81 IBM 62 34 0.55 45 企业的案例 美国 : Microsoft, Intel, GM, Ford 日本 : 多样化的公司很多 . 中国企业 :方正 , 海尔 , 华为 GE,日立 , 高度的技术多样性 日立 ,东 , NEC, 高度的市场多样性 . 46 核心技术选择流程 (专家法 ) 各种信息收 集分析 技 术 竞 争 力 和 生 产 活 动 影 响 分 析 技 术 成 熟 度 与 科 研 能 力 分 析 确 定 核 心 技 术 基于核心业务对 技术的需求和技 术发展现状,评 估技术对竞争力 和生产活动产生 了的影响。初步 确认核心技术的 范围。 基于技术发展 现状跟踪调研 报告和研发能 力调研报告, 评估技术的可 行性。 基于前两步 骤,得出核 心技术初步 清单,组织 专家筛选出 核心技术。 47 信息的收集整理及分析是确定核心技 术和科研项目立项的基础。 信息 收集 公司战略目标 技术创新战略目标 内部需求信息 用户市场需求信息 国内外市场发展趋 势 本企业资源和优势 竞争对手分析 信 息 整 理 分 析 专业公司、地区公司需求 报告 技术发展现状跟踪调研报 告 研发能力调研报告 竞争对手分析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48 技 术对竞 争力影响分析表 技 术类别 对竞 争力的影响 基 础 技 术 关 键 技 术 形成中技 术 孕育中技 术 一、生 产 运作技 术 服 务 A B 二、工 艺 开 发 三、新 产 品开 发 四、 环 境 五、 产 品 质 量控制 六、客 户 服 务 七、其他 49 需求分析表 生 产单 位 /市 场 部 门 需求 类别 具体技 术 要求 对业务 活 动 的影响程度 高 中 低 一、生 产 运作技 术 服 务 二、工 艺 开 发 三、新 产 品开 发 四、 环 境 五、 产 品 质 量控制 六、客 户 服 务 七、其他 技术对生产影响分析 50 工作目标: 在内外部需求报告和技术市场调研报告的基 础上,评判来自生产 /市场的技术需求对竞争 力的影响。 51 工作描述: 根据内外部需求进行技术分类 针对每一项技术需求,按照四大类别进行技术对 竞争力的影响的评判 平衡各类需求,筛选出初步清单,作为战略与生 产影响分析的输入 52 5.技术对竞争力和生产影响矩阵 工作目 标 技术对竞争力 结合技术对竞争力的影响和对生 影响程度 产的影响的出需要重点发展的核心 技术范围 基础技术 工作描述 关键技术 将来自技术对竞争力影响分析和 对生产分析得出的技术清单填 形成孕育中技术 入矩阵 低 中 高 对业务活动影响程度 图 5 53 五 : 案例 :中国的手机产业 专注核心技术还是多元化 :中国企业发展中 的一个命门 . 多元化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 . 这是一 条投资驱动的发展道路 .关键在于市场机会 的把握 . 多元化可以解决企业规模快速壮大的问题 . 核心竞争力一般围绕技术市场展开 . 快速多元化 ,快速转变行业 . 54 案例 : 核心技术还是多元化 : 中国手机 企业的崛起与挑战 为什么中国企业不创新 ? 有许多原因 . 但有共 性 : 技术主要依靠模仿和引进 , 依靠购买 , 不 关注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 最新案例 :手机行业 . 为什么是手机行业 . 是一个年轻的行业。 是一个快速成长且市场巨大的产业。 是一个技术不断变化,创新不断涌现的产业 。 是一个有过辉煌但却快速下沉的产业。 55 手机产业的迅速发展 1987年中国广东省蜂窝式移动通信业务正式 开通,标志着中国通信市场开始步入移动通 信时代。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我国现有手机 生产约占全球产能的 50%,产量的 40%,成 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 56 1991 2005年我国电信业发展情况 57 中国手机业的崛起 市场占有率也从 1998年的 0%到 1999年的 4 ,再到 2003年 55,超越了跨国公司 . 2004年,国产手机的市场份额下降至 41%, 到 2005年国产手机继续收缩战线,市场占有 率持续走低,上半年约为 38%,下半年市场 占有率略有回升,约为 43%(信息产业部经 济运行司统计数据)。而且全年除联想手机 外,国产手机基本全军尽没,利润全部报亏 。 58 困境 2006年,国产手机虽然普遍重新实现了盈利,但整 体份额仍低迷不振自 4月市场份额跌破 30%后,市 场份额一直在 28%左右徘徊。 摩托罗拉,诺基亚、三星和索爱前四家跨国品重新 在中国市场取得垄断地位。 2007年随着 3G牌照的 发放,竞争格局将会更加激烈,中国手机市场洗牌 加剧将进入整合期,品牌竞争两极分化格局加剧。 从 2004年至 2005年,国产手机遭遇了滑铁卢,熊猫 易美崩盘、科健易主、南方高科落马,波导股份、 东方通信、厦新电子、 TCL 电子等全线亏损。 59 问题 什么因素导致了中国手机行业的走上了经繁 荣而不断下滑道路 为什么没有利用良好的发展机遇 , 走上自主创 新的良性发展道路 ? 60 创新的道路 中国手机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在 1998年以前, 我国的手机生产几乎是空白,国内企业主要 以合资的形式进入手机市场,规模大的有北 京 NOKIA、天津 MOTOROLA等,生产的就 是所谓第一代移动通信终端(模拟机,俗称 大哥大),这些合资企业采取散件组装的形 式生产国外品牌产品,谈不上任何技术,但 这些组装产品却为合资的中方带来了一定的 利润。 61 GSM时代 (1998-2000) 1998年,率先打响国产手机突围第一枪的中国科健 ,派出 6人的研发团队,前往美国 COMQUEST公司 ,进行技术学习与深造,这应该是中国国产企业在 技术研发方面的先驱。 1998年底, KGH-2000中文手机问世, 1999年 KGH -3000中文双频手机研发成功。 在 1998年至 2000年国产手机的 “混沌年代 ”,中科健 借助又韩国三星的资源优势,迅速成为国产手机第 一品牌。 当时,中科健的年销售量为 40余万台,是其他国产 手机销售量的总和,创造了中国手机的第一个辉煌 。 62 2001-2003 中国国产手机大多数还是 MKD(整机引进方式 )、 SKD(大散件组装 )、或者使用手机通信模块的方式 进行生产加工。 但科健、康佳、中兴、华为等国内企业,也进行了 大量的系统集成方案开发工作,包括 COMQUEST 方案、朗讯方案、 BORDCOM方案、 ADI方案、 TI 方案、 PHILIPS方案、 SKYWORKS方案、英飞凌 方案等等,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批手机研发生产等技 术领域的工程师。为国产手机产业建立了技术人才 基础。 63 2001-2003:设计公司的成立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2001年底 -2002年初,第一家 中国手机设计公司成立。其后一段时间,国产手机 产业中很重要的一个标志性环节 -设计公司 (design house)如雨后春笋般成立,以北京、上海、深圳三 地为中心,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代表公司有北京的 中天华通、中电未来 (后改名国 电未来 )、 CECW(中 电塞龙 )以及后来的启迪世纪、赛福集团;上海 的 禹华通信、上海龙旗通信、上海鼎为通信;深圳的 经纬科技、精诚 通等等。 64 2004-现在 在残酷的竞争中,国产手机品牌的市场份额开始逐 步下降,大多数国产手机企业收入和销量都下滑, 国产手机市场占有率直线下降到 48.1%。 2005年我国从事移动通信终端生产的企业有 65家国 产手机,但在业绩上却继续收缩战线。 据赛诺公司的数据显示,自 2006年 4月国产手机市 场份额跌破 30%后,一直在 28%左右徘徊。 65 产业由盛至衰 ,少有创新的原因 66 政府的市场保护与贴牌 牌照制度是中国政府保护中国本地企业的 一个常见手段 . 牌照使外资企业难以直接进军中国市场 . 牌照的存在 ,加上市场的高速发展 ,使牌照本 身变成了高含金量的产品 . 67 从牌照到贴牌 1999年 1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 “5号文件 ”规定,凡在中 国境内生产手机的企业必须要得到信息产业部颁发的手机 生产许可证,没有得到许可证的企业不允许进口国外手机 成套散件和生产手机产品。 从 1999年起,信息产业部已停止对外资手机生产牌照的发 放,并规定目前外资企业在国内生产的手机至少要出口 60%。 截至 2003年 7月,信息产业部一共颁发了 49张手机牌照, 其中, GSM手机牌照 30张,分别发给了 13家合资企业和 17家国内企业; CDMA牌照 19张,除了一家外资企业外, 其余全都颁给了国内企业。目前,同时拥有 GSM和 CDMA 牌照的手机厂商共有 12家,其中国内厂商有 11家,另外一 张颁发给外资企业摩托罗拉,只有 CDMA牌照的国内手机 厂商有 7家。 2005年 3月 ,手机牌照由审批制变为核准制 . 68 从自主研究到贴牌生产 1999年中科健与三星电子成立了合资公司,还进一步成立了 研发中心和研发基地,目的就在于培养自己的研发队伍。为 提高公司研发能力,还从韩国高薪聘请技术人员。 在 1998年至 2000年国产手机的 “混沌年代 ”,中科健借助三星 的资源优势,迅速成为国产手机第一品牌。当时,中科健的 年销售量为 40余万台,是其他国产手机销售量的总和。 但此后 ,贴牌生产成为主流 . 根据海关的统计,我国进口手机数量大增,主要进口国是韩 国和日本,这些手机仅是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