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汇报材料.docx_第1页
乡镇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汇报材料.docx_第2页
乡镇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汇报材料.docx_第3页
乡镇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汇报材料.docx_第4页
乡镇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汇报材料.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镇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汇报材料 因地制宜创特色 构建和谐新农村 *镇是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乡 镇之一。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 方针,结合镇情,确定了“农业强基、城建搭台、招商领 衔、文化唱戏”的整体工作思路,在新农村建设道路上, 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大*秘* 书*网() 帮您找文章 一、规划先行,全力建设新农村 建设新农村,规划是前提。好的规划是推进新农村建 设这一系统工程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们广泛进 行调研,充分了解村情民意;组织外出参观,认真借鉴外 地经验,为做好规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规划中,我们 立足高标准,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年实施。在* 镇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十二图二书”的基础上,邀请省 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全镇 28 个 行政村村庄布点规划全面完成,并对关山示范村总体规划 及*工业项目区、莲花路等重点路段进行专项规划设计, 力求体现“因地制宜,各富特色”。同时,对于重点发展 而又无力建设的地段暂辟为街头绿地,坚决防止低标准重 复建设,确保建设品位,着力塑造特色。 二、提速前进,大力发展新经济 建设新农村,经济是支撑。我们始终把发展经济作为 实现生活宽裕目标的重要抓手,做到特色农业强基础,工 业经济谋腾飞。XX 年,实现财政收入 922 万元,农民人均 纯收入 2900 元。我们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根据*的优 势,在南部山区建起以岐山、下山为代表的经济林果基地, 中部丘岗地区形成以关山、团山为代表的木材加工、煤炭 中转及园竹生产基地,在北部畈区发展以迎岗、双圩为代 表的生态养殖基地。一年来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特色, 涌现出迎岗村中寨生猪养殖、岐山方茂贵板栗园等规模较 大的基地 13 个,年效益在 70 万元以上;同时积极推进农 业产业化发展,大力扶持精米加工等龙头企业,扩大了规 模,提高了效益。牢固树立工业兴镇富民的理念,大力发 展工业经济,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建立招商项目跟踪服务 机制,努力营造亲商、惠商、安商氛围。加快*工业项目 区建设,搭建加快发展新平台,取得良好成效。几年来, 先后吸引上海柏运箱包、安徽钱楼铸业、腾达金属材料、 金利羊毛衫等 12 家企业投资*。去年全镇引资额达 4140 万元,仅钱楼铸业就实现产值 1.2 亿元,上缴利税 700 多 万元,不仅拉动了经济快速发展,而且增加了就业,带富 了群众。 三、夯实基础,着力培育新优势 一是实施“村村通”工程。抓住政策机遇,宣传发动 群众,规范筹资筹劳,完成龙头、莲花等 6 个村 16.5 公里 的水泥路修建工程。二是加快城镇建设。坚持新街开发与 老街改造并举,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并重,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兼顾,加大投入,硬化莲花中路,开发光华西路, 打通新老 105 国道,推动平行道建设。在全镇主干道安装 路灯,实施亮化工程。目前,配套齐全的光华路、莲花路, 功能齐全的农贸大市场、小商品市场,不但成为展示*崭 新形象的亮点,而且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规范经 营管理。为加大投入,我们树立经营城镇理念,吸引社会 力量参与城镇建设,在成功进行 8 次国有土地出让竞拍基 础上,又将莲花北路建设权整体拍卖,所得资金全部反哺 城镇建设。为强化管理,镇成立市容分局,配备车辆等设 施,开展环卫、城管等工作,签订“垃圾袋装”和“门前 三包”协议,镇区文明创建活动成效明显。 四、多措并举,努力创造新生活 新农村建设贵在一个新字。农村旧貌换新颜,农民兄 弟笑开颜。为此,我们广泛开展以“三清”、“四改”为 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整治活动,努力提高乡村文明程度。 尤其是对农村“六小工程”之一的沼气工程加大扶持力度, 重点抓好涉及 15 个村的“一池三改”示范工程,其中九棵 村南官楼村民组还改造了卫生间,20 户居民用上了太阳能。 截至目前全镇沼气工程共完成 800 口,受惠群众达 3200 人。 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广电、科技等事业。把文化当作产业 来发展,经济上大力支持,创新上大力扶持,目前全镇文 化资产达 300 万元,年创收 30 万元;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漫流河文学杂志定期出刊,文艺演出队长年活跃在田 间地头,电影队每年免费为农民放映电影 20 多场,科普小 组经常开展各种科技文化活动。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面完成, 全镇 30 个村都能收看到中央及各地方台近 40 套电视节目, 确保党的声音在全镇 6 万多人中间传颂。XX 年元月,全省 “电视进万家”活动启动仪式在*举行,极大地鼓舞了全 镇人民,增强了构建和谐乡村的动力。 五、发挥优势,尽力培育新农民 建设新农村,农民是主体。只有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 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才是有根之 木。我们充分发挥*职高的作用,开展职业技术培训;以 “阳光工程”项目为依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一年来, 共培训各类人员达 2550 人。同时,积极搞好劳务输出,提 升劳务经济,使广大农民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经受洗礼,得 到锻炼。全镇 1.8 万人的外出创业大军,每年不仅带回来 超亿元的劳务收入,有的还成为返乡创业明星,其中万山 村汪英甫便是外出创业者的佼佼者,去年回乡创办了顺华 木业,安排就业 60 多人,并带动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