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 ppt课件_第1页
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 ppt课件_第2页
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 ppt课件_第3页
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 ppt课件_第4页
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 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 疾 病预防策略与 措施措施 第一节第一节 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 一、概述 策略与措施 策略 根据具体情况而制定的指导全面工作 的方针,如基本原则、主要策略和组织 机构等。 1 措施 实现预期目标所需要采取的具体 行动方法、步骤和计划 两者关系 策略着眼全局,措施立足局部, 只有在正确的预防策略指导下,采用 合理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的预防效果 2 1958年第 11届 WHO 大会通过全球消灭天花计划以后, 通过 “全民普种 ”的策略 消灭天花。 到 1967年时天花发病数大量减少,但在一些呈 “地方性 ”流行的发展中国家,发病率仍居高不下。大规模种痘 带来的不良反应。 天花流行病学特征: 人们又发现天花的传播相当缓慢 ,波及的地区也比较局限,并且只有在感染者和易感 者密切接触的条件下才能实现。既往人们已经了解天 花仅在人间传播而无动物宿主,因无隐性感染故病例 容易被识别。 案例: 全球消灭天花的策略和措施 3 “环状接种 ”的策略 : 1967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强化消灭 天花计划中强调,除了继续提高痘苗接种率外,应该开 展监测工作,及时报告疫情,以便迅速在病例周围的人 群中接种痘苗,从而彻底地控制传播。 在全球消灭天花计划实施后 20年( 1977年)终于达到 了目标。 4 二、预防策略与措施的制定原则 1、贯彻预防为主、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 2、以影响健康的主要问题为出发点; 3、以全球卫生战略为依据。 5 制订依据 形势分析:以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 为背景来分析疾病的流行。 卫生服务需求和需要的研究是形势分析的 核心。 应对分析:一个国家和地区对疾病预防与控制 的总的对策,重点放在对疾病流行或疾病影响 起重要作用的领域。 卫生经济学评价是应对分析的重要手段。 循证保健: 无论在形势分析和应对分析中,都 应当以 “ 最佳质量证据 ” 为主要依据。 6 我国卫生工作方针 面向工农兵 预防为主 团结中西医 卫生工作 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预防为主 依靠科技进步 动员全社会参与 中西医并重 为人民健康服务 农村为重点 预防为主 中西医并重 依靠科技与教育 动员全社会参与 为人民健康服务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服务 五十年代 八十年代 九十年代( 96.12) 7 基本指导思想 “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 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 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 以农村为重点是 卫生工作的特点 8 营养不良 危险性生活 高血压 吸烟 酗酒 无洁净水 缺铁 固体性燃料释放的烟害 胆固醇过高 肥胖症 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死亡是上述原因造成 2002年全球健康报告年全球健康报告 中指出中指出 危害人类健康的十大原因危害人类健康的十大原因 9 前 50年 三环节两因素 有效控制传染病的 “卫生措施 ” 后 50年 行为因素 环境因素 生物遗传因素 卫生服务因素 “公共卫生措施 ” 二十世纪 ,现代公共卫生的发展 10 现代公共卫生的发展 计算机工程 信息工程 生物工程 诊断技术 疫苗研制 疾病监测 预防措施 治疗康复 迅速发 展 公共卫生服务 前景广阔 科技进步 疫苗、抗生素 研制及应用 20世纪前 60年 全球传染病 大幅度下降 11 发展方向从研究疾病到研究健康 以预防为导向的服务模式是符合现 代医学模式的最佳服务模式 12 影响健康的因素 不健康的行为因素和生活方式 嗜好(吸烟、饮酒等)、性行为、营 养、风俗习惯、体育锻炼、生活节奏以及 心理压力 13 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即除 了生物学因素外,同时有物理、化学、社会 经济、文化等因素 生物遗传因素 生物、遗传、生理、免疫 卫生保健系统的缺陷 医疗卫生设施、制度及其应用 把卫生工作的 侧重点由疾病的治疗转移到疾病的预防 。 14 三、疾病的分级预防 1、一级预防 :发病前期 存在各种潜在 的危害因子或某种病理生理的改变 2、二级预防 :发病期 轻重不一的临床 表现 3、三级预防 :发病后期 痊愈、死亡、 后遗症、残疾 15 易感期疾病分期 潜伏期 临床期 第一级 预防预防分级 第二级 预防 第三级 预防 健康促进 健康保护预防措施 早发现 早诊断 早治疗 对症治疗 康复治疗 三级预防和疾病自然史关系示意图 健康 疾病 疾病自然史 16 一、一级预防 primary prevention l 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 : 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 病因采取的措施,也是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的根 本措施 l 加强对病因的研究,减少对危险因素的接触,是一 级预防的根本 概念 健康促进 健康保护 17 健康促进 健康教育 自我保健 环境保护 优生优育 卫生立法 18 健康保护 l 健康保护: 为预防控制疾病最主要的措施。是对易感 人群实行特殊保护措施,以避免疾病发生 l 免疫接种: 预防麻疹、脊髓灰质炎、乙型肝炎等,这 些传染病被称为疫苗可以预防的疾病。推行计划免疫 可以加强免疫接种工作 l 劳动保护: 职业病可以通过劳动保护来预防,即消除 暴露或将暴露减少到不危害健康的水平,具体措施包 括使用替代原料、改进工艺流程和加强个人防护等 19 一级预防的双向策略( two pronged strategy) n 全人群策略( population strategy) ,旨在降低整个 人群暴露于危险的平均水平 n 高危策略( high risk strategy) ,旨在消除高危个体 的特殊暴露 概念 对整个人群的普遍预防和对高危人群的重点预 防结合起来,二者相互补充,可以提高效率。 20 全人群策略旨在降低整个人群对疾病危险因素的 暴露水平,它是通过健康促进实现的 高危策略旨在消除具有某些疾病的危险因素人群 的特殊暴露,它是通过健康保护实现的 目的 21 二)二级预防 secondary prevention 慢性病 传染病 早期发现的措施: l筛检 l定期健康检查 l设立专科门诊 l自我检查 概念 二级预防是在疾病的潜伏期 (又称亚临床期 )为了 阻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而采取的措施,又称 “三早 ”预防。 22 二级预防的核心是早期诊断 l 发现并及早治疗各种癌前期病变,属于肿瘤的二级 预防。 癌前期病变不是癌,但容易发展成癌 宫颈糜烂容易发展成宫颈癌 黑痣容易发展成黑色素瘤 萎缩性胃炎容易发展成胃癌 l 产前检查发现胎儿染色体异常,作出诊断后终止妊 娠,属于遗传病的二级预防 23 如何做好二级预防? l 向群众宣传防治知识和有病早治的好处 l 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l 开发适宜筛检的检测技术 24 三)三级预防 tertiary prevention l 又称 “临床预防 ”,是在疾病的临床期 (又称发病期 )为 了减少疾病的危害而采取的措施。 三级预防可以防止伤残和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 质量,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 l 三级预防的措施: 对症治疗 康复治疗 25 第二节 全球卫生策略和初级卫生保健 1977年第 30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全球卫生策略 - “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 health for all by the year 2000,HFA) 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UNICEF) 联合在阿拉木图召开会议,明确了推行 “初级卫生保 健 ” ( primary health care , PHC)是实现上述目标 的基本策略和基本途径 26 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里加召开会议,声明人人 享有卫生保健将作为 2000年以前及以后年代的一项 永久性目标 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常和初级卫生保健常常并提, 前者是目标,后者是手段 27 一、全球卫生策略的目标和指标 全球卫生策略的目标是 “到 2000年世界上所有的人都 达到在社会上、经济上使生活富有成效的那种健康水 平 ”。 这个目标简要通俗的说法就是 “2000年人人享有 卫生保健( HFA) ” 1981年第 31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 12项 供全球使用的 HFA最低限度指标 28 1、 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策略已获批准成为官方最高一级 的政策 即国家元首发表宣言承担义务;公平分配有 限的资源;社区充分参与;建立适宜的组织机构和管 理程序 2、 已经建立或加强了吸收人民参加实施策略的机构 即让人民提出要求和希望的积极而有效的机构;各政 党和社团能积极参加;卫生事业的决策权充分下放到 各个行政级别 29 3、 至少有 5的国民生产总值用于卫生事业 4、 有一个适当比例的卫生经费用于初级卫生保健 5、 资源分配公平 即在不同的人群或地区中,按人口 拥有的卫生经费、卫生人员和卫生设施大体相同 6、 发达国家的卫生经费至少有 0.7转拨给发展中国家 30 7、 全体居民都享有初级卫生保健 至少达到: 在家中或步行 15分钟的距离内有安全饮用水,在家中或附 近有适当的卫生设备 所有儿童都能得到预防白喉、破伤风、百日咳、麻疹、脊 髓灰质炎和结核的免疫接种 在步行或乘车 1小时的距离内有卫生保健服务,包括得到 至少 20种药物 由经过培训的人员接生,以及至少到 1岁的儿童保健 31 8、 儿童的营养状况应达到 至少 90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在 2500克以上 至少 90的儿童体重符合相应参考值的标准 9、 婴儿死亡率在 50 以下 10、 出生期望寿命在 60岁以上 11、 成年男女受教育的比例超过 70 12、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 500美元 32 初级卫生保健( PHC)是一种基本的卫生保健 ,它应 用技术上适宜、学术上可靠而又为社会能接受的方法 ,通过个人、家庭和社区的充分参与而达到普及,其 费用也是国家和社区依靠自力更生和自觉精神能够负 担得起的。 初级卫生保健从 促进健康 、 预防疾病 、 治疗疾病 和 康 复服务 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二、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 33 具体 内容包括 以下 9项: 1、对当前主要卫生问题及其预防控制方法的健康教育 2、改善食品供应和合理营养 3、提供足够的安全饮用水和基本的环境卫生设施 4、开展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 5、对主要传染病的免疫接种 6、对地方病的预防控制 7、对常见病的妥善处理 8、提供基本药物 9、预防控制非传染病和促进精神卫生 34 我国初级卫生保健的 总体目标 通过深化改革,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完善服务功 能,实行多种形式的农民医疗保障制度,解决农民基本 医疗和预防保健问题 努力控制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地方病,使广大农村居 民享受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本卫生保健服务 不断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到 2010年,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以 2000年为基 数分别下降 1 4和 1 5 平均期望寿命在 2000年基础上增加 1 2岁 35 我国初级卫生保健的 主要任务 1、落实疾病预防控制措施,重点控制传染病、地方 病、寄生虫病、职业病和其他重大疾病,加强精神卫生 工作,防止各种意外伤害。稳定计划免疫接种率,提高 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人口覆盖率。预防、管理慢性非 传染性疾病,做好老年保健 2、提高乡、村卫生机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水平 ,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的基本 医疗服务 3、加强对孕产妇和儿童的管理,提高农村孕产妇住 院分娩率,稳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改善 儿童营养状况,不断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36 4、加大农村改水、改厕力度,提高农村自来水及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结合小城镇和文明乡镇建设,创 建卫生乡镇,改善农村居民的劳动和生活环境。 5、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积极推进全国亿万农 民健康促进行动,提高农村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和 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增 强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入群健康 相关行为的形成。 37 6、依法加大对公共卫生、药品和健康相关产品的 监督力度,控制危害农村居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 题,努力抓好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和劳动卫生。 7、充分利用中医药资源,发挥中医药的特点与优 势,不断提高农村中医药服务水平。 8、完善和发展农村合作医疗,探索实行区域性大 病统筹,逐步建立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积极实行 多种形式的农民医疗保障制度。 38 分级管理 分步实施 分类指导 社会参与 协调发展 实施策略 39 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 创建支持的环境 加强社区的行动 发展个人的技能 调整保健服务方向 四、新公共卫生运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