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报警系统,规范_第1页
入侵报警系统,规范_第2页
入侵报警系统,规范_第3页
入侵报警系统,规范_第4页
入侵报警系统,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入侵报警系统,规范篇一: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4-XX 1 总 则 101 为了规范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设计,提高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质量,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以安全防范为目的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群体的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设计。 103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建设,应与建筑及其强、弱电系统的设计统一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可一次建成,也可分步实施。 104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应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开放性、可扩充性和使用灵活性,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用可靠。 105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的规 2 术 语 201 入侵报警系统 intruder alarm system (IAS) 利用传感器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探测并指示非法进入或试图非法进入设防区域(包括主观判断面临被劫持或遭抢劫或其他危急情况时,故意触发紧急报警装置)的行为、处理报警信息、发出报警信息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202 报警状态 alarm condition 系统因探测到风险而作出响应并发出报警的状态。 203 故障状态 fault condition 系统不能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正常工作的状态。 204 防拆报警 tamperalarm 因触发防拆探测装置而导致的报警。 205 防拆装置 tamper device 用来探测拆卸或打开报警系统的部件、组件或其部分的装置。 206 设防 set condition 使系统的部分或全部防区处于警戒状态的操作。 207 撤防 unset condition 使系统的部分或全部防区处于解除警戒状态的操作。 208 防区 defence area 利用探测器(包括紧急报警装置)对防护对象实施防护,并在控制设备上能明确显示报警部位的区域。 209 周界 perimeter 需要进行实体防护或和电子防护的某区域的边界。 2010 监视 surveillance area实体周界防护系统或和电子周界防护系统所组成的周界警戒线与防护区边界之间的区域。 2011 防护区 protection area 允许公众出入的、防护目标所在的区域或部位。 2012 禁区 restricted area 不允许未授权人员出入(或窥视)的防护区域或部位。 2013 盲区 blind zone 在警戒范围内,安全防范手段未能覆盖的区域。 2014 漏报警 leakage alarm 入侵行为已经发生,而系统未能做出报警响应或指示。2015 误报警 false alarm 由于意外触动手动装置、自动装置对未设计的报警状态做出响应、部件的错误动作或损坏、操作人员失误等而发出的报警信号。 2016 报警复核 check to alarm 利用声音和或图像信息对现场报警的真实性进行核实的手段。 2017 紧急报警 emergency alarm 用户主观判断面临被劫持或遭抢劫或其他危急情况时,故意触发的报警。 2018 紧急报警装置 emergency alarm switch 用于紧急情况下,由人工故意触发报警信号的开关装置。 2019 探测器 detector 对入侵或企图入侵行为进行探测做出响应并产生报警状态的装置。 2020 报警控制设备 controller 在入侵报警系统中,实施设防、撤防、测试、判断、传送报警信息,并对探测器的信号进行处理以断定是否应该产生报警状态以及完成某些显示、控制、记录和通信功能的装置。 202l 报警响应时间 response time 从探测器(包括紧急报警装置)探测到目标后产生报警状态信息到控制设备接收到该信息并发出报警信号所需的时间。 3 基本规定 301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 和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T 368 的相关规定。 302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设计应综合应用电子传感(探测)、有线无线通信、显示记录、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等先进而成熟的技术,配置可靠而适用的设备,构成先进、可靠、经济、适用、配套的入侵探测报警应用系统。 303 入侵报警系统中使用的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现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并经法定机构检验或认证合格。 304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根据防护对象的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环境条件、功能要求、安全管理要求和建设投资等因素,确定系统的规模、系统模式及应采取的综 合防护措施 2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建筑平面图和现场勘察报告,进行防区的划分,确定探测器、传输设备的设置位置和选型。 3 根据防区的数量和分布、信号传输方式、集成管理要求、系统扩充要求等,确定控制设备的配置和管理软件的功能。 4 系统应以规范化、结构化、模块化、集成化的方式实现,以保证设备的互换性。 305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设计流程与设计深度应符合附录 A 的规定。设计文件应准确、完整、规范。 4 系统构成 401 入侵报警系统通常由前端设备(包括探测器和紧急报警装置)、传输设备、处理控制管理设备和显示记录设备四个部分构成。 402 根据信号传输方式的不同,入侵报警系统组建模式宜分为以下模式: 1 分线制:探测器、紧急报警装置通过多芯电缆与报警控制主机之间采用一对一专线相连(图 402-1)。 2 总线制:探测器、紧急报警装置通过其相应的编址模块与报警控制主机之间采用报警总线(专线)相连(图402-2)。 3 无线制:探测器、紧急报警装置通过其相应的无线设备与报警控制主机通讯,其中一个防区内的紧急报警装置不得大于 4 个(图 402-3)。 4 公共网络:探测器、紧急报警装置通过现场报警控制设备和或网络传输接人设备与报警控制主机之间采用公共网络相连。公共网络可以 是有线网络,也可以是有线一无线一有线网络(图402-4)。 5 系统设计 51 纵深防护体系设计 511 入侵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符合整体纵深防护和局部纵深防护的要求,纵深防护体系包括周界、监视区、防护区和禁区。 512 周界可根据整体纵深防护和局部纵深防护的要求分为外周界和内周界。周界应构成连续无间断的警戒线(面)。周界防护应采用实体防护或和电子防护措施;采用电子防护时,需设置探测器;当周界有出入口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513 监视区可设置警戒线(面),宜设置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514 防护区应设置紧急报警装置、探测器,宜设置声光显示装置,利用探测器和其他防护装置实现多重防护。 515 禁区应设置不同探测原理的探测器,应设置紧急报警装置和声音复核装置,通向禁区的出入口、通道、通风口、天窗等应设置探测器和其他防护装置,实现立体交叉防护。 516 被防护对象的设防部位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 的相关要求。 52 系统功能性能设计 521 入侵报警系统的误报警率应符合设计任务书和或工程合同书的要求。 522 入侵报警系统不得有漏报警。 523 入侵报警功能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紧急报警装置应设置为不可撤防状态,应有防误触发措施,被触发后应自锁。 2 当下列任何情况发生时,报警控制设备应发出声、光报警信息,报警信息应能保持到手动复位,报警信号应无丢失: 1)在设防状态下,当探测器探测到有入侵发生或触动紧急报警装置时,报警控制设备应显示出报警发生的区域或地址; 2)在设防状态下,当多路探测器同时报警(含紧急报警装置报警)时,报警控制设备应依次显示出报警发生的区域或地址。 3 报警发生后,系统应能手动复位,不应自动复位。 4 在撤防状态下,系统不应对探测器的报警状态做出响应。 524 防破坏及故障报警功能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当下列任何情况发生时,报警控制设备上应发出声、光报警信息,报警信息应能保持到手动复位,报警信号应无丢失: 1 在设防或撤防状态下,当入侵探测器机壳被打开时。2 在设防或撤防状态下,当报警控制器机盖被打开时。3 在有线传输系统中,当报警信号传输线被断路、短路时。 4 在有线传输系统中,当探测器电源线被切断时。 5 当报警控制器主电源备用电源发生故障时。 6 在利用公共网络传输报警信号的系统中,当网络传输发生故障或信息连续阻塞超过 30s 时。 525 记录显示功能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系统应具有报警、故障、被破坏、操作(包括开机、关机、设防、撤防、更改等)等信息的显示记录功能。 2 系统记录信息应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性质等,记录的信息应不能更改。 526 系统应具有自检功能。 527 系统应能手动自动设防撤防,应能按时间在全部及部分区域任意设防和撤防;设防、撤防状态应有明显不同的显示。 528 系统报警响应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分线制、总线制和无线制入侵报警系统:不大于2s; 篇二: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户保护人、财产和环境的入侵报警系统(手动式和被动式)的通用技术要求,是设计、安装、验收入侵报警系统的基本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内、外部的入侵报警系统。本标准不涉及远程中心,也不包括入侵报警系统与远程中心之间通信数据的加载和卸载。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入侵探测器 第 1 部分:通用要求(idt IEC 60839-2-2) GB 入侵探测器 第 2 部分:室内用超声波多普勒探测器(idt IEC 60839-2-4)GB 入侵探测器 第 3 部分:室内用微波多普勒探测器(idt IEC 60839-2-5)GB 入侵探测器 第 5 部分:室内用被动红外探测器(idt IEC 60839-2-3)GB 入侵探测器 第 4 部分: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idt IEC 60839-2-6) GB 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 GB 12663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 15207 视频入侵报警器 GB 15209 磁开关入侵探测器 GB/T 15211 报警系统环境试验 GB 15407 遮挡式微波入侵探测器技术要求和试验规范(idt IEC 60839-1-2) GB/T 15408 报警系统电源装置、测试方法和性能规范(idt IEC 60839-1-2) GB/T 16572 防盗报警中心控制台 GB 16796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 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电磁兼容 试验与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电磁兼容 试验与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电磁兼容 试验与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电磁兼容 试验与测量技术 浪涌抗扰度试验 GB/T 电磁兼容 试验与测量技术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及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GA/T 74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GA/T 75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IEC 60839-5 报警系统 第 5 部分:报警信号传输系统技术要求 IEC 60839-7 报警系统 第 7 部分:报警传输系统中串行数据接口信息格式和协议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报警 alarm 生命、财产或环境面临严重威胁时的警告。IEC 60839-1-1 入侵报警系统 intrusion alarm system 用于探测设防区域的非法入侵行业并发出报警信号的电子系统或网络。IEC 60839-1-1 正常状态 normal condition 报警系统处于完全可使用而不在任何其他限定情况下的状态。IEC 60839-1-1 报警状态 alarm condition 报警系统或其部分因对面临的危险作出响应而产生的状态。IEC 60839-1-1 故障状态 fault condition 使报警系统无法按照相关标准的技术要求进行工作的系统状态。IEC 60839-1-1 试验状态 test condition 系统的正常功能被作试验用的报警系统状态。IEC 60839-1-1 断线状态 disconnection condition 故意造成的报警系统状态,使得系统的一部分不能工作。IEC 60839-1-1 报警信号 alarm signal 由处于报警状态中的报警系统发出的信号。IEC 60839-1-1 故障信号 fault signal 由处于故障状态中的入侵报警系统发出的信号。IEC 60839-1-1 防拆装置 tamper device 用来探测故意干扰(拆卸或打开)报警系统的部件或一部分的装置。IEC 60839-1-1 防拆探测 tamper detection 使用防拆装置探测对报警系统或其部分的故意干扰。IEC 60839-1-1 防拆保护 tamper alarm 使用电气或机械方法防止对报警系统或其部分的故意干扰。IEC 60839-1-1 防拆报警 tamper alarm 由防拆装置的动作而发出的报警. IEC 60839-1-1 误报警 false alarm 由于意外触动手动装置、自动装置对未设计的报警状态做出响应、部件的错误动作或损坏、*作人员失误等而发出的报警信号。IEC 60839-1-1 漏报警 false alarm 入侵行为已经发生,而系统没有作出报警响应或指示。探测器 detector 用来辨别面临危险的不正常情况下而产生报警状态的装置。IEC 60839-1-1 传感器 sensor 探测器用来辨别状态变化的部分,这个状态变化能指示面临危险性。IEC 60839-1-1 处理器 processor 通过对一个或更多传感器输出的处理以断定是否应该产生报警状态的装置。 控制器 controller 对探测器的信号进行处理以断定是否应该产生报警状态以及完成某些显示、控制、记录和通信功能的装置。 IEC 60839-1-1 系统响应时间 response time 从探测器(包括人工启动开关、按钮或电键)探测到目标后产生报警状态信息到控制器接收到该信息并发出报警信号所需的时间。 中央控制设备(中心控制台)central control equipment 接收、处理、显示来自探测器、控制器和各种信息并发出控制指令的装置。 远程中心 remote center 远离受保护场所、在此收集有关一个或多个报警系统的状态信息,或用作报告(就接收中心而言)或用作向前传输(就卫星站或收集点而言) 。IEC 60839-1-1 报警接收中心 alarm receiving center 连续不断有人*纵的远程中心,有关一个或多个报警系统的信息向它做出报告。 IEC 60839-1-1 卫星站 satellite station 平常无人*纵但备有在紧急情况下供人*作的设备,有关若干报警系统状态的信息是在这里收集的,或是直接或是通过远远的卫星站向前传输到报警接收中心。IEC 60839-1-1 收集点 collector point 无人*纵的远程中心,不具有供人在紧急情况下*作的设备,有若干报警系统状态的信息在这里收集,或是直接或是通过卫星站向前传输到报警接收中心。IEC 60839-1-1 监控中心 monitoring center 有人*纵的远程中心,报警信号传输系统的状态在此进行监控。IEC 60839-1-1 组合系统 combined system 在探测、传输、控制、处理环节上,采用两种(含两种)技术以上的报警系统。IEC 60839-1-1 报警信号传输系统 alarm transmission system 用来把一个或更多报警系统状态的信息传送到一个或更多接收中心的设备和网络。IEC 60839-1-1 手动控制装置 physical protection 影响报警控制单元动作的手动*作开关、按钮或电键。IEC 60839-1-1 实体防护 physical protection 防止部件受损坏的保护或防止人受伤害的保护。IEC 60839-1-1 设置警戒(设防状态) set condition 使报警状态能够指示出来的一种状态。 解除警戒(撤防状态) unset condition 使报警状态不能指示出来的一种状态。 4 技术要求 系统概述 入侵报警系统应包括前端设备、传输设备和控制/显示/处理/记录设备。前端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探测器;传输设备包括电缆或数据采集和处理器(或地址编辑解码器/发射接收装置) ;控制设备包括控制器或中央控制台,控制器/中央控制台应包含控制主板、电源、声光指示、编程、记录装置以及信号通信接口等。入侵报警系统设备应分别符合 GB 10408 系列标准、IEC 60839-5 系列标准、IEC 50839-7 系列标准、GB 12663、GB 15207、GB 15209、GB 15407、GB/T 16572 等相关标准的技术要求。 入侵报警系统可有多种构成模式。各种不同入侵报警系统的共同部分的基本构成如图 1 所示。 注 1:声光指示、编程装置、信号通信接口可为分离部件,也可为组合或集成部件。 注 2:入侵报警系统中探测器与控制器之间、控制器与远程中心的信号传输可以采用有线或/和无线传输方式。 注 3:入侵报警系统可以包括其他附加装置,但它们均应符合本标准的相关要求。 系统设计 规范性和实用性 入侵报警系统的设计应基于对现场的实际勘察,根据环境条件、防范对象、投资规模、维护保养以及接处警方式等因素进行设计。系统的设计应符合有关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标准的要求,符合有关设计规范、设计任务书及建设方的管理和使用要求。设备选型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相关管理规定的要求。 先进性和互换性 入侵报警系统的设计和技术上应有适度超前性和互换性,为系统的增容和/或改装留有余地。 准确性 入侵报警系统应能准确及时地探测入侵行为、发出报警信用卡号;对入侵报警行号、防折报警信号、故障信号的来源应有清楚和明显的指示。 入侵报警系统应能进行声音复核,与电视监控系统联动的入侵报警系统应能同时进行声音复核和图像复核。 系统误报警率应控制在可接受的限度内。入侵报警系统不允许有漏报警。 完整性 应对入侵设防区域的所有路径采限防范措施,对入侵路径上可能存在的实体防护薄弱环节应有加强防范措施。所防护目标的 5m 范围内应无盲区。 纵深防护性 入侵报警系统的设计应采用纵深防护体制,应根据被保护对象所处的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对整个防范区域实施分区域、分层次的设防。一个完整的防区,应包括周界、监视区、防护区和禁区四种不同类型的防区,对它们应采限不同的防护措施。 防护区内应设立控制中心,必要时还可设立一个或多个分控中心。控制中心宜设在禁区内,至少应设在防护区内。 联动兼容性 入侵报警系统应能与电视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等联动。当与其他系统联合设计时,应进行系统集成设计,各系统之间应相互兼容又有独立工作。入侵报警的优先权仅次于火警。 系统基本功能 探测 入侵报警系统应对下列可能的入侵行为进行准确、实时的探测并产生报警状态: a) 打开门、窗、空调百叶窗等; b) 用暴力通过门、窗、天花板、墙及其他建筑结构;c) 破碎玻璃; d) 在建筑物内部移动; e) 接触或接近保险柜或重要物品; f) 紧急报警装置的触发。 当一个或多个设防区域产生报警时,入侵报警系统的响应时间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分线制入侵报警系统:不大于 2s; b) 无张和总线制入侵报警系统的任一个防区首次报警:不大于 3s; 其他防区后续报警:不大于 2s; 指示 入侵报警系统应能对下列状态的事件来源和发生的时间给出指示; a) 正常状态; b) 试验状态; c) 入侵行为产生的报警状态; d) 防拆报警状态; e) 故障状态; f) 主电源掉电、备用电源欠压; g) 调协警戒(布防)/解除警戒(撤防)状态; h) 传输信息失败。 控制 入侵报警系统应能对下列功能进行编程设置; a) 瞬时防区和延时防区; b) 全部或部分探测回路设备警戒(布防)与解除警戒(撤防) ; c) 向远程中心传输信息或取消; d) 向辅助装置发激厣信号; e) 系统试验应在系统的正常运转受到最小中断的情况下进行。 记录和查询 入侵报警系统应能对下列事件记录和事后查询: a) 所列事件、所列编程设置; b) *作人员的姓名、开关机时间; c) 警情的处理; d) 维修。 传输 a) 报警信号的传输可采用有线和/或无线传输方式; b) 报警传输系统应具有自检、巡检功能; c) 入侵报警系统应有与远程中心进行有线和/或无线通信的接口,并能对通信线路故障进行监控; d) 报警信号传输系统的技术要求应符合 IEC 60839-5; e) 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应符合 IEC 60839-7 的要求。 设备安装要求 入侵报警系统设备的安装、线缆的敷设等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和相关管理规定的要求。 电源 入侵报警系统的电源装置,应符合 GB/T 15408 的要求。系统应有备用电源,其容量至少应能保证系统正常工作时间大于 8h。备用电源可以下列之一或其组合; a) 二次电池及充电器; b) UPS 电源; c) 发电机。 5 安全性要求 入侵报警系统所使用的设备应符合 GB 16796 和相关产品标准规定的安全性要求。 入侵报警系统的任何部分的机械结构应有足够的强度,能满足使用环境的要求,并能防止由于机械不稳定、移动、突出物和锐边造成对人员的伤害。 在具有易燃易爆物质的特殊区域,入侵报警系统应有防爆措施并符合有关规定。 室外有线入侵报警系统的线路宜屏蔽。 6 电磁兼容性要求 入侵报警系统所使用的设备应能承受下列电磁兼容性试验要求; a) GB/T 中,严酷等级 3 的静电放电干扰; b) GB/T 中,严酷等级 3 的射频电磁场干扰; c) GB/T 中,严酷等级 3 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 d) GB/T 中,严酷等级:交流电源线不超过 3,信号线不超过 2 的浪流涌干扰; e) GB/T 中,严酷等级:40%UT10 个周期的电压暂降,0% UT10 个周期的短暂中断干扰; 试验中系统工作正常,不应产生报警和漏报警。 7 防雷接地要求 设计入侵报警系统时,选用的设备应符合电子设备的雷电防护要求。 入侵报警系统应有防雷击措施。应设置电源避雷装置,宜设置信号避雷装置。 系统应等电位接地;单独接地电阴不大于 4,接地导线截面应大于 25mm2 。 室外装置和线路防雷和接地设计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8 环境适应性要求 入侵报警系统所使用的设备应符合 GB/T 15211 的要求; 在有腐蚀性气体和易燃易爆的环境中工作的入侵报警系统设备,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9 可靠性要求 入侵报警系统所使用的设备,其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MTBF)不应小于 5000h; 系统验收后的首次故障时间大于 3 个月 10 标志 入侵报警系统所使用设备应该在其上清晰而耐久地标出下列资料: a) 厂家名称; b) 批号; c) 生产日期(可以用代号) ; d) 供电额定值,例如标称电压、电流和频率; 端子和引线应该加以编号,加上颜色或者用别的方法来识别。 标记必须耐入和易读,标牌不应被容易取下且不卷曲。11 文件提供 同设备一起提供的资料 如果不能从设备上看清楚,应出随设备给出正确安装的详细说明书。任何设备在输入极性接反时可能受损的情况,应在使用说明书中陈述清楚。 设计文件 承建方应按 GA/T 75 的要求,向建设方提供规定的全部设计文件;图纸应规范,图形符号应符合 GA/T 74 的要求 篇三:GB50394-XX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含条文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Code of design for intrusion alarm systems englneerlng GB 50394-XX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2 0 0 7 年 8 月 1 日 中国计划出版社 XX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 586 号 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 50394XX,自 XX 年 8 月 1 日起实施。其中,第、 、 、(3)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 oO 七年三月二十一日 前言 根据建设部建标XX87 号文件关于印发“二 o O o至二 Oo 一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本规范编制组在认真总结我国入侵报警系统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标准,广泛征求国内相关技术专家和管理机构的意见,制定了本规范。 本规范是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 的配套标准,是安全防范系统工程建设的基础性标准之一,是保证安全防范工程建设质量、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安全的重要技术保障。 本规范共 10 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系统构成,系统设计,设备选型与设置,传输方式、线缆选型与布线,供电、防雷与接地,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电磁兼容性、环境适应性,监控中心。 本规范中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公安部负责日常管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应用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北京市海淀区首都体育馆南路一号,邮政编码:100044,电话:01088512998,传真:01088513960,Email:tcl00 Sjl)以供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主编单位: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参编单位: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一二研究所西安北方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陕西省公安厅科技处 主要起草人:李天銮 施巨岭 刘希清 万军 金巍 目次 1 总则?1 2 术语?2 3 基本规定?3 4 系统构成?5 5 系统设计?7 纵深防护体系设计?(7) 系统功能性能设计?(7) 6 设备选型与设置?10 探测设备?(1 o) 控制设备?(1 2) 6-3 无线设备?(1 2)管理软件?(13) 7 传输方式、线缆选型与布线?(14) 传输方式?(1 4) 线缆选型?(1 4) 布线设计?(15) 8 供电、防雷与接地?(15) 9 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电磁兼容性、环境适应性?(1 8) 10 监控中心? 附录 A 设计流程与深度? 附录 B 常用入侵探测器的选型要求? 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条文说明? 1 总则 为了规范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设计,提高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质量,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以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