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品高考复习方案XX数学_第1页
全品高考复习方案XX数学_第2页
全品高考复习方案XX数学_第3页
全品高考复习方案XX数学_第4页
全品高考复习方案XX数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品高考复习方案 XX数学篇一:全品一轮复习全套作业手册全品高考复习方案 | 物理 新课标 课时作业(一) 第 1讲 描述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 基础巩固 1下列叙述中表示时刻的是( ) A5 分钟即兴演讲 B小球释放 3秒后落地 C12 秒 80是男子 110米栏最新世界纪录 DXX 年 8月 18日 09点 00分,南京青奥会自行车公路计时赛开始比赛 2图 K1-1是某公园水平地面上半径为 R的中国古代八卦图,中央“S”形部分由两个直径都为 R的半圆组成马大爷在晨练时,从 A点出发沿曲线 ABCOADC行进当他走到 D点时,他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 )A2R 图 K1-1 2R,向西南 B4R 2R,向东南 D3R R,向西北 5C.R 2R,向东南 2 3XX安徽黄山质量检测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是 3 m/s2,这意味着 ( ) A该物体在任 1 s末的速度是该秒初速度的 3倍 B该物体在任 1 s末的速度比该秒的初速度大 3 m/s C该物体在第 1 s末的速度为 3 m/s D该物体在任 1 s初的速度比前 1 s末的速度大 3 m/s 4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的方向可能为负 B加速度增大,速度可能反而越来越小 C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可能反而越来越小 D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定同向或反向 技能强化 5有下列几种情景: 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 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 运动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 “天宫一号”空间站在绕地球匀速转动 其中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是( ) A因为火箭还没有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 B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为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 D尽管“天宫一号”空间站绕地球匀速转动,但加速度不为零 6为提高百米赛跑运动员的成绩,教练员分析了运动员跑百米全程的录像带,测得: 运动员在前 7 s跑了 61 m,7 s末到 s末跑了 m,跑到终点共用 s,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百米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m/s B运动员在前 7 s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m/s C运动员在 7 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约为 m/s D无法估算运动员在 7 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 7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 K1-2所示,由图中数据可求出的物理量是( )图 K1-2 A物体的初速度 B物体的加速度 C物体的平均速度 D物体通过的路程 8质点沿直线 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 O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 x52t3,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 v6t2.各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该质点在 t0 到 t2 s间的平均速度和 t2 s到t3 s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 ) A12 m/s,39 m/s B8 m/s,38 m/s C12 m/s, m/s D8 m/s,12 m/s 9测速仪安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如图 K1-3所示,B 为测速仪,A 为汽车,两者相距 335 m某时刻 B发出超声波,同时 A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 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 A、B 相距 355 m,已知声速为 340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K1-3 A经 1 s,B 接收到返回的超声波 B超声波追上 A车时,A 车前进了 10 m CA 车加速度的大小为 10 m/s2 DA 车加速度的大小为 5 m/s2 10一条东西方向的平直公路边上有两块路牌A、B,A 在西,B 在东,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自东向西经过B路牌时,一只小鸟恰自 A路牌向 B匀速飞去,小鸟飞到汽车正上方立即折返,以原速率飞回 A,过一段时间后,汽车也行驶到 A.以向东为正方向,它们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K1-4所示,图中 t22t1,由图可知( )图 K1-4 A小鸟的速率是汽车速率的两倍 B相遇时小鸟与汽车位移的大小之比是 31 C小鸟飞行的总路程是汽车的倍 D小鸟和汽车在 0t2 时间内位移相等 11有些国家的交通管理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别制定了死亡加速度为 500g(g取 10 m/s2),以醒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那么大的加速度,一般情况下车辆是达不到的,但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时,将会达到这一数值试问: (1)一辆以 72 km/h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在一次事故中撞向停在路上的大货车上,设大货车 没有被撞动,汽车与大货车的碰撞时间为103 s,汽车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 (2)若汽车内装有安全气囊,缓冲时间为 1102 s,汽车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 挑战自我 12一辆客车在某高速公路上行驶,在经过某直线路段时,司机驾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司机发现其正要通过正前方高山悬崖下的隧道,于是鸣笛,5 s后听到回声,听到回声后又行驶 10 s司机第二次鸣笛,3 s后听到回声请根据以上数据计算一下客车的速度,看客车是否超速行驶已知此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 120 km/h,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 m/s. 课时作业(二) 第 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基础巩固 1XX河南郑州质检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 7 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 3 s 内的平均速度大6 m/s,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 A1 m/s2 B m/s2 C3 m/s2 D4 m/s2 2从距离水平地面高为 h的地方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最后落至地面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条件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上升阶段的加速度与物体下落阶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B物体上升阶段的加速度与物体下落阶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物体上升过程经历的时间等于物体下落到地面过程经历的时间 D物体上升过程经历的时间小于物体下落到地面过程经历的时间 图 K2-1 3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做了如下的实验:他让一个铜球从阻力很小(可忽略不计)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并且做了上百次假设某次实验伽利略是这样做的:在斜面上任取三个位置 A、B、C,让小球分别由A、B、C 滚下,如图 K2-1所示让 A、B、C 与斜面底端的距离分别为 x1、x2、x3,小球由 A、B、C 运动到斜面底端的时间分别为 t1、t2、t3,小球由 A、B、C 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分别为 v1、v2、v3,则伽利略用来证明小球沿光滑斜面向下的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关系式是( ) vvvA. 234 xxxB. t1t2t3 vvvC. t1t2t3Dx1x2x2x3 4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 x与时间 t的关系为x3t2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A第 2 s内的位移是 9 m B前 3 s内的平均速度是 7 m/s C任意相邻 1 s内的位移差都是 2 m D任意 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 3 m/s 技能强化 5XX 年 4月 30日至 5月 4日,上海自驾游博览会暨驾生活嘉年华在安亭上海国际汽车城汽车会展中心举行若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运动,表中给出了某些时刻汽车的瞬时速度,根据表中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可以得出( ) A.汽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3 m/s B汽车前 6 s内的位移为 54 m C汽车第 8 s末的速度为 24 m/s D汽车运动第 7 s内的位移为 16 m 6雾霾天气会严重影响交通有一辆卡车以 54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模糊看到正前方十字路口一个老人跌倒(假设没有人扶起他),该司机刹车的反应时间为 s,刹车后卡车匀减速前进,最后停在老人前 m处,避免了一场事故已知刹车过程中卡车加速度大小为 5 m/s2,则( ) A司机发现情况后,卡车经过 s 停下 B司机发现情况时,卡车与该老人的距离为 30 m C从司机发现情况到停下来的过程,卡车的平均速度为 11 m/s D若卡车的初速度为 72 km/h,其他条件都不变,则卡车将撞到老人 7一名观察者站在站台边,火车进站从他身边经过,火车共 10节车厢,当第 10节车厢完全经过他身边时,火车刚好停下设火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每节车厢长度相同,则第 8节和第 9节车厢从他身边经过所用时间的比值为( ) 3 2 C(21)(32) D(32)(21) 8XX 年 8月 4日,云南昭通市鲁甸县发生级地震,空降兵某部官兵使用新装备从 260 m超低空跳伞参与救援若跳伞空降兵在离地面 224 m高处,由静止开始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一段时间后,立即打开降落伞,以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空降兵的安全,要求空降兵落地速度不得超过 5 m/s(g取 10 m/s2)则( ) A空降兵展开伞时离地面高度至少为 125 m,相当于从 m 高处自由落下 B空降兵展开伞时离地面高度至少为 125 m,相当于从 m 高处自由落下 C空降兵展开伞时离地面高度至少为 99 m,相当于从 m 高处自由落下 D空降兵展开伞时离地面高度至少为 99 m,相当于从 m 高处自由落下 9在一次大气科考活动中,探空气球以 10 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某时刻从气球上 脱落一个物体,经 16 s到达地面求物体刚脱离气球时气球距离地面的高度(g 取 10 m/s2) 挑战自我10某物理小组调试电动升旗控制器,已知国歌从响起到结束的时间是 48 s,学校旗杆高度是 19 m,红旗从离地面 m处开始升起小组同学先按下加速按钮,使红旗沿旗杆向上匀加速运动,时间持续 4 s,然后按下匀速按钮使红旗做匀速运动,最后按下减速按钮使红旗做匀减速运动,已知红旗加速时和减速时加速度大小相等,红旗到达旗杆顶端时的速度恰好为零试计算红旗匀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的大小和红旗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 专题(一) 专题 1 运动图像 追及与相遇问题 基础巩固 1XX广东江门调研跳伞运动员从高空悬停的直升机上跳下,运动员沿竖直方向运动的 v-t图像如图 Z1-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Z1-1 A运动员在 010 s 内的平均速度小于 10 m/s B15 s 末开始运动员处于静止状态 C10 s 末运动员的速度方向改变 D1015 s 内运动员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 2甲、乙两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 x与时间 t的关系图像如图 Z1-2所示,则( )图 Z1-2 A乙质点做减速运动 B甲、乙两个质点从同一地点出发 C当甲、乙两个质点速度相同时,二者之间的距离为零 D当甲、乙两个质点两次相遇时,二者的速度大小不相等 图 Z1-3 3XX上海松江期末如图 Z1-3所示,汽车以 10 m/s的速度匀速驶向路口,当行驶至距路口停车线 20 m处时,还有 3 s绿灯就要熄灭,而该汽车在绿灯熄灭时刚好停在停车线处,则汽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可能是图 Z1-4中的( ) 篇二:全品高考复习方案 物理 听课手册第一单元 直线运动 第 1讲 描述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 核心填空 一、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_的点叫作质点 2条件: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_和_对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就可以看作质点 二、参考系 1定义:研究物体运动时,_用以作参考的物体 2选取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通常以_为参考系 三、时刻和时间 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_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置、瞬时速度、动能等状态量 2时间是两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_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移、路程、功等过程量 四、路程和位移 1路程指运动轨迹的长度,它是_量 2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它是_量 五、速度1定义:物体_和所用时间的比值 2定义式:v_ 3方向:与_同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 六、加速度 1定义:物体_和所用时间的比值 2定义式:a_ 3方向:与_的方向一致,由_的方向决定,而与 v0、v 的方向无关 易错判断 (1)参考系必须是静止的物体( ) (2)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 (3)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 (4)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在该时刻或该位置的运动方向( ) (5)甲的加速度 a甲12 m/s2,乙的加速度 a乙15 m/s2,a 甲a 乙( ) (6)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可能减小( )考点一 对质点、参考系、位移、路程的理解 1.(质点与参考系)在“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中,观察到太阳表面上有颗小黑点缓慢走过,那便是金星图 1-1为 XX年 6月6日上演的“金星凌日”过程,持续时间达六个半小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图 1-1 A地球在金星与太阳之间 B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太阳看成质点 C图中 9:30:41 为凌甚时间 D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运动的 2(多选)(参考系与位移)湖中 O处有一观察站,一小船从 O处出发一直向东行驶 4 km,又向北直线行驶 3 k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对于 O处的观察员,小船运动的路程为 7 km B相对于小船,O 处的观察员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C相对于 O处的观察员,小船最终位于东偏北 37方向 5 km处 D相对于湖岸上的另一观察员,小船不可能是静止的 3(位移与路程)如图 1-2所示,物体沿两个半径为 R的圆弧由 A到 C,则它的位移和路 程分别为( ) 图 1-25 A.,A 指向 C;10R255B.,A 指向 C;R 225 ,A 指向 C; 25 10R,C 指向 A; 2 特别提醒 1质点是理想模型,实际并不存在模型化处理是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思想物理学中理想化的模型有很多,如质点、轻杆、轻绳、轻弹簧等;还有一些过程类理想化模型,如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等 2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对于同一个物体运动的描述,选用的参考系不同,其运动性质可能不同 3对位移和路程的辨析如下表 x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 t.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 x,用 tx 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 ) t 图 1-3A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 B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 C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多选)XX无锡模拟 如图 1-4所示,一人骑自行车晨练,由静止开始沿直线 运动,她在第 1 s内、第 2 s内、第 3 s内、第 4 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 1 m、2 m、3 m、4 m,则( ) 图 1-4 A她在 4 s末的瞬时速度为 4 m/s B她在第 2 s内的平均速度为 2 m/s C她在 4 s内的平均速度为 m/s D她在 1 s末的速度为 1 m/s 特别提醒 x 1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由于速度不变,即 x 跟 t的比值 tx 度相同,即 v t x 2在变速运动中,v随 x 或 t 选取的不同而不同,它只能粗略地描述这段位移t 上或这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考点三 对加速度及速度与加速度关系的理解 对加速度及速度与加速度关系的理解,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速度是运动状态量,对应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臵)的运动快慢和方向 2速度变化量 vvv0 是运动过程量,对应于某一段时间(或发生某一段位移),若取 v0为正,则 v0 表示速度增加,v v 3加速度 a“速度变化率” ,表示在单位时间的速度变化量,反映了速度 t 变化的快慢 4加速度 a与速度 v无直接联系,与 v 也无直接联系,v 大,a 不一定大; v 大,a 也不一定大如飞机飞行的速度 v很大,a 也可能等于零;列车由静止到高速行驶,其速度变化量很大,但经历时间也长,所以加速度并不大考向一对加速度概念的理解 1(多选)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正方向运动,a 甲4 m/s2,a 乙4 m/s2,那么对甲、乙两物体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加速度与乙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B甲做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减速直线运动 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变化快 D每经过 1 s,甲的速度增加 4 m/s 考向二加速度的计算2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 d cm的遮光板,如图 1-5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 t1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 t2 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 t s则滑块的加速度约为( )图 1-5 A m/s2 B m/s2 C m/s2 D不能计算 考向三速度与加速度关系的理解 3(多选)XX江南十校摸底 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的方向也为正 B物体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越来越大 C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一定越来越大 D加速度可能既不与速度同向,也不与速度反向 特别提醒 (1)速度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加速度由合力决定其大小和方向 (2)速度变化量大小与加速度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速度变化量的大小由加速度和速度变化的时间决定 (3)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关键是看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而不是看加速度的变化情况加速度的大小只反映速度变化(增加或减小)的快慢 考点四 匀速直线运动是一种理想化模型,是最基本、最简单的运动形式,应用广泛例如:声、 篇三:XX 届物理高考一轮复习全品作业手册课时作业(一) 第 1讲 描述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 基础热身 1XX 年 7月 11日上午,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空军跳伞运动大队联袂在西安上演了精彩飞行和跳伞表演在表演中,八一飞行表演队的 6架表演机保持队形,直刺苍穹,做出了 18个高难度动作,如图 K11 所示,下列关于飞机运动情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 K11 A地面上的人看到飞机飞过,是以地面为参考系 B飞行员看到观礼台向后掠过,是以飞机为参考系 C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静止的 D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运动的 2某登山队成功登上珠峰的线路如图 K12 所示,根据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K12 A由起点到终点登山队所走线路的总长度等于位移 B线路总长度与登山队所走时间的比值等于登山队的平均速度 C线路总长度与登山队所走时间的比值等于登山队的平均速率 D在计算登山队的速度时可以把登山队当作质点 3XX 年 6月 27日凌晨 4时 16分,中国载人深潜器“蛟龙”号 7 000 米级海试最大下潜深度达 7 062 米,下潜全程历时 16小时 17分,于 20时 33分完成下潜任务后顺利返回到“向阳红 09”母船关于此次下潜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7 062 米”是指位移 B “7 062”是指路程 C16 小时 17分是指时间 D20 时 33分是指时刻 4XX合肥模拟两位杂技演员,甲从高处自由落下的同时乙从蹦床上竖直跳起,结果两个同时落到蹦床上,若以演员自己为参考系,此过程中他们各自看到对方的运动情况是( ) A甲看到乙先朝上、再朝下运动 B甲看到乙一直朝上运动 C乙看到甲先朝下、再朝上运动 D甲看到乙一直朝下运动 技能强化5如图 K13 所示是汽车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K13 甲所示的位置,经过 8 s后指针指示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若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约为( ) 甲 乙 图 K13 A11 m/s2 B m/s2 C m/s2 D m/s2 6XX 年 6月 16日 18时 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图 K14 为发射火箭点火后瞬间关于这一瞬间的火箭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K14 A火箭的速度很小,加速度很大 B火箭的速度很大,加速度也很大 C火箭的速度很小,加速度也很小 D火箭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很小 7XX成都模拟为提高百米赛跑运动员的成绩,教练员分析了运动员跑百米全程的录相带,测得:运动员在前 7 s跑了 61 m,7 s末到 s末跑了 m,跑到终点共用 s,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百米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m/s B运动员在前 7 s 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m/s C运动员在 7 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约为 m/s D无法知道运动员在 7 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 8如图 K15 甲所示,一个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从 t0 时刻起,物体在水平向右的力 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在 0到 t0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 a随时间 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则( ) 甲 乙 图 K15 A在 0到 t0时间内,物体速度逐渐变小 B在 t0时刻,物体速度增加到最大值 C在 0到 t0时间内,物体做直线运动 D在 0到 t0时间内,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 1 9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 s拍一次照片,得到的照片如图 K16 所 10 示,则小球在图中过程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图 K16 A m/s B m/s C m/s D无法确定 10下表是四种交通工具做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改变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速度变化最大,加速度最大 B的速度变化最慢 C的速度变化最快D的末速度最大,但加速度最小 11一质点沿直线 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 O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 x5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 v6t2(m/s)该质点在 t0 到 t2 s间的平均速度 v1和 t2 s到 t3 s间的平均速度 v2大小分别是多少? 挑战自我 12在一次海上军事演习中,一艘鱼雷快艇以 30 m/s的速度追击前面同一直线上正在逃跑的敌舰当两者相距L02 km时,以 60 m/s的速度发射一枚鱼雷,经过t150 s,艇长通过望远镜看到了鱼雷击中敌舰爆炸的火光,同时发现敌舰仍在继续逃跑,于是马上发出了第二次攻击的命令,第二枚鱼雷以同样速度发射后,又经 t230 s,鱼雷再次击中敌舰并将其击沉求第一枚鱼雷击中前后,敌舰逃跑的速度 v1、v2 分别为多大? 课时作业(二) 第 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基础热身 1电影特技中有一种叫做“快镜头”的方法,对于一个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不使用特技时,屏幕上汽车的加速度为 a,汽车运动到某点时的速度为 v,当使用 2倍速度的“快镜头”时,屏幕上汽车的加速度和运动到同一点的速度分别为( ) A2a、2v B2a、4v C4a、2v D4a、4v 2XX晋江联考物体沿直线以恒定加速度运动, 它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 x24t6t2 (x 单位是 m、 t 单位是 s),则它的速度为零的时刻是( ) A2 s B4 s C6 s D24 s 3XX齐齐哈尔一模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减速滑动若已知物体在第 1 s内位移为 m,在第 3 s内位移为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 m/s2 B物体的加速度可能为 m/s2 C物体在第 s末速度一定为 m/s D物体在第 s末速度一定为 m/s 4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在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vtv0 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 “另类加速度”定义为 A,其中 v0和 vt分别 x 表示某段位移 x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A0 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A 动而现在物理学中加速度的定义式为 a( ) t A若 A不变,则 a也不变 B若 A0且保持不变,则 a逐渐变大 v0vt C若 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 2 2 v20vt 2 D若 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技能强化 5汽车以 2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 5 m/s2,那么开始刹车后 2 s内与开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