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检测规范_第1页
人工挖孔桩检测规范_第2页
人工挖孔桩检测规范_第3页
人工挖孔桩检测规范_第4页
人工挖孔桩检测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工挖孔桩检测规范篇一:人工挖孔桩检测与验收(1)人工挖孔桩基础的检测与验收 . 一、挖孔桩工程概述 重庆市在地貌形态上属低山丘陵区,冲沟、河流发育,因而建筑物基础多位于斜坡上或冲沟内。位于斜坡上的建筑物其地基为半挖半填形式,在回填土部分采用挖孔桩基础。位于冲沟内的建筑物一般均采用挖孔桩基础。 在挖孔桩基础的监理过程中,不论施工人员,还是监理人员,经常提出相同的问题:挖孔桩桩底达到设计标高后,取多少个岩样进行力学性能试验?桩身砼试块取多少组?桩身砼质量抽查(动测)多少组?是否进行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等等。本文对挖孔桩基础施工及验收中的几个问题从勘察、设计、施工质量验收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重点讨论了规范中的技术要求。文中所引用的规范条文(楷体字)为国家现行勘察、设计、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的原条文(或条文说明) ,监理人员可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直接引用。 二、挖孔桩基底岩样取样数量的确定 挖孔桩桩底达到设计标高后究竟取多少组岩样进行力学性能试验,现行的桩基规范、质量验收规范中没有明确的、定量的规定。但设计规范中的规定较明确,且为强制性条文。勘察规范对每一土(岩)层取样的数量也有具体要求。各规范的具体要求如下: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XX 基槽开挖至设计标高,经验槽合格后,方可进行垫层施工(条) 。 所有建筑物均应进行施工验槽(条) 。 1 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挖至设计标高时,孔底不应积水,终孔后应清理好护壁上的淤泥和孔底残碴、积水,然后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后,应立即封底和浇筑桩身砼(条)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XX 每层土的试验数量不得少于六组(条)人工挖孔桩终孔时,应进行桩端持力层检验,应视岩性检验桩底下 3d 或 5m 深度范围内有无空洞、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条件(强制性条文) 。条文说明:人工挖孔桩应逐孔进行终孔验收,终孔验收的重点是持力层的岩土特征。对单柱单桩的大直径嵌岩桩,终孔时应用超前钻逐孔对桩底下 3d 或 5m 深度范围内持力层进行检验,查明是否存在溶洞、破碎带和软弱夹层等,并提供岩芯抗压强度试验报告(条) 。 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XX 每个场地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 6 件(组)(条) 。对于大直径挖孔桩,应逐桩检验孔底尺寸和岩土情况(条) 。 5.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05001-1997 参加分析统计的试验单值不应少于 6 个,对于岩石单轴受压强度试验单值不应少于 9 个。当分析得出的岩土性质指标,其变异系数大于时,应查明误差过大的原因,同时增加试验数据量(条) 。同类岩石的试验数据量不得少于9 个(条) 。 6.重庆市地方标准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505oo5-1998 采集岩样的勘探孔(井)宜在平面上均匀分布(条) 。当置信概率为时,岩样量小试验数量为 9 个(条) 。 从上述规范中可以看出,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单柱单桩的大直径嵌岩桩要求每孔都取样,并进行 3d 深度范围的检验。勘察规范中的 6 组或 9 个试验单值的概念是指在整个建筑场地内,同一地貌单元、同一岩性取样数量的总和。对于一栋建筑来讲,就是取样的数量不少于 6组或 9 个试验单值。亦即在 6 个孔中每孔取一组(每组取3 个标准岩样,50100) ,或在 9 个孔中每孔取 1 个标准岩样。 三、桩身质量检验 2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XX 桩身质量应进行检验。设计等级为甲级、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 30,且不少于20 根;其它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 10,且不少于 10 根。每个柱子承台下不得少于 l 根(条) 。此条规定单柱单桩 100检验。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对于一级建筑桩基和地质条件复杂或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基桩工程,应进行成桩质量检测。检测的方法可采用可靠的动测法;检测数量根据具体情况由设计确定(条) 。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XX 施工完后的工程桩应进行桩身质量检验。直径大于 800mm 的砼嵌岩桩应采用钻孔抽芯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检查桩数不得少于总桩数的 lO,且每根柱下承台的抽检桩数不得少于 1根。 条文说明:直径大于 800mm 的单柱单桩的嵌岩桩必须100检测(条) 。 综上所述,直径大于 800mm 的单柱单桩必须进行100的桩身质量检验。检验方法应采用钻孔抽芯法,或声波透射法,或可靠的动测法。 四、桩身砼取样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3002 小于 50m3 的桩,每根桩必须有 1 组试件(强制性条文,条) 。 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直径大于 lm 的桩,每根桩应有 1 组试块(条) 。 五、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XX 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检验。设计等级为甲级、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应采用静载荷试验的方法,检验桩的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 1,且不应少于 3 根,当总数少于50 根时,不应少于 2 根。 条文说明:关于静载荷试验桩的数量,如果施工区域地质条件单一,当地又有足够的实践经验,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由设计确定。非静载荷 3 试验桩的数量,可按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lO6 的规定执行(条) 。非静载荷试验桩的数量,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lO6 规定 100检验。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1)下列情况之一的桩基工程,应采用静载试验对工程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进行检测,检测的数量不宜少于总数的 l,且不应少于 3 根,当总数少于 50 根时,不应少于2 根。 a.工程桩施工前未进行单桩静载试验的一级建筑桩基;b.工程桩施工前未进行单桩静载试验,且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地质条件复杂、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的可靠性低、桩数多的二级建筑桩基。 2)下列情况之一的桩基工程,可采用可靠的动测法对工程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进行检测。 a.工程桩施工前已进行单桩静载试验的一级建筑桩基;b.属于款规定外的二级建筑桩基; c.三级建筑桩基; d.一、二级建筑桩基静载试验捡测的辅助检测。 (条)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XX 施工完成后的工程桩应进行竖向承载力检验(强制性条文) 。大直径嵌岩桩的承载力可根据终孔时桩端持力层岩性报告结合桩身质量检验报告核验() 。 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XX 单桩竖向和水平承载力,应根据工程等级、岩土性质和原位测试成果并结合当地经验确定。甲级地基建议做静载荷载的试验。试验的数量不宜少于工程桩数的 1,且每个场地不少于 3 根(条) 。 5.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050Ql-1997 每栋单体建筑物的嵌岩桩施工完毕后,应抽样进行单桩静载荷试验。随机抽取 1,不得少于 5 根(条) 。 4 嵌岩桩极限承载力的确定,应以现场原型桩的静载荷试验为准,试桩数不得少于 3 根(条) 。对于一级建筑物,嵌岩桩的单桩承载力,必须通过现场试验原形桩的静载荷试验确定(条) 。 对于设计等级为甲级(或一级建筑)的地基基础上述规范要求进行单桩静载荷试验。但是,大直径嵌岩灌注桩单桩承载力设计值上千吨,进行现场试验受试验条件和试验能力限制,凡乎不可能完成。尽管规范有要求,在重庆地区还没有进行过现场原形大宜径嵌岩灌注桩的静载荷试验。对于用小应变的动测法确定单桩承载力,学术上存在争议。对于大直径嵌岩桩的承载力根据终孔时桩端持力层岩性报告结合桩身质量检验报告核验的方法是合理和可行的。 六、桩基检测工程实例 某工程,双塔楼 21 层(地下 3 层) ,建筑面积 4 万m2,钢筋砼框架一短肢剪力墙结构,挖孔桩基础。布置挖孔桩 lO2 个,直径,其中直径大于 lmm 的挖孔桩共 72 个。该建筑位于长江岸边,地层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岩、泥岩,地基持力层为中等风化砂岩。工程开工于 XX 年 10月,XX 年 1 月通过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验收。 1)地基检查(取岩样) 挖孔桩终孔时逐孔迸行了检查验收。在 15 个基坑中取砂岩样(毛坯样 200200200)15 件进行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取样深度范围为嵌岩段至桩底。试验室用每一试件制成标准岩样 69 个,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介绍的方法求得每一件岩石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 监理工程师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a.同一地貌单元、同一层位、同一岩性,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只有一个,不是检测报告提出的每一孔一个标准值。 b.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是一个经修正后的统计值,其中的单值可能大于或小于该值。只要该值大于等于设计文件要求的强度值,即满足设计要求。 5 篇二:人工挖孔桩验收规范人工挖孔桩验收规范 一基桩及承台工程验收资料 1当桩顶设计标高与施工场地标高相近时,桩基工程的验收应待成桩完毕后验收,当桩顶设计标高低于施工场地标高时,应待开挖到设计标高后进行验收。 2基桩验收应包括下列资料: 1)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桩基施工图、图纸会审纪要、设计变更及材料代用通知单等。 2)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执行中的变更情况。 3)桩位测量放线图,包括工程桩位线复核签证单。 4)成桩质量检查报告。 (小应变) 5)单桩承载力检测报告。 (静载试验、抽芯等) 6)基坑挖至设计标高的基桩竣工平面图及桩顶标高图。 3承台工程验收时应包括下列资料: 1)承台钢筋、混凝土的施工与检查记录; 2)桩头与承台的锚筋、边桩离承台边缘距离、承台钢筋保护层记录; 3)承台厚度、长宽记录及外观情况描述等。 篇三:人工挖孔桩常规检测技术要求基桩检测方案 1 检测目的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XX) 及其它相应技术规范要求,工程桩须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桩身完整性检测宜采用两种或多种合适的检测方法进行。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法及基桩埋管超声检测法均是对桩身混凝土的完整性进行检测,并推定缺陷类型及其所处位置,对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作出估计。 根据有关施工验收规范及检测技术规程要求,基桩完整性检测数量, “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的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 1 根” ,即“一柱一桩”宜全数检测,贵阳地区建筑基桩完整性检测要求亦遵循此原则,对所有基桩(满足“一柱一桩” )进行全数检测,其中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法可作为桩身完整性普查方法,基桩埋管超声检测法作为必要的补充检测手段,该方法抽取的检测桩数应不少于总桩数的10。 2 检测主要依据的规程规范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XX)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XX) 3 检测施工要求 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法 1)收集并提供该项目工程地质资料、基础设计图、施工原始记录和桩位布置图。 2)桩身混凝土达到规定养护龄期后,凿去浮浆、平整桩头,切除桩头外露过长的主钢筋。 3)每根桩在测试前须将桩头处理平整,清除桩顶积水或异物,进行测点打磨。其中测点打磨共需 5 个点:桩中心布置 1 个点、距桩中心 2/3 半径处对称布置 4 个点,每个点直径大小为 100150mm,宜采用磨光机打磨。基桩埋管超声检测法 1)收集并提供工程地质资料、基础设计图、施工原始记录和桩位布置图。 2)在灌注桩施工时同期安装内径为 5060mm 的钢管或 PVC 管作为声测管,声测管应绑扎在钢筋笼内侧,自上而下至桩底,并互相平行。声测管埋设数量根据桩径确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