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分析_第1页
第四章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分析_第2页
第四章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分析_第3页
第四章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分析_第4页
第四章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分析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是农村信用社体制变迁中长期累积的结果,同时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风险成因来看,有些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而有些问题是由于农村信用社缺少稳定的内、外部经营环境所造成的。下面就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形成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具体分析。1 历史上管理体制的不明确,是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形成的根源农村信用社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合作金融组织,应该有相应的经营自主权,但纵观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史,这一点却始终得不到发挥。我国长期在农信社的体制管理上摇摆不定,使得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信用社的合作制原则被严重扭曲。在 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前,信用社先后被下放给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实行贫下中农管理,农村信用社的干部队伍、资金和业务都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和损失,不少信用社几乎到了破产边缘。在严重的行政干预下形成一批“老陈贷” ,虽然总额不大,但大部分难以收回。20 世纪 80 年代初,农村信用社又交由农业银行代管,信用社组织上依附于农业银行,行政和业务都受农行领导,实际上充当了农行在农村基层的分支机构。农村信用社的自主权得不到发挥。这种状况一方面使农村信用社长期吃农行大锅饭,缺乏自我约束发展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农业银行将规模外贷款转嫁给信用社发放,许诺到期即转农行,但到期不兑现承诺,特别是在行社脱钩过程中,农业银行曾通过各种方式挤占、挪用和侵占农信社的资金和财产或将部分不良贷款和效益不好的贷款划转到信用社,形成信用社的不良贷款。1996 年后,农村信用社脱离了农业银行的代管开始自立门户,旧的管理体制虽己迅速打破,但这些问题却成为一大遗患,且影响着自律管理新体制的建立。如某县农村信用社就与农业银行产生过纠纷,农业银行代管期间,曾由于长官意识,强令农村信用社发放过不该发放的贷款 400 万元,后来,该笔贷款无法收回,造成呆帐。1998 年,经人民银行调解,农村信用社从农业银行划回了共408.084 万元的本息。但农业银行又向上级反映,经再次调解,农村信用社又被迫将 398.5 万元本息划还农行。事情处理结果仍是农村信用社净亏损 400 万元。.2 外部经营环境不佳,是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形成的客观原因1 政策环境给农村信用社带来的风险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对支持我国农村经济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本应按照国际惯例享受相关优惠政策,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相关政策难以到位,信用社为国家承载了大量政策性负担。1997 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规定要求,农村信用社必须坚持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的宗旨,中央政府在文件中也反复强调,农村信用社要成为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和农村金融的主力军。这些要求实际上是以行政指令形式限定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和对象,而商业银行并未受到类似的强制性约束。这样,中央政府和中央银行要求信用社支持“三农” ,以及地方政府对农村信用社贷款投放的行政干预,其实是赋予了农村信用社相关的政策性责任,以为政府发展和稳定农村的政治目标服务。本来农业生产具有不确定性风险,决定了政策性风险也在加大,需承担更高的成本。农村信用社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组织,各国普遍采用优惠性的政策予以支持,而我国农村信用社在税收、贷款范围等各方面实际到位的政策却很少,加重了信用社的负担。1、税收政策由松到紧造成的不利影响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优势之一是国家对其在税收政策上的优惠。虽然从 1986 年开始对农村信用社征收营业税、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但都能根据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实际,给予部分减免税优惠政策。而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1996 年到 2000 年这几年,国家对农村信用社优惠政策逐步取消,使农村信用社长期以来区别于国家银行的优惠政策消失,特别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 1996 年发布的财税字(1996)13 号文件规定: “其他金融、保险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一律执行 3%3,取消税制改革前一直执行的两档照顾税率,并要求非银行金融机构 1994 年和 1995 年因执行两档照顾税率而少交的所得税全部补交。 ”还有1997 年关于农村信用社征收营业税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对农村信用社从1998 年 1 月 1 日起到 12 月 31 日止减按%5 的税率征收营业税,1999 年 1 月 1 日起至 12 月 31 日止,减按%7 的税率征收,2000 年 l 月 1 日起,恢复按%8 税率征收营业税。 ”这些政策的变化,对于以支持农业生产为已任的农村信用社来讲,税赋的加重,令其难以承受,且严重制约着它的发展。我们一方面强调农村信用社不是以营利为最终目标的合作金融组织,另一方面却在税收方面等同于国有商业银行,这看似公平,事实上并不公平。而且由于农村信用社是千千万万个法人社进行单独核算,不是像国有商业银行那样全国统一核算,不能够盈亏相抵,导致盈利信用社多缴税收,亏损信用社无人补偿。2、财政政策事实上的不公平造成的不利影响从 1994 年一 1998 年,农村信用社先后吸收了大量的保值储蓄存款,该项存款除按规定支付给储户利息外,还要支付相应的保值补贴,这部分保值补贴成了农村信用社的一项巨大负担。各家商业银行在同时期也吸收过大量的保值储蓄,但它们需支付的保值补贴,各级财政却给予了贴补,减轻了商业银行的负担。而农村信用社只能用自身的积累和利润去消化它。这块保值补贴的消极影响至今尚未消除。此外,商业银行的亏损,往往由财政出钱弥补,而农村信用社的亏损,财政却不予补贴,只能由自己消化,造成历年亏损包袱巨大,影响着农村信用社的继续发展。83、缺乏公平、公正的同业竞争环境在开户、再贷款、再贴现、发售国债等享受国家优惠政策方面,农村信用社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优惠的政策给予不多,甚至处于不利地位。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开户方面。由于商业银行的垄断性,加上结算便利,垄断了大部分的低息存款和无息存款,农村信用社一直处于不利地位。例如现行的银行账户管理办法规定信用社不得超出规定的业务范围为存款人开立账户,从而限制了农村信用社的开户。这一规定使农信社与商业银行相比处于劣势,不利于农信社广泛筹措低成本资金,致使其高成本存款结构长期得不到改善。更有甚者,一些国家财政部门在开户方面一直以文件“带帽”下达,只准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基层机构开立账户。(2)再贷款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人民银行业务是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向非银行商业机构及其它单位或个人提供贷款,但国务院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机构提供贷款的除外。1997 年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向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暂行规定 ,但其中规定了种种条件限制和贷款间隔期。这对农村信用社派生存款的能力造成一定的阻碍,从法律上造成我国农信社与商业银行的不平等竞争,不利于农信社的发展。在实际的贷款发放中也仅限于“季节性贷款”即支农贷款的适时发放, “头寸”再贷款没有适时发放,致使农信社在“头寸”紧张的时候,得不到及时的再贷款支持,只好借款于利率相对较高的同业拆借资金,导致成本提高。(3)再贴现方面。由于有关部门的规定,再贴现的对象是在人民银行及其分行机构开立账户的商业银行及其城乡分支机构,这项规定就像一扇大门把农信社关在了门外。致使农村信用社在办理票据业务及其贴现时不能享有与国有商业银行同样的待遇,使其业务受限,服务种类单一,而处于劣势。(4)农信社不能发售国债。由于现有国债利率较高,变现能力强和不征收利息所得税的特点,使国债由以前的“丑小鸭”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金边债券” 。由于农信社没有“代言人” ,致使其不能参与国债的竞销。发放国债期间商业银行门庭若市,信用社门前却无人问津,这无形中造成“集体金融机构服务功能不全”的错觉。由此可见,在我国,农村信用社不仅没有得到完整的政策补贴,而且使农村信用社与其它金融机构之间客观存在着不平等的竞争条件,导致信用社包袱沉重,不能更好地为“三农”服务。4.2.2 农村的经济运行基础制约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经济决定金融,金融服务于经济。农业是农村合作金融的主要支持产业,农村经济是农村信用社的依托。农村信用社植根于广大的农村地区,无论是吸收资金还是运用资金,都需以农村产业的发展作为物质前提,农村产业的资金效益决定着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效益。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中的种种问题都影响制约着农村信用社的经营。主要表现在:1、信贷资金来源受到制约。农村信用社的存款主要依赖于农村居民储蓄存款,储蓄存款占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的 8%0 左右。但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多年来对农业投入不足,经营粗放,农业基础设施差,土地条件落后;自然灾害频繁,农业低效而不稳定,农业除承受生产风险之外,还要面对市场风险。因此农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缓慢,致使对农信社存款起主要拉动作用的农村居民储蓄存款数额有限,增量不足,造成各农信社自有资金不足。农户储蓄存款增长额占全国储蓄存款增长额的比重从 1990 年的 22.3%下降到 2001 年的 14.%5;从人均储蓄看,1990 年城镇居民人均储蓄是农村居民人均储蓄的 2.86 倍,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差距扩大了,1998 年差距最为悬殊,城镇居民人均储蓄是农村居民人均储蓄的 9.44 倍,2001 年也为 7.18 倍。可见,收入差距扩大了,对应的储蓄差距也在扩大。2、借款乡镇企业经济效益低。过去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大客户是乡镇企业,由于它相对于国有企业有着机制灵活,贴近市场和成本低等优势,经济效益都比较好,所以还贷能力比较强。但现在,随着其体制优势的弱化、技术含量低、规模小以及环保等劣势的凸现,再加上乡镇企业管理人员素质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和技术高速发展的需要,也造成了大量的投资失误,使乡镇企业的经济效益己风光不再,这样大大减弱了其对农村信用社的还贷能力,造成了大量的欠款、呆账甚至死账。为扩大存贷利差,各基层农信社只好将目光投向为数不多的大企业,结果却是信贷投向过于集中,经营风险进一步加大。3、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投入不够。长期以来农业基础薄弱,要取得长足发展,需要长期的持续的大量资金支持。近年来,中央财政虽然加大了对农业的倾斜力度,但对于我国广裹的农村地区而言只是杯水车薪,我国的地方财政很多是“吃饭财政” ,包袱较重,资金短缺。我国财政对农业投入的情况如表 4 一 2 所示,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投入绝对额是增加的,但增量一直不大,2000 年到 2003 年 4 年间仅仅增加了 522.91 亿元,平均每年增加 130.73 亿元,仅相当于每个农民增加 14.53 元。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比重则是不断下降,从 1990 的 9.98%下降到 2003 的 7.12%。这种情况无疑地加剧了农村金融市场上资金供不应求的局面。2004 年,国家开始对农业实施政策性倾斜,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达 2364.41 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8.%3,比上年高 1.2 个百分点,但对于资金严重缺乏的农村,仍然远远不够。4、经济主体生产经营分散粗放。首先是农户居住分散,为农户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信用社网点机构设置也比较分散。2004 年底,我国农村信用社机构网点有96265 个,存款余额 27840.97 亿元,平均每个网点存款量只有 2892.12 万元。其次是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经营方式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单家独户经营为主,合作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层次低,生产经营规模小,平均贷款交易额度也较小。农村经济主体这种分散居住和粗放经营的特点,决定了其与农村信用社交易次数多、额度小,农村信用社的交易成本相对较高。2.3 资金大量流出农村,短缺进一步加剧当前农村金融服务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农村资金不能完全用于农村建设,而是被抽调到城市。资金外流的渠道主要是:一是邮政储蓄制度设计有缺陷,导致农村资金外流。我国邮政有近 3.6 万个营业网点吸收储蓄,农村网点超过 2 万个,且邮政储蓄规模发展较快,年增额从 1998 年的 557亿元增长到 2002 年的 1465 亿元。2002 年邮政储蓄系统存款余额己达 7376 亿元,其中 65%来自县及县以下地区,乡镇及其所辖地区农村占 3%4。而邮政机构长期以来“只存不贷” ,吸收的资金转存中国人民银行或拆借给商业和用于购买债券,资金得不到合理运用,从农村吸收的资金直接流出了农村。在一些不发达地区,邮政储蓄甚至占有较为重要的市场份额,广西东兰县和罗城县的邮政储蓄份额达 1%0左右。邮政储蓄将大量农村资金抽走,削弱了农村发展的后劲,加剧了农村资金的紧张程度,致使农村资金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农民自己的金融组织农村信用合作社,资金缺口也很大,农村信用社吸收的资金也未全部用于农村,农民参与的金融活动更多地是存款活动,而参与贷款分配竞争中,他们的机会却很小。从信用社和中央银行的资金往来看,由于长期把农村信用社当成银行的基层机构,除了上缴法定存款准备金外,还有下达转存款任务。2003 年信用社在中央银行的转存款平均余额近 2600 亿元,而中央银行对信用社的再贷款平均余额不到 1000 亿元。可见,原本就短缺的农村资金,通过信用社与其它商业银行之间,信用社与人民银行之间存在的储蓄转移渠道,外流到城市和其它行业。对于资金短缺的农村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信用观念淡薄,逃废债务现象严重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日趋深化,整个社会信用环境因受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呈现下降态势,社会信用观念淡薄。1、企业的逃债行为由于市场机制不规范,企业欠债不还、信用退化的现象呈现出从无意到恶意的行为。地方企业逃废信用合作社债务的花样是非常多的,如:利用多头开户逃废信用合作社债务;采取恶意拖欠方式,有的企业生产经营正常,有还本付息能力,但却以种种理由拒绝归还贷款;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因实行承包责任制后集体贷款无法落实或因人事变动等原因有意赖帐;利用改制、破产之机,金蝉脱壳,造成信用合作社债务悬空。2、个人的赖债行为许多借款人还款意识差,信用观念淡薄,从贷款开始时就有赖债不还的思想,它们千方百计地套取信用合作社资金,并抓住一切机会以种种借口逃废债务。一些“有头有脸有关系”的,依靠关系硬,借款时就没打算归还。还有些在信用社想方设法取得贷款以后就以打工为名外出躲债,贷款期限超出两年后再回来。加上人口流动性加大,信用制度建设缺位,地区与地区之间缺乏信用联盟,金融机构间缺乏信息沟通,不能共享信息资源,这些都为个人逃废银行债务提供了有利之机,许多人在一个地方欠债不还,在另一地方却是个“守信誉公民” 。社会信用环境的不佳,给金融业特别是农村金融业带来了不良影响,导致大量贷款沉淀,客观上给信用社清收造成困难。2.5 自然灾害给农信社带来的风险自然灾害的风险是农村金融形成信贷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农村保险业发展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会转嫁到金融部门,可能直接造成信贷资金的损失。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大的水灾、旱灾、风灾、冰雹等自然灾害不断,各种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旱涝是出现范围最广、对农村经济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旱涝的成因很复杂,与气候情况、地理条件、水利设施以及作物布局及其在不同生育抗旱期抗旱耐涝的能力等均有关系。作为一家一户组织程度较低的农民,自身的防灾、减灾、救灾、抗灾能力极其有限。一旦发生自然灾害,遭受损失的不仅仅是农民自己,还有发放贷款的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可能在这一地区会大幅上升,其中有一部分贷款可能要发生损失。例如,河南省巩义市2002 年 7 月 19 日发生冰雹大风自然灾害,农作物受灾 43万亩,小额支农贷款支持的大棚蔬菜、药材等被毁,果树损失惨重,信用社支农贷款户损失 2010 万元,估计给农村信用社造成不良贷款 1500 万元。4.2.6 基层政府的不当干预行社脱钩后,农村信用社虽然自立门户,但其经营仍未完全摆脱政府干预。地方政府为了加速当地经济建设的步伐,急于求成,经常会盲目上项目,在未经过详细的可行性调查分析,也没有高水平技术人员的情况下,通过多种渠道给当地农村信用社施加压力,农村信用社被迫发放贷款。而企业往往经营权不明,缺乏激励机制,经常会因为经营效益不佳,而导致租赁、转让或下马的情况发生,造成农村信用社债务悬空。如锦州凌海市发展海产品生产,搞“海上凌海”开发,政府支持养殖业的发展,对虾养殖被放在了第一位,农村信用社在政府的干预下,投入大量的资金形成了风险,仅此一项,凌海信用社有近 3000 万元贷款形成呆滞。7 农村信用社的法律地位没有明确在我国农村信用社几十年的发展中,除了政策方面的一些文件规定外,一直缺乏法律的保障,农村信用社的组织原则、宗旨、经营等始终没有得到法律的认可,使得信用社的发展缺乏稳定性。这种法律地位的不明确以及发展的不稳定性,本身就意味着农村信用社具有较高的风险性。综上所述,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外部生存环境不容乐观。3 内部经营管理不善,是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形成的主观原因1 产权制度混乱,责、权、利不明晰按照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农信社属于自愿入股、民主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为入股社员服务的独立法人实体,拥有社员代表大会决策、理事会管理、监事会监督的“三会”法人治理结构,产权明晰,责、权、利分明。但事实上,农信社的产权体制从来就没有明确过,从人民公社到生产大队,从农业银行到地方政府,不断变更的实际经营者及法人代表使农信社的产权纠纷在频繁的改革中愈演愈烈,而本应是真正管理者的农民社员对农信社的管理、监督和享受的各种优先权却沦为名义上的,带有极强政治色彩的虚设权利。在目前信用社的经营中,股东体会不到应有的利益,也不承担相应的经营亏损。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出资者并不承担风险。农村信用社产权具有明显的债权化特征,从法律意义上讲,信用社属于社员所有,社员的出资是股权或称为股金,作为股权,必须承担主体的经营风险,包括依法取得盈利的分红或承担损失的风险。而信用社产权债权化的主要问题是社员出资而没有承担风险。由于有对入股者给予保息分红等政策措施,不管农村信用社经营的好与坏,是盈利或资不抵债,信用社都按照 1:1 的关系进行股金的转让。即使信用社到了破产的地步,在当前情况下,也无法让广大农民的股金来抵补损失。同时,为了完成增资扩股的目标,不管经营好坏,信用社基本对股金采取了固定按年付息的办法,只是叫法上称为“分红” 。(2)从农信社产权的内涵看,实际产权也是虚置的。合作制企业的产权内涵应该表现为社员参与民主管理,社员可以享受优于非社员的服务,以股分红等。对照我国农村信用社的产权现状可以发现, “三会”制度形同虚设。一是社员的权力虚置。虽然形式上社员大会对农村信用社享有最高权力,但实际上却被管理层架空,社员代表大会多数没有社员代表,一些重要的经营问题也不向社员报告,或即使有社员代表也不召开社员代表大会,导致社员大会的权力虚置。二是理事会不对社员大会负责。在很多信用社,理事会凌驾于社员大会之上,并且往往理事长基本由农村信用社主任兼任,监事由会计兼任。这容易产生职权的过分集中、独断专行等弊端,使信用社的决策缺乏民主性,往往形成风险隐患。三是监事会名不副实。目前,大多数的信用社的监事会没有常设机构,也不具有对理事长和信用社主任等的弹劫权,监督作用非常有限,有的几乎没有。这种三会制度功能的丧失导致农村信用社现存的法人治理结构流于形式。就信用社提供的服务而论,社员在货款利率、服务的便利性等方面并没有享受到作为社员的优惠或优先,不少信用社对社员的货款要远低于规定限制的贷款总额 50%的底限,为了追逐利益,大量的货款资金流向了非社员单位或个人。据广西农调队 2004 年初对合浦、博白、大新等县的 15 个村 180 户农民的专题调查显示,不少农户自愿入股农信社后,只有名义上的贷款优先权,很少有机会行使权利,更不用说亲身参与信用社的经营管理工作了。这不利于农信社的稳定经营,自然增加经营风险。4.3.2 管理体制落后我国农村信用社在试点改革前的管理体制简称为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是一种民主管理、行业系统管理与央行监管三结合的体制。即行业系统管理主要由县联社和乡镇信用社独立完成,监管职责由人民银行履行,民主管理则由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共同协调完成。该体制看似合理,内部却矛盾重重。首先,从行业系统管理来说,县联社是一级法人,乡镇信用社也是一级法人,乡镇农信社和县联社都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制度,使县联社难以有效行使国家赋予其对基层农信社的管理职能。同时,县乡两级法人制度也严重影响农信社的经营,单个规模本就很小的农村信用社各自为政、不成系统,缺乏抵抗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其次,从民主管理来看,理事会理事长及成员由联社提名,人民银行审查通过后提交社员代表大会进行全额选举,全额选举即意味着上级指派,民主选举也就流于形式,失去了民主管理的真正意义。此外,社主任与理事长属同级,关系的协调也很难。再次,就央行监管来说,近几年,人民银行在监管上的确下了大力气,成立了专职机构,一般称农村合作金融管理处,既对农村信用社进行监管,又直接参与信用社的业务。这种管理体系存在着两方面的弊端:一方面严重地背离了人民银行的职责,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其主要职责是对农村信用社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而不是干预具体的业务。另一方面干扰了信用社的正常发展,没有规范的组织体系,谁都可以对信用社提要求,就是没人认真考虑如何去解决信用社的困难。4.3.3 结算渠道不畅1996 年,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后,各地信用社和县联社对结算渠道不畅反映强烈,这一问题直接威胁着信用社的发展,使信用社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局面。农村信用社没有形成自己的结算网络体系,在运行中出现很多问题:一是结算手段种类少,不能满足农村中小型企业和农户的要求。二是结算环节多,资金在途时间较长。三是结算主体地位低。目前,有的地方县辖结算尚未办起来,城郊农村信用社与商业银行间采用异地结算方式,信用社转帐支票在同城的商业银行开户单位不能直接受理,行、社间业务交往只能通过异地结算方式来清算。即使办起来的,经中国人民银行的同城结算也需两天以上。农村信用社的结算功能已日益成为制约其业务发展的“瓶颈” ,产生了许多负面效应:部分企业因通过信用社办理结算手续复杂,且时间长,影响其资金周转,而另择开户行,造成信用社对公存款(企业、单位存款) 这类低成本存款的流失和存款结构的畸形发展。信用社部分基本开户银行企业以信用社结算渠道不畅为由,提出在它行开立主要用于办理结算的一般存款账户,结果往往造成企业贷款在信用社,销货回笼款存在商业银行,不但使信用社存款下降,而且使信用社处于信息劣势,为企业逃废债务创造了条件。由于结算渠道不畅,部分结算活动只有通过现金进行,信用社为了现金结算的需要,要求持有更多的现金,加大了现金的占用成本,减少了现金的投资效益。这种情况的存在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管理的要求,极大地影响了信用社业务的拓展和声誉,削弱了信用社的竞争实力。4.3.4 内控机制失灵,风险管理意识薄弱内控制度的核心是防范各种金融风险,减少经营损失,实现经营目标。内部控制不健全,会带来各种风险。我国农村信用社尚未形成科学的、有效的经营管理制度,对己形成的某些法规制度也不能自觉遵守。这些经营管理上的缺陷和漏洞,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贷款“三查”制度流于形式。农村信用社虽然也讲贷款“三查”制度,但由于责、权、利不明,贷款形成风险也不会关系到个人利益,造成效益观念不强,普遍存在重放轻收,重贷轻管的现象。具体说就是:贷前调查、评估工作粗糙,不严格,不能严格按照审批条件发放贷款,人情贷款偏多。有的信贷员依靠经验判断借款人的信誉,只要他在本地区有一定名气,借款人即使没有书面申请和可行性报告,也向他们直接发放贷款;贷款发放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不认真审查抵押品的产权、质量和担保人的信誉就盲目发放,最终造成许多无效担保和抵押,贷款担保流于形式。农信社规定除小额信用贷款外,一律采用担保形式,以防范贷款风险。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抵押物的价值评价偏高,在收回抵押物进行处置时,其变现价值甚至不足抵偿贷款本息的一半。特别是在以动产作为抵押物时,只要借款人能提供原始发票,仅以原始发票的金额按一定比例折扣进行抵押,不仅没有考虑变现的困难,更没有考虑技术进步导致该设备价值降低带来的风险;二是对抵押物缺乏有效的监管,潜在风险大。有的抵押物,形式上已经灭失,可农信社并无任何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即使企业采取以次充好调换抵押物或者擅自处置抵押物,农信社也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与措施,这造成农村信用社待处理抵贷资产的逐年增加;贷后不能对贷款进行及时有效的跟踪和监控,这是造成农信社不良贷款比例较高、风险加剧的重要原因。同时个别信贷员对逾期贷款催收力度不够,上门次数少,有的几年才结一次息,使一些信贷员由于借款时间长,借款人有的搬迁、死亡、外出打工等原因,无法找到借款人而失去诉讼时效。2、会计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很多农村信用社会计管理制度上存在较大漏洞,内部管理松弛,会计核算混乱,账目不清、作账随意、数据欠真实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单位领导为追求个人和小团体利益,纵容、包庇甚至直接迫使会计人员进行违纪违法活动,这加大了信用社案件风险,影响其正常工作,对信用社的业务经营和社会形象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据梧州市某县人民银行支行对所在地信用社进行的常规检查掌握的情况显示,几乎所有的基层网点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诸如会计基础工作差,财务管理混乱,信贷违规等内控失灵现象。3、内部稽核不力。有些农村信用社甚至没有独立的内部稽核部门或专职的控制人员,他们往往由监事会的成员兼职;有些农村信用社虽然也设有内部稽核部门,但人员很少,往往一个县级联社仅有 2 一 3 名内控稽核人员;有些农信社的内部稽核部门形同虚设,可有可无。实际上成了应付中央银行、上级部门及政府各检查人员的接待单位,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发现的问题处理力度弱,致使错误屡查屡犯;对责任人的过度“保护”使其有恃无恐,也助长了其他人的 “大胆”开拓;对外部检查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造成有章不循,违章不纠的问题十分突出,完全脱离了内控稽核的基本职责。5 金融产品单一,盈利渠道狭窄我国农信社金融产品单一,仅限于传统的存贷业务,存贷利差是其最主要的盈利渠金融业务单一,不利于分散风险,且盈利有限,若借款企业营运效益不佳,出现逾.期贷款不归还,欠息过多的现象时,农信社必然出现亏损。6 农村信用社的员工整体素质不高相对于其他银行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的员工整体素质不高。一是农村信用社的管理者素质不高,风险管理意识差。人们通常认为信用社是一种低级的经济形式,由于这样的偏见,信用社的管理者很难吸引到优秀的专业金融管理者,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从信用社的职工中“锉子里面拔大个” ,这无疑限制了信用社的管理水平。据了解,大部分贫困地区的农村信用社,正副主任素质都很低,不仅风险意识谈薄,专业技能知识也很差。单从学历看,有 7%4 的领导是初高中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只有 1%0 是接受过高等专科教育,其中有一部分还是名不副实的。他们对于政策的把握仍处于人民银行讲一套,他们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