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后感_14_第1页
《红楼梦》读后感_14_第2页
《红楼梦》读后感_14_第3页
《红楼梦》读后感_14_第4页
《红楼梦》读后感_1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楼梦读后感红楼梦可谓为千古奇书了,问世之时,就有“开卷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的读红热潮,连统治者也禁不住。它,有如梦里看花,似是而非,似非而是,扑朔迷离,问世至今二百多年来,多少文人学者为其探究不止,穷其一生。各红学专家,如胡适、俞伯平、周汝昌等,对此也是见仁见智,各有亮点。读罢红楼梦 ,似有千言在心,总想写点什么,提笔时却不知从何说起。这是一本难以评论的书,是一本不能妄评的书。毛主席就说过“红楼梦读过一遍没资格参加议论,要看遍才有发言权。 ”我看红楼梦,严格来说,没遍,也没如红学专家那样对此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考证、人物原型探究等,我只是为其言与味,情与泪等所迷,觉得它越看越有味,百看不厌。红楼梦之疑红楼梦的疑点是很多的。它本身就是一部未完成之作,曹雪芹那笔法也使它朦胧隐约,如水中月,镜中花,它本身就是迷雾重重,疑团重重。况且,当时是手抄的,流传的版本很多,如程甲本、程乙本、脂批本等,存在误抄,甚至由于政治原因而删改等情况,这就加深了红楼梦的疑团。不限于红学专家,就是我们一般的读者,在阅读红楼梦之时,也是可以发现其中的疑点的。我读红楼梦之时,未看各种相关的评论、解说之前,心中也是有不少疑问的。例如对秦可卿的相关描述,我读时,就是疑问重重。秦可卿可谓出身低微,自己为养生堂的抱婴,养父秦业也不算是名门望族之类,当时是很讲究政治联姻,门当户对的,贾府也未能出此俗套,且是典型的例子,从四大家族的联姻就可知。但一个来路不明,出身不好的抱养婴,竟为贾蓉之正室夫人。可知,贾蓉是宁府的嫡长孙。此疑之一也。再看可卿之病之死,贾珍、贾蓉的表现,也是奇哉怪也,怪也奇哉。作为公公的贾珍,对于秦氏之死,可谓是痛不欲生。 “贾珍哭的泪人一般” , “此时贾珍恨不能代秦氏之死” ,就算是媳妇再贤惠,公公贾珍,作为长辈,亦断无如此动情之理,这不合道德伦常。而作为丈夫的贾蓉,却是没任何的悲痛的描写。所谓,一日夫妻百日恩,之前也没有任何贾蓉、可卿二人不睦的描写,可卿亦是人品及相貌都是出类拔萃的,贾蓉何至无情到如此,竟无丝毫的丧妻之痛?此疑之二也。再看秦氏出殡之日,送殡的、搭彩棚的王公贵族,何其多也,四家王爷都搭了祭棚。北静王水溶下朝后还亲自来送殡。若不看前面秦氏的身份介绍,还以为她有多大来头呢。虽说后文亦有什么王府的王妃死了,贾府搭祭棚的例子,但那是有诰命的王妃啊,秦氏仅是贾府的孙媳妇而已,要是贾母死了,这样的阵势还说得过去,但,对于秦氏就未免不合情理。此疑之三也。可惜,我的疑问在心中只是一闪而过,没有再细细细思索,没有作进一步的查证,探索,就将其轻轻放下了。红学专家说,读红楼梦,要细细地看,细细地品。读一遍是读不懂红楼梦的,要是读一遍就读懂了,那就不叫做红楼梦了。这话说得太好了,对于这一点,我就很有感悟。红楼梦,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要想真正读出点味,就得用心去品,用脑去思考。著名红学家周汝昌说,他小时候读红楼梦,有很多疑问,不能解决,大了以后,就一直去研究,去探寻红楼梦,一直到老。听这这话,我有点自嘲,有点开玩笑的想,同样有疑问,有人寻根问底,有人放下不管。结果呢,前者成了专家,如周汝昌,后者成了读者,读前者的,如我。红楼梦之意红楼梦,这部书的思想是什么呢?或者说,曹雪芹,写这部书是想表达什么,寄托什么呢?言为心声,司马迁说,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为作也。大凡人写书,写诗,是以表意,我想曹雪芹也不例外。有人说,红楼梦以四大家族的衰落,揭示了封建制度了腐朽,必将走向衰落。这点,我就读不出,也不大赞同。人的思想是有时代局限的,曹雪芹所处的时代正值康乾盛世,虽说社会矛盾亦存在,但末激化,曹雪芹因家道中落而看清人情世故,看到社会黑暗,但未至于看得这么透彻。更重要的一点是,曹雪芹是文人,他不是思想家,不是革命家,红楼梦是文学作品,不是资本论 ,曹雪芹要表达的是他的情感,他的爱,他的泪,而不是要揭示社会制度的腐朽性,虽然书中对这方面有所反映,但这不是作者写此书的目的。在我看来,红楼梦有两个很重要的思想,一是写女儿,赞其美,悲其不幸;二是感叹家族破落,世事成空,冥冥之中,皆有定分。红楼梦,有为女儿作传之意。作者在开关第一回就明确写到, “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推了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堂堂之须眉诚不若彼一干裙钗?” ,男权时代,对女子作如此礼赞。“虽我之罪固不能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不肖,则一并使其泯灭也。 ”不忍其泯灭,故为其作传。作者在书中,对女子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盛赞其美,哀其不幸。作者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清爽可人。古人对水,评价极高,有上善若水之说,有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之说。水,清明澄彻,是仁爱的,是善良的,是包容万物的,是坚韧的,是温柔的,是多情的。然而,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化水向东流” ,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水又是哀愁的,柔弱的,易逝的,令人悲,让人叹的。女儿是水做的,女儿继承了水一切的美,也继承了水的愁与悲,是美与悲的结合体。红楼梦里的女儿,我觉得,汇聚了,寄托了中国传统文人的骨气与品质。黛玉,妙玉,寄托的是一种不与世同浊的孤高、高洁;跳井而死的金钏,招人妒忌而死的晴雯,表现的是一种正气凛然,“士可杀,不可辱” ,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骨气,湘云表现的是一种宽宏,率直的豪爽与大度。有人说过,所谓悲剧,是将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红楼梦就是一出悲剧,一出女儿的悲剧。 “三春去后诸芳尽” ,水做的女儿,如花般凋零,如水般逝去,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是怎样的一出悲剧呢,看此剧之人,又怎能不痛呢?曹雪芹的家族是由盛而衰的,一般人对于国破家亡是极为伤感的,对于曹雪芹,国虽在,但家却破,他不可能对此毫无感叹。作者开卷自云中说,昨日之“锦衣纨绔,饫甘餍美” , “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 ,由此可见,落差之大。昔之繁华,今之困苦,使曹雪芹阅尽人间冷暖,看透人情世故,悟出富贵无常,荣华易尽,绚烂之极,终归平谈。空空道人不就是“自色悟空”吗?红楼梦第一回的好了歌及鄄士隐的注解就很透彻地道出了这种感悟。且看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再看士隐的注解: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人生在世, ,放不下“情” ,正所谓人之常情,莫不念父母,顾妻子;放不下“名” ,一心想“赢得生前身后名;放不下“利” , “终朝只恨聚无多” ;可结果呢,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 ,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世间种种,终必成空, “分离聚合皆前定” ,人死如同灯火灭,一切“好” ,皆是“了” 。曹雪芹,他眼看着身边不让须眉的女子一个个香销玉殒,眼看着家道由盛转衰,江河日下,眼睁睁,看万事全毁,正如桃花扇里的所说“我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蹋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这兴亡看饱”这种痛,岂能轻道,又谁能解其中味呢?曹雪芹把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悲欢离合,自己的爱与恨,融于书中,寄托于他所塑造的一个个人物之中。因为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