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新闻发言,制度_第1页
贵州,新闻发言,制度_第2页
贵州,新闻发言,制度_第3页
贵州,新闻发言,制度_第4页
贵州,新闻发言,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新闻发言,制度篇一:政府新闻发布政府新闻发布 序言 在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媒体传播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共力量,政府公共关系管理必须借助这一力量去实现。在管理中,政府新闻发布已经成为媒介探求获取信息的平台。政府不仅要强化媒体对政府意志和政务信息的传播效果,通过新闻报道和新闻观点引导受众对政府的理解和认同;而且要在媒体危机事件报道中确立和掌握应对媒体的策略和方法,通过积极、有效的媒体沟通,树立良好政府在公众中的良好形象。而在处理危机事件中,其发布的本质是要了解政府、新闻媒体与危机事件的三角关系其各自的社会定位是什么?以及内在信息控制与发布的关系。在近年来的新闻发布会中,也体现出了一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对策也同样值得我们思考。 1、 政府新闻发布的概念 概念 对于政府新闻发布这一概念,很多个人和组织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文化部政务公开小组给出的定义是通过举行新闻发布会、接受记者采访、提供新闻稿件等多种形式发布有关新闻或阐述政府、部门的观点立场。李明德在谈到政府信息公开与政府新闻发布时,认为,政府新闻发布是指“政府部门在日常工作中以及公共突发事件发生时期及时或定期的通过一定形式向社会、公众公开有新闻价值的信息。 ”1 从政府新闻发布的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日常性的、例行的工作汇报,介绍政府有关工作,满足公众的一般性知情需要;二是政府的一些重大决策,包括政府及各部门制定的重要法规法章的执行情况及进展,以及人们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的公布;三是在发生后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问题时,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的介绍时间情况、政府举措和公众防范措施等、 ;四是就国内外关注的重大热点问题阐明政府或相关部门的主张,或对外界的一些谣言等进行权威信息公布,解释疑惑,澄清事实等。前两部分内容一般来说,是与政府主动型发布,要求政府部门平时要做好新闻分析与综合工作。后两部分内容,特别是政府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相对来说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需要在短时间内综合衡量发布的速度、时机和内容,对新闻发言人的要求更高。2 高菲、白贵则在政府传播范围的视野下,通过对新闻传播活动的传播者、受众和传播渠道三大要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新闻发布”作如下论断,而这一论断则是在综合了其发布内容和起起到的效果下被认可的定义,它就是:“政府新闻发布是指政府通过新闻发言人以及其他传播途径,向媒体和公众公布有价值的信息,传达政府的立场和态度” 。3 经过之前的知识铺垫和学者的定义,在这里我们给出的定义是, 1 政府新闻发布发展现状 政府作为新闻发布的信息源处于整个传播流程的首端,信息从政府流向媒介是第一个传播过程第二个传播过程则是信息从媒介流向公众的过程。也就是说,媒介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输出者。是衔接这两个传播过程的重要环节。而在信息的接受与输出之间,媒介拥有一个对信息进行编码整合的空间。是否能恰当地利用这个空间,就显示出媒介的传播智慧。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思潮的不断涌人,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政府执政亟需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一个稳定友善的社会舆论环境对于政府树立良好形象、政策得以顺利贯彻实施等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而面对数量庞大、具有巨大差异和不确定性的公众,政府要想更好地引导舆论,最直接、更有效的方式就是处理好与大众传媒的关系,充分运用好其舆论领袖的角色,在此基础上提高新闻执政能力、增强舆论引导能力。5 后改革开放时代以来,不同性质和类型的突发事件不时爆发,严重危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也对政府应急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以往的突发事件处理实践表明,如果政府不能完成好突发事件处理中的媒体应对这一“软任务” ,常常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突发事件处理中维护社会稳定有序这一“硬任务”目标的达成。因此,为了全面有效地做好突发事件处理,政府就必须要重视提升完成“软任务”的能力,在突发事件应对中采取合理适当的信息沟通、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6 在制度上,政府新闻发布制度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施机制,具备了强大的政治沟通、议程设置和政府公关能力,可以帮助政府有效地公开信息、引导社会舆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因此新闻发布制度已经成为我国政府提高执政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但目前我国政府新闻发布制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导致政府信息不能及时、有效的公开,公众的知情权得不到保障。同时,在我国各级政府通过主流媒体,采取新闻公告、新闻发布会等形式来向公众传达国际、国内重大新闻事件,尤其是与民众利益休戚相关的各类危机、灾难、疫情等事件中,所凸显政府新闻发布在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及满足民众知情权、话语权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政府危机公关能力亟待提高。 2、 内在本质:政府、新闻媒体与危机事件的三角 关系 各自的社会角色定位 2 政府新闻发布面对灾难性事件特别是特大灾难性事件,公众的信息需求较之正常情况下猛增,对政府和新闻传媒在及时、准确、充分地发布相关信息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新闻传媒,当然可以通过相应的渠道和自己的努力,获得相当一部分新闻源并形成报道灾难的新闻作品,但如果政府禁止媒体公开报道,或是要求按统一口径报道,那末媒体从业者的相当一部分劳动成果将付诸东流。这种情况,以往曾屡屡出现。因此,媒体和公众一样热切期盼对灾难性事件依法实行信息公开。再则,媒体希冀从政府那里源源不断地获取关于灾情的权威信息。而对媒体所作灾难报道的意义,绝不可低估。7面对灾难性事件,政府无疑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既要安置灾民、组织救灾抗灾和灾后重建,还要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和有序。因此,政府比在正常情况下,更需要通过发布权威信息,妥善处理和设法协调与新闻传媒、与公众的关系。 以汶川地震为例:从政府方面来说,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每日提供的权威信息,经由新闻传媒径直向公众发布,内容涉及伤亡及失踪人数、接受医疗救护及康复人数、国内外机构及个人捐款总数、过渡房新建和待建数等。在此时段,政府已经做、正在做、将要做的事,要求社会各方面做的事,也都通过媒体直接公之子众。在现代社会中,由政府经媒体至公众,这样的渠道传播信息,舍却多余的中间环节,不失为最快捷、最简便、最高效、最高保真的传播方式,同时不失为“一竿子到底”的传播方式。 对于新闻媒介来说,政府新闻发布在两个方面对媒介产生了直接影响:一是新闻媒介获得了更大限度的信息空间。它确认政府有义务向新闻媒介并通过新闻媒介向社会公众公开信息这意味着媒介在获取政府信息方面有了更多的权利和便利;二是新闻媒介获得了更大限度的话语空间。政府从对新闻传播的直接控制转变为向新闻媒介提供信息资源和舆论资源。 对于政府来说,通过新闻发布,媒体和公众可以通过政府新闻发布全面了解社会发展情况和政府立场、态度,政府也可以通过新闻发布调节社会情绪和公共关系。 对于受众来说,他们希望的是在危机中能有人出来安抚他们的情绪,相信政府可以处理好,寻求一种心理安慰,并进行有效的恢复工作和重建工作等。 在灾难性事件中,政府、新闻传媒和公众三者之间,围绕信息的发布、传播和接受而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较之在正常情况下更凸现出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汶川地震中及地震后,三者关系从总体上说呈良性状态,妥善处理三者关系,关键是政府向媒体和公众公开信息。关于灾难性事件的信息,公开比不公开好,及时公开比延迟公开好,主动公开比被动公开好,充分公开比有限公开好。这些基本道理已在关于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和信息发布中得到了印证。 内在信息控制与发布 在处理内在信息的控制与发布这个问题上,引以为戒的便是松花江污染危 3 政府新闻发布机事件。在这个事件中,政府发表的前后不一的公告不仅没有掩盖住实施的真相,还在一次次的发布中给市民造成事实上的困惑困,同时还降低了自己的公信力,即使哈尔滨市政府将这种行为称为“善意的谎言” 。这样的结果不仅没有达到事先的目的,反而被媒体和公众纷纷议论面出现了小道消息满天飞的状况。哈尔滨市政府首先没有将停水的真正原因告之于民众,主观以为可以减少松花江水污染危机,有利于社会稳定,而真正导致的却是老百姓对于停水原因及其后果无边猜测,政府、媒体与民众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遭遇危机,社会秩序陷入非理性、失衡状态。8 对公共突发危机事务,相关政府部门的领导也就是拥有权力的决策者首先应该开展有效的危机公关,敢于直面媒体与民众,满足他们对危机信息的知晓权。吉林省、哈尔滨市政府最先隐瞒化工厂爆炸造成污染危机的真实情况,尔后发布导致停水原因的虚假信息,因此在危机传播中基本失去了对议题设置的主动权,从而丧失了进行危机公关的最佳时期,导致后面的舆论引导工作十分被动。现今,我国现在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民众的认知能力、社会结构越来越多元化,政府构建社会信任的难度已经加大。其实,落实民众的信息权应该是政府最有效的危机公关技巧。所谓信息权是以受众为出发点的,包括获知权与接近权。其中获知权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从媒介与当权者的关系出发,主张媒介有从当权者处获知各种信息的权利;二是从大众与当权者的关系出发,主张大众有从当权者处获知各种信息的权利。9 所以,在处理内在信息的控制与发布时,政府要注意的是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避免谎言之后的问题二次处理。而对于媒体来说,一是要挖掘到更多的政府所掌握的信息二是要考虑到受众的承受能力和当时危机事件的发展情况,三则是要本着事实第一的原则为公众进行报道。 3、 政府新闻发布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问题 近几年政府新闻发布中,从内容上来说,政府主动型的新闻分析与综合工作的发布在不断完善和透明,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不断加强。而在一部分突发事件和危机事件的处理中,也出现了值得我们今后注意的问题。 信息发布迟缓 一些普通事件之所以能形成突发事件,或者突发事件之所以能造成意想不到的严重危害后果,有时就与政府未能及时公布事件发展的实情密切相关。例如,XX 年贵州瓮安“628”事件,从一起单纯的民事案件,最终酿成一起严重的打、砸、烧群体性突发事件,这背后当然有其深层次的社会原因,但与事件发生伊始当地政府没有及时做好信息发布、舆论引导工作也十分相关。又如,XX 年 2 月21 日凌晨,山西省多地民众因相信地震谣言而露宿街头,这就与当地有关政府部门辟谣太慢直接相关。 4 政府新闻发布逃避媒体采访 突发事件发生后,有些地方政府官员不是想着积极与媒体沟通,如何赢得社会舆论和大众的支持,而是敷衍塞责,逃避媒体的正常采访。例如,XX 年 6 月中旬,当媒体曝光武汉经济适用房摇号出现“六连号”事件。面对这一严重危及政府公信力的突发事件,6 月 22 日上午,武汉市政府新闻办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六连号”事件的具体情况,可新闻发布会仅仅开了 55 秒钟,没有提供任何记者提问和新闻发言人答询的时间,被网友戏称为“史上最短新闻发会” 。 封堵信息传播 按照相关法律和政策的规定,突发事件爆发后,地方政府有责任向上级政府、公众和媒体通报事件的真情,但少数地方政府官员第一想到的却是封堵信息传播,为此乃至贿赂或收买记者及相关知情人隐瞒事实真相。或者是地方政府官员采取简单的“割箭式”方法治疗“中箭者”的“外伤” ,表面化地处理问题,在互联网时代盲目地以为只要删除几个网帖就能平息突发事件中的舆论批评,却不知这样的处理反而会适得其反。 发布虚假信息 突发事件爆发后,有时地方政府官员出于片面的维稳考虑,向公众和媒体发布虚假信息,严重影响到政府公信力和对突发事件的顺利处理。例如,XX 年 11 月 21 日,哈尔滨市政府在一天的时间内发布了前后理由不一的停水公告,其中后一公告是对前一公告的纠正。事实表明,市政府先前发布的虚假公告不仅没有起到稳定社会公众情绪的作用,反而引起了更大的社会恐慌。 对策 依法管理 政府在突发事件媒体应对工作中要坚持依法行政。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突发事件中的新闻发布、舆论引导和媒体管理工作,相继出台了各类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XX 年 2 月 11 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根据中央有关规定制定的关于改进和加强国内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工作的实施意见 ,并于 XX年 8 月 29 日对其进行了再次讨论修订。此外,XX 年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 、XX 年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XX 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XX 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都对突发事件中的新闻发布、舆论引导和媒体管理工作做了相当详尽的规范。各地方、各部门也为落实中央和上级政府的要求,纷纷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构,出台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规范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工作。可以说,这些法规政策为政府做好突发事件媒体应对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制度支持,政府在处置突发事件中做到严格遵循法规政 5 篇二:贵州省交通厅网站管理制度贵州省交通厅网站管理制度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厅网站管理,确保网站的安全,加强网站信息资源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规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及贵州省交通厅实施办法(试行) 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网站,是指贵州省交通厅主网站(简称主网站)和厅属各单位与二级局的子网站(简称子网站)组成的网站群。 本制度所称信息,是指厅及各单位在履行管理职责或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制作、获得或掌握的应公开发布的政务信息和公共服务信息。 第三条 厅办公室是厅网站的领导机构,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厅网站的规划和建设管理工作。信息中心具体承办主网站的建设、运行维护和日常管理,为各子网站提供技术指导。各单位与各二级局负责本部门(单位)网站建设与信息资源收集、上报工作,并接受信息中心业务指导和监督。 第一章 网站内容发布审核制度 第四条 在网站发布的信息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法规,不得含有下列内容: (一)、违反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 (二)、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 一; (三)、损害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 (五)、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宣扬封建迷信;(六)、散布谣言,编造和传播假新闻,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 (七)、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恐怖或者教唆犯罪; (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九)、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第五条 厅设立网站管理小组,由厅办公室与信息中心分管领导及相关人员组成,负责对主网站信息发布进行管理。 第六条 各单位确定一名主管领导作为网站信息发布审核负责人,确定 1-2 名人员作为网站管理员,发布至主网站的信息须经审核负责人同意并由网站管理员上报,子网站发布信息可由审核负责人或信息提供部门负责人审核。第七条 发布的信息应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保证信息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 第八条 各单位在发布涉及交通全局政务信息、公共服务信息、重大事项、重要会议通知公告等信息时必须报送厅办公室审核,以保证所发布信息的权威性、一致性和时效性。 第九条 网站信息发布审核、把关不严,造成失、泄密的,按照国家保密法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章 网站信息保障措施 第十条 根据政务信息公开要求,各单位与厅各部门应及时在网站上发布工作中产生的不涉密政务信息与新闻。厅将每半年对各单位在主网站的发布信息情况进行公布。 第十一条 各单位(部门)指派专人担任信息员,负责采集、编录本单位(部门)的信息并向网站提供。 第十二条 信息员采集的信息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方可向网站提供,信息内容按“谁提供,谁负责”的原则进行责任认定。 第十三条 网上发布的文件、数据、文字及图像等信息统一由网站管理员存档管理。 第三章 安全管理制度 第十四条 主网站安全管理由信息中心负责。子网站安全管理由各单位负责,各单位应明确分管负责人、承办部门和具体责任人员。 第十五条 网站管理员应当对重要文件、数据及应用系统作定期备份,以便应急恢复。第十六条 主网站和子网站应当设置网站后台管理及上传的登录口令。口令的位数不应少于 8 位,严禁将各个人登录帐号和密码泄露给他人使用。 第十七条 主网站和子网站机房应建立严格的门禁制度和日常管理制度,机房及机房内所有设备必须由专人负责管理,每日应有机房值班记录和主要设备运行情况的记录。外来系统维护人员进入机房,应由技术人员陪同并对工作内容做详细记录。 第十八条 主网站和子网站应及时对网站管理及服务器系统漏洞进行定期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要及时对操作系统、数据库等系统软件进行补丁包升级或者版本升级,以防黑客利用系统漏洞和弱点非法入侵。第十九条 主网站和子网站应当充分估计各种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做好应急响应方案。同时,要与岗位责任制度相结合,保证应急响应方案的及时实施,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第二十条 主网站和子网站在发生安全突发事件后,除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进行解决外,应当及时向厅信息中心报告,由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必要的技术支持,并视安全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及时协调公安及网络服务商等单位进行处理。 第二十一条 主网站和子网站应当制定工作人员管理制度,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通过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同时,规范人员调离制度,做好保密义务承诺、资料退还、系统口令更换等必要的安全保密工作。 第四章 网站应急处置预案 第二十二条 网站、网页出现非法言论时的紧急措施:(一)、当发现网站或接到举报出现非法信息时,网站管理员应立即向 相关负责人通报情况;情况紧急的可先采取删除等处理措施后再 行报告; (二)、负责人在接到网站管理员报告后及时组织安排技术人员进行处 理;(三)、技术人员在接到通知后立即清理非法信息,强化安全防范措施, 将网站网页重新投入使用; (四)、网站管理员应妥善保存有关记录、日志或审计记录。 第二十三条 网站遭到黑客攻击时的紧急处置措施: (一)、当有网页内容被篡改,或通过入侵检测系统发现有黑客正在进 行攻击时,网站管理员首先应将被攻击的服务器等设备从网络中 隔离出来,同时向负责人汇报情况; (二)、负责人在接到网站管理员报告后及时组织安排技术人员进行处 理; (三)、技术人员立即进行被破坏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 (四)、网站管理员应妥善保存有关记录、日志或审计记录。 第二十四条病毒安全紧急处置措施: (一)、当网站管理员发现计算机感染有病毒后,应立即将该机从网络 上隔离出来; (二)、对该设备的硬盘进行数据备份; (三)、启用病毒软件对该机进行杀毒处理,同时利用病毒检测软件对 其他机器进行病毒扫描和清除工作; (四)、如发现反病毒软件无法清除该病毒,应立即向技术人员报告; (五)、经技术人员确认无法查杀该病毒后,应作好记录,同时立即向 相关负责人报告,并迅速研究解决问题; (六)、如果感染病毒的设备是服务器或者主机系统,经负责人同意, 立即告知各相关单位做好相应的病毒清查工作。 第二十五条 软件系统遭受破坏性攻击的紧急处置措施: (一)、一旦软件遭到破坏性攻击,网站管理员应立即向技术人员报告, 并将系统停止运行; (二)、技术人员立即进行软件系统和数据的恢复; (三)、网站管理员应妥善保存有关记录、日志或审计记录。 第二十六条 数据库安全紧急处置措施: (一)、一旦数据库崩溃,网站管理员应立即向负责人与技术人员报告,经负责人同意后通知各相关单位暂缓上传上报数据; (二)、技术人员对数据库系统进行维护,如无法正常维护,采取数据 库备份恢复的办法; (三)、如果备份均无法恢复,应立即向有关厂商请求紧急技术支援。 第二十七条 设备安全紧急处置措施: (一)、小型机、服务器等关键设备损坏后,网站管理员应立即向负责 人报告并通知技术人员; (二)、技术人员应立即查明原因,具有备份服务器的要马上启用备份 服务器提供网站服务; (三)、如果能够自行处理,应立即用备件替换受损部件; (四)、如果不能自行处理的,立即与设备提供商联系,请求派维修人 员前来维修。 篇三:从“发言”到“对话”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中政府身份的转型从“发言”到“对话”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中政府身份的转型 贺翀 学号 XX22071174 摘要:新媒体如火如茶地发展起来,给中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带来新的变化。以互联网和微博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信息来源更加多源、传播路径更加复杂、互动平等交流的影响力更为显著。这些媒介特性给中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改变政府与公众的博弈状态。本文从新媒体环境给我国新闻发言人带来的挑战入手,进而阐述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的角色定位及中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发言”到“对话”的角色转型等问题。得出我国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出现意味着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实现转型的结论。 关键词:政府新闻发言人挑战转型 ? 引言: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迎来了进一步发展的机遇,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日益重视并着手建立和完善该制度。但是,其发展并不是一片坦途,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新媒体的普及给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影响,其信息传播的渠道、方式和内容,相比传统媒体更加多元化、复杂化。新兴媒体的信息来源多元化、传播路径更加复杂、互动平等交流的影响力更为显著。这些媒介特性给新闻发言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本身的不完善更加凸显出来。对新闻发言人制度认识的理念落后,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机制建设不健全,缺乏制度保障背景下的新闻发布形式单一等问题的存在,对中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在现实的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发展趋势,面对危机时最有效及时的处理措施以及新闻发布流程都要有相应的改进。 一、新媒体时代下新闻发言人的角色定位 在我国,新闻发言人的任用机制可以说是世界上比较罕见,很多单位和部门都采用“官员兼任”的新闻发言人任用机制,再加上新闻发布的权责界定始终处于一个比较模糊的状态中,因此,西方国家政府部门常见的专业新闻发言人付之阙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新闻发布制度的良性运作。 新闻发言人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首先它不是一个“官职” ,而是一个特殊的专业岗位。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合格的新闻发言人都有政府和媒体长期工作的经验,需要接受新闻学、传播学(包括大众传播学、人际传播学、组织传播学、跨文化传播学等亚学科) 、社会心理学、语言学、修辞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专业培训。从 1950 年代开始,白宫历届新闻发言人(他们使用的是“新闻秘书”的称谓)当中有 85是新闻记者出身或是在媒体工作过,而近 30 年来,这个比例几乎是 100。最近 10 年来,白宫新闻发言人都是由资深的电视主播或记者来担任。有“网络总统”之称的奥巴马已经从网络媒体选拔了一批青年人进入白宫的新闻发布工作团队。 可以预见的是,今后也将有来自网络媒体的新闻人出任白宫新闻发言人。除了媒体经验之外,新闻发言人还应当承担传播团队领导者的角色。新闻发言人身后应当有各级领导的支持和传播团队的保障,这样才能确保其有效地开展工作。美国政府部门的新闻发言人虽然没有正式的官衔,但他可以得到所在部门主管领导的特别授权。列席该部门决策层的会议,对高层决策有着通盘的了解,与决策层和各部门一起商议新闻发布的口径。与此同时,他所领导的传播团队承担着搜集舆情、撰稿策划乃至于新闻发布会的后勤保障等工作,没有这些幕后工作,身处台前和聚光灯下的发言人是不可能有出色的表现的。 二、传播主体从“发言”到“对话”的政府身份转变 传播主体在新媒体空间拓展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形式,更加及时快捷地给公众提供信息。政务微博又丰富了政府新闻发言人的发声渠道,淡化了“把关人”的角色。这一切意味着,在新媒体环境下,中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一味“发言” ,转而重视与媒体和公民的沟通,将保障公众知情权作为价值归宿和落脚点。 1、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发展中,舆论监督一度处于弱势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拥有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的权利。在中国,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行使社会主义民主权利的有效形式,其主要监督方式有报道、评论、讨论、批评、发内参等,但其核心是公开报道和新闻批评。它以其特有的公开曝光的形式产生的作用和效果,具有很强的公众震慑力。但是,在中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发展过程中,传 统媒体的舆论监督一度处于弱势。像 XX 年的“非典”事件,年初疫情刚刚发生时,政府讳莫如深,一度失语;在政府失语的同时,中国的传统媒体竟然也集体失语,对疫情和民众的诉求“视而不见” 。权威信息资讯缺乏,谣言甚嚣尘上,它们以口耳相传、手机短信、网络等形式到处传播,一时间人心惶惶,市场上口罩、白醋、消毒液、板蓝根脱销。与此同时, “非典疫情”也在不断扩大,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媒体的舆论监督如此屏弱固然有体制的原因,但也反映了媒体监督能力的弱小和媒体责任意识、社会担当意识的缺失。舆论监督缺位的教训,直接促成了 XX 年以后中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迅速发展。汲取非典的教训,中国政府加强了新闻发布会的建设,力图通过权威新闻的发布来方便媒体的监督,引导社会舆论。 2、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强化与新媒体的互动 如今,越来越多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学着跟媒体打交道,借助媒体将信息传递给民众。政府新闻发言人尤其加强了与新媒体的互动,不是应对媒体,而是为媒体提供服务。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全天侯、全领域、全进程的公众监督已经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呈现端倪。及时、公开、透明逐渐成为中国政治文明进程中政府机构、新闻媒体的责任共识,新媒体环境下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应当乘势而上、有所作为也成为政府机构、新闻媒体的共同期待。据 XX 年7 月 14 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XX 年,中国各地各部门组织了新闻发布会、见面会、集体采访、专访、互联网访谈等多种形式的新闻发布活动,举行新闻发布会2211 场,比 XX 年增加 335 场。国务院新闻办公 室与国家行政学院合作举办的全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有望成为新任政府新闻发言人岗前培训的固定平台,国家行政学院成立了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应急管理培训中心、中欧应急管理学院等机构,专门开展突发事件舆论应对方面的培训、研究和咨询,并且专门举办了相关的专题研讨班。目前,运用新媒体进行舆论应对、信息搜集发布方面的课程己经成为国家行政学院 各主体班次的必修课。在现代传媒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政府只有不断提高媒介素养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如果政府在关键时刻失语,互联网和微博就会发声,谣言就会乘虚而入。但由于缺乏准确的信息来源,其声音往往与事实有出入,可能对政府的形象造成损害。这就要求政府新闻发言人不但要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还要强化与传统媒体,特别是新媒体沟通的能力,有效把握处置突发事件的节奏和时机,以便在关键时刻能够及时通过权威媒体客观真实地发 布事件的真相。国务院新闻办以及各地政府举办政府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意义就在于,主动适应大的舆论环境的新变化、新要求,切实提升发言人的媒介素养,使其准确把握政策,养成与媒体良好互动的习惯,并在日常工作中实现与媒体的良性互动。 3、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将保障公众知情权作为价值归宿 新媒体的发展促进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不断健全完善,政府部门对新闻发言人的认识逐渐加深,将保障公众知情权和公众利益作为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价值归宿和落脚点。在一些重大突发事件中,特别是灾难事件发生时,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做出反应,在纷繁复杂的局面中向人们说明真相、指点迷津,并借助低门槛、四通八达的新媒体传播环境,阻止小道消息、谣言泛滥,避免了人心混乱,既保障了公民知情权,也维护了政府的公信力。 XX 年 12 月 12 日 18 时许,江苏徐州丰县首羡镇中心小学校车发生侧翻事故。事件自发生伊始即产生了极大的新闻轰动效应, “校车” “超载” “儿童死伤”均成为媒体的关注热点,新闻网站的采访跟进、门户网站的头条推广进一步助涨了新闻媒体关注热情的提升,使得该事件在新闻报道层面上达到了多方位的关注。在新媒体走势上,12 月12 日该事件被媒体报道后,新媒体互动社区跟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事件的发展,网络互动话题量呈现了骤然上升的态势。同时,在新媒体中,大量的相关质疑、深度思考、要求问责的声音被传播出来。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当地政府于 12 月 12 日、12 月 13 日、12 月 14 日连续召开新闻发布会。3 天 3 场新闻发布会的召开,丰县政府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了媒体的关注点,把握了宏观的舆情热点,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住了舆论走向。从积极应对、信息公开的角度看,丰县政府的舆情应对态度是积极的,发布会现场能够鞠躬致歉、现场流泪都体现了态度的真诚。当地政府部门在面对媒体传言中关于实载人数有出入的问题没有在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中否定民间的质疑,转而在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中更正了死亡数据,并在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中更正了实载人数。当地政府部门在舆情应对中没有急于否定媒体,而坚持“先调查再发言”追求动态真实的态度促进了事件过程中政府部门话语权的把握,满足了媒体和公众的知情权,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网络谣言的产生,树立了政府开明的形象。 三、转型的意义与作用 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所体现的良性的互动沟通模式,是新媒体时代建设民主政治的有效途径。贵阳市市长袁周曾指出,“网络新闻发言人”的设立,是对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互联网空间的延伸和拓展,是各级政府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重要手段,体现了政府主动面对社会、公众的开放态度。从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其转型、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通过“信息发布从传统媒体向网络媒体延伸:从单向传递向多点、动态传递转变;从定时、定量传播向网上 24 小时随时发布更新的转变。网络舆情的变化正在促使政府角色转变”,29 对民意表达与政府公共管理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首先,在网络语境中扩大了网民的话语权,发言人通过沟通、回应,使政府信息得到传递,开放了政府与网民的对话渠道,消除了许多信息壁垒,加强了社会民众与政府之间的直接沟通,更 有利于政府实现科学决策、正确引导舆论。第二,网络新闻发言人更能够顺应公众的知情需求,更好地获取公众意见,是现行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补充,也是一个新的尝试。第三,社会公众与互联网的联系日益紧密,加大了社会公众在民意表达和社会监督方面的分量。网民关注网络社会关注自己的生活,对网络曝光的社会不良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