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校精神疾病大学生干预的困境与对策_第1页
民族地区高校精神疾病大学生干预的困境与对策_第2页
民族地区高校精神疾病大学生干预的困境与对策_第3页
民族地区高校精神疾病大学生干预的困境与对策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族地区高校精神疾病大学生干预的困境与对策摘要:民族地区由于各种因素,高校大学生的精神疾病出现较多。通过问卷调查高校的精神疾病的实际情况,分析大学生精神疾病的原因。并针对大学生精神疾病的原因,指出其中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重点突出学校教育的方式与创造良好氛围,最后还表明了精神疾病的预防工作重于一切解决问题的工作等精神疾病的对策。关键词:民族地区; 高校学生;精神疾病; 对策从医学的角度看精神疾病,通常是指由于受到生物学、心理学或其它外界因素影响,而产生大脑机能紊乱,结果导致人的认知能力、日常行为等活动表现一定程度的障碍的一类疾病。随着国家高校扩招的政策的实施,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越来越高,相应地,也有更多学生进入高校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但在高校中由于不同的学生的承受能力不同,因而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精神疾病。以民族地区的大学为例:民族地区高校一般都处在较偏的地区,并且所得到的教育经费较少,生源质量也相对较差,所以这些高校的大学生更易于受到精神疾病的困扰。在这些高校中,有些学生政治信念不坚定、价值取向不端正,缺乏诚信、缺少社会责任、害怕吃苦等思想的存在,使得他们常常独自相处,脱离了团队,从而引发严重的心理和精神问题。由于在民族地区高校中这些问题长期存在,因而对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产生严重影响。所以我们必需对民族地区高校中大学生中存在的精神疾病进行干预,并拿出较好的对策解决目前出现的问题,这对于提高民族地区高校的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高校的人才培养。一、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精神疾病现状目前民族地区的高校中大学生常犯的精神疾病有:轻度的精神分裂病、心情经常抑郁、神经病、对学校环境不适应和人格缺陷等。这些疾病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甚至有不少学生因此自杀、自残等。因此,我们必须对学生的这些疾病给予高度关注。最近笔者通一项问卷调查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的精神疾病的种类及由这些精神疾病产生的后果,结果发现只有一少部分的学生能够自我调节自已遇到的精神问题,另外有一大批学生不能通过自我调节来解决这些精神疾病问题。根据本人近四年来调查的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因精神疾病而产生影响,根据其后果来分析各类影响占整个疾病产生影响的比例,分析结果如下表:比例原因2009 2010 2011 2012因精神疾病而退学 27.5% 32.6% 35.3% 36.5%因精神疾病而休学 64.2% 59.5% 57.8% 54.7%因精神疾病而自杀 8.3% 7.9% 6.9% 8.8%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因精神而休学的人数特别多,这在民族地区的高校中是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有些学生甚至因精神疾病而跳楼、自残等。根据调查结果可知,当前高校中大学精神疾病的承受能力越来越差了,如今民族地区的高校大学生已成为承受精神疾病的弱势群体,大多数学生的精神压力能大,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身心健康一直都亚健康状态。因而,我们必需调度当前高校大学生的精神现状。我们知道,大学生最易受到某种影响而产生精神疾病,这也是大学生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精神疾病的影响不可估量,它产生的后果影响着学生的身体机能,也影响学生的前途命运。根据调查回执的情况,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产生精神疾病的症状主要有:自闭、自负、抑郁、焦虑、固执、精神分裂等。其中有一部分学生长期并反复出现这些状况,因此难以通过自我调节来恢复,有些甚至通过求助过医院治疗。二、 大学生产生精神疾病的原因分析就目前发现的情况来分析,可以知道大学生产生精神疾病的主要原因有:学校本身的因素、社会因素、学习上的压力因素、周围环境因素、就业压力、家庭因素及学生自身的性格因素等。1、 学校因素由于民族地区的高校因地理原因、经费缺少等原因很难吸引到高水平的教师来指导学生,因而出现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行。再加上多年的高校扩招,学生人数一年比一年多,而高校培养的青年教师又缺乏教学经验,一般应付学生日常教学任务就基本上耗去了其全部精力,很少有教师会对关心或指导学生的精神疾病,有点教师根本就不懂得如何去指导学生去改善其精神状况。此外,由于高校的教学方针政策偏向于传授专业知识,不看重学生的精神与心理状况,有些高校甚至没有开设精神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因此造成学生的精神状况每况愈下,结果引发各种后果的出现。2、 社会因素当前的大学生大多数都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出生的,这些都是经历过计划生育政策后出生的人,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家庭的独生子女,因此,在他们心中常常是唯我论,一切都是以自己为中心,长此以往便形成了这样一种价值观。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他们的价值取向容易走偏。著名学者费孝通曾经指出: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有些观念被继承下来,而新兴文化对自身民族文化的冲击,这一环境将对我们这代人产生各种心理或精神上的负面影响。再加上经济的变革、教育的变革,这些都影响着在校学生,给学生带来一些迷茫、紧张、疑惑等心情,这些将严重影响着学生们的精神状况。3、 学习压力因素对于高校的学生来说,其主要的任务还是学习。在学校期间,学生的目的主要是学习好专业知识,因此,每个学生都想把专业知识学好,从而学生之间便产生一种竞争。在学校里的教育方针是奖励学习好的,批评学习差的。对于本来学习任务就重的学生来说,他们不仅要掌握书本知识,还要学习操作技能,更好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等生。这些任务叠加在一起,使学生有了非常重的学习压力,结果导致学习出现焦虑、紧张、长期疲劳,甚至出现不能集中精力,学习出现退步的状况,从而产生某种精神疾病。更有些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在出现精神疾病时也不重视,经常打开夜车,不注重学习与休息相结合,最终将产厌学情绪,不愿意看书等精神疾病症兆。4、 周围环境因素因环境的原因而产生精神疾病的学生主要是大学新生群体。由于新生是从一个比较封密的中学环境来到一个较为开发的大学中,其周围环境、学习、生活方式都会出截然不同的情况。在中学一切都有老师指导,而在大学主要是靠自己,没有任何可以依赖的人,人际关系也会产生明显的变化。因此,有些新生刚进入大学时,因不适应大学里的生活方式及教学方式,难以适应大学这种自主式的教学方式,自己也没有一定约束能力,结果在学习或生活中处处都是被动状态。因此产生精神难以集中,出现某种不可预知的精神疾病。5、 就业压力因素进入大学学习,其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学到专业技能去找一份好的工作,这份是谋生的手段。所以就业是大学生都不可回避事情。他们必须去面对就业压力,去做好一次就业选择,即选择他们的未来。自从国家取消大学毕业分配工作的政策后,大学不再是“象牙塔” ,大学生也不再是“天之骄子”自主择业便是大学生们实现自己的价值与选择未来的必经之路。由于择业时与其他学生存在竞争关系,因此也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在民族地区的高校,一般机业机会本来就偏少,而且大学生们的又偏向于那些好的工作,结果便难上加难了。当前大学生中普通存在一种眼高手低的毛病,这使得许多学生会产生一种担心,害怕自己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结果产生恐惧的心理,从众心理,谈择业就色变等状况,对于那学业成绩不好的学生,还会有着自卑心理,又给自己带来一些精神疾病等。6、 家庭及学生性格因素通常的观点:孩子的首位老师应该是他的父母,在家庭方面,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其父母的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家庭教育会造就一个心智健全、心理健康的学生,使其远离精神疾病,相反,则会给学生带来相应的精神疾病。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学生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其性格已经定型。一般来说,一个人的性格决定其本身的命运。一个的性格也直接决定着其本身是否会产生精神疾病。有些人爽快,性格开朗,这些人一般不易产生精神疾病。而有些人多疑又多虑,心胸不开阔,考虑事情畏葸不前,这类人易于引发精神疾病。我们可以从以上各种原因来分析当前高校学生出现精神疾病,从中可以了解到,需要解决或改善高校学生精神疾病的状况应当从哪些方面去下手。我们只有找到相应的原因,然后对症去解决,才能使精神疾病远离高校学生。三、 高校学生的精神疾病应对策略1学校开设精神疾病预防专业课程在高校中,特别是民族地区的高校中应该开设一门精神疾病的预防专业课程,由专门的老师负责辅导学生,重视学生的心理和精神健康。一量出现某个学生的精神状况不正常的现象,老师应当承担起责任,有义务地去开导学生,去辅助学生。从新生进入大学的那天起,老师应该去重视学生的精神状况,在课常传授学生怎样去自我调节自身的精神状况。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孤立任何一个学生,一旦发生学生有出现精神疾病的苗头,就应该及时去开导,让精神疾病在萌芽时期就消失。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教师们也应该加强自的学习与经验的积累,要多了解学生状况,融入学生之中,摸清学生的心理与精神状况。2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如何,一般来说,学校的老师或负责人应该定期让家长知道学生的在校情况,如果出现家庭因素影响学生的精神状况,不但学校要辅导、要耐心教育,这个过程中当然也需要家长的配合,共同教育,共同开导。学生的家长应该在家庭中营造一个好的氛围,给予学生良好的成长环境。只有双方都行动,才能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真正意义上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使大学生远离精神疾病。3 创造周边良好的环境既然学生在高校中学习,学校有义务去营造一个充满着爱心、友好的人际关系、团结合作班级、协调有序的校园环境。确保学生不受学校周边的人员影响,也应该避免学生之间的恶意竞争或引发冲突等。要教育学生为大家服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良好的校园文化中成长,使精神疾病不再出现在学生之中。4、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和抗挫能力训练除了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还应该让学生们不断去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能承受住一定的挫折,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从事体育煅炼,加强自己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在课程中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去解决如何应对挫折,从实际出发去解决日常中遇到的问题。如:怎样让学生去面对就业问题,如何去应对学习带来的压力等。四、结束语民族地区高校存在大学中的精神疾病的问题,我们应该切实去改善学生的精神状况,找出学生出现精神疾病的根源,提出应对策略。一方面,我们要确立新的理想目标,让学生有着良好的、积极的心态,认为前途一定是光明的、美好的,这样他们才会乐观的去做事情,生活就有动力。另一方面针,对素质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必须开设精神疾病预防课程,课程设置应更合理、更科学,尽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加强精神疾病的预防措施。总之,我们要把大学生的精神疾病问题当成一项长期的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