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与答案_第1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与答案_第2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与答案_第3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与答案_第4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与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题,每题 3 分,共计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 殷周制度论载:“是故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天子之位尊。有嫡庶之制,于是有宗法、有服术,而自国以至天下合为一家。 ”由此可见当时A “家天下”局面逐渐形成 B血缘关系维系国家政治C封建君主专制正式确立 D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2某思想家提出:“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对其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反映了儒家学派提倡仁爱的价值观 B体现了普通民众尚贤节用的要求C满足了统治者维护礼乐制度的需要 D表达了道家因循自然的处世方法3宋人陈深评论某书法作品说:“此帖纵笔豪放,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或如篆籀,或若镌刻,其妙解处,殆出天造,岂非当公注思为文而于字画无意于工,而反极其工邪!”该作品是A李斯会稽刻石 B柳公权玄秘塔碑C颜真卿祭侄文稿 D 赵孟頫洛神赋4南宋绍兴三十一年,金军到江北抢夺民船。宋军伏击, “忽放一霹雳砲,盖以纸为之,自空而下,其声如雷,纸裂而石灰散为烟雾,眯其人马之目,人物不相见” ,金军大败。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当时已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 B火药技术在南宋时开始用于军事战争C西方火炮的传入增强了南宋军事力量 D火药已成为影响战争胜败的重要因素5下表是中国古代某学者阅读论语所做的评语,与其观点最接近的是论语卷一 经 文 评 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年谱,后人心诀。 按:此为略言,意思是说,这不过如后世作年谱一样,并无深意,乃后人奉以为传心之诀,很无谓。 A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B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C世官为诸子之制,可见选举实为孔子创制D孔二先生的礼教讲到极点,就非吃人不成功 6 清史稿记载:“(军机处)初祗秉庙谟商戎略而已,厥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据此,对军机处理解不正确的是A最初因处理军务而设立 B逐渐成为最重要的中枢机构C辅助皇帝处理军国大事 D已取代内阁获得法定的地位7 贼情汇纂记载,杨贼说:“已骑虎背,岂容复有顾恋?今日上策莫如舍粤不顾,直前冲击,循江而略城堡,舍要害,专意金陵,而据为根本。 ”与材料相关的是A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B中华民国定都南京C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D日本侵华南京沦陷8维新变法前夕,张之洞发表劝学篇再次强调“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这表明他A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 B坚决维护封建纲常伦理C支持维新派政治变革 D力主发展民族资本主义9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记录到:“7 月 14 日,盟国以保护公使馆的外国人生命安全为由,出兵占领天津并威胁要开往北京,中外冲突由此爆发。 ”这一冲突最终导致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B资产阶级维新思潮高涨C清廷成为“洋人的朝廷 ” D资产阶级革命进入高潮 10 “吾苟偷庸懦之国民,畏革命如蛇蝎,故政治界虽经三次革命,而黑暗未尝稍减。其原因大部分,则为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莫不黑幕层张,垢污深积。 ”上述材料最有可能出自A 海国图志 B 新学伪经考 C 民报 D 新青年 11 1924 年孙中山就土地问题指出:“如果我们没有预备,就仿效俄国的急进办法,把所有的田地马上拿来充公,分给农民,那些小地主一定是起来反抗的”。这表明他主张A完全放弃仿效俄国经验 B实行核定地价政策C谨慎实施“耕者有其田 ” D维护封建地主利益12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在 1943 年的综合战报中详细公布:敌大半为中共军,与蒋军相反,在本年交战一万五千次中,和中共军的作战占七成五。在交战的二百万敌军中,半数以上也都是中共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说明中共正面战场是主战场 B日军战报基本符合当时中国抗战局势C中共军事力量已经超过蒋军 D国民党政府和军队已经放弃抵抗行动13 “民国三十七年十一月四日,陈毅匪军于临沂附近已向南发动攻势,我临时决定将兵力向徐州集中,准备于此与匪军决一死战,并当即下达作战命令。 ”材料反映了A国民政府组织徐州会战 B国民政府阻击新四军 C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 D淮海战役已拉开帷幕14 共同纲领提出:“凡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经济事业,人民政府应鼓励其经济的积极性,并扶助其发展” ;1954 年宪法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A后者是对前者全盘否定 B两者都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C两者均由全国人大通过 D反映了社会性质正发生改变 15 20 世纪 50 年代苏联外交部长向苏共中央汇报:“我们努力利用法国政府显而易见的急于从印支脱身的愿望,这样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取得了一个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的机遇。 ”中国政府抓住这一“机遇”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获国际社会认可 B参加日内瓦会议并发挥积极作用C出席万隆会议并提出 “求同存异 ”方针 D成功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6下表是新中国 1950 年和 1965 年人民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的统计。对其分析正确的是年度 高等学校 中学 小学学校 学生 学校 学生 学校 学生1950 227 13.4 万 3690 109 万 40 万 2439 万1965 434 67.4 万 80993(包括 61626 所农业与职业)1441.8 万 168.19 万 11600 万A国民教育体系逐步形成 B职业教育成为高等学校的主体 C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 D科教兴国战略取得了一定成绩 17公元前 6 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提出: “认识既然是由我们的感觉与自然交互作用而产生,所以因人而异,视个人的感觉官能而有所不同。任何超人性的真理,连同宗教的真理都是不存在的。 ”由此推断该哲学家A肯定人的尊严 B否定神灵存在C强调理性至上 D推崇绝对真理18卢梭认为,代表的观念是近代的产物,在古代的民主国家里,人民从不曾有过代表,他们并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名词。卢梭的本质意图是A否定近代的代议制 B强调“人民主权”说C主张实行直接民主 D倡导“社会契约论”19 “探索所有这些奥秘:情绪和动机、爱情和欲望、恐惧和忧虑、内心的冲突和矛盾、记忆和梦幻,体验极端和无法表达的意识状态,从内心去理解顿悟的狂喜,洞察人类灵魂的深处。 ”下列作品与材料描述的风格一致的是A B C D20到 20 世纪 30 年代,早期科学概念的每一种主要的假设原子是构成自然的坚固的、不毁的、独立的砌块,空间和时间是独立的绝对,一切现象具有严格的机械的因果关系,对自然进行客观的观察是可能的实际上都遭到了反驳。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经典力学体系对自然界进行理论综合 B 物种起源发表改变了人们世界观C相对论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D量子论建立起对物体研究的宏观视角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题,满分 60 分。21 ( 14 分)我国古代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儒学对其发展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孔子最大的抱负虽在政治,他最大的成就却在教育。在我国教育史上,他是好几方面的开创者。第一,孔子首先提倡“有教无类” ,不分贵贱贫富,一律施教。第二,孔子以个人在野的力量,造就或召聚一大帮的人才。他的门下成了至少鲁国人才的总汇。他的大弟子名氏可考的已有七十七人。第三,孔子首先把技艺教育和人格教育打成一片。他以系统的道德学说和缜密的人生理想教训生徒。其中礼和诗是孔子所常讲,弟子所必修的。摘编自张荫麟中国史纲材料二 (宋朝)南渡以来,学校之教日衰,讲学之风日盛。此种往来走动的参究请谒,愈来愈多,于是又从此中酝酿出新的讲堂制度来。在此情形下,产生讲学家的朱陆两大派。象山教法,在于因人设教,直指本心。而朱子则想选定几部最重要的书本,先为此数书下明白确切的训注,好让学者各自研读,补讲堂教育之缺陷。钱穆国史大纲完成下列要求:(1 )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在教育方面作为“开创者”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重要标志。 (4 分)(2 )据材料二,归纳南宋教育的主要状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陆两派在教育理念上的差异。 (6 分)(3 )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儒学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 (4 分)22 ( 11 分)台湾近代史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着特殊的发展轨迹。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日陆军自海上分别登陆台湾西岸及南端,海军陷旗后(高雄) ,凤山不守,台南陷于重围。刘永福以援断饷绝,事不可为,西去厦门。十月二十一日,日军入台南。不及万人的义勇军及黑旗军对抗数万人,明知势不可侔,仍能喋血奋战四月有余。郭廷以中国近代史纲材料二 此次受降典礼,于 1945 年 10 月25 日上午九时,在台北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