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语文阅卷感受_第1页
2014年中考语文阅卷感受_第2页
2014年中考语文阅卷感受_第3页
2014年中考语文阅卷感受_第4页
2014年中考语文阅卷感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 年 6 月 18 日至 6 月 22 日,我参加了淮安市中考语文试卷的阅卷工作,并有幸负责作文质检,我们县的崔玉华、施玉武、董则亚、费晓华、杜凤伟、李胜等老师参加了作文阅卷工作,五天时间,我处理了 600 多份的问题试卷,还随机抽阅了 4998 份试卷,工作虽然辛苦,但收获也是很多的,几点感想与大家交流。一、考题解读作文命题有广度。今年的淮安市中考作文题是 “不一样的 -”,半命题作文。所谓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 “人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里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不一样的。外形可能相同,内在绝不相同,这是永恒的真理。所以今天的中考作文题给予学生可写的对象很多,小到凡人琐事,大到国际政治风云,近到身边一花一木,远到三皇五帝,都可以作为入文的对象。这样一来,作文就有广度,无论是生活在繁华都市的学生还是生活在偏僻农村的学生,他们都可以有对象写,有话说。只要能够说出自己感受到的 “不一样 ”,就是一篇 “入题 ”的文章。作文命题有深度。万事万物都是 “不一样 ”的,同一事物本身也是 “不一样 ”的,学生可写的对象有很多,可写的事情也很多,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写出了 “不一样 ”就万事大吉,就能够赢得上上签。写出事物呈现给我们的 “不一样 ”仅仅是第一步, “不一样 ”的背后才是命题的要义之所在。父之爱和母之爱有不一样的地方,昨日之爱和今日之爱有不一样的地方,但为什么不一样,难道仅仅是角色的差异时间的流逝吗?未必。这就需要小作者们用心感触,用笔描绘。只有揭示出 “不一样 ”背后的东西,才能够是一篇出彩的文章。作文标准有尺度。作文分类的依据,中心和内容是第一,然后是结构和条理,再次是语言和书写,从内容到表达再到发展,既突出审题、切题的重要性,又不忽视语言表达和书写的有效性。标准指导性、操作性比较强,为我们顺利完成作文评卷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阅卷体会五天的时间,第一天培训、试改,和大组长一起制定评分标准。第五天总结分析,阅评卷主要集中在第二天到第四天。这几天中,我主要负责本组的十位同志的作文评阅的质量的监测;负责和他们一起研讨有争议的文章;进一步吃透标准。近五万份作文中有不少文质兼美、立意深刻的好文章。其中有的内涵丰富,精神生积极向上;有的寓意隽永,行文流畅,显示了小作者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深厚的文字功底。三、阅后思考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更多关注的是作文中的不足,因为只有关注这些,才能在以后的作文教学中有意识的加以改进。总体来说有如下几点:1.审题的意识需要加强作文难度降低,但审题意识不能降低,更不能忽视。部分同学受审题不设置障碍的影响,认为只要是写出 “不一样 ”就是符合文意的作文了,其实不然。如果这 “不一样 ”仅仅是外在显而易见的 “不一样 ”,无论如何也不能是一篇符合题意的好文章;再有具体“不一样 ”在何处,需要考生在文章中做出明确的表示,而不是让教师慢慢揣摩。作文出题不设审题障碍,考生写文更不应该为阅卷老师设置障碍,因为这不是慢慢的品味小说。2.学生的眼界需要开阔近 五 万 份 作 文 , 绝 大 多 数 同 学 写 的 是 “不一 样 的 爸 爸 、 妈 妈 、 奶 奶 、 同 学 ”, 写 身 边的 人 身 边 的 事 是 没 有 错 的 , 但 如 果 我 们 的 学 生只 能 看 见 身 边 的 人 身 边 的 事 , 那 么 反 映 的 则 是生 成 性 是 新 课 程 课 堂 教 学 的 亮 点 , 它 解 放 了教 师 、 解 放 了 学 生 、 解 放 了 教 材 , 照 亮 了 课 堂 ,使 课 堂 教 学 焕 发 出 了 生 命 活 力 。 生 成 性 也 是 新 课程 课 堂 教 学 的 难 点 , 课 堂 开 放 了 , 生 成 了 , 就 会出 现 “无 序 ”的 状 态 , 从 而 对 教 师 提 出 了 严 峻 的挑 战 。 生 成 与 预 设 是 一 对 矛 盾 统 一 体 , 新 课 程 课堂 教 学 呼 唤 高 水 平 的 预 设 与 精 彩 的 生 成 。一、抓住课堂生成,以生成展开教学。如何抓住课堂生成来展开教学,是困扰教师的难题,给教师的 “备课 ”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围绕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有效的、丰富的、可研究的信息,能促成课堂生成,我们可以把这样的生成定义为“预设生成 ”,这样的课堂生成可控性较高,如同教师走过的路,知道路面情况,但不告诉学生,由学生在经历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例如:1.1 如 图 所 示 第 一 行 的 图 形 绕 虚 线 旋 转 一 周 ,便 能 形 成 第 二 行 的 某 个 几 何 体 , 用 线 连 一 连 。1.2 七巧板游戏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益智游戏,它如下图所示:1.2.1 你能在七巧板图中找出哪些你所熟悉的图形?七巧板 狐狸 小桥学 生 生 活 视 野 的 狭 窄 , 表 现 生 活 意 识 的 匮 乏 。3.文章的立意需要深刻初中毕业生,尽管大部分将会踏入高一级学校的大门,暂时还没有步入职场,无需接触、思考更多的社会问题,但作为 21 世纪的时代青年,他们不能仅仅满足于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他们更应该有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的胸怀。不一样的不能仅仅是父母亲情、同学相处、乞丐讨钱,寻找出不一样的背后,那才是一篇立意深、有思考的好文章。先打动自己,然后打动阅卷老师,这是优秀作文的不二法门。4.写作的技巧需要适度写文做事需要技巧,这没有错,但如果过度的关注技巧则变成了投机取巧。投机取巧也许会获得一时的利益,但终究还是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比较多。不加思考的反复点题,没有记叙描绘基础上的议论,得到的无非是东施效颦。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过犹不及,儒家的中庸之道用于作文技巧的点拨上同样适用。5.千万不能让学生背作文或者套范文背作文或者套范文,这既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做法,更是在玩火,今年的中考作文比往年要求更严格,一旦发现是背的作文,或者有一半以上是套用别人的文章的,经过专家小组的鉴定,最终都在 10 分以下。这也是我们有些同学平时语文成绩还感觉不错,结果一下来,就傻了眼的主要原因之一。不一样的辛劳,一样的责任;不一样的阅卷过程,一样的收获;几天的阅卷我深深的感受到:我们平时的作文教学必须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讲真话,抒真情;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积淀扎实的文字功底。这才是提高我们作文成绩的必由之路。1.2.2 用七巧板可以拼出许多图形,如上 图所示的狐狸和小桥,你知道它们各部分各由七巧板中的哪一块图形构成的吗?在图中标出来。1.2.3 你自己能设计两个由七巧板拼出的图案吗?并给拼成的图案配上恰当的解说词。当我们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学生就能给我们精彩!我们需要用动态的眼光关注动态的课堂,基于学生教学,引导学生发现,用学生的独特发现丰富师生共同的课堂。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并不是不能预设,但是,不妨在预设中留有空间,既是留给学生去生成错误,生成精彩,也留给教师与学生对话,进行思维的碰撞,产生振奋的火花。二、展示学生动态生成的思维过程,培养创造意识“教学就是即席创作 ”,课堂上,学生常常不会顺着教师的思路走,甚至出现与教师预设的价值取向迥然不同的想法,这些奇特的想法是对教师理念与智慧的挑战,也是极其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多一些欣赏,多一些机智,多一些宽容。在教学 解直角三角形 时 , 如图 ,在 RtABC 中 , C 为直角 ,其余5 个元素之间有以下关系 : 2.1 三边之间关系 : (勾股定22cba理)2.2 锐角之间的关系 : A+ B=90(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2.3 边角之间的关系 : cAsincbosatn利用以上关系 ,如果知道其中的 2 个元素(其中至少有一个是边 ),那么就可以求出其余的 3 个未知元素。由直角三角形中的已知元素 ,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 ,叫做解直角三角形。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促成了学生的自觉生成,不但表现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意识,而且使学生加深了对解直角三角形认识的过程,也让我了解了孩子们头脑中的数学世界。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生成是新课标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师生、生生在互动中,从心与心的交流中,从思与思的搏动中,从情与情的触摸中滋生出来的。在课堂上,当师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的时候,他们随时都有可能产生灵感,发挥出创造力,使课堂精彩迭出。因此,可以说生成的课堂是充满灵性的课堂。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积极努力地去构建、积极把握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三、巧妙引领、调动智慧,让生成资源不断提升 在生成性的课堂上,学生心灵开放,思维活跃,自然会出现各种各样不可预测的情况。这些情况的出现,一方面会使我们的课堂因学生的不俗表现而异彩纷呈,另一方面也会因我们准备不够而手忙脚乱 ,造成课堂的暂时失控。面对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回避,也不应回避,必须充分调动我们的教学机智,巧妙地将这些意料之外的情况转化为有利的教学资源,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达到我们多元化的教学目标。3.1 在 “亮点 ”处 “引领 ”。在课堂教学中,常有一些学生提出让老师始料不及的 “亮点 ”问题或想法,如果我们能及时抓住这些 “话 ”加以巧用,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案,就会使课堂出现一些让人记忆深刻的闪光点,从而取得出乎意料的效果。3.2 在 “疑惑 ”处 “引领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诸如 “我反对 ”、“我喜欢自己的算法 ”、 “我认为这样做也可以 ”的话。有些看似无关紧要甚至有些谬误的学生的回答,其中就可能蕴藏着绝妙的教学契机。教师应珍视学生这种积极思维的情势,把握适当的角度予以引领,创设出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境界,使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得到迸发。例如: 在同一平面内3.2.1 已知三条不同的直线 a1、 a2, a3,且 a1a2 , a2a3. 请问 a1 与 a3 有什么位置关系?为什么?3.2.2 已知十条不同的直线a1、 a2, a9 、 a10,且a1a2 , a2a3 , a3a4 , a4a5 , a5a6, a6a7 , a7a8 , a8a9 , a9a10. 请问a1 与 a10 有什么位置关系?为什么? 3.2.3 从上述结论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如下图, MA1 NAn,则 A1 A2 A3 An _ 度 .生一:过 A2,A3 等 MA1 的平行线;生 2:连接A1An. 两种方法都可以,要给学生充分发展的舞台。根据生成性资源存在的主体状态和分布的范围,我们把它分为个体资源和集体资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既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包括教师与学生个体、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包括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学生群体和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在上述各种形式、多种角度的互动过程中,每个人在具体的情境中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对给定内容的意义都有其自身的解读,都有关于特定内容的自己的一套理论。在与课程事件的相互作用中,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在创造自己的课程,并以其特有的方式建构意义。因此,课程事件的 “创作 ”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这里,既有个体在具体对话或情境中产生的偶发性因素或资源,也有群体在特定情境中产生的意想不到的资源。例如,教室外面发生的事实,或冬雪,或春雷,或鸟鸣,或笛音等,都会对学生群体的注意力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是否开发和利用这种资源的选择,并使全体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得到教育,经验得到提升。有些问题是学生个体的感悟、灵机一动,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是否开发和利用这种 “资源 ”的判断和采取相应的行动。 “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 ”(布卢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没有想到的 “可能 ”,但这些 “可能 ”,时常给我们的课堂带来小插曲或是意想不到的惊喜,为我们的教学开辟一片崭新的天地。这时教师要善于倾听,善于发现学生问答中富有价值和意义的、充满童趣的问题,体验学生的情趣,并通过课中捕捉学生的信息,处理信息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智慧,使自己轻松地解决课中出现的各种可能。生成需要空间,空间是生成的前提条件。生成需要时间,时间是生成的必要条件。弹性控制就是为在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留有时间和空间,充分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亲自去体验感悟。在等待中把握节奏,当教师的时间掌握与学生的整体思维速度相吻合时,学生就会陶醉于自己的思维活动中,学生的生成材料才会丰满、充分。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上课伊始,学生的学习心理准备难免不充分,师生之间难免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时,教师就一定要讲究导课的艺术,来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智力情绪。有经验的教师,都很重视导课的艺术,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迅速进入特定的教学活动轨迹。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堂生动活泼的、具有教学艺术魅力的好课犹如一支宛转悠扬的乐曲, “起调 ”扣人心弦, “主旋律 ”引人入胜, “终曲 ”余音绕梁。 精彩的课堂缘于 “生成 ”。课堂教学是否能使学生在层层递进的生成过程中获得发展,产生更多的 “增量 ”,关键取决于教师。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身文化素养,不断丰富教学智慧,才能更好地实施动态生成性教学。让每一朵花都散发芳香“只有完善的集体,才能造就完善的人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基本环境,又是个小小社会,对学生成长发展的生命历程具有极重要的地位与价值。 在班集体建设中, 班主任应树立 “以人为本 ”的育人理念,要有科学的管理思想。一、关注体验,启发生命自觉主 体 性 德 育 是 以 学 生 为 德 育 主 体 , 引 导 学 生 通 过 自 主 体 验 , 主 动 分 析 、 判 断 、 选 择 、 实 践 , 进而 理 解 、 认 同 、 内 化 理 念 , 形 成 良 好 行 为 品 德 的 自 我 教 育 、 自 我 管 理 。 学 生 是 学 习 的 主 人 , 其 接 受德 育 影 响 与 否 , 以 及 如 何 分 析 、 选 择 、 实 践 , 解 决 问 题 , 完 全 决 定 于 学 生 自 己 。 而 教 师 的 责 任 在 于激 发 学 生 主 动 积 极 参 与 德 育 活 动 , 引 导 学 生 平 等 对 话 、 互 动 互 助 , 分 享 生 命 经 历 与 经 验 。体验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或亲身经历,是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结合而产生的情感与意识。德育过程中的体验强调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交流、操作、实践,在深刻体验、心灵感悟和生命活力的激活中,获得有意义的东西,改造发展自我经验,与他人经验整合并内化,使学生从体验的层次深入到认知、身心、人格的健全与发展,促进生命健康成长。因此,重视创设条件,引起学生的自我体验,并不断使之维持和强化,可以启发学生生命的自觉,促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大大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达到德育的高境界。二、关注生命,真切感悟童真关注生命,教育才能拨动生命的 “情弦 ”,给顽皮学生以感化,给自卑学生以力量,给胆怯学生以激励,给愚钝学生以智慧。关注生命,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生命,我们的教育方可绿意盎然。 一天,我和学生们在大自然里找春天。春天里,花坛里、草地上、小河边,各种不知名的小花纷纷从绿茸茸的小草间探出娇小的身段。一幅多么生机勃勃的画卷! 我兴奋地大喊: “哇!真美呀! ”我扔开手中拿着的东西,忘情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 “老 师 , 您 笑 的 时 候 真 美 ! ”身 边 的 一 个 淘 气 学 生 的 话 让 我 呆 住 了 。 是 啊 , 孩 子 们 好 久 没 见 过 我笑 了 ! 为 了 树 立 自 己 所 谓 的 权 威 和 尊 严 , 为 了 上 课 有 一 个 严 肃 的 课 堂 纪 律 , 每 次 我 总 要 先 绷 紧 脸, 一 本正 经 的 出 现 在 教 室 门 前 , 喧 闹 的 教 室 顿 时 就 会 鸦 雀 无 声 ! 三 尺 讲 台 上 , 我 仿 佛 是 知 识 的 化 身 , 道 德 的化 身 。 我 用 长 者 的 口 吻 教 授 着 一 批 又 一 批 稚 气 的 学 生 , 自 以 为 这 就 是 教 师 责 任 的 所 在 。 而 今 , 那 位淘 气 学 生 真 诚 的 赞 美 如 同 温 暖 的 春 日 , 融 化 了 我 与 学 生 之 间 的 那 一 堵 厚 厚 的 冰 墙学 生 需 要 老 师 的爱 , 需 要 老 师 的 笑 ! 从 此 , 我 学 会 了 在 学 生 面 前 欢 笑 : 当 学 生 勇 敢 地 站 起 来 回 答 问 题 时 , 我 的 眼 中 的 笑 意 充 满 着 信任 ; 当 学 生 大 胆 地 发 表 自 己 独 到 的 见 解 时 , 我 的 脸 上 挂 的 是 欣 喜 笑 , 拉 近 了 心 与 心 的 距 离 ; 笑 ,让 我 赢 得 了 孩 子 们 的 信 任 ; 笑 , 让 我 获 得 了 另 一 种 权 威 亲 其 师 , 信 其 道 !三、关注情感,张扬个性发展 一 要 让 学 生 在 宽 容 中 学 会 自 爱 。 学 生 年 龄 小 , 容 易 犯 错 误 。 当 学 生 犯 了 错 误 , 我 不 是 抓 住 不 放 ,而 是 给 予 更 多 的 容 忍 和 理 解 。 一 般 情 况 下 , 我 是 找 学 生 个 别 谈 心 , 而 不 是 让 他 的 错 误“大 白 于 天 下 ”。有 时 我 会 采 用 “暗 示 ”教 育 。 “暗 示 ”是 无 批 评 的 形 式 接 受 批 评 , 对 学 生 不 产 生 心 理 的 压 力 , 不 强求 学 生 接 受 , 但 能 产 生 积 极 的 的 主 动 的 影 响 , 起 到 潜 移 默 化 的 作 用 。 二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实现自我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 “一个集体若没有丰富的集体活动,就必然死气沉沉,缺乏活力,这将有碍于班集体的健康发展 ”。要想让班集体充满生机活力,最重要的是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有益的活动,况且小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他们希望通过自身的表现来展示能力和才华,获得认可与成功。为此,班主任应多搭建平台,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实现自我发展。 作为班主任,其作用就是引领学生的发展不迷失方向,不断地为学生发展增加 “动力 ”,做学生前行过程中的 “加油站 ”。在绘画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在绘画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孩子们的绘画作品并不只是一幅画,还是孩子内心世界的一个写照。借助画画,孩子把自己心理上的需要、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与体验表达了出来,创造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世界。让我们多给孩子一些时间和空间,让他们从绘画中获得满足,同时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一、放手让孩子自己画传 统 的 美 术 教 育 将 孩 子 美 术 教 育 简 单 的 理解 为 : 教 孩 子 “学 画 画 ”( 由 不 会 画 到 会 画 、 由画 不 像 到 画 得 像 ) 。 在 培 养 目 标 方 面 , 孩 子 美术 教 育 出 现 了 误 区 。 很 多 人 把 美 术 教 育 等 同 于技 艺 教 育 , 认 为 教 会 孩 子 画 出 一 张 美 丽 的 图 画 ,做 出 一 件 有 趣 的 玩 具 就 完 成 了 任 务 , 把 重 点 放在 培 养 孩 子 的 正 确 描 写 和 表 演 能 力 上 , 把 技 能技 巧 的 培 养 作 为 主 要 任 务 , 忽 视 了 孩 子 整 体 素质 培 养 。 传统的美术教育忽视了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违反了孩子学习美术的客观规律,压抑了孩子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我们要尽量为孩子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鼓励孩子大胆地用绘画表现自己独特的思想感情。以美术带动思维,从而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比如在我的一节一年级美术课当中,我要求学生们根据提示,自由绘出一幅作品。 当其他孩子都在画线条的时候,一个比较内向的男孩子用画笔很使劲地在纸上戳了几下,就说画完了。有些家长可能会说:“这么快就画完啦?还有那么多地方都空着呢,再涂一涂! ”孩子就会想,噢,原来画画是不能留空的,都要填满。当时我觉得这个孩子画得很有意思,就问他: “你给我讲一讲你的画,你是怎么想的? ”他告诉我说:“这个叫紧张。 ”我觉得他表达得就很好。其实生活中有很多抽象的感觉都可以用画面来表达。二、 不要破坏孩子绘画时的创造愉快孩子是天才的画家,他们从小就天生喜欢绘画。如果他在画画时非常兴奋激动、眉飞色舞、边画边说,随心所欲的大胆表演。孩子在画画时,通过想象在大脑中形成画面,孩子在绘画过程中主体的创造力、想象力、征服力得到具体的体现,主体的目的得到自由的实现。这种愉快是主体对自己内在能力的自我欣赏,自我赞美和自我肯定。这种愉快的体验对孩子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进一步激发他的创造欲,树立自信心,培养创造能力。三、把绘画当成游戏,让孩子树立自信对孩子来说,绘画本身就是一种游戏,游戏化的绘画能让孩子轻松地接受技能的指导。特别是一些孩子难以掌握的、学习有难度的美术技能,应采用游戏化的情景,孩子化的语言来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获得愉悦、新奇的情感体验的过程中,提高参与绘画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自然地接受技能的学习。 孩子画的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是个性的记录,不能要求表现什具体内容,更不能用“像不像 ”去衡量。大人把孩子的画挂起来让大家欣赏,或是仔细的收藏起来,过上一段时间就拿出来和孩子赏析一番,这都是无声的鼓励,都会使孩子产生自豪感,从而建立自信。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