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分析_第1页
韩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分析_第2页
韩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分析_第3页
韩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分析_第4页
韩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韩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分析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西南财经大学本科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 担任教师:唐代盛 考试学期:2011,2012 学年 第 1学期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年级:2009级 姓名:唐瑗 学号:40916088 论文标题:韩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分析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总分 阅卷人 成绩 出题教师必填:1、考试类型:闭卷 开卷 ?( 页纸开卷) 2、本套试题共 道大题,共 4 页,完卷时间 分钟。 3、考试用品中除纸、笔、尺子外,可另带的用具有: 计算器 字典 等 (请在下划线上填上具体数字或内容,所选 内打钩) 考生注意事项:1、出示学生证或身份证于桌面左上角,以备监考教师查验。 2、拿到试卷后清点并检查试卷页数,如有重页、页数不足、空白页及印刷模糊等举手向监考教师示意调换试卷。 3、做题前请先将专业、年级、学号、姓名填写完整。 4、考生不得携带任何通讯工具进入考场。 5、严格遵守考场纪律。 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目 录 【第一篇】韩中文化的分析. 1一、韩中文化背景异同的理解 . 1 (一)认知视觉的差异. 1 (二)地域文化的差异. 1 (三)习俗文化的差异. 2 (四)宗教文化差异. 2 二、基于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比较韩中文化 . 3 (一)理论概括. 3 (二)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4 (三) 权力距离. 5 (四) 回避不确定性. 6 (五)刚性/柔性倾向. 7 (六)短期/长远取向. 8 【第二篇】韩中核心价值观的对比. 9 一、韩中两国的核心价值观介绍 . 9 (一)在韩国人的传统社会价值观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家族中心主义. 9 (二)中国持续的传统文化中儒学一直占有统治的地位,儒道的结合构成了基本内核. 10 二、韩中两国核心价值观的融合 . 10 三、相关信息展示 . 11 【第三篇】韩中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中各应用的影响. 11 一、在员工的招聘与选拔方面 . 11 二、在员工的培训与职业开发方面 . 12 三、在绩效考评方面 . 12 (一)从不同角度分析绩效考评的方法选择. 12 (二)韩中绩效考评现状比较. 12 (三)跨文化绩效评估. 13 四、在奖励与激励方面 . 13 五、在薪酬体系设计方面 . 13 (一)不同维度看两国的薪酬体系. 13 六、在管理者的决策方面 . 14 【第四篇】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第一篇】韩中文化的分析 近年来,中华大地韩流滚滚,朝鲜半岛也是汉风阵阵,“韩流汉风”一度被热炒。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灿烂缤纷,在五千年的风雨中,经历了多次兴衰的过程,它是不断更新发展的,而且在每一次扬弃后象凤凰一样又获得了新生,有了新的内容;韩国的文化也有着其悠久和深厚的历史,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风情。 中韩两国隔海相望,有二千多年友好和文化交流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河流中,两国人民互相学习、帮助和促进。随着经济交往的大量发展,中韩文化的交流也出现了热潮。 一、韩中文化背景异同的理解 韩国作为中国的友好邻邦,在宇宙观、宗教、民间信仰、艺术创造和意象、价值观念、认知和思维方式等方面颇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二者的文化背景虽具有很多共同点,但相异之处还是不胜枚举。此处,笔者根据自己的积累和查阅资料,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韩中文化背景的差异进行举例说明。 (一)认知视觉的差异 尽管汉韩两民族在认知视觉上具有很多共同点,但他们对同一思维概念经常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韩国的“胆小如豆粒”与汉语的“胆小如鼠”,两者虽然比喻形象不一样,但在表示胆小这一层意义上是如出一辙的;耳熟能详的中国成语“对牛弹琴”是指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在韩国都有类似的成语“对牛念经”,意义完全相同都有“与不可言者而言”的引申义,但一个是弹琴,一个为念经,表现形式却不同;同样,韩语里的大王八和醋坛子只有指称的概念意义,但汉语中则还包括联想的御用意义,所以对汉族人说这两个词则显得不够尊重,甚至羞辱; 同时,汉民族的爱人是说妻子或丈夫,而韩语中则指情妇或情妇,不懂得这层意思那难免会失礼了;中韩对“丈夫”这一指称对象从不同的文化视觉去认识和表达,也造成了文化差异的障碍,跨越这种障碍, 必须选准认知视觉:汉语里的当家的、掌柜的和韩国语里的主人都指丈夫,韩国语里还有一种对丈夫的称谓,翻译过来叫外头的,这种称谓都与分配方式有关,也与男尊女卑的宗法制度有关,这种称谓的文化重点都在香火接续和财产的继承上。 (二)地域文化的差异 各民族的文化是在各自的生存条件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不同民族对同一思维概念、同一种现象或事务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国历史悠久, 华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两国典故,意蕴深厚 与此相联系的中国成语俯拾即是,如井水不犯河水、洛阳纸贵、痛饮黄龙、抱痛西河等1 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等,每一个历史典故和成语都包含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都是一个生动的历史故事;在韩国的文化中, 这样的表现形式也很多, 如“听说京城是山崖, 就从南大岭开始爬”比喻听到一些风声,就吓破胆,丧失勇气的丑态。 2.“左右”和“南北” 在中国自古便有“右为尊左为卑”的传统,成语“无出其右”表示“没有能胜过他或他们”,这里的“右”指上意;而左迁、左降, 则是下之意。另外,人们经常说南征北战、南辕北辙、南腔北调,在说法上“南”常常置前,而由连战皆北、追奔逐北可知,北则与败相连。在韩国文化中, 对南北左右没有尊卑之分, 所以这种表达方式会使韩国人感到困惑,甚至给他们带来误解。 (三)习俗文化的差异 习俗文化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多民族的文化作为人类发展具有共性的东西, 但更多的是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个性的东西。 1(红白喜事 诸如婚娶、寿辰、生儿育女之类的事情在中韩都称为喜事不为奇怪,但丧事在中国属于犯凶,而韩国则称为白喜,这使中国人百思不得其解。 2(颜色 韩国人喜欢白色,自誉为白衣民族,认为白色纯洁高尚,这种白色崇拜来自于北方阿尔泰民族对天神的崇拜。新娘在婚礼上往往身着白色礼服,现代房屋装修也多用白色。而白色在中国则象征死亡或凶兆,如披麻戴孝。 相反,红色代表喜庆、吉祥、成功和兴旺发达,在汉族中带有自己文化特有的意义和联想范围。如传统婚礼贴喜字,新娘的红盖头、大红袄、大红花,都暗示着新婚夫妇日子红火;过年挂大红灯笼,贴大红春联,本命年穿红戴红等等。韩国人本来对红没有赋予太大的文化意义, 但近代以来, 韩国人对红色有了不好的印象。一方面他们认为红是共产党的颜色,是苏维埃的代表,容易让他们想起抗美援朝的伤痛和苦难,另一方面韩国人认为红色可以驱邪。 3(数字 中国的节日大多是单数,如春节( 1月1日),端午节( 5月5日),七夕( 7月7日),重阳节( 9月9日) ,但是现在中国人更喜欢双数,尤其喜欢6和8。而韩国人一直保留中国的儒学传统,送礼、选吉日都是单数,而且双数中最忌讳4,所以楼层中用F层代替4层,或从3层直接到5层。但在中国来讲4是一个表示稳定的数字,如四平八稳等等 (四)宗教文化差异 中国是传统的儒家思想国家,从东汉武帝时期就有了,儒家思想也是我们中国人意识最深处的思想,但祈祷个人安宁幸福的道家思想也根深蒂固:做生意的拜关公像、老奶奶拜菩萨。文革中传统道德观念被破坏,“孔子是劳动人民的敌人”这个口号当时很时兴。 韩国在朝鲜王朝时期一直是纯儒教的,1945年独立后基督教迅速的兴起,35%国民信奉2 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了此教,代替佛教成为第一国教。下表是韩国的宗教历史: 公元前檀君神话的传说 可能是一种图腾和祖先的崇拜 2333年 公元1世纪中国的儒学开始传入 朝鲜半岛及其周围出现了百济、新罗等国,但前后 在民间盛行着对天神及各种神仙的崇拜 公元4世纪佛教开始传入 逐渐在民间流行并一度成为新罗的国教 后半期 4世纪 道教思想 开始传入百济,但正式被引入高句丽和新罗要在7世纪以后 6-7世纪 “花郎道”思想 在新罗出现,这是把儒释道和韩国的民间信仰融为一体并具有民族特点的道德伦理思想体系 14世纪 独尊儒术 李氏朝鲜王朝建立后 以后的 朱子学(性理学) 一直处于统治的地位并在内部出现了观点不同五百年间 的学派 公元 实学思潮 在朝鲜半岛掀起,这种思潮与我国相呼应,讲17世纪 求实学、实效,主张经世致用,改革时弊 19世纪 东学运动 以宗教和社会改革为目标;在韩国资本主义急上半叶 剧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爱国主义的启蒙文化思想和对儒学进行改革的“求新”思想 在儒、释崛萨满教 韩国人民并没有放弃固有的萨满教信仰和实起的时期 践,它是韩国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儒教在中国历史进程中起着大一统的作用,在中国宗教哲学思想传入韩国后,韩国固有的巫俗信仰和诸神崇拜自古迄今一直继续存在着,我们从上述表中也可以看到“三教”和韩国民间信仰有效的结合。 二、基于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比较韩中文化 (一)理论概括 文化维度理论是跨文化理论中具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由荷兰管理学专家和荷兰文化协作研究所所长霍夫斯泰德对分布在40个国家和地区的11.6万名IBM员工进行文化价值观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该理论是实际调查的产物,起初并无理论构架。20世纪70年代后?形成系统理论。 根据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文化差异可分为五个方面来进行描述和比较,分别是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权力距离、回避不确定性、刚性/柔性倾向和短期/长远取向。这五个文化维度主要是从社会角度来分析文化对组织的影响,充分考虑了权力、环境以及社会对女? 汤新煌,关 哲.浅析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J.哲学文化研究,2004,8(4):5760. 3 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性的重视程度,它们对分析文化冲突的产生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这一维度也是全球性文化范畴中截然对立的两大文化,主要反映了在一种文化中人们在个人与集体关系方面所持有的价值观。个人主义重视自身的价值与需要,把个人与组织的关系看成是功利性的,个人之间的关系松散;集体主义则指一种结合紧密的社会组织,人们忠?诚于所在的组织,并多从道德方面来解释他们与组织的关系。 图 1部分国家或地区个人指数 从上图可以看出,中、韩国都属于集体主义倾向国家,但韩国的集体主义倾向略高于中国。 1(韩国的集体主义 韩国企业特别强调自豪感和团结协作关系,激励每一个员工成为集体的一分子,发扬团结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同心同德地为企业作贡献,韩国企业的经营思想也大都体现了这一理念。例如LG集团的和睦团结、开拓精神、研究开发;起亚集团的团结、诚实、创造等等。 2(中国的集体主义 中国文化的基础是农耕自然经济,中国的农耕文化曾长时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温和性表现为和平相处和依靠集体的力量。同时,中国员工在工作中倾向于群体的努力和集体的回报,这一方面更易于创造员工之间融洽的关系。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更加支持具有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集体主义,具备了相互交流的性质,因此有利于知识的交流和共享。所以在中国,民营家族式企业中的家族成员之间沟通和治理机制往往非常成功。 3(韩中集体主义的区别 ?中国企业在强调集体主义时特别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重视为了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强调个人对集体的奉献。 ?韩国企业文化中的集体主义是一种手段,一种追求整体卓越的手段,即通过全体一致的追?侯颖,王建军,王庆军.韩国企业文化分析基于霍夫斯泰德文化分析模型J.哲学文化研究,2007,8(1):140141. 4 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求来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 ?尽管“人和”的儒文化对韩国影响根深蒂固,但由于受美国个人主义影响,韩国的企业文化又表现出崇尚竞争、重视发挥个人能力。在韩国企业,业绩、人品、工作态度、专等对员工晋升是非常重要的指标。例如,三星集团的用人原则是“能力第一主义”,鲜京集团则明确提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