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第一章绪论(第七版)_第1页
精神病学第一章绪论(第七版)_第2页
精神病学第一章绪论(第七版)_第3页
精神病学第一章绪论(第七版)_第4页
精神病学第一章绪论(第七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神病学第一章 绪 论,1,教学目的,熟悉 精神病学和精神障碍的概念 精神障碍的主要病因了解 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 精神病学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2,第一节 概 念:精神活动,精神活动:又叫心理活动,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在反映客观事物时所进行的一系列复杂的功能活动。 心理过程:认知(感知觉、记忆、思维、言语和想象等)、情绪和情感、意志,3,第一节 概 念:精神病学,精神病学(psychiatry) :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的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分支学科 司法精神病学:涉及有关法律问题的精神病人社会精神病学:不同社会文化、种族对精神异常表现的影响儿童精神病学:老年精神病学:精神药理学:研究精神病药物精神病理学:以心理学为基础,研究精神症状的规律性生物精神病学:从生物学的角度探讨精神疾病,4,第一节概 念:精神障碍,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 重性精神障碍(psychosis) 指一组严重精神障碍的疾病,精神活动显著偏离正常,失去现实检验能力,常出现各种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同时社会功能严重下降。是精神障碍核心部分。器质性精神障碍-功能性精神障碍(核心)重性精神障碍- - - (外围)神经症性疾病- - (再外围)人格、适应不良目前我国精神病性障碍1600万,抑郁症3000万。,5,第二节 脑与精神活动,人类所有的精神活动(广义的行为)均由大脑调控大脑的结构与功能-决定-精神活动,6,第二节 脑与精神活动,脑结构与精神活动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单位 包括神经细胞及其突起(树突和轴突) 是神经系统中唯一能传递神经冲动的结构 人脑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和更多的胶质细胞突触;是轴突末梢和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接 触的部位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平均每个神经元有1000多个突触联系 大脑内约有几万亿到10万亿个突触联,7,第二节脑与精神活动,环路: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形成各式各样、 大大小小的环路,构成精神和行为活动 的结构基础。 大于1000亿1000亿神经元之间的作用方式 突触:神经递质突触-缝隙连接:神经递质-突触 电信号- 化学信号-电信号,8,第二节脑神经化学与精神活动,与精神活动、精神障碍关系密切的几类神经递质胆碱类:乙酰胆碱(Ach)单胺类:儿茶酚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 吲哚胺:5-羟色胺氨基酸类: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门冬氨酸 抑制性氨基酸:r-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神经肽类:下丘脑释放激素类、神经垂体激素类、阿片 肽类、垂体肽类、脑肠肽类、其他肽类气体类:NO、CO 神经递质与相应的受体结合 生物效应,9,第二节脑与精神活动,脑的结构与化学活动处于变化之中(可塑性)可塑性是行为适应的基础,10,第二节脑与精神活动, 大脑不同部位 额叶:智力、计划性、情绪和人格、记忆 颞叶:记忆 顶叶:感觉、言语、定向力 枕叶:视知觉 大脑半球:功能不同、密切联系 左半球:优势半球语言 右半球:非优势半球非语词性认识如空 间的辨认、深度知觉、触觉认识、 音乐赏析分辨 脑区:不同的功能区,相互联系和影响。,11,第三节精神障碍的病因学,一、生物学因素 (一)遗传与表观遗传因素: 功能性精神障碍往往具有遗传性,基因将疾病的易感性一代传给一代。(如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儿童孤独症等)精神分裂症(sch)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 Allen(1972):274例孪生子 同病率:单-27.4%,双-4.8%。 罗开林(1986) 31例生身父母为sch的家系:13例sch 对照组无家族史的家系:2例sch,12,第三节精神障碍的病因学,(二)神经发育异 异常理化、中毒、外伤癌瘤、缺 氧、代谢障碍与 内分泌疾病、 营 养缺乏、放射线(三)感染,13,第三节精神障碍的病因学,(二)心理社会因素因素 1.应激:心身疾病、心因性障碍 2.人格与素质因素 躯体素质:包括体型大小、体力强弱、营养状况、 健康水平、疾病抵抗能力,损伤的恢复或 代偿能力,对体力、精力消耗的耐受性等。 心理素质:即气质和在此背景上形成的性格 其本身不是致病因素 不良或易感的心理素质,易出现精神障碍,14,第三节神障碍的病因学,3.社会因素 环境因素:大气污染、噪音、交通混乱、居住拥挤、 人际关系紧张、社会变动巨大等。 文化因素:民族文化、社会风俗、宗教信仰、生活 习惯等如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国家 或地区有恐缩症(Koro)。 移民因素:移居国外与移居本国的人群相比,前者 出现精神障碍的比较多。,15,第三节精神障碍的病因学,小结 生物学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即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在精神疾病的发病当中共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应注意到二者的作用并非平分秋色。在某些精神疾病中某种因素起着主导作用,而另一些疾病中则另一些因素起决定性的影响。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许多精神疾病的起因,不是单一的因素,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6,第四节神障碍的分类学,1.病因、病理学分类原则:2.症状学分类原则:根据共同症状或综合征建立诊断ICD10 兼顾两者,17,第五节 历史与展望 (西医),古希腊(公元前5-4世纪) Hippocrates(希波克拉底):精神病学之父 脑是思维活动的器官 精神病学的体液病理学说:人体存在四种基本体液 -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如果四种体液正常地混合起来则健康,如果其中一种过多或过少,或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失常,人就生病。 不同的观点:Aristotal(亚里斯多德)心脏是精神的发源地,也有人认为位于横膈、子宫。,18,第五节历史与展望 (西医),中世纪(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 精神病人被视为魔鬼附体,被送进寺院,用祷告、符咒、驱鬼等方法进行“治疗”。中世纪末,用烙铁烧炙皮肤、用长针穿舌头、用可怕的苦刑来处罚躲在躯体内的魔鬼。 18世纪 精神病才被看作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 法国Pinel(比奈尔)是第一个“疯人院”的院长,他去掉精神病人身上的铁链和枷锁,把他们从不见天日终生囚禁的监狱生活中解放出来,把疯人院变成了医院,进行了有历史意义的改革,从而使医生有可能观察研究精神疾病的症状。,19,第五节 历史与展望 (西医),现代精神病学的发展 到了19世纪中叶,随着自然科学包括基础医学如生理学、解剖学和病理学的发展以及临床资料的积累,终于得出精神病是由于脑病变所致的结论。 德国的Griesinger在1845年发表的专著中,引用当代大脑生理和病理解剖资料,论述所谓的精神失常是一种脑病的观点。 20世纪以来,对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治疗等从多方面进行了研究。,20,第五节 历史与展望 (中医),中医关于精神疾病的论述 殷代甲骨文:心疾、首疾 黄帝内径年代:公元前200年到公元0年之间,已经形成中医精神医学萌芽,把精神疾病当做病来对待。 素问六节藏象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 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合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大怒伤肝、大喜伤心、思虑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的七情内伤论。 素问病能论“帝曰:有病怒狂者,治之奈何?岐伯曰:使之服以生铁洛为饮。夫生铁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