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方标准《成年受助人员心理救助服务规范 第2部分:心理关爱活动》(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1页
广西地方标准《成年受助人员心理救助服务规范 第2部分:心理关爱活动》(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2页
广西地方标准《成年受助人员心理救助服务规范 第2部分:心理关爱活动》(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3页
广西地方标准《成年受助人员心理救助服务规范 第2部分:心理关爱活动》(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4页
广西地方标准《成年受助人员心理救助服务规范 第2部分:心理关爱活动》(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地方标准成年受助人员心理救助服务规范第2部分心理关爱活动(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制定目的及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及起草单位广西地方标准成年受助人员心理救助服务规范第2部分心理关爱活动的制定任务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7年第十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质监函2017566号)下达,由桂林市质监局、桂林市民政局提出,桂林市救助管理站承担主要编制任务。(二)制定目的一直以来,滞留救助站的受助人员除了部分是残疾、智障人员外,还有部分身体和精神都比较正常的成人。因为有过不幸遭遇,他们或不愿和人交流,或不愿意说出自己的姓名、家庭地址等信息,以至于滞留在救助站内,回归家庭的意愿变得薄弱,但是在他们内心还是渴望得到社会的关注、关爱、关心,被家庭所包容、理解,接纳他们并不歧视他们。为进一步维护受助人员合法权益,使其感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爱与温暖,改善自我认知,最终摆脱生活困境和心理困扰,今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回归正常生活。桂林市救助管理站在社会救助方面通过多年来救助工作的摸索和实践,建立了一套常规救助和心理救助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并在实际救助工作中获得满意成果。心理救助作为社会救助工作的一种新型救助模式,其意义和效果日益凸显。然而,目前我国民政系统心理救助服务类标准缺失严重,各地心理救助工作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成年受助人员心理救助服务规范第2部分心理关爱活动是成年受助人员心理救助服务规范系列广西地方标准的第2部分,是心理救助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心理救助服务内容的基础和核心,将填补我区民政救助服务类心理关爱活动标准的空白,为我区民政系统实施、规范及推广成年受助人员心理救助服务提供科学依据。(三)工作简况本部分立项后,标准起草单位迅速成立标准编制工作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各阶段任务分工,逐项推进标准编制工作。通过总结和梳理桂林市救助管理站10年来开展心理救助工作的经验,查阅大量心理救助类、社会救助、心理学等方面文献资料,编制工作小组结合我区民政系统心理救助工作实际以及发展规划,并根据GB/T112009的要求编制形成标准文本初稿。先后四次邀请社会救助、心理学及标准编制方面专家就标准初稿框架和内容进行讨论、修改,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之后,向桂林市民政局、全州县救助管理站、龙胜县救助管理站等相关单位和个人征求意见。对收集到的意见进行分析,将本标准的内容及要求进一步完善、提升,形成征求意见稿。二、标准主要内容的编制原则和依据目前,尚无在社会救助工作中对常规受助人员开展日常心理救助服务的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本标准的制定是在总结桂林市救助管理站10年来开展心理救助工作经验基础上,结合社会救助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提炼出了开展心理关爱活动中须坚持的四大原则,明确了开展心理关爱活动须具备的基本要求,规范了活动的基本流程,并对活动回访和档案管理提出了相关要求。(一)四大基本原则1、平等原则平等尊重,宽容接纳的原则相信个人具有独特性,不歧视、不以刻板印象对待受助人员,尊重并接纳受助人员的多元化,以平等的姿态对其展开对话和服务,认真倾听受助人员的倾诉并积极引导,维护受助人员的尊严,尊重受助人员隐私和习惯,不随意打断受助人员的讲话,不随意否定受助人员,不臆断受助人员讲述的真实性,不讽刺、轻视受助人员。(2)自愿原则助人自助原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助人自助原则,是要求救助站工作人员与社工在开展心理关爱服务时,使受助人员意识到被动救助并不是长久安身立命之道,而是应不断提升自我的能力,发挥自身主导作用,用自己的意志自主决策,自救自助,自主人生,掌握自己的命运。促进受助人员转变观念,让其明白他人和政府不能包办其今后的人生,未来需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改变生活现状。除此以外还需要充分启发他们在领悟力、自决力和创造力等方面的潜能,减少依赖,增强独立性和自主性,提高环境适应能力,今后能更好适应社会,回归正常生活。(3)科学原则从低层次需求到高层次需求发展的原则及心理辅导与思想道德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人满足较低层次需要时就会出现较高层次的需要,受助人员大多数都存在着基本需要缺失的问题,特别是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传统救助工作就是物质救助为主,以满足受助人员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心理救助则是在物质救助的基础上,引导受助人员从满足较低层次需要向满足更高层次需要发展,倡导更高层次追求,激发其上进的动力,感受政府和社会的关爱与温暖,改善自我认知,最终摆脱生活困境和心理困扰,开始新生活。在心理关爱服务过程中,工作人员和社工必须提供更多温暖的人性关怀,设身处地地理解受助人员,发自内心的关怀受助人员。心理辅导和思想道德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心理辅导侧重于消除消极认知的心理根源,帮助受助人员减轻负面情绪困扰,克服心理障碍,使其正确认识、接纳、控制自己,从而自强自立;思想道德教育则侧重于端正受助人员的消极认知,对其进行教育引导,端正其生活观念、道德观念、法律观念。在开展心理关爱服务中,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帮助受助人员理解政府和社会的关爱与关怀,正确看待遇到的问题、理智解决问题,增强法律观念,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和人生信念,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实现自我价值。(4)保密原则严格保护受助人员的个人信息和隐私。(二)基本要求本部分在编制过程中始终坚持标准的适用性及适度超前相结合的原则,经过充分的调研分析,对心理关爱活动的场地、硬件设施、师资、安全及应急预案等方面进行了要求。(三)基本程序为确保本部分的使用实施,便于心理关爱活动的推广,本标准编制小组在桂林市救助管理站心理救助工作程序基础上进行提炼,对心理关爱活动过程的四个环节(即初步评估、确定方案、活动实施、活动结束)所涉及的初步评估方式、教案内容、活动形式、活动时长及人数、影像资料收集、教师授课方式、转介情况及活动总结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四)回访标准使用单位或部门应制定相关回访程序。(五)档案管理参照民政部会同国家档案局制定的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档案管理办法,本部分对心理关爱活动全过程的各类资料、档案的保存进行相关规定。三、与现行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的关系本部分编制的依据为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与相关的国家、行业标准协调一致,本部分的编写符合GB/T112009的要求。四、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情况本部分未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内容。五、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情况无。六、作为强制性地方标准或推荐性地方标准的建议建议本部分作为推荐性标准发布实施。七、预期效果本部分的实施,将规范我区成年受助人员心理关爱活动的实施过程,不仅有利于受助人员改善自我认知,最终摆脱生活困境和心理困扰,今后能更好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