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服务区特色产业园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_第1页
关于现代服务区特色产业园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_第2页
关于现代服务区特色产业园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_第3页
关于现代服务区特色产业园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_第4页
关于现代服务区特色产业园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现代服务区特色产业园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的公建用地,进一步优化空间利用模式。积极推进工业企业搬迁,整合盘活现有楼宇厂房资源,加快腾笼换鸟和“优二进三”步伐。完善现有楼宇资源动态管理系统,举办楼宇专场推介会,落实楼宇招商责任制,积极引进税源型服务业企业。针对10留用地农转用指标落实难等问题,建议也要实行解决问题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责任考核化的工作要求;要集全区之力协调攻关、合力攻坚,多渠道、全方位向上争取,切实保障现代服务业发展用地需求。(四)努力提升现代服务业的结构和档次。积极引进大型综合性旅游项目和综合性商贸项目,打造旅游综合体、商业综合体,发挥产业项目的集聚效应。依托高校创新资源和产业基础,深化区校合作,推进“一街、两带、六园”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建设。积极开发利用湿地公园商业用房,优化湿地公园经营业态,丰富旅游产品,提升西溪湿地旅游休闲品牌和影响力。加大商贸服务业财政投入,大力改造提升农贸市场和商品专业市场,积极培育商贸特色街区。编制并实施全区群山游步道贯通建设规划,加强旅游业与农业互动开发,提升各类休闲基地档次。提升黄龙国际商务区向周边辐射能力,打造在全市领先的高税收的“现代服务业楼宇集聚区”。第二篇关于发展现代服务业落实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发展现代服务业落实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现代服务区特色产业园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根据市委、市政府对课题的安排,我们组织力量,对全市商贸、金融、邮电、教育、旅游、卫生等服务行业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十一五”以来,随着我市经济超常规、跨越式的迅猛发展,全市服务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逐步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迈进,发展环境逐步改善。一是服务领域拓宽,市场规模逐步形成。“十一五”以来,我市不仅传统服务业有了显著发展,服务领域有所拓宽,一些新兴行业正在不断产生和发展,如房地产开发、城市交通、仓库物流、城市集中供热供气、广电网络、中介、咨询、评估、拍卖、招标、公证、广告等等,其中房地产开发业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商贸业发展比较迅速,逐渐形成了系统的商业网点体系,全市拥有法人产业单位的商贸服务网点1560个,个体商贸服务网点28700个,各类市场290个,涵盖了超市、百货店、便利店、专卖店、综合超市、集贸市场等多种业态,行业涉及餐饮、食品、服装、电子、医药、能源、建材、图书音像、再生资源回收等。随着城市空间的扩大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201X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56亿元,同比增长182。从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194亿元,同比增长124,县及县以下的消费品零售额8362亿,增长177;从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7871亿元,占零售总额比重为824,增长176,住宿和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1093亿元,占零售总额比重为114,增长247,其他行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2亿元,占零售总额比重为62,增长151,目前,我市有建筑面积201X平方米以上的零售网点30多家,年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的商场4家,规模市场逐步形成,连锁网络不断发展,一些大中批零企业,如国贸、天惠、世纪金花、喜洋洋等逐步形成为龙头企业。二是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快,为发展现代物流业奠定了基础。近年来,我市以神延铁路、高速公路、航运机场为中心,大力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201X年,市内铁路总里程达388公里;全市公路总里程达2548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76公里,国道673公里,省道680公里,乡村公路23552公里。今年,陕西第二大航空港榆阳机场投运,大大提高了旅客和货物吞吐量,为尽快建成榆林航空口岸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公路交通领域,201X年底,全市共有客运企业14家,其中二级企业一家,三级企业一家,四级企业五家,五级企业七家。各类客车2228台,开通客运线路700条,其中县级线路330条,车辆10万台;市内跨县线路271条,车辆761台;省内跨市线路58条,车辆221台;省际线路122条,车辆230台;全年完成客运量1963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93089万人公里。全市共有货运企业1218家,其中危险货物运输企业52家。各类货车14642辆,其中危险货物运输车辆980辆;全年完成货运量2271万吨,货运周转量286574万吨公里。这一千多家专业与非专业物流企业及个体运输力量,成为榆林物流市场发展的重要市场基础。三是金融服务业推动力增强,服务项目有了新突破。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全市金融机构逐年增加,金融运行态势良好。201X年,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总额59465亿元,较年初增加10791亿元,增长222,其中居民储蓄存款28963亿元,较年初增加5050亿元,增长21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总额40614亿元,较年初增加11274亿元,增长384。据统计,全市现有金融机构537户,其中工行22户,农行61户,中行12户,农发行9户,农村信用社323户,城市信用社8户,邮政储蓄73户,地方银行已经诞生,如陕西府谷农村合作银行。同时,发展典当行、信用担保公司、投资公司等非金融机构的观念逐步增强,运营资金实力不断扩大。四是邮电业稳步发展。近年来,我市邮电广电事业发展迅速,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网、互联网及邮电等网络已覆盖全市,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大作用。201X年,全市邮电业务总收入1637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05亿元,电信业务收入1536亿元。全市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25296万户,其中固定电话6817万部。移动电话18479万部,人均持有量在全省名列前茅。五是旅游业迈上新台阶。我市共有旅行社40个,星级以上饭店29家,其中三星级饭店9家,客房1784间,星级酒店平均入住率在85以上。201X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10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3,其中,国际游客为1061人。全年旅游收入达1408亿元,增长462,其收入额仅次于电信业。六是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全面发展。至201X年底,全市有艺术表演团14个,影剧院12个,文化艺术馆13个,艺术学校1个,公共图书馆12个,文化站245个,博物馆3处,书报刊发行单位196个,娱乐场所288个,网吧79个。全年新排上演节目6个,图书馆接待读者23万人次,文化馆组织活动648次,电影放映5268场。新建、维修乡镇综合文化站62个,村级文化活动室128个。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榆林旅游文化艺术节、陕北民俗文化展演、世界三大民歌演唱会、世界民歌论坛、白云山论道等一系列活动。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至201X年底,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820个,拥有病床9481张,卫生技术人员10978人。市中心医院正积极筹建,北方医院晋升为国家“三甲医院”。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1X年全市投资360万元,建成90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在陕西省六届农运会上,我市代表团喜获14金15银,总分名列全省第二。从调研的情况看,我市服务业虽然有显著的发展,但是与能源化工基地跨越式发展的形势和需求还很不适应,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才刚刚破土出苗,而且营养不良,作务不精,可以说,对发展现代服务业规划的落实情况不尽人意,在主客观上都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管理基础较差。从调研中发现,有些管理部门,对所管辖区内服务业的基础统计资料、档案材料没有健全甚至没有建立,因而底子不清,现状不明。更为不足的是不少单位不搞分析,发展思路不明确,心中无数,指导乏力。71、747和182,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低于工业增加值,可以看出一产弱、二产强、三产“滞后”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严重“滞后”的状况。201X年全市完成服务业增加值12206亿元,居全省第五位,仅占全省总量的66,与榆林经济总量居全省第二的位置极不相称。人均服务业增加值3667元,分别低于全国、全省及周边地市的水平,而且服务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201X年为29,201X年为182,比全省平均值346低164个百分点。三是规模小,竞争力差。我市从事服务的企业,普遍经营实力较弱,规模较小,经营单一,缺乏规模化、品牌化的经营,至今没有一家投资规模大,竞争能力强,在国内享有声誉的知名企业。据调查,全市服务业以从业人员30人以下的小企业为主,占全部企业的60以上;从营业收入看,以年营业收入在500万元以下的为主;从注册资本看,以100500万元及100万元以下的企业为主。而且,由于经营管理者文化素养较差,员工专业化程度不高,因而整体管理水平不高。四是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够合理。首先区域发展不平衡,认识有偏差。绥德在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领导重视、措施有力。政府部门派专人去外地考察学习,并带回一些可操作性强的现代服务业管理方法,还编制了陕西榆林绥德物流园区规划,并高度重视、认真抓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各项落实工作。但有的县拘于能源经济的特殊优势和地域位置的影响,对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认识比较薄弱,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其次,我市交通运输,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仍占主要地位,新兴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物流、仓储、管理咨询、邮电通信、房地产业、金融保险、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等物质消耗低、吸纳就业多、附价值高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占服务业比重仅为30左右,特别是现代物流仓储,旅游业,社会中介服务业等同全国全省水平差距较大。五是人才缺乏,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关键。我市目前服务业人才,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一线人员更少。“人才难招,人才难留”的情况十分突出,员工的培训教育很不够、服务质量不高是普遍现象,有的企业经营行为不规范,商德缺失,社会形象差。1、提高认识。现代服务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市能源经济的基础经济。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推动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有利于解决我市就业的压力,有利于推动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发展现代服务业经济是双富经济,既能富民又能富财政,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意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全市现代服务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变现代服务业在我市经济结构中的这条“短腿”为与能源化工基地建设跨越式发展相匹配的“长腿”。2、加强领导,落实政策。借鉴省外和省内在服务业机构设置中的成功经验,市、县、(区)要成立起由工商、税务、土地、规划、商务、经委、发改委等部门组成的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其日常办公室,形成自上而下互为贯通的工作网络。强化工作职责,落实目标任务,形成工作合力。要认真清理和及时废除限制服务业发展的不合理规定,放宽准入领域,落实好支持、激励现代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3、找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突破口,以发展现代物流为重点。物流产业作为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整合传统产业的新兴产业,正在全国范围迅速发展。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产业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与发达城市相比,我市现代物流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认真学习外地经验,做好我市物流产业发展的规划工作;尽快制定我市物流产业发展的方针和总体目标;加强政府部门的协调,制定规范的物流产业发展政策措施,为物流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积极引导企业优化企业的物流管理,为物流产业发展培育坚实的市场需求基础;此外,我市还要在物流信息、物流标准、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物流行业协会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坚持努力,使我市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物流基地之一。【关于现代服务区特色产业园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4、加大服务业资金引导,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据调查,我市服务业投资增速明显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并且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几个行业。其他行业投资规模较小,投入相对不足,影响了服务业的协调发展和结构优化。服务业投入的相对不足,也说明政府对服务业的投资引导还没到位。服务业是一个适合民间资本参与发展的领域,民营经济在服务业发展中应发挥主体作用。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禁入的领域,凡是能够施行多元化投资的领域,都应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加快进入;要制定服务业鼓励民间投资的具体实施办法,定期发布服务业投资和产业发展信息,引导民间资本向服务业重点领域分流。5、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现代服务业是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针对服务业人才匮乏、管理水平较低的突出问题,既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同时注重加大对本地人才的培养力度,建议在榆林学院和各职业技术院校增设现代服务业专业。要加强对高层次管理人才和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并采取有力措施留住人才、6、抓好“四个一批”,打造多元化现代服务业。改造一批传统产业,围绕商贸、市场、餐饮、住宿、娱乐等消费性服务业,通过规划扩张、设施改造、技术提升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推动消费性服务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引进一批新兴产业,加大服务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与全国服务业发达城市的合资合作,突出重点,在物流、旅游、中介、金融、贸易等领域加大招商力度,促进服务业结构优化;创建一批优势产业,鼓励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创建一批创新能力强、信息化应用水平高、有规模、竞争优势明显的服务企业;突破一批“短腿”产业,在交通物流方面,应着手研究全市物流集散总枢纽建设,及早启动“榆阳物流中心园区”、“绥德物流园区”、“靖边物流园区”、“神木物流园区”的建设,尽快形成以“园区”为枢纽、以物流公司为骨干、以重点企业为支撑的物流网络,满足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在金融方面,要突破创新,打破垄断和所有制限制,实行公开、透明、公平、严格管理的市场准入政策。针对我市中介服务业发展薄弱的情况,要大力引进专业人才,扶持、培养中介服务行业,特别是会计、法律、商务、管理咨询等现代服务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农村乡镇人口占大多数,要下大力气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在全市推进“万村千乡”农家店工程,大力发展镇、村级农家店和连锁超市,改变农村的消费环境,促进农村市场全面升温,塑造一个崭新的榆林形象。第三篇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根据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为进一步理清“十二五”期间现代服务业发展思路,促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我们成立了调研领导组,制定了现代服务业调研方案,随后召开专门会议,明确了调研的目的和内容,细化了部门责任。经过组织会议、实地调研、查阅资料和座谈等多种形式,整理形成如下调研报告近年来,我县服务业发展态势平稳,为支撑全县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当然就整体而言,由于约束性因素比较突出,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仍然滞后。面对新一轮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机遇,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全面发展步伐,对于榆社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目前榆社县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已初具雏形,按照三次产业发展的规律,在这一阶段,应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形成二产、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格局。我县的物流业发展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在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呈现了健康的发展势头。目前,现代物流业发展步伐加快,新的物流企业不断涌现。组建了“森茂农资配送中心”,按区域分布发展连锁便民农资店32个;组建了“红爆日用品配送中心”,发展基层日用消费品连锁店95个,实现了“五统一”连锁经营的新型现代化经营业态。加快推进我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步伐,完善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安全、方便、实惠的农村消费环境,培育壮大服务业的发展,同时安顺物流运输公司的发展,也大大促进了榆社化工园区的建设。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我县商贸服务业已初具规模,但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看,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商场营业面积较小,全县近600个商业网点,大部分均属中小型便民店;吸引力和吸纳就业能力不足;总体分布不合理、管理不规范,服务生产网点少;城区农贸市场标准低,管理不到位,存在着脏乱差;各业态分布规划滞后,旧货市场、汽车修理、建材、门业等在城区设臵散乱;宾馆档次低,吸引不足;社区服务、电子商务、家政服务、信息劳务市场很不完善;经营理念还不新,特许经营、连锁经营、品牌经营发展慢;商贸物流配送延伸网点的趋势弱。所有这些都与我县经济快速发展的总体态势不相协调,已成为制约我县服务业进一步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随着服务业迅猛发展的大趋势,商贸服务业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已成为竞争的热点。更好更快地发展商贸服务业,事关榆社建设全局,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实现我县商贸服务业发展的新跨越。我县目前城市居住人口约4万人,人均居住面积272M,城区面积75万平方公里,城市基础设施主要有自来水厂1座,集中供热站2座,垃圾填埋厂原有一处,新建一处;大小公园3处,城区道路面积58万平方米,二纵三横,污水处理厂一座,日处理能力3000吨,50张床位以上的宾馆4个,500平方米以上的商场9个,小商品交易市场3个,集中的建材市场1个,城区个体经营户近500家。(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村金融机构【关于现代服务区特色产业园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榆社县立足资源优势和主导产业,以做大做强优势项目,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采取政府引导,龙头企业、致富能人、农技推广机构带动等多种形式,探索建立了社城黑小米农业合作社,西马更修大棚种植农业合作社等162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其中种植业39个,养殖业102个,加工销售业7个,服务业3个,其他11个,入社农户1901户,非农成员10个,带动农户9980户,注册资金802万元。专业合作组织正在逐步成为引领农民走向市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2近年以来,我县金融部门在全面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大力支持地方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积极向上级行申请资金的同时,加大对农信社的再贷款支持力度,截止目前,榆社县农村信用社累计为7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物流配送中心、28个便民店发放贷款14917万元,余额达到6925万元。有力地促进了“三农”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立足于把旅游业培育成榆社经济的新的支柱产业,大力实施政府主导旅游发展战略,旅游基础工作日益完善,改善了旅游投资环境,树立了良好的对外形象。旅游开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初步形成了“云竹湖”、“雾云山”等生态旅游景区,并引进了投资15亿的云竹湖滑翔机基地建设。开发了云竹向阳农家乐、河峪岩良农家乐等配套服务。尽管我县旅游业经过近几年开发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基础,但与周边先进县市相比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县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如政府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发挥。首先我县至今没有制订整套的鼓励社会投资旅游开发建设的优惠政策,社会资金没有很好的发挥作用。同时经费投入不到位,对外客源市场开拓不力,旅游对外影响力不大。二是规划不到位,开发水平低。原有的规划已不能指导当今旅游发展需要,急需修订完善,没有高水平的“旅游拳头产品”,形不成竞争力强的旅游品牌。三是开发体制没有理顺,景区和重要旅游资源点存在多头管理,开发建设形不成合力,制约了全县旅游业发展。【关于现代服务区特色产业园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二、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总体上看,我县现代服务业发展仍然存在总量不大、结构不优、发展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新兴服务业发展不充分,严重影响县域经济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一)总体规模仍然不大,服务业创造的增加值占GDP比重在上升,但对经济增长贡献仍可发掘近年来,榆社县坚持“工业强县”的战略思路,把工业经济摆在首要位臵来抓,服务业的发展相对高速发展的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显得缓慢。如201X年全县实现GDP总值178347万元,其中第二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4654万元,第三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6855万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375。但如果撇开二产受经济危机影响停产和半停产状况,服务业的发展远远滞后。城镇化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相辅相成,城镇化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载体,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城镇化的进程,服务业的发展促第四篇柳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调研报告为贯彻落实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谋划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部署,深入研究我市服务业发展现状、面临的重大机遇、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需要采取的重大政策,经过向全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区、开发区收集调研材料,对部分区域开展实地调研,形成本调研报告。201X年19月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4014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054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增速高于一二产业;占GDP比重289,较去年同期提高145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4066亿元,增长32;批发和零售业完成增加值11409亿元,增长62;住宿和餐饮业完成增加值3025亿元,增长85;金融业完成增加值5269亿元,增长73;房地产业完成增加值3407亿元,增长41;营利性服务业完成增加值6805亿元,增长338,非营利性服务业完成增加值6567亿元,增长35。服务业各分行业增加值增速均较去年同期放缓。预计201X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总量633亿元。201X年19月,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654亿元,其中服务业投资605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79,占比较201X年全年小幅下降,投资额继续居三次产业首位。【关于现代服务区特色产业园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3)消费品市场健康发展19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979亿元,增长1247。批发业增加值90360亿元,增长154;零售业零售额69634亿元,增长1950;住宿业营业额1079亿元,增长798;餐饮业营业额7651亿元,增加1684。751;水路货运量7391万吨,同比增长1360。公路货运周转量1903676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102;水路货运周转量429303万吨公里,同比增长973。目前我市水路货物运输有区内和省际运输,货源方面区内短途运输主要以河沙为主,省际运输货源仍然是以钢材、矿建材料、水泥为主。主要航线是到广东佛山等地为主。虽然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稳步增长,但众多物流企业面临主营业务量大幅减少的局面,不少企业正在筹划调整业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以便应对目前的局面。几个大型物流园区的建设并未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正在稳步推进。201X年,全市从事物流行业的企业共有274个,其中铁路运输业5个,道路运输业170个,水上运输业18个,航空运输业2个,装卸搬运和运输代理业10个,仓储业63个,邮政业6个。从事物流行业的个体经营户共有31363户,其中道路运输业30306个,水上运输业717个,装卸搬运和运输代理业254个,仓储业80个,邮政业6个。柳州市有13家物流企业列入国家物流税收试点名单,数量在全区内列第一。全市有5家AAAA级物流企业,8家AAA级物流企业,均在广西位居前列。近年来柳州市物流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品牌影响力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范围和西南范围内不断提升。截至201X年5月,柳州市已登记注册并获得经营许可的快递企业有17家,每年业务量、收入均以超过30的增幅增长。柳州市作为广西中部快件重要的集散地,EMS、顺丰速递、宅急送、申通快递、中通快递、圆通快递、韵达快递、天天快递等已经在柳州设臵了分拨中心,汇通快递、国通快递、全峰快递的分拨中心都已在筹备中,其中中通快递计划把广西中通的分拨中心设在柳州。柳州市物流企业正在逐步开拓物流金融领域业务。全市物流金融目前主要以钢铁物流金融为主,其次是第三方物流公司所提供的代收货款、垫付货款、承兑汇票等业务。19月,我市旅游业发展较为平稳,旅游总收入为170亿元,旅游收入基本保持同比21的增长率;国际旅游外汇收入04688亿美元,旅游人数194253万人,增长速度均呈下降趋势。今年以来,我市旅行社新增10家,为我市旅游业发展注入竞争活力。我市首家国际品牌的五星级酒店丽笙酒店近日正式挂牌。融水金芦笙国际大酒店、三江侗乡国宾馆近日被自治区旅游星级饭店评定委员会批准为四星级旅游饭店;已建成营业的华美达酒店、正在建设的万达广场、华润中心、保利大江郡等大型商业综合体配套酒店,在不久的将来会让我市高星级宾馆数量显著增加。A级旅游景点创建工作稳步推进,程阳八寨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通过专家评审,柳城县知青城旅游景区成为该县首家AAAA级景区,总投资23亿元的三江县瀑布群4A级景区开工建设。柳侯公园、柳州奇石馆入围201X年度旅游业最美中国目的地。19月金融业实现增加值5269亿元,同比增长73。111月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46656亿元,同比增长824;贷款余额177012亿元,同比增长819。19月,全市金融融资总量新增26068亿元,其中,银行表内贷款9343亿元,银行表外贷款7194亿元。资本市场直接融资505亿元,保险业支付赔款和给付保险金支出579亿元(不含寿险),小额贷款公司当年累计发放贷款3902亿元。柳州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47521亿元,同比增长900;各项贷款余额172991亿元,同比增长779。完成全年新增260亿元贷款目标任务的3593。保险业方面,19月保险业共实现保费收入3152亿元,同比增长1836。18月保险业支付赔款和给付保险金支出大力打造“民生商务”服务品牌,消费环境和设施不断完善。梦之岛百货购物中心正式开业,风情港购物中心、南宁百货柳州尚美购物中心、保利大江郡商业中心等正在加紧推进。我市被国家粮食局确定为全国放心粮油工程供应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城市。“以节造市、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节庆”的促销活动助推广大群众消费作用明显。不少企业正在积极探索运用电子商务进行发展。我市五个大型电子商务平台上的电子商务企业共计1256家。19月,电子商务成交额达300亿元,其中包括广西糖网食糖批发市场有限责任公司成交262亿元,八桂农网成交2亿元,其他大中小型电商企业成交36亿元。融安金桔在大宗鲜果电子交易平台上线大卖,这种通过电子交易开展大宗鲜果交易的模式属全国首例;柳州第一家乃至广西首家“2”模式农产品生鲜销售网站“回家电子商城”开通。电子商务在商贸流通中的占有率越来越高。我市111月外贸进出口总额2067亿美元,同比下降235。18月服务贸易持续下降趋势。18月,全市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1434亿美元,同比下降288,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3个百分点,相比16月的下降比例有所增加。其中,服务贸易出口额526亿美元,同比下降124;服务贸易进口额908亿美元,同比下降358,较16月下降更为迅速。201X年112月,我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6个,合同吸收外资1035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0570;实际利用外资998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2948。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在自治区排名第五位。201X年1月自治区商务厅根据实际利用外资、新批合同金额以及增长率对全市14个市的利用外资情况进行综合考评,我市取得了与南宁、桂林综合得分并列第一名的好成绩。全市外资企业94家,通过对全部外资企业摸底调查,201X年我市预计利用商务口径外资为780万美元。我市房地产市场总体实现稳步增长,大批质优楼盘集体亮相,市场反映热烈。同时由于央企、名企落户柳州,也对柳州房价造成了一定的刺激,周边楼盘和市民对房价具有较高的预期。全市房地产投资总体稳步,111月房地产投资为第五篇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根据黔农科院办发201X27号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关于开展“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产业发展调研的通知,201X年10月2829日和11月5日,我们精品水果产业调研组陈良副院长、蔡永强所长、万明长书记、陈才俊副所长、欧国武副所长和周洋等一行对三都县交梨山地特色生态葡萄产业示范园区(葡萄、观光农业)、长顺县东西合作示范园区(苹果、绿壳蛋鸡)和乌当区下坝樱桃产业示范园区(樱桃)进行了调研。三都县县委、人大、政协、政府办、农工局、葡萄研究所、长顺县农工局与扶贫开发局、乌当区农村工作局、园区办和贵阳市农业试验中心有关领导接待了调研。调研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发现并总结园区成功经验与做法,了解并学习园区先进的产业化配套品种与技术;二是调研并发现园区在运行机制、产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科研院所科学研究与产业技术攻关提供依据;三是加强与各园区的联系,促进“产、研”结合,为成果推广与转化奠定基础。三都县交梨山地生态葡萄产业示范园区规划面积5万亩,其中核心区1万亩,涉及交梨乡、三合镇和普安镇的20个行政村。园区由葡萄产业区、特色生态养殖区、农产品加工物流区和农业休闲观光园构成。规划建设年限为201X年2017年。目前,园区内葡萄生产基地达5万亩,挂果面积为36万亩,建成1万亩葡萄产业核心区和3万亩山地原生态葡萄产业带;引进了绿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入驻,成立了三都县山野水晶葡萄合作社等6家农民合作组织。园区葡萄平均亩产1600公斤,批发价为46元/公斤,葡萄鲜果销售额为265亿元,园区果农人均葡萄销售收入达到9703元以上。2017年,全县计划完成葡萄种植20万亩。“十三五”期间,计划全县葡萄种植面积发展到30万亩,达到人均1亩葡萄,全面实现小康。长顺县东西合作示范园区集苹果种植和绿壳蛋鸡养殖两大产业于一体,集生产加工、销售和冷藏于一体。利用长顺县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发展早熟苹果,涉及广顺镇和种获乡2个乡镇4个行政村。规划期限为201X年2017年。规划苹果种植10万亩,绿壳蛋鸡养殖300万羽。核心区总面积7万亩,目前已发展苹果种植3万多亩,绿壳蛋鸡养殖50万羽。核桃、葡萄、中药材、烟草等作为辅助产业,实施以短养长。苹果平均亩产3000公斤,销售价格为16元/公斤,亩产值4万8千元。绿壳蛋鸡年产蛋80枚,每枚价格为3元。核桃种植面积按发苗量计算有15万亩,但因周期长,农户管理不到位。葡萄品种为紫王葡萄,种植面积为25万亩,藤上挂果时间长达3月,亩产2500公斤,售价为24元/公斤。中药材雪参亩产4000公斤,售价为2元/公斤。展、科普基地、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示范园区,沿20公里河谷地带,设置引种育苗、立体山地栽培、花蔬果配套园、药果配套园和农家乐等5个功能区,规划年限为201X年201X年,园区规划樱桃发展面积3万亩,辐射带动2万亩,主栽品种为黑珍珠樱桃。园区重点打造核心区,加强核心区高科技示范作用和产业发展服务。核心区由园区办和贵阳市农业试验中心联合建设,贵阳市农业试验中心提供征拨土地200亩,并提供技术服务。核心区设新品种露地引种示范园、高标准栽培园、大苗樱桃栽培示范园和设施栽培园等五个示范园,成立育种、培训、产品组装配送、产品展示中心等5个中心,建设多种水果引种示范基地和配套产业基地等5个基地。目前,核心区各项工作正在进行,引进了中国及国外多个樱桃品种和枇杷、杨梅等品种进行适应性栽培,开展了樱桃设施育苗、樱桃起垄栽培示范、观光走廊建设、智能温室大棚建设等。园区樱桃种植面积达17万亩,挂果面积8000亩,亩产樱桃201X斤,销售均价为10元/斤,创造产值16亿元。计划引进龙头企业开发休闲宾馆和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1健全园区管理机制。各县均成立园区管委会,县、局领导兼任园区管委会主任或副主任,协调园区建设工作;从农村工作局、乡镇农技站等部门抽调科技及管理人员到园区管委会开展专职或兼职工作。三都县园区管委会安排24个编制,目前在编14名,6名为专职工作人员。长顺县园区管委会,设置30个编制,目前从各乡镇农技站抽调10多名工作人员作为园区兼职工作人员。各地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园区建设,例如乌当区园区管委会区长书记亲自主持每周1次的园区建设例会,并提供政策保证,园区建设特事特办,实行备案制。2注重规划的制定和落实。三都县园区管委会聘请科研技术单位协助撰写园区规划,并制定了园区工作计划,重点抓好10项工作任务结合重点产业及配套服务,编制招商引资项目,引进7家企业入驻园区;健全园区农业观光和乡村旅游体系;发展现代高效节水农业;建设葡萄绿色防控体系;举办首届中国山地葡萄文化旅游节等。乌当区园区管委会规划定位准确,重点打造城郊鲜食水果和休闲观光旅游基地,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例如建设智能温室大棚等。3产业定位准确。园区建设,产业定位非常重要。三都县充分利用丰富的山地资源和水晶葡萄抗性强的特点,着力打造水晶葡萄山地生态种植之乡。长顺县园区管委会利用长顺县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发展南方早熟苹果,抢占早期苹果市场;同时,充分利用长顺绿壳蛋鸡地方品种资源,着力打造绿壳鸡蛋产业。乌当区园区管委会利用贵阳城郊区位优势,在原有樱桃产业的基础上,定位明确,提升樱桃产业科技含量,发展鲜食水果和休闲观光旅游,带动樱桃产业化发展和农家乐乡村旅游。在主导产业基础上,各县园区管委会均设置了相应的辅助产业,例如核桃、葡萄、杨梅、烟草、中药材和蔬菜等,以改善园区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以短养长,为园区建设提供产业支撑,稳定园区农户经济收入。4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三都县园区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病虫害检测防治点、小气候自动观测站、观光道路、小型农田水利等。长顺县注重建设防雹炮点、气象观测站、灌溉设施、园区实时监控和农产品溯源跟踪设施系统等。乌当区着力建设高科技现代农业和休闲观光设施,建设智能温室大棚、喷灌设施、观光走廊、产品展示厅等。5整合项目资源,捆绑使用投入园区建设。三都县政府整合农发、小农水、土地整治、小流域治理等各类项目资金,捆绑使用投入到园区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扶持产业发展。葡萄种植,从建园到挂果,每亩投入需3000元,各类项目补贴1000元/亩,农户自筹201X元。长顺县政府整合农林水、科技、发改、畜牧、财政等部门各类项目资金资源,捆绑使用投入到园区建设。苹果园建设成本为800元/亩,绿壳蛋鸡养殖鸡苗和圈舍成本30元/只,都由各类项目资金支持。乌当区政府整合各项项目资金约201X万元,投入到园区建设。6注重科技支撑。园区建设必须依靠科技支撑。各地园区管委会均搭建园区科技平台,加强科技合作与支撑。三都县园区管委会与贵州大学、贵州省果树研究所、中国农学会等科研院所协会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成立了县级葡萄研究所,推广绿色防控等标准化生产技术和加强技术培训。长顺县园区管委会长期与省农科院畜牧所、草科所、果树所等科研单位合作,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推广种草养畜、病虫害防治、疾病防疫、苹果园生态养殖绿壳蛋鸡标准化建设等先进技术,为园区建设提供科技支撑。乌当区园区管委会邀请贵阳市农业第六篇关于现代服务区特色产业园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东营西郊现代服务区服始建于20年,其前身为郝家和董集两镇开发建设的工贸基地,位于XX市西部、XX县西南部,向紧临东营中心城,核心区规划面积2248平方公里。近年来,东营西郊现代服务区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加大基础设施配套力度,加快实施重点项目,统筹推进小城镇建设,产业规模日益膨胀,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年9月、11月,服务区先后被省、市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服务业园区、山东省十大商贸流通园区和市级重点服务业园区。201X年11月,经市委、市政府批准,服务区设立副县级管理委员会。201X年11月,服务区被表彰为山东省先进服务业园区。201X年2月,服务区被认定为XX市首批市级服务业集聚区。近年来,服务区重点做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健全规划体系,提升园区发展档次。规划是园区建设的“天花板”,科学适用的规划体系是园区发展的前提。近年来,西郊服务区坚持“富规划、穷建设”的理念,先后委托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和XX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了服务区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明确了西郊服务区“立足城郊,突出特色,巩固提升传统服务业,膨胀壮大现代服务业,建设全市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现代服务业的引领区和转方式调结构的先行区,打造黄河三角洲现代服务区示范基地”的发展定位。空间上,服务区依托永盛路、兴盛路两条南北发展轴,北二路、淄博路两条东西联系轴和景观主轴,北部科研孵化产业带重点布局仓储物流、科技研发等产业,中部现代商务产业带重点布局汽车贸易、专业市场、商务服务、金融保险等产业,南部生态观光产业带重点布局城郊休闲观光、现代农业、房地产开发等产业,形成“一心、三带、五轴、七组团”的产业布局体系,为服务区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规划基础。二是理顺管理体制,提升园区服务水平。权责分明、运行高效的管理体制是服务区快速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针对服务区开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县委、县政府不断理顺服务区管理体制。【关于现代服务区特色产业园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关于现代服务区特色产业园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服务区先后经历了从两镇各自为战到管理办公室统筹服务区发展,再到管理委员会主导园区发展的过程。201X年11月,副县级管委会的成立标志着服务区管理体制正式成型。职能上,管委会负责服务区的宏观管理工作,主要承担服务区规划编制实施、项目审核、产业招商、经济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市政管理等职责。郝家、董集镇政府按照行政区划负责服务区安全生产、治安管理等行政事业管理和民生事业发展等事项。财政体制上,维持原有的镇级财政体系,管委会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市政管理、产业招商、规划编制等方面的投资和业务经费由两镇政府按比例负担,实现了服务区管理上的事、权、责“三统一”。三是完善基础配套,优化园区发展环境。良好的基础配套设施是服务区快速发展的硬件保障和基础条件。自201X年开始,由县政府主导,服务区采取BT模式融资5460万元建设了日处理污水1万吨、排放达到国家城镇一级A类标准的东营西郊污水处理厂;通过BT模式融资35亿元,实施了全长35公里、包括“六横九纵”15条道路的服务区路网一、二、三期工程,服务区总通车里程由201X年底的233公里迅速提升为目前的583公里,可利用土地由201X年底的5平方公里扩展到12平方公里,基本完成了潍坊路和淄博路之间的优先发展区块的基础配套工作,彻底结束了服务区沿北二路布局的历史,逐步走向南北纵深发展,水、电、气、暖等配套能力也得到了优化提升。服务区的BT和BT融资模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拉开了园区大开发、大发展的序幕。四是狠抓项目投资,膨胀园区产业规模。受益于服务区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和基础配套的不断改善,近年来,服务区吸引了一大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落户。总投资8亿元的中凯汽车后市场产业园、6亿元的万坤五金建材家居广场、212亿元的东营西郊金融商务中心、104亿元的海通西苑丽景等项目先后开工建设。201X年,服务区累计完成项目投资2715亿元,是201X年的3倍多。今年,服务区又确定了总投资165亿元的38个项目。376,实现就业人数12万人,周边服务业资源正加速向服务区集聚,西郊服务区已成为全市乃至鲁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综合型现代服务业园区。六是突破城镇化建设,助推“同城化”进程。城镇化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而现代服务业与城镇化建设又有与生俱来的密切联系。近年来,服务区按照“产城一体”的总体思路,在城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在规划体系中,将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发展并行考虑,做到“规划一张图”;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做好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城市管理方面积极向中心城对接,实现“城市化运营”;在投资方面,积极引入社会资金,多元化投资;成立东营西郊现代服务区人力资源市场,帮助园区居民就业,走出了一条以“规划一体化、配套标准化、布局融合化、管理城市化、投入多元化、就业协作化”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城镇化深度融合的新路子。二、主导产业发展情况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西郊现代服务区以汽贸服务、现代物流、专业市场为主体的商贸流通业规模不断壮大,成为服务区的支柱产业。(一)汽贸服务业。服务区内汽车4S店发展到34家、43个品牌,建成了全省首家“七位一体”的机动车服务中心,初步形成了购车、纳税、挂牌、入保、车贷、驾驶员培训、维修保养、安全检测、环保检测等“一条龙”服务,201X年,销售各类汽车44万余辆,交易额达526亿元,占全市的64。(二)现代物流。各类仓储物流企业发展到27家,201X年,年营业额达725亿元,行业涉及家电、建材、日用百货、油品等领域,业务覆盖全省及河北、北京、天津等地,成为全市规模最大的物流业集聚区之一。(三)专业市场。201X年,全市十大专业市场之一的服务区内龙翔石材市场实现销售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155,成为全市首个销售收入过十亿元的专业市场。三、下一步措施今后一个时期,西郊现代服务区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健全园区规划体系。加快服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编制,进一步明确区内各区块的用地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地下管网、城市天际线和各类用地控制线等规划指标。力争201X年底前,实现服务区产业布局、城镇化建设、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四位一体”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保障服务区建设高水平和适度超前。二是进一步完善服务区基础设施。立足于服务中心城、融入中心城,进一步提升服务区建设水平,强化基础设施配套,搭建科学的路网、绿网、水网框架,打通与中心城区的交通、水系连接。【关于现代服务区特色产业园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各类报告第七篇关于市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各位委员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精神,为推动我市文化产业特别是民族文化产业重点扶持、优先发展,促进首府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市政协民族宗教港澳台侨联络委员会按照市政协十一届十四次主席会议所确定的调研题目,于201X年5月28日至6月10日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及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深入我市XX区、土左旗、XX区、XX市民族文化产业基地、内蒙古森木有限公司等单位,就我市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文化产业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生活方式不断进步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