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T 7616-2021 热压生排烃模拟规程-PDF解密-PDF解密_第1页
SYT 7616-2021 热压生排烃模拟规程-PDF解密-PDF解密_第2页
SYT 7616-2021 热压生排烃模拟规程-PDF解密-PDF解密_第3页
SYT 7616-2021 热压生排烃模拟规程-PDF解密-PDF解密_第4页
SYT 7616-2021 热压生排烃模拟规程-PDF解密-PDF解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2021—11-16发布2022-02—16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I Ⅱ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试剂与材料 15仪器设备 25.1半封闭体系热压生排烃模拟实验装置 25.2封闭体系热压生烃模拟实验装置 35.3气相色谱仪 3 3 37模拟实验步骤 47.1半封闭体系生排烃模拟实验 47.2封闭体系生烃模拟实验 47.3产物分离与收集 57.4产物定量分析 5 68.1气体产率计算 68.2排出油产率计算 68.3滞留油产率计算 68.4总生油产率计算 78.5总生烃产率计算 79质量要求 7Ⅱ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实验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郑伦举、马中良、国建英、苏龙、米敬奎、刘金钟、周基贤、王强、杨帆、1热压生排烃模拟规程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SY/T5118岩石中抽提物含量测定热压生排烃模拟实验过程中生成的4试剂与材料24.4医用脱脂棉。4.5三角烧瓶:250mL。4.6称量瓶:带密封盖,容积不小于25mL。4.7带塞玻璃盐水瓶或集气袋:50mL。4.8氯化钠:化学纯。5仪器设备5.1半封闭体系热压生排烃模拟实验装置5.1.1用于半封闭体系热压生排烃模拟实验的装置应具备如图1所示的功能结构。5.1.2生烃反应系统:上覆静岩施压装置压力不小于100MPa,高压釜耐压不小于50MPa,压力控制精度±2MPa;最高温度不低于600℃,温度控制精度±2℃。5.1.3液体注入装置:流体压力不小于50MPa。5.1.4气体注入装置:注气压力不小于10MPa。5.1.5排烃装置:最高流体压力不小于50MPa。5.1.7产物分离收集系统:冷阱最低温度不大于-10℃,气体计量精度±2mL。 图1半封闭体系热压生排烃模拟实验装置结构示意图35.2封闭体系热压生烃模拟实验装置5.2.1用于封闭体系热压生烃模拟实验的装置应具备如图2所示的功能结构。5.2.2生烃反应系统:最高温度不低于600℃,温度控制精度±2℃,高压釜耐压不小于25MPa。5.2.3抽真空装置。5.2.4气体注入装置:注气压力不小于10MPa。5.2.5产物分离收集系统:冷阱最低温度不大于-10℃,气体计量精度±2mL。图2封闭体系热压生烃模拟实验装置结构示意图气相色谱仪符合GB/T13610的要求。分析天平感量0.01mg,托盘天平感量0.1mg。6.1应选择未风化、无污染、岩性均一的样品。6.2制成块状或直径不小于2.5cm圆柱体样品。6.3非块状或圆柱体样品应粉碎至不小于0.25mm筛,制备好的样品置于干燥器内备用。6.4泥岩、页岩、碳酸盐岩每个模拟实验温度点样品量不低于100g,油页岩每个模拟实验温度点样品量不低于50g,煤岩每个模拟实验温度点样品量不低于25g。47.1半封闭体系生排烃模拟实验7.1.1装样与密封性检查7.1.1.1将称量好的样品装入高压釜中,将高压釜置于加热炉内。7.1.1.2启动液压机,打开密封压力施加器对高压釜上下端口进行密封。7.1.1.3启动气体注入装置,向生烃系统和排烃装置中充入氮气至压力不低于10MPa,保持30min以上,如压力有下降,应打开高压釜重新装样。7.1.1.4如压力不下降,开启安全放空阀,排出氮气。7.1.1.5关闭安全放空阀,启动液体注入装置,向生烃系统和排烃装置中注入去离子水至压力不低于50MPa,保持120min以上,如压力有下降,应打开高压釜重新装样。7.1.1.6如压力不下降,打开安全排空阀排出生烃系统和排烃装置中的水。7.1.2.1关闭安全放空阀与收集阀,对生烃系统和排烃装置抽真空至压力低于0.05Pa。7.1.2.2关闭抽真空装置,启动气体注入装置,向生烃系统和排烃装置中充入氮气至压力不低于10MPa。7.1.2.3压力稳定保持10min以上,缓慢打开安全放空阀放出氮气至压力降至大气压后,再次抽真空至0.05Pa7.1.3.1启动液体注入装置将去离子水注入生烃系统和排烃装置内,充满样品的孔隙与反应空间,起始流体压力值不低于2MPa时停止注入。7.1.3.2启动液压机,通过静岩压力施加器施加设定的上覆静岩压力值,对样品进行压实。7.1.3.3启动加热炉的温度控制器,按照设定的升温速率加热高压釜中的样品,达到设定的模拟温度之后再恒温,恒温时间应不少于48h。7.1.3.4当生烃系统与排烃装置之间的压力差达到设定的压力差值时,开启排烃阀排烃。当生烃系统压力值降至与排烃装置内的流体压力值相等时,关闭排烃阀,重复此过程,直至生排烃模拟设定的恒温时间结束。7.2封闭体系生烃模拟实验7.2.1装样与密封性检查7.2.1.2加入去离子水,样品和水的总体积不易超过高压釜容积的一半。7.2.1.3安装釜体密封盖对高压釜进行密封。7.2.1.4将高压釜放入加热炉内,启动气体注入装置,充入氮气至压力不低于10MPa。7.2.1.5压力稳定保持30min以上,观察压力有无下降,如有下降,应打开高压釜重新装样。7.2.1.6如高压釜内氮气压力不下降,开启安全放空阀,排出氮气。7.2.2.1关闭安全放空阀,对生烃反应系统抽真空至压力低于0.05Pa。57.2.2.2关闭抽真空装置,启动气体注入装置,向生烃系统中充入氮气至压力不低于10MPa,保持后恒温,恒温时间应不少于48h。7.3.1.1生排烃过程模拟结束后,待加热炉温度降至150℃并恒温至收集产物结束,对产物分离收集7.3.2.1待生烃系统中流体压力降至压力不高于0.5MPa时,打开7.3.2.2用装有饱和氯化钠溶液的带塞玻璃盐水瓶(或集气袋)收集至少两瓶(袋)气体产物,用于玻璃盐水瓶或集气袋中的气体产物依据GB/T1361067.4.2.4称量瓶间隔30min称量,两次质量之差不大于0.02mg,装排出油后称量,两次质量之差不大于1.0mg,获得排出油质量。模拟实验后的烃源岩残余固体产物,按SY/T5118的规定得到二氯甲烷可溶有机质含量,计算各组分气体产率按公式(1)计算:式中:o——组分i的百分含量,%;p——组分i的密度,单位为毫克每立方厘米(mM——烃源岩样品称样量,单位为克(g);烃类气体产率按公式(2)计算:式中:排出油产率按公式(3)计算:Y=O÷(M₁×Go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