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自考00405教育原理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1页
2021年4月自考00405教育原理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2页
2021年4月自考00405教育原理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3页
2021年4月自考00405教育原理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4页
2021年4月自考00405教育原理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原理年月真题

0040520214

1、【单选题】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重组”的教育家是

洛克

斯宾塞

A:

裴斯泰洛齐

B:

杜威

C:

答D:案:D

解析:杜威在对教育性质的判定上,提出了三个核心的命题:“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

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P45

2、【单选题】下列不属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主要观点的是

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

A: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B: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知识学习相结合

C:

答D:案:D

解析: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包括: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

级性;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全面发展

的人的唯一方法是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P46

3、【单选题】最早提出教育劳动起源学说的是

孟禄

沛西·能

A:

马克思

B:

利托尔诺

C:

答D:案:C

解析: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对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两种观点的错误之处进行了批判,提

出了教育的劳动起源论。P61

4、【单选题】终身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是

哈贝马斯

A:

阿普尔

保罗·朗格朗

B:

马斯洛

C:

答D:案:C

解析:终身教育思潮最初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欧洲。它在英国1944年教

育法令中已有反映。法国1956年议会立法文件中则首次使用了“终身教育”这一概念。

①然而,把终身教育理论推进为一种国际教育思潮,其直接的推动者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代表人物是法国著名教育思想家和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他对终身教育思想的阐述集

中于其著作《终身教育引论》。P69

5、【单选题】将教育划分为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标准是

教育活动的规范程度

教育活动的存在形式

A:

教育活动的存在范围

B:

教育活动的存在意义

C:

答D:案:C

解析:从教育活动的存在范围看,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三种类型。P96

6、【单选题】根据现实空间的要求来规范人们行为的一种教育是

实体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

A:

制度化教育

B:

虚拟教育

C:

答D:案:A

解析:实体教育是指在一个现实的空间里,根据现实空间的要求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的一种

教育。P101

7、【单选题】将教育功能划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的依据是

教育作用的对象

教育作用的方向

A:

教育作用的呈现形式

B:

教育作用的程度

C:

答D:案:B

解析:教育功能从作用的方向看,可以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P118

8、【单选题】“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这是一种

环境决定论观点

教育万能论观点

A:

遗传决定论观点

B:

实践决定论观点

C:

答D:案:C

解析:“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属于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9、【单选题】个体通过教育与自身实践,逐渐形成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相对独特和稳定的心理

特征的过程,是

个体个性化过程

个体国际化过程

A:

个体规范化过程

B:

个体社会化过程

C:

答D:案:A

解析:个体个性化是指个体通过教育与自身实践,逐步形成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相对独特和

稳定的心理特征的过程。P150

10、【单选题】我国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时间是

1980年

1985年

A:

1990年

B:

1995年

C:

答D:案:B

解析:1985年5月27日,我国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P169

11、【单选题】不属于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的是

卢梭

孔德

A:

涂尔干

B:

赫尔巴特

C:

D:

答案:A

解析:社会本位论是在19世纪下半叶产生的,代表人物有孔德、涂尔干、赫尔巴特等。

P195

12、【单选题】“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出自于

《论语》

《中庸》

A:

《大学》

B:

《孟子》

C:

答D:案:A

解析:在中国,启发式法最早见于孔子的《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

以三隅返,则不复也”。P243

13、【单选题】不属于情感陶冶法特点的是

隐蔽性

愉悦性

A:

无意识性

B:

示范性

C:

答D:案:D

解析:情感陶冶法是一种相对于说服法的暗示型德育方法,它是指教师创设良好的教育情

境,使受教育者心灵得以熏陶的方法,具有隐蔽性、愉悦性和无意识性的特点。P263

14、【单选题】不属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规定的教师的专业知识范畴的是

学科知识

教育教学知识

A:

通识性知识

B:

沟通与交流知识

C:

答D:案:D

解析:教师的专业知识既包括科学文化知识也包括教育教学知识,通俗地说就是教什么和

怎么教的知识。主要有:通识性知识;本体性知识(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

识。本题选D。P322

15、【单选题】学科中心主义课程流派的代表人物是

杜威

A:

卢梭

巴格莱

B:

裴斯泰洛齐

C:

答D:案:C

解析:学科中心主义课程强调以学科知识为课程中心,严格按照每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组织

材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教学,其代表是要素主义课程和永恒主义课程。其代表人物是

巴格莱,他认为实用主义教育、进步主义教育中以儿童为中心的经验课程,忽视了学习的系

统性和稳定性,对美国的统治秩序起了削弱作用。P217

16、【单选题】“教学”二词连用在一起,最早见于

学记》

《大教学论》

A:

《书·商书·说命》

B:

《论学》

C:

答D:案:C

解析:“教学”二词连用在一起,最早见于《书·商书·说命》。P270

17、【单选题】下述有关儿童司法保护的论述,错误的是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与成年人分别关押

A: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该免于处罚

B: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该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C:

答D:案:C

解析:在儿童司法保护方面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

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

罚;对未成年学生的犯罪案件的办理和审理,应当照顾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尊重他们

的人格尊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并根据需要设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办理;对羁

押、服刑的未成年人,应当与成年人分别关押;羁押、服刑的未成年人没有完成义务教育

的,应当对其进行义务教育,解除羁押、服刑期满的未成年人的复学、升学、就业不受歧

视。本题选C。P332

18、【单选题】智商在120-140分之间的人被称为

聪明人

天才

A:

常人

B:

C:

痴呆

答D:案:A

解析:智商是200分制,90〜110分者属正常智力范围,120-140分者为聪明人,140分以

上者称天才。分数越低表示智力越差,70分以下者为智力低下,其中50-70分者属愚笨,

25-50分者为痴呆,0〜25分者为白痴。P336

19、【单选题】对于学生而言,最主要的权利是

人身权

受教育权

A:

财产权

B:

受尊重权

C:

答D:案:B

解析: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我国宪法及一系列法律都对此进行了规定。P331

20、【单选题】不属于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对待少年儿童的四项基本原则的是

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A:

尊重儿童学习原则

B:

无歧视原则

C:

答D:案:C

解析:1989年11月20日,在联合国第44届大会上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作为国际

社会第一个肯定儿童权利的法律文件,不仅规定了世界各地所有儿童应该享有的数十种权

利,而且还提出了对待少年儿童应该遵循的四项基本原则: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

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P330

21、【问答题】简述教育的社会内涵。

答案:答:(1)教育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独特方式;(2)教育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条件;(3)

教育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途径;(4)教育是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尺度。P87-88

22、【问答题】简述科学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答案:答:(1)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2)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

的主要内容;(3)科技进步改变了教育技术。P115

23、【问答题】简述遗传素质对人身心发展的作用。

答案:答:(1)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

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个别特

点的发展。P140-141

24、【问答题】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

答案:答:对于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1)通过提高劳动者

素质促进经济发展;(2)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3)教育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

识、新的生产力。P120-121

25、【问答题】简述劳动力市场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劳动力市场理论”的主要观点是:第一,劳动力市场被严格地分割为一级部分和

二级部分。第二,一级部分工资的决定机制是公司的制度及规则。此部分和外部劳动力

市场之间缺乏劳动力流动,结果是一级部分的工作稳定,收入较高,福利较好,且职业变

换主要依靠一定规则下的晋升机制,教育在此部分有回报。第三,二级部分工资的决定

机制是劳动力的供求机制。此部分工作不稳定,收入低,几乎没有福利待遇,流动性大,

职业前景暗淡,教育在此部分没有回报。第四,劳动力在两个部分之间几乎不存在流动,

并且在二级部分中的劳动者工作极不稳定,经常在就业、失业和退出劳动力市场三者之间

变动。P107

26、【问答题】论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差异。

答案:答:(1)在教育目的方面:学科课程向学生传递人类长期创造和积累起来的文化遗

产的精华的科学真理;活动课程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和个体教育经验。

(2)在学习方式方面:学科课程强调听、记、背的学习教师传授的知识,很少参加实践活

动;活动课程强调学生实际动手,实际操作,亲身实践和体验。(3)在教学方式方面:

学科课程以教师为主导去探究人类的文化知识精髓,传授给学生;活动课程以学生自主的

实践交往为主导去获取直接经验。(4)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学科课程采用班级授课

制,保证科学地安排各科教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活动课程以各种活动为组织方式,

包括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等,学习空间较为开放,教师作为引导者。(5)

在评价方式方面:学科课程强调终结性评价,主要以考试的形式来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

活动课程强调过程性评价,运用多种评价方法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态度等变

化。P213

27、【问答题】论述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表现。

答案:答:(1)教育者是社会文化和价值取向的传播者。他们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

中必然要给学生以特定社会文化和价值取向的陶冶。教育者作为社会的代表,他们承担着

社会所赋予的教书育人的任务。在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内化着他们所处社会的文化内涵、社

会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以及文化传统和文化视野。这一切,都会在教师

的教育活动中有意无意地表现出来,对学生的社会化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2)教育者是

科学知识和社会文明的传授者。教育者作为经过专门训练,以育人为职责的人,他们要通过

自身的努力,按照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将其所承担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

本技能传授给学生,教师还要以先知者、解惑者的身份和义务给学生以悉心的指导,高质量

地完成教学的任务。(3)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对整个教育活动的

展开起领导作用。教育者要保证教学的高质量和学生发展的高水平,他们会在教学过程展

开之前,借助自己以往和他人的成功教育经验,结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联系要传授

的教育内容,认真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的总体设计和安排,以期获得最优的教育效果和学生

评价。(4)教育者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指导者。在学生学习的整个活动和整个过程中,他

们会根据培养目标和教育者的职责规范,帮助受教育者确定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选择

学习方法,确立努力方向,给学生以咨询、指导的作用,确立与学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并

以平等、合作、互助的方式出现在学生面前。(5)教育者也是一个具有自我提高能力的

学习者。他们可以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和人类知识剧增的现实,根据学生求知、求实、求

异、创造的需要,不断地丰富与完善自己,实现教学相长。一个优秀的教育者会与学生一起

进步。学生代表社会发展的未来,他们思想活跃,富于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意识,思想观念

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同时也是新知识的学习者。教师

在用智慧照亮学生的同时,并没有毁灭自己,而是在学生的激励下不断地发展着自己。P89

28、【问答题】阅读以下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在我所教的班级中有特长班。在特长班里,

有的学生只钟情于自己的爱好,对其它学科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上课经常打瞌睡。怎样唤起他

们对学习的兴趣呢?一次上课,我讲了一则寓言故事:一天,一个人在海边散步,忽然听到一个声

音:“捡一些贝壳和石头放在你的口袋里吧。”他下意识地捡了一些。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