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天然气课件_第1页
石油天然气课件_第2页
石油天然气课件_第3页
石油天然气课件_第4页
石油天然气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油天然氣工業健康、安全與環境(HSE)管理體系知識講座第一章概述第二章HSE管理體系介紹第三章體系建立和作業檔編寫

1、概念—

什麼是HSE管理體系2、HSE管理體系的產生和發展3、HSE管理體系運行現狀和發展戰略第一章概述H—(Health)健康S—

(Safety)安全E—(Environment)環境HSE管理體系(HSEMS)—Health、Safety、EnvironmentManagementSystem1、概念—

什麼是HSE管理體系

領導承諾

全員參與預防為主

持續改進HSE管理體系1、概念—

什麼是HSE管理體系HSE管理體系是建立在“所有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這一管理理念上的,即:如果我們能夠預先知道會發生特定的一種危害,我們就能夠通過管理和發揮我們的技能來避免事故發生或是設法使人、環境和財產免受損害,即能夠對風險進行控制。不安全行為—

事故直接原因操作失誤、忽視安全、警告導致安全裝置失效使用不安全的設施用手代替工具操作物體存放不當違規進入危險場所攀、乘坐在不安全的位置在起吊物體下作業、走動、停留機器運轉時加油、檢修、調整、焊接、拆卸、清掃等工作相互打鬧、注意力不集中未使用合適的個人防護用品未戴安全帽、穿工作鞋等易燃、易爆等危險品物品處理不當設備、車輛超速運行不安全條件—

直接原因防護、保險、信號等裝置缺乏或有缺陷設備、設施、工具、附件有缺陷個人防護用品--PPE缺乏或有缺陷生產場地不安全現場管理混亂環境影響(噪音、氣候)照明不足通道堵塞設計不安全安全距離不足制動失靈公共危害真正的原因—

間接原因人的影響身體不適應—生理原因情緒低落—心理原因生理壓力、負擔知識缺乏技術欠缺動機不純工作影響領導/監督不利、管理不善工程設計不滿足要求採購不滿足要求維護不足工具和設備不足工作標準/要求不高磨損、破損誤用、濫用第一章概述1、概念—

什麼是HSE管理體系2、HSE管理體系的產生和發展3、HSE管理體系運行現狀和發展戰略HSE體系的形成和發展是石油勘探開發(E&P)多年管理經驗積累的成果。1974年,石油工業國際勘探開發論壇(E&PForum)建立,組織專題工作組開發HSE體系。國際上幾次大事故以血的教訓推動了安全工作不斷深化和發展。

事故案例1988年6月6日,在歐洲北海英國大陸架發生了帕玻爾.阿爾法平臺事故,167人死於這次災難。英國政府組織了由卡倫爵士率領的調查組,提出160條建議。對管理體制的基本做法有了重新認識,開始實施以目標管理為目的法規研究事故案例1989年EXXON在阿拉斯加Valdez的石油洩露污染事故國際海事組織1990年在倫敦召開了防止石油對海洋污染與國際合作會議。同時期,美國制定石油污染法OPA-90(OilPollutionAct-90)。規定運油船舶不得再使用單殼體,而由雙殼體(DoubleHull)代替

1990年英國能源部要求石油作業公司依據安全評估建立安全管理體系和作安全CASE的要求。殼牌石油公司首先制訂了自己的安全管理體系並在英、荷殼牌公司範圍實施作業安全CASE。1991年殼牌石油公司委員會發佈健康、安全與環境(HSE)方針指南。1991年在海牙召開第一屆E&P論壇的健康安全與環境國際會議,HSE的完整概念被普遍接受。1994年E&P論壇的健康安全與環境國際會議在印尼雅加達召開,CNPC派代表團參加。1994年7月,殼牌石油公司為E&P制訂HSE管理體系導則。同年9月,殼牌石油公司頒佈《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1996年1月ISO/TC67的SC67分委員會發佈《石油天然氣工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ISO/CD14690標準草案)。1996年9月,原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組織人員翻譯轉化ISO/CD14690。1997年6月27日,正式頒佈SY/T6276-1997《石油天然氣工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第一章概述1、概念—

什麼是HSE管理體系2、HSE管理體系的產生和發展3、HSE管理體系運行現狀和發展戰略“石油天然氣工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石油天然氣行業標準SY/T6276-1997《CNPCHSE管理體系建立指南》——中油質字[1999]第103號《CNPCHSE管理體系管理手冊》——中油質字[2000]第36號《CNPC關於建立和推行HSE管理體系的實施意見》——質安字[2000]第66號《關於加強赴國外施工隊伍的HSE管理的通知》——中油技監字[1997]第203號HSE管理體系的建立一是按照國際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論壇提出的ISO/CD14690,通過吸收CNPC以往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以及行之有效的“一個必辦”(領導幹部承包要害部位安全生產)、“兩個推廣”(三標、十八法)、“三老四嚴”等管理經驗,及時轉化形成SY/T6276-1997等標準,把HSE管理體系的建立和實施,納入到標準化管理的軌道。HSE管理體系的建立二是樹立全新的HSE的理念,擯棄陳舊的思維定勢。在HSE管理體系推行過程中,突出了風險管理(評估及削減),較好地處理了與OHS-MS、ISO9000品質管理體系、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之間的關係,經過相互相容和整合,使HSE管理體系檔較好的體現了企業管理體系化、一體化的管理思想和模式。在建立和運行HSE管理體系的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1)依據SY/T6276標準和集團公司《HSE管理手冊》,相對統一,形成整體。2)體系的建立可與企業其他管理體系相兼融,但檔應精簡,宜於操作。3)強化對基層單位和施工作業現場的風險管理,突出預防,注重實效。4)追求中油集團HSE管理整體推進、持續改進的目標。第一章概述第二章HSE管理體系介紹第三章體系建立和作業檔編寫

第二章HSE管理體系介紹

一、SY/T6276標準的基本框架二、HSE管理體系的基本原理三、HSE《管理手冊》簡介四、SY/T6276標準的理解要點一、SY/T6276標準的基本框架共7個一級要素,26個二級要素。

5.1領導和承諾

5.2方針和戰略目標

5.3組織結構、資源和文件7個二級要素

5.4評價和風險管理6個二級要素

5.5規劃(策劃)5個二級要素

5.6實施和監測6個二級要素

5.7審核和評審2個二級要素一、SY/T6276標準的基本框架

七個要素之間緊密相關,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任何一個要素的改變必須考慮其他所有要素,以確保整體健康、安全與環境表現能夠滿足體系運行的要求。要素之間關係可以描述為動態的螺旋槳葉輪片形象。“領導和承諾”是建立和實施HSE管理體系的關鍵,是螺旋槳的軸心。葉輪片為順序排列的其他關鍵要素,整個螺旋槳圍繞軸心迴圈上升,表明中國石油集團致力於持續改進其HSE管理體系和表現的決心。體系概述1、體系要素2、管理模式3、組織機構4、實施運行一、SY/T6276標準的基本框架領導和承諾組織結構資源和文件糾正改進審核和評審評價和風險管理實施和監測方法和工具方針和目標規劃基本框架要素分析5.1是核心5.3是支持條件5.25.45.55.65.7是過程控制鏈計畫改進檢查實施

持續改進DOCHECKPLANACTION二、HSE管理體系的基本原理PDCA管理模式檢查,監測檢查,監測回饋糾正改進HSE方針, 目標, 責任,

標準等審核、評審

重要過程和活動危害和影響評估計畫實施糾正改進檢查監測HSE管理體系模式生產開發勘探體系中PDCA迴圈關係PACPDCA滾動球模型HSE表現水準PDAC審核PDCADPACHSE業績水準三、SY/T6276標準的理解要點七個二十六個5.1領導和承諾5.2方針和戰略目標5.3組織結構、資源和文件七個5.4評價和風險管理六個5.5規劃(策劃)五個5.6實施和監測六個5.7審核和評審二個一級要素二級要素5.1領導和承諾1.領導3.最高管理者的職責4.企業文化2.承諾1、領導(Leadership)領導—

指人,即領導者。由組織任命,各級負責人領導—

指活動、過程。該過程包含了確定一個組織應當前進的方向,以及如何帶領該組織的人員朝著目標、方向努力,以實現預期的目標2、承諾兩個承諾一個框架滿足法律法規的承諾;持續改進的承諾;為HSE目標、指標的制定提供框架;其他(必要時)是否與其它事務同等重要;定期公佈公司的HSE表現;對員工和承包商HSE表現的提出期望。承諾內容是否明確、簡要。承諾—

責任(Accountability)

直線式管理責任

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對HSE進行獎勵

和員工進行資訊交流

把HSE列入工作日程

進行業績考核

3、最高管理者的職責:為體系的建立與運行提供強有力的領導與支持;提供切實、可行、有效的資源保證;提出明確的承諾、方針和目標;任命管理者代表,並明確其職責與許可權;定期組織管理評審。

4、企業文化的內容:公司提高全員HSE表現的信念;促進提高全員HSE表現的水準;各級員工自覺參與HSE體系的建立和運行;員工自覺承擔個人HSE表現的職責和義務;保證HSE管理體系有效運行。5.2方針和目標1.內容2.管理方針和戰略目標

方針和戰略目標:是高層管理者為公司制定的HSE管理方面的指導思想和行為準則,是公司對HSE管理的意向和原則的陳述,是體系建立和運行的指南。

1.公司應制定方針目標;

2.方針目標要形成檔,並有管理程式;

3.方針目標與公司總方針目標保持一致;

4.員工理解、貫徹實施;

5.定期評審。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HSE方針:以人為本 預防為主 領導承諾 全員參與 體系管理 持續改進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HSE目標:

追求無事故、無傷害、無損失、努力向國際HSE管理的先進水準邁進方針、目標舉例BP—阿莫科公司方針:每為BP的員工,無論身處何地,都有責任做好健康、安全和環保工作,良好的健康、安全和環保業績是我們事業成功的關鍵目標:不發生事故、不損害人員健康、不破壞環境方針目標的管理方針目標必須層層分解、落實,得到各級組織的有效實施;目標指標應是具體量化、可實現和可測量的;方針目標必須定期評審其適應性;方針目標必須體現對持續改進的承諾。5.3組織結構資源檔5.3.1組織結構和職責5.3.2管理代表5.3.3資源5.3.4能力5.3.5承包方5.3.6資訊交流5.3.7檔及其控制5.3.1 組織結構和職責

1.實施HSE管理的組織機構明確(包括:行政管理機構、HSE管理機構、監督機構、應急機構、資源管理機構);

2.機構的職責明確。機構職責與HSE職責一致;

3.員工、崗位的職責明確;

4.機構和員工職責的管理部門明確;

5.機構職責形成檔(包括機構圖表)。5.3.2管理代表明確管理代表規定管理代表職責管理代表任命及職責應形成檔

1.足夠的資源是HSE體系有效運行的保證。

2.資源分配應吸收各方代表、專家的意見。

3.管理部門及年度資源配置計畫應明確,應定期檢查、評審資源分配。

4.資源分配與管理評審、變更管理、風險管理要素密切相關。5.3.3資源

5.3.4能力

5.3.4.1 概述

1.能力評價的範圍:各級應急組織及人員,專案組成員,特殊工種及危害崗位人員、新專案、新方法開工之前,承包方能力的評價,所有承擔體系職責的人員具備相應的能力。

2.評價管理:

評價計畫

評價組織及人員

評價標準

定期評價

5.3.4.2培訓1.根據需要提供培訓。2.培訓方法:理論培訓、實際操作培訓。3.培訓範圍:承擔主要活動和任務的員工。

·常規培訓:三級教育、特殊工種上崗和換證、風險管理人員上崗和能力培訓、全員培訓。

·非常規培訓:特殊作業、三新培訓、各種事故狀態、應急、變更。5.3.4.2培訓4.培訓性質:培訓內容和培訓機構資質應符合規定要求。5.培訓有計畫,培訓目的明確。6.培訓記錄應保存。7.培訓效果監督、改進。8.HSE體系檔(如:計畫書、應急計畫等)必須培訓。9.培訓管理部門、職責、教材等應明確。5.3.5承包方1.對承包方的要求:

建立適當體系;

承認公司的方針、目標;

瞭解公司的企業文化內涵、應急計畫、各類事故及不符合、變更資訊;2.承包方應遵守公司的HSE體系規定。3.公司與承包方應有特定的關係檔(如:合同、作業過程的控制檔、HSE工作計畫書、應急計畫等)。4.規定各項活動各自的職責(包括設施管理)。5.公司應對承包方有關人員進行HSE培訓。

5.3.6

資訊交流1.資訊交流的範圍:內部資訊、外部資訊;2.交流內容、方式;3.資訊管理部門、崗位職責應明確;4.傳遞程式明確,傳遞通暢;5.資訊傳遞要留有記錄;6.要可追溯。

1.方針目標的宣傳、分解、考核。

2.專案/活動中的風險和危害、預防控制和削減措施、應急計畫。

3.違背程式的潛在後果等。

4.緊急情況與外部聯繫的手段與應急安排的交流。

5.風險削減、應急、變更。

6.職責與考核。

7.各種標準規定辦法、領導簽發的檔。

8.各種會議、廣播、出版物、情況通報。內部資訊包括:

外部資訊包括:法律、法規、標準政府、上級規定要求甲方及顧客的要求5.3.7檔及其控制

5.3.7.1管理體系檔體系檔結構層次:管理手冊程式檔作業檔作業檔程式檔手冊5.3.7.2檔控制1.檔控制的內容:批准、發放、使用、更改、作廢、回收、標識、編號、分類、歸檔、保存、更新、處置等。2.受控檔應有清單。3.檔應定期評審,必要時進行修改,作廢檔應收回。4.檔應注明日期、保存期限。5.檔應字跡清楚。5.4評價與風險管理5.4.1危害和影響的確定5.4.2建立判別準則5.4.3評價5.4.4建立說明危害和影響檔5.4.5具體目標和表現準則5.4.6風險削減措施危害和效應管理程式(HEMP)恢複原因能否消除?

需要何種控制?控制有效性如何?控制評估原因和結果是什麼?失控可能性多大?風險多大?風險是否已降到最低?識別人、環境和資產是否會受到潛在損害?HEMP能否減輕潛在結果和影響?需何種恢復措施?恢復措施是否恰當有效?HSE關鍵任務操作維修和保養工程活動HSE關鍵任務危害可預見的事故預防措施後果應急措施領結圖分析5.5規劃策劃指南5.5.1總則5.5.2設施完整性5.5.3程式和工作指南5.5.4變更管理5.5.5應急反應計畫5.5.1總則制定年度HSE工作計畫;針對具體目標和表現準則的實現制定HSE管理方案(如:HSE計畫書)。5.5.2設施的完整性

*建立設施臺帳。

*每臺(套)設施完整性應有準則。

*使用的設施完整性應進行檢查。

*新設施、設備購買和使用前應進行評價。

*設施應定期維護保養,並有記錄。

*設施完整性程式應強調設施結構完整、應急、救生、防護等系統的有效性。

*設施的管理責任應明確。

5.5.3程式和工作指南

1.程式—是指為進行某項活動所規定的途徑(5W1H)。

2.評審識別由於缺乏程式導致違反HSE方針、法規、表現準則的活動,並制定控制程式。

3.控制的活動應包括全過程:

採購、供、管、運、發、使用;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廢棄物處理。

5.5.4變更管理

1.變更的範圍:

機構、職責、人員、設計、工藝、設備、設施、工作程式、法律法規。

2.變更程式:

提出變更—評審變更(評審風險)—提出措施—審批—實施—監測—後評估。

3.變更的全過程形成檔,要留有記錄。

4.變更的性質:永久性、暫時性。5.5.5應急反應計畫應急反應定義目的情況依據原則內容演習應急反應計畫定義:基於在某一處發現潛在事故及其造成影響的場所,建立一套正式書面計畫,對現場、場外如何處理事故和影響進行描述。應急反應的目的使任何可能引起的緊急情況得到控制,並進行消除;減少對人、環境和財產的不利影響;有備無患,建立起對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應急情況應急計畫的依據危害識別風險評估事件及相關後果的可能性事件的嚴重性應急反應的原則

1)建立一套直觀、實用的應急反應活動;

2)按“保護生命、環境和財產”優先權排列;

3)保護公司財產和保護公司的形象;

4)滿足管理者、股東、業主和媒體的不斷需求。應急計畫主要內容--現場潛在事故性質、規模及影響報警、通訊及聯絡方式與外部救援組織聯絡方式應急組織及人員職責控制、指揮中心和集合地點人員逃生、救護路線應急區域內活動原則設施關閉程式倒班人員及休假時的活動安排應急計畫內容--場外組織--指令、報警系統、控制中心、指揮、協調員、執行程式通訊--

公安、消防、衛生、安全監察、業主(甲方)、新聞媒體設施--牽引、提升、挖掘、消防、救護設備等型號、規格、數量、 存放位置、保管人、調運方法等專家系統--救援及調查分析專家、聯絡方式氣象服務--氣候條件、天氣預報救援物資--交通工具、衣物、食品、藥品,臨時避難所、供應保 障管道公開信息--向媒體通報事件發展及救援情況應急計畫演習組織內人員、相關方清楚應急計畫評估有計畫進行應急演習檢驗效果持續改進提示完善應急反應計畫進行應急演練應急計畫不斷更新5.6實施和監測

5.6.1活動和任務5.6.2監測5.6.3記錄5.6.4不符合和糾正措施5.6.5事故報告5.6.6事故調查處理5.6.1活動和任務

1.活動和任務的範圍:

所有的活動和任務;

最高管理層的活動和任務;

監督、管理者的活動和任務;

現場工作者的活動和任務。

2.活動和任務啟動程式:專案(活動)—目標—策劃—活動方案—實施程式和工作指南—監測—評審—總結。

3.活動和任務的控制要形成檔的程式或指導書。5.6.2監測

監測的範圍:績效監測、HSE技術監測

監測性質:常規、非常規監測

監測的控制要求:

1.設備的校準、維護、存放、運輸要求;

2.人員的取證、培訓;

3.數據的處理與分析;

4.監測方法的使用與週期,監測點及抽樣率。

5.檢測應有計畫,明確監測點清單、監測專案、時間、地點、頻率。

6.監測結果應記錄、分析。

7.監測結果偏離準則時,應採取措施。

績效監測的方法可包括:*

作業現場安全檢查、巡視;

*設施安全檢查、監控;

*作業環境監測;

*安全行為、管理水準的檢測、評估;

*事故、事件、職業病統計分析。

5.6.3記錄

1.記錄範圍:

所有HSE體系有關的活動和任務都要留有記錄,如審核、評審、策劃、實施、應急、變更、資源、事故、不符合、監測、評價、查體。

2.建立記錄控制清單。

3.記錄的控制內容:

應有管理程式;

記錄要完整、真實、可靠、易得、清晰;

記錄妥善保存、保管;

規定記錄的保存時間、部門;

保密性要求。5.6.4不符合和糾正措施

1.不符合:

與標準、規定、體系要求不相符的活動、記錄、證據都為不符合。

2.不符合的來源:

審核、評審;

監測結果;

檢查結果;

相關方反映與投訴;

上級的情況通報;

事故調查。

3.分析不符合產生的原因。

4.制定實施糾正措施。5.6.5事故報告1.事故的界定:

輕微、一般、重大、特大、特別重大。

2.明確各級管理職責。

3.事故管理程式:事故發生(保護事故現場)—上報—調查組—調查方案—現場調查—事故報告。

4.明確事故管理機制。

5.6.6事故調查處理

1.界定事故性質、嚴重程度。

2.組成調查組。調查組組成條件:

專業性、廣泛性、層次性、經驗、監測機構。

3.調查組職責:

調查方案、現場調查、調查報告、事故的統計分析。

4.事故必須認真、詳細調查。事故原因應查清,以便判斷。

5.調查結果應記錄。

5.7審核和評審5.7.1審核5.7.2評審5.7.1審核1.審核的目的:評價體系的符合性、有效性。2.應制定年度審核計畫。3.應制定每次審核的計畫。4.審核的實施過程應完整,並記錄。5.審核應考慮上次審核的結果。6.審核發現的問題責任部門應採取措施。7.措施的實施應跟蹤。8.審核員應具備資質。9.審核員應與受審核部門和活動無關。

5.7.2 評審

1.由最高管理者定期組織評審。

2.評審應有計畫。

3.評審目的:適應性、有效性。

4.管理評審過程應予記錄。

5.管理評審應由最高管理者作出結論。

6.管理評審應形成評審報告。

7.管理評審提出的問題及措施,應跟蹤驗證。

8.評審應有利於持續改進。第一章概述第二章HSE管理體系介紹第三章體系建立和作業檔編寫

建立HSE管理體系的基本過程

1、領導決策和準備2、培訓3、HSE初始狀態的分析與評價4、體系的總體設計與檔開發5、體系檔的編制6、體系試運行7、內部體系審核8、管理評審1、領導決策和準備

最高管理者提供強有力的領導。最高管理層統一認識,齊抓共管。確定體系建立的總體原則和時間表。任命管理者代表。組建工作班子,制定實施具體工作計畫。提供資源保證。協調解決體系建立過程中重大問題。制定HSE承諾和方針目標。2、培訓

領導層培訓

包括:SY/T62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