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流域农田化肥施用限量要求-编制说明_第1页
重点流域农田化肥施用限量要求-编制说明_第2页
重点流域农田化肥施用限量要求-编制说明_第3页
重点流域农田化肥施用限量要求-编制说明_第4页
重点流域农田化肥施用限量要求-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点流域农田化肥施用限量要求》

编制说明

《重点流域农田化肥施用限量要求》编制组

二。二一年九月

目录

一、目的意义............................................1

二、任务来源............................................2

三、编制过程............................................3

1、预研阶段.......................................3

2、起草阶段.......................................5

3、开题论证阶段...................................5

4、征求意见阶段...................................5

四、主要内容指标的确定及验证............................6

4.1术语和定义.....................................6

4.2农田化肥施用限量原则...........................7

4.3化肥施用限量值确定依据.........................8

4.4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关键参数的确定................46

4.5有机肥部分替代技术关键参数的确定..............53

4.6机械深施技术.................................59

4.7缓控释肥施用技术..............................62

4.8水肥一体化技术................................63

4.9土壤培肥技术..................................64

五、与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的关系.....................69

六、实施推广建议.......................................69

一、目的意义

化肥是粮食的“粮食”,在保障作物高产和我国粮食安全方面起

着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化肥的不科学施用也带来了

农业面源污染加剧、水体富营养化加重等问题。国际上,在一些发达

国家,主要是美国和欧盟,对于水质敏感地区的农业化肥投入量有比

较明确的限制标准。例如,在这些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污染而设置

的化肥氮施用量安全上限为每年每公顷225公斤(Lee,1979),作

物收获后1米土层的氮素残留量不超过每公顷50公斤,以保护水体

环境,也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已有的相关标准尚存在如下不足: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氮肥》

仅规定了氮肥合理施用的原则、方法和主要氮肥品种的施用技术,对

农田化肥的具体投入量没有明确规定;

(2)北京市地方标准《农田氮磷环境风险评价》规定了农田土

壤氮磷环境风险等级划分与评价方法,但仅仅适用于北京市的评价标

准,而且没有对化肥投入用量进行限定;

(3)浙江省出台了《关于试行农业投入化肥定额制的意见》浙

农科发【2019】23号政府指导文件,设定了浙江省主要作物化肥氮

的最高定额,但不是法规约束力的标准。

(4)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设定的生态县建设化肥使用强

度制定了每公顷小于250公斤的标准(《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

设指标》),却未对集约化农田地区的化肥使用量进行规定,而且为了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国家需求,设定的每公顷250公斤的化肥使用强

度与我省复中指数高以及高度集约化农田的实际施肥量(每公顷560

公斤氮及以上)有较大的差距。

近年来党中央对农业绿色发展制定了总体方略,农业农村部明

确提出了“一控两减三基本”的要求,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到2022年

化肥用量较2018年再削减3%的要求。农业绿色发展必须从产地环

境改善、农业化学投入品减量入手,环保施肥、经济施肥是重中之

重。从过去五年的经验和两次污染源普查结果来看,农业面源污染

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化肥的过度使用和畜禽养殖的粪污排放。“十三

五”期间全省农用化肥总量和施用强度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减少,但单

位面积化肥投入仍然偏高,农业高投入高产出的生产方式还没有得

到根本改观,农民增肥增产的意识还比较强烈。在最近的中央农村

工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强调要“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农业面源污

染防治”,这为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在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

中,也明确提出,要“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在长江经济带、

黄河流域建设一批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县”。2021年江苏省委

省政府一号文件中也明确提出了要持续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

战,“建设一批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县。2021年,建设化肥减

量增效示范区150个,化肥用量比上年减0.6%”,“推动重要水体周

边化肥限量使用制”。

因此,从我省重点流域耕地地力、作物生产等实际情况出发,研

究制定相应的氮磷化肥施用限量标准,对推动我省农业绿色高质量发

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任务来源

为贯彻落实《标准化法》《江苏省标准监督管理办法》,加快构

建符合高质量发展需求的标准体系,促进标准有效供给,省局开展了

2021年江苏省地方标准项目立项申报,并组织项目材料初审、立项

论证、公示等工作。苏市监标【2021】68号文件,下达了2021年度

第一批279项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其中《重点流域农田化肥施

-2-

用限量要求》批准立项。标准编制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牵头

负责。

三、编制过程

1、预研阶段

全省尤其是重点流域科学施肥的基础研究较为扎实、基础数据翔

实:基于自“十五”至“十三五”以来的国家“863”项目、科技支

撑计划课题、国家水污染专项治理课题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等有关研究基础和前期研究成果,已基本明确我省

重点流域主要农作物的养分需求规律、高产施肥、环保施肥的技术指

标,为化肥限量值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1)已掌握我省主要农作物产量、土壤肥力状况等基础数据

我省已经连续实施了15年的测土配方施肥工程,积累了海量的

主要农作物产量、土壤肥力状况等基础数据。自2005年,农业农村

部在全国启动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江苏省覆盖了78个项目县及农

场,取得了524810个土壤样品数据(采样地块的行政信息、经纬度、

耕层厚度、地貌类型、土壤类型、剖面构型、质地、肥力水平、产量

水平、意向作物等)、3806648个土壤测试数据(质地、容重、常规

五项、中微量元素等)、3303个田间试验数据(3414试验,作物类型、

品种、施肥量及不同处理的植株、籽粒的产量等)、7014个田间示范

(示范试验,配方施肥区、农民常规区、空白区的产量、化肥用量、

有机肥用量、降水量、灌溉总量、作物品种等)以及548501个农户

调查数据(作物类型、产量、实际施肥化肥用量、有机肥用量)。

(2)已明确主要粮蔬作物化肥减量的空间和持续性

-3-

申报单位建有自2002年和2005年至今的水稻和蔬菜化肥投入、

氮磷环境排放长期定位试验。分别对稻田和菜地进行了18年和15年

的连续观测,记录有产量水平、吸收量、土壤养分含量、淋洗量、径

流量等环境排放数据。基于长期定位试验明确了稻田和蔬菜的养分需

求规律、氮排放的去向规律。与农户习惯化肥用量相比,太湖地区水

稻连续7年氮肥减量20%,产量不减,平均总氮损失减少22.3%;太

湖地区番茄、芹菜和葛苣连续8年24季蔬菜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

与农户习惯化肥用量相比,氮肥用量连续减施20%,不减产,平均总

氮损失减少33.6%0

基于长期定位试验,将不同化肥用量与产量、环境排放数据进行

拟合,通过产量-环境排放-化肥用量效应曲线,计算获得了水稻和主

要蔬菜品种的最高产量的施肥量、稳产并兼顾环境排放的适宜推荐施

肥量和环境优先兼顾产量的环境友好施肥量。以此来确定合理的施肥

投入限量规范是可行的。

(3)已研发获得多项化肥减施增效、土壤培肥技术。

通过优化施肥结构,在肥料品种上已经研发应用了低磷配方肥、

有机无机复合肥、缓(控)释掺混肥、水溶性肥料、功能性肥料等系

列新肥料,能够大幅度减少化肥用量;在施肥方法上,提出了以产以

地定肥-氮肥运筹优化的科学施肥法,集成应用机械深施、种肥同播、

侧深施肥、水肥一体化等高效施肥技术,能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田

间试验和大面积应用结果表明:这些技术可以实现化肥减施20-30%,

维持高产并能减少20-50%的氮磷环境排放。坚持减施与培肥地力相

结合,多措并举,能够保证作物的高产、稳产和优质。

-4-

2、起草阶段

2020年10月,成立重点流域农田化肥施用限量要求起草工作组。

2021年11月至2021年4月,对以往研发的技术进行梳理凝练,

形成规范初稿。

3、开题论证阶段

2021年5月30日,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召开了标准的

开题论证会,专家组听取了标准主编单位所作的标准开题论证报告和

标准草案内容介绍,经质询、讨论,形成以下论证意见:

1)标准主编单位提供的材料齐全、内容完整;

2)标准主编单位对国内外标准及文献进行了充分调研;

3)标准定位准确,技术路线基本可行,草案内容合理;

4)建议进一步完善技术路线,做好与相关标准的衔接。

专家组一致通过标准的开题。

4、征求意见阶段

2021年9月28日,起草组在南京召开征求意见稿的专家咨询会,

寻求专家指导,专家论证委员会听取了标准主编单位所作的标准征求

意见稿等相关材料介绍,经质询、讨论,形成以下论证意见:

1)标准主编单位提供的材料齐全、内容完整;

2)标准定位准确,技术路线基本可行,草案内容合理;

3)建议进一步完善技术规范总体框架、优化个别技术参数;

专家组一致同意该技术规范经修改后正式对外征求意见。

-5-

四、主要内容指标的确定及验证

4.1术语和定义

4.1.1重点流域

长江大保护是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战略支撑。我省太湖、

淮河、沿江和沿海流域是实施长江大保护战略的重要区域。上述区域

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涉及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以及蔬菜、水果等经济

作物等,呈现复种指数高、高产作物品种多、化肥用量高、农业面源

污染隐患大等特点。与发达国家和国内部分其它地区相比,单位面积

使用强度总体偏高,当季利用率相对较低。由于境内降雨量大,地表

径流或淋溶造成表施、浅施后的肥料大量进入水体,排放的氮磷等面

源污染物成为地表水体污染物的重要来源,对流域水环境造成严重威

胁。从遵循“绿水青山”的发展思想、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的需求出发,

倒逼农业生产实行绿色发展战略,需要对化肥用量进行规范和限定。

4.1.2化肥限量值

某一地区主要农作物达到一定目标产量时适宜的氮磷化肥用量

范围。主要考虑对水体产生富营养化影响的氮磷养分,钾素不涉及,

因此化肥限量值仅涉及化肥氮和化肥磷的限量。

4.1.3最高施肥量

以粮食、蔬菜、水果和茶叶等农产品产量达到最高为目标的施肥

量。

4.1.4推荐施肥量

以施肥的作物产量效应函数方程和施肥环境效应方程确定的兼

顾高产稳产和减少农田氮磷排放为目标的施肥量。一般是在最高施肥

量基础上减施10%〜20%的建议施肥量。

4.1.5环境友好施肥量

-6-

以不消耗地力(施肥量与作物带走量平衡)、对环境影响最小化

为目标的施肥量,一般是在推荐施肥量基础上减施15%〜25%的建议

施肥量。

4.2农田化肥施用限量原则

绿色引领:

绿色是农业的本色,绿色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要

求。农业可持续发展,要以绿色理念为引领,以绿色保护为基础,以

绿色科技为支撑,以绿色供给为目标,以绿色政策为保障,实现农业

节本增效、节约增收。

限量施肥的分类指导:

——重点流域的化肥施用量应不超过化肥最高施肥量,宜采用适

宜推荐施肥量。

——重要水体周边的化肥施用量应不超过推荐施肥量,宜采用环

境友好施肥量。

——饮用水源区的化肥施用量应不超过环境友好施肥量。

技术配套:

综合采取各种措施,推行测土配方、合理替代、机械深施、水肥

耦合、土壤培肥等技术,把过量的氮磷化肥用量降下来,同时注意培

育土壤以减少农田对化肥投入的依赖,达到减少农田化肥施用、稳定

提升耕地综合产能、优化生态环境质量的目标。

因地制宜、综合施策:

统筹考虑土肥水种等生产要素和耕作制度,根据不同地区经济条

件和不同作物需肥特点,科学选择适宜的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和措施。

-7-

4.3化肥施用限量值确定依据

稻、麦是江苏省主要粮食作物,不同土壤质地类型下土壤养分供

应强度不同,且稻麦研究的基础数据较多,因此,对稻麦的化肥施用

限量做了细分,分为釉稻和粳稻、中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土壤类型

上分为粘土和砂土,分别进行了化肥施用限量规定。本标准对油菜以

及果菜茶未进行土壤类型的细分。止匕外,水稻和小麦的最高施肥量、

推荐施肥量和环境友好施肥量下的目标产量见下表:

表1水稻和小麦不同施肥量下的目标产量单位:kg/亩

最高施肥量推荐施肥量环境友好施肥量

釉稻650600550

粳稻650600550

中强筋小麦550500400

弱筋小麦500450350

最高施肥量:以粮食、蔬菜、水果和茶叶等农产品产量达到最高

为目标的施肥量。化肥氮磷施用限量值依据长期定位试验、文献资料

等。

推荐施肥量:在确保粮食、蔬菜、水果和茶叶等农产品稳产的前

提下,以减少农田氮磷排放为主要目标的建议施肥量。化肥氮磷施用

限量值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科学施肥指导专家组《主要农

作物科学施肥技术意见》;2)根据我省多年测土配方施肥研究结果,

以及主要粮食作物的氮肥利用率41%,按照斯坦福公式计算出不同质

地土壤、不同目标产量下稻麦亩均氮肥推荐用量;3)长期定位田间

试验数据;4)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试行农业投入

化肥定额制的意见,浙农科发[2019]23号文件;5)文献资料。

环境友好施肥量:不消耗地力为前提,在推荐施肥量基础上减施

-8-

15-20%的建议施肥量。减施的依据来自长期定位田间试验,文献资

料等。

4.3.1稻麦氮肥推荐用量测算

根据我省多年测土配方施肥研究结果,我省化肥氮当季利用率

41%,按照斯坦福公式计算出不同质地土壤、不同目标产量下稻麦亩

均氮肥推荐用量。

计算公式:

施氮区百公斤无氮区百公斤

目标产量x-无氮区产量x

籽粒吸氮量籽粒吸氮量

施氮总量=

氮肥当季利用率

水稻氮肥推荐用量测算:

表2全省水稻不同地力等级土壤基础供氮量

地力等级低(下等)中(中等)高(上等)

325-375375-425425-475

不施氮稻谷产量(kg/亩)

(350±25)(400+25)(450±25)

每百公斤籽粒吸N量

1.71.81.9

(kg)

粘土

5.525-6.3756.75-7.658.075-9.025

土壤供氮量(kg/亩)

5.95+0.4257.2+0.458.55+0.475

每百公斤籽粒吸N量

1.61.71.8

(kg)

壤土

5.2-66.375-7.2257.65-8.55

土壤供氮量(kg/亩)

5.6+0.46.8+0.4258.1+0.45

每百公斤籽粒吸N量

1.51.61.7

(kg)

砂土

4.875-5.6256-6.87.225-8.075

土壤供氮量(kg/亩)

5.25+0.3756.4+0.47.65+0.425

-9-

表3全省水稻施肥区百公斤籽粒吸氮量(kg/亩)

目标产量粘土壤十砂士

>6502.0-2.2(2.1)2.0-2.2(2.1)1.9-2.1(2.0)

550-6501.9-2.1(2.0)1.9-2.1(2.0)1.8-2.0(1.9)

<5501.8-2.0(1.9)1.8-2.0(1.9)1.7-1.9(1.8)

表4全省不同土壤质地不同目标产量水稻氮肥推荐用量(kg/亩)

基础地力产量

质地目标

低(325-375)中(375-425)高(425-475)

类型产量

氮肥推荐用量氮肥推荐用量氮肥推荐用量

>65016.92-18.9013.95-16.0510.76-12.97

粘土550-65010.76-17.387.79-14.534.59-11.45

<5509.48-11.456.51-8.603.31-5.52

>65017.79-19.6514.94-16.9211.86-13.95

壤土550-65011.63-18.148.78-15.415.70-12.44

<55010.35-12.217.50-9.484.42-6.51

>65017.15-18.9014.42-16.2811.45-13.43

砂土550-65011.22-17.388.49-14.775.52-11.92

<5509.94-11.697.21-9.074.24-6.22

-10-

小麦氮肥推荐用量测算

表5全省小麦不同地力等级土壤基础供氮量

地力等级低(下等)中(中等)高(上等)

175-225225-275275-325

不施凰小麦产里(kg/田)

(200+25)(250+25)(300+25)

每百公斤籽粒吸N

2.32.42.5

量(kg)

粘土4.025-5.1755.4-6.66.875-8.125

土壤供氮量(kg/亩)

4.6+0.5756+0.67.5+0.625

每百公斤籽粒吸N

2.22.32.4

量(kg)

壤土3.85-4.955.175-6.3256.6-7.8

土壤供氮量(kg/亩)

4.4+0.555.75+0.5757.2+0.6

每百公斤籽粒吸N

2.12.22.3

量(kg)

砂土3.675-4.7254.95-6.056.325-7.475

土壤供氮量(kg/亩)

4.2+0.5255.5+0.556.9+0.575

表6全省小麦施肥区百公斤籽粒吸氮量(kg/亩)

粘土壤上砂土

目标产量

强筋中筋弱筋强筋中筋弱筋强筋中筋弱筋

>4502.82.72.62.72.62.52.62.52.4

400-4502.72.62.52.62.52.42.52.42.3

<4002.62.52.42.52.42.32.42.32.2

-11-

表7全省不同质地土壤不同目标产量下小麦氮肥推荐用量(kg/亩)

基础地力产量

质地品种

目标产量低(175-225)中(225-275)高(275-325)

类型类型

氮肥推荐用量氮肥推荐用量氮肥推荐用量

>45017.27-19.9413.95-16.7410.41-13.31

强筋400-45013.08-18.909.77-15.706.22-12.27

<40012.15-14.838.84-11.635.29-8.20

>45016.22-18.9012.91-15.709.36-12.27

粘土中筋400-45012.15-17.858.84-14.655.29-11.22

<40011.22-13.907.91-10.704.36-7.27

>45015.17-17.8511.86-14.658.31-11.22

弱筋400-45011.22-16.807.91-13.604.36-10.17

<40010.29-12.976.98-9.773.43-6.34

>45016.74-19.3013.55-16.2210.12-12.91

强筋400-45012.67-18.269.48-15.176.05-11.86

<40011.74-14.308.55-11.225.12-7.91

>45015.70-18.2612.50-15.179.07-11.86

壤土中筋400-45011.74-17.218.55-14.135.12-10.81

<40010.81-13.377.62-10.294.19-6.98

>45014.65-17.2111.45-14.138.02-10.81

弱筋400-45010.81-16.167.62-13.084.19-9.77

<4009.88-12.446.69-9.363.26-6.05

>45016.22-18.6613.14-15.709.83-12.50

强筋400-45012.27-17.629.19-14.655.87-11.45

<40011.34-13.788.26-10.814.94-7.62

>45015.17-17.6212.09-14.658.78-11.45

砂土中筋400-45011.34-16.578.26-13.604.94-10.41

<40010.41-12.857.33-9.884.01-6.69

>45014.13-16.5711.05-13.607.73-10.41

弱筋400-45010.41-15.527.33-12.564.01-9.36

<4009.48-11.926.40-8.953.08-5.76

-12-

4.3.2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技术意见(农业农村部)

根据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

业农村部科学施肥指导专家组提出的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技术意见:

一、冬小麦

(三)长江中下游冬麦区

包括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和上海五省(市),河南南部,安

徽和江苏两省的淮河以南地区。

1.施肥原则

针对该区域冬小麦有机肥用量少,氮肥偏多且前期施用比例大,

硫、锌等中微量元素缺乏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增施有机肥,实施秸秆还田,有机无机相结合;

(2)参照《全国小麦产区氮肥定额用量(试行)》,适当减少

氮肥用量,调整基追比例,减少前期氮肥用量;

(3)有效磷丰富的土壤,适当降低磷肥用量;

(4)根据土壤肥力、小麦品种、品质需求调整氮肥用量和基追

比例,强中筋小麦适当增加氮肥用量和后期追肥;

(5)科学施肥与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相结合。

2.施肥建议

2.1中浓度配方肥

12—10—8(N—P2O5—K2O)或相近配方。施肥建议:

(1)产量水平300公斤/亩以下,配方肥推荐用量23—34公斤/

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6—9公斤/亩;

(2)产量水平300~Y0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34—45公斤

/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9—12公斤/亩;

-13-

(3)产量水平400—55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45—62公斤

/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2—17公斤/亩;

(4)产量水平550公斤/亩以上,配方肥推荐用量62—74公斤/

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7—20公斤/亩。

2.2高浓度配方肥

18—15—12(N—P2O5—K2O)或相近配方。施肥建议:

(1)产量水平300公斤/亩以下,配方肥推荐用量15—23公斤/

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6—9公斤/亩;

(2)产量水平300~Y0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23—30公斤

/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9一12公斤/亩;

(3)产量水平400—55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30—42公斤

/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2—17公斤/亩;

(4)产量水平550公斤/亩以上,配方肥推荐用量4279公斤/

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7—20公斤/亩。

2.3其他要求

在缺硫地区可基施硫磺2公斤/亩左右,若使用其他含硫肥料,

可酌减硫磺用量。在缺锌或缺铺的地区,根据情况基施硫酸锌或硫酸

锦1—2公斤/亩。提倡结合“一喷三防”,在小麦灌浆期喷施微量元素

水溶肥,或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和尿素0.5—1公斤兑水50

公斤进行叶面喷施。

-14-

二、水稻

(五)长江下游单季稻区

包括江苏省全部,浙江省北部。

1.施肥原则

(1)增施有机肥,有机无机相结合。

(2)控制氮肥总量,调整基肥追肥比例,适当减少基肥氮肥用

量。

(3)基肥深施,追肥“以水带氮”。

(4)油(麦)稻轮作田,适当减少水稻磷肥用量。钾肥选择氯

化钾。

(5)有条件地区推荐采用机插秧侧深机施底肥和廉肥,实现施

肥插秧一体化。

2.施肥建议

(1)产量水平500公斤/亩以下,氮肥(N)用量8-10公斤/亩,

磷肥(P2O5)2-3公斤/亩;钾肥(K2O)3-4公斤/亩;产量水平500-600

公斤/亩,氮肥(N)用量10-12公斤/亩,磷肥(P2O5)3-4公斤/亩;

钾肥(K2O)4-5公斤/亩;产量水平600公斤/亩以上,氮肥(N)用

量12-18公斤/亩,磷肥(P2O5)5-6公斤/亩;钾肥(K2O)6-8公斤/

亩。

(2)氮肥基肥占40%-50%,藁月巴占20%-30%,穗肥占20%-30%;

有机肥与磷肥全部基施;钾肥基肥占50%-60%,穗肥占40%-50%。

缺锌土壤每亩施用硫酸锌1-2公斤;适当基施含硅肥料。

(3)施用有机肥或种植绿肥翻压的田块,基肥用量可适当减少。

-15-

二、冬油菜

(二)长江中下游冬油菜区

包括安徽、江苏、浙江三省和湖北大部。

1.施肥原则

(1)依据测土配方施肥结果,参照《全国油菜产区氮肥定额用

量(试行)》,确定氮磷钾肥合理用量,适当减少氮磷肥用量;

(2)移栽油菜基肥深施,直播油菜种肥异位同播,做到肥料集

中施用;

(3)依据土壤有效硼含量状况,适量补充硼肥(硼砂0.5—0.6

公斤/亩),高产区域补充镁肥(MgO1.5—2.0公斤/亩);

(4)加大秸秆还田力度,提倡有机无机配合。酸化严重土壤施

用石灰或碱性肥料;

(5)肥料施用与其他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相结合,注意提高种植

密度、防除杂草、开沟排渍,直播油菜适当提早播期;

(6)注意防控菌核病。

2.施肥建议

(1)基追配合推荐24—9一7(N—P2O5—K2O,含硼)或相近

配方的配方肥作基肥,一次性施肥推荐25—7—8(N—P2O5—K2O,

含硼)或相近配方的专用缓(控)释配方肥。每亩施用腐熟农家肥1

方以上或商品有机肥75—100公斤时可减施25%左右的化肥量;

(2)产量水平200公斤/亩以上:配方肥推荐用量50公斤/亩,

越冬苗肥追施尿素5—8公斤/亩,亶肥追施尿素5一8公斤/亩和氯化

钾5—6公斤/亩;或者一次性施用专用缓(控)释配方肥60公斤/亩;

(3)产量水平150—20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40—50公斤

/亩,越冬苗肥追施尿素5—8公斤/亩,饕肥根据苗情追施尿素3—5

-16-

公斤/亩和氯化钾3—5公斤/亩;或者一次性施用专用缓(控)释配方

肥50公斤/亩;

(4)产量水平100—15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35—40公斤

/亩,饕肥追施尿素5—8公斤/亩;或者一次性施用专用缓(控)释配

方肥40公斤/亩;

(5)产量水平100公斤/亩以下:配方肥推荐用量25—30公斤/

亩,醯肥追施尿素3—5公斤/亩;或者一次性施用油菜专用缓(控)

释配方肥30公斤/亩。

三、果树

(三)梨

1.施肥原则

梨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钙、铁、锌、硼等中微量元素缺乏普

遍,尤其是南方地区梨园土壤酸化严重,磷、钾、钙、镁缺乏。生产

中有机肥施用不足,氮磷肥投入量大,中微量元素投入较少,施肥时

期、施肥方式、肥料配比不合理。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增施有机肥,实施绿肥种植和秸秆覆盖,培肥土壤。土壤

酸化严重的果园施用石灰和有机肥进行改良;

(2)依据梨园土壤肥力、产量水平和梨树生长状况,确定肥料

施用时期、用量和养分配比,适当减少氮磷肥用量,适量施用钾肥,

通过多种途径补充钙、镁、铁、锌、硼等中微量元素;

(3)优化施肥方式,改撒施为条施或穴施。灌溉与施肥合理配

合,推广水肥一体化。

2.施肥建议

(1)亩产4000公斤以上的果园,施用有机肥3—4方/亩,氮肥

(N)20—25公斤/亩,磷肥(P2O5)8—12公斤/亩,钾肥(K2O)

-17-

15—25公斤/亩。亩产2000—000公斤的果园,有机肥2—3方/亩,

氮肥(N)15—20公斤/亩,磷肥(P2O5)6—10公斤/亩,钾肥(K2O)

15—20公斤/亩。亩产2000公斤以下的果园,有机肥2—3方/亩,氮

肥(N)10—15公斤/亩,磷肥(P2O5)4—8公斤/亩,钾肥(K2O)

10—15公斤/亩;

(2)土壤钙、镁较缺乏的果园,磷肥宜选用钙镁磷肥,或者施

用适量的钙、镁肥;缺铁、锌和硼的果园,可通过叶面喷施浓度为

0.3%—0.5%的硫酸亚铁、0.3%的硫酸锌、0.2%—0.5%的硼砂溶液来

补充;

(3)全部有机肥、50%—60%氮肥、70%以上(或全部)磷肥、

40%钾肥作基肥,在梨采收后施用。其余氮磷钾肥分别在3月份萌芽

期和6—7月份果实膨大期施用。根据梨树树势强弱适当增减追肥次

数和用量。

(四)桃

1.施肥原则

针对桃园有机肥用量少,施肥量差异较大,肥料用量、氮磷钾配

比、施肥时期和方法不合理,施肥灌溉不协调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

原则:

(1)增加有机肥施用量,提倡有机无机配合施用。依据土壤肥

力、品种特性和产量水平,合理调控氮磷钾肥施用数量,早熟品种施

肥量一般比晚熟品种少15%—30%。注意钙、铁、镁、硼、锌和铜等

中微量元素的配合施用;

(2)合理分配肥料,桃果采摘后一个月左右进行秋季基肥施用,

桃果膨大期前后进行追肥。采摘前3周不宜追施氮肥和大量灌水,以

免影响品质;

-18-

(3)肥料施用与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相结合,夏季排水不畅

的平原地区桃园需做好起垄、覆膜、生草等工作,干旱地区提倡采用

地膜覆盖、穴贮肥水技术。

2.施肥建议

(1)产量水平3000公斤/亩以上,施用有机肥2—3方/亩,氮肥

(N)18—20公斤/亩,磷肥(P2O5)8—10公斤/亩,钾肥(K2O)

20—22公斤/亩。产量水平2000—3000公斤/亩,有机肥1一2方/亩,

氮肥(N)15—18公斤/亩,磷肥(P2O5)7—9公斤/亩,钾肥(K2O)

18—20公斤/亩。产量水平1500—2000公斤/亩,有机肥1—2方/亩,

氮肥(N)12—15公斤/亩,磷肥(P2O5)5—8公斤/亩,钾肥(K2O)

15—18公斤/亩;

(2)有机肥用量较多时,当年秋季基施的氮钾肥可酌情减少1—2

公斤/亩,果实膨大期的氮钾肥追施量可酌情减少2—3公斤/亩;

(3)前一年落叶早或产量高的果园,应加强根外追肥,萌芽前

可喷施2—3次1%—3%的尿素溶液,萌芽后至7月中旬之前,定期

喷施2次尿素和1次磷酸二氢钾溶液,磷酸二氢钾溶液浓度为

0.3%—0.5%o采用“因缺补缺”、矫正施用的策略补充中微量元素,出

现缺素症时通过叶面喷施进行矫正;

(4)全部有机月已、30%—40%氮月已、40%—50%的磷月已、20%—30%

的钾肥作基肥,于桃采摘后秋季采用开沟方法施用。其余氮磷钾肥分

别在春季桃树萌芽期、硬核期和果实膨大期分次追施(早熟品种1—2

次、中晚熟品种2-4次)。春季冻害严重、减产较多的桃园,要适

当增加秋冬肥用量。

-19-

四、蔬菜

(一)露地甘蓝

1.施肥原则

针对露地甘蓝生产中有机肥施用量差异较大,氮肥用量高、钾肥

和中微量元素施用不足,施用时期和施肥方式不合理,过量灌溉等问

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合理施用有机肥,适当减少化肥用量,控氮、稳磷、增钾,

有机无机配合;

(2)基肥和追肥相结合,追肥以氮为主,氮磷钾合理搭配;

(3)注意在莲座期至结球后期适当喷施钙、硼等中微量元素肥

料,防止“干烧心”等生理性病害发生;

(4)土壤酸化严重时适量施用石灰调理土壤;

(5)施肥与高产栽培技术,推广节水灌溉特别是水肥一体化技

术,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2.施肥建议

(1)基肥施用猪粪、鸡粪、牛粪等经过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

2—3方/亩或商品有机肥(含生物有机肥)200—300公斤/亩;

(2)产量水平5500公斤/亩以上,氮肥(N)12—14公斤/亩,

磷肥(P2O5)5—8公斤/亩,钾肥(K2O)12—14公斤/亩;

(3)产量水平4500—5500公斤/亩,氮肥(N)10—12公斤/亩,

磷肥(P2O5)4—5公斤/亩,钾肥(K2O)10—12公斤/亩;

(4)产量水平低于4500公斤/亩,氮肥(N)8—10公斤/亩,磷

肥(P2O5)3—4公斤/亩,钾肥(K2O)8—10公斤/亩;

(5)氮钾肥30%—0%基施,60%—70%在莲座期和结球初期分

两次追施,磷肥全部作基肥条施或穴施,在结球初期增施钾肥。对往

-20-

年“干烧心”发生较严重的地块,注意控氮补钙,可于莲座期至结球后

期叶面喷施0.3%—0.5%的氯化钙溶液或硝酸钙溶液2—3次;南方地

区菜园土壤pH<5时,宜在整地前施用生石灰100—150公斤/亩;土

壤pH<4.5时,施用生石灰150—200公斤/亩。缺硼的地块基施硼砂

0.5—1公斤/亩,或叶面喷施0.2%—0.3%的硼砂溶液2—3次。可结

合喷药喷施2—3次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提高甘蓝的净菜率和商

品率。

(二)萝卜

1.施肥原则

针对萝卜生产中存在的重氮磷、轻钾肥,比例失调、施肥时期不

合理,有机肥、微量元素施用不足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合理施用有机肥料,提倡施用腐熟的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

忌用没有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重视有机无机配合施用;

(2)依据土壤肥力和目标产量,优化氮磷钾肥用量,适度降低

氮磷肥用量,增施钾肥;

(3)北方石灰性土壤有效锌、锌、硼、铝等微量元素含量较低,

应注意补充;南方蔬菜地酸化严重时应适量施用石灰。

2.施肥建议

(1)有机肥:产量水平1000—1500公斤/亩的小型萝卜(如四

季萝卜)可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0.5—1方/亩;产量水平

4500—5000公斤/亩的高产品种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2—3方/亩

或商品有机肥300―00公斤/亩;

(2)化肥:产量水平4000公斤/亩以上,氮肥(N)10—12公

斤/亩,磷肥(P2O5)4—6公斤/亩,钾肥(K2O)10—13公斤庙。

产量水平2500—000公斤/亩,氮肥(N)6—10公斤/亩,磷肥(P2O5)

-21-

3—5公斤庙,钾肥(K2O)8—10公斤/亩。产量水平1000—2500公

斤/亩,氮肥(N)4—6公斤/亩,磷肥(P2O5)2一公斤/亩,钾肥

(K2O)5—8公斤/亩;

(3)有机肥、全部磷肥、30%—0%的氮钾肥作基肥施用,

60%—70%的氮肥于莲座期和肉质根生长前期分两次追施,

60%—70%的钾肥在肉质根生长前期和膨大期追施;

(4)缺乏微量元素硼的地块,可于播种前基施硼砂1公斤/亩,

或于萝卜生长中后期用0.1%—0.5%的硼砂或硼酸水溶液进行叶面喷

施,每隔5—6天喷一次,连喷2—3次。

(三)大白菜

1.施肥原则

针对大白菜生产中有机肥施用量不足,偏施氮肥、单次施肥量过

大,盲目施用高磷复合肥,蔬菜地土壤酸化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

则:

(1)合理施用有机肥料,提倡施用腐熟的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

忌用没有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有机无机配合施用;

(2)依据土壤肥力和目标产量,优化氮磷钾肥用量;

(3)以基肥为主,基肥追肥相结合。追肥以氮钾肥为主,适当

补充微量元素。莲座期之后加强追肥管理,包心前期需要增加一次追

肥,采收前两周不宜追氮肥;

(4)北方石灰性土壤有效硼含量较低,南方酸度大的土壤有效

铝含量较低,应注意微量元素的补充;

(5)土壤酸化严重时应适量施用石灰。

2.施肥建议

-22-

(1)产量水平8000—10000公斤/亩,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

3—4方/亩或商品有机肥300700kg/亩;氮肥(N)20—25公斤/亩,

磷月巴(P2O5)7—9公斤/亩,钾月日(K2O)25—30公斤/亩;

(2)产量水平6000—8000公斤/亩,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3T

方/亩或商品有机肥300700kg/亩;氮肥(N)15—20公斤/亩,磷肥

(P2O5)5—7公斤/亩,钾肥(K2O)20—25公斤/亩;

(3)产量水平4500—6000公斤/亩,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2—3

方/亩或商品有机肥200—300kg/亩;氮肥(N)10—13公斤/亩,磷肥

(P2O5)4-6公斤/亩,钾肥(K2O)13—15公斤/亩;

(4)产量水平3500—4500公斤/亩,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2—3

方/亩或商品有机肥200—300kg/亩;氮肥(N)8—10公斤/亩,磷肥

(P2O5)3—公斤/亩,钾肥(K2O)10—13公斤庙;

(5)基肥重视有机无机配合施用,全部有机肥和磷肥以条施或

穴施方式作基肥,氮肥30%作基肥,70%分别于莲座期和结球前期结

合灌溉分两次作追肥施用;注意在包心前期追施钾肥,占总施钾量的

50%左右;

(6)微量元素硼缺乏的地块,可于播种前基施硼砂1公斤/亩,

或于生长中后期用0.1%—0.5%的硼砂或硼酸水溶液进行叶面喷施,

每隔5-6天喷一次,连喷2—3次;大白菜为喜钙作物,除了基施含

钙肥料(如过磷酸钙)以外,还可叶面喷施0.3%—0.5%的氯化钙或

硝酸钙溶液。南方菜地土壤pHV5时,每亩施用生石灰100—150公

斤,可调节土壤和补充钙素。

(四)葛苣

1.施肥原则

-23-

针对葛苣生产中有机肥施用量少,偏施氮肥、磷钾肥施用量不足,

施肥时期和方式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增施有机肥料,有机无机配合施用,控制氮肥,增施钾肥;

(2)基肥、追肥结合,追肥以氮为主,合理配施磷钾肥;

(3)酸化严重的菜园适量施用石灰;

(4)施肥与优质栽培技术结合,推广高效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

化技术,提高肥水利用效率。

2.施肥建议

(1)基肥施用经过充分腐熟的猪粪、鸡粪、牛粪等优质农家肥

2—3方/亩或商品有机肥(含生物有机肥)200—300公斤/亩;

(2)产量水平3500公斤/亩以上,氮肥(N)10—12公斤/亩,

磷肥(P2O5)4—6公斤/亩,钾肥(K2O)10—14公斤/亩;

(3)产量水平2500—3500公斤/亩,氮肥(N)6—10公斤/亩,

磷肥(P2O5)37公斤/亩,钾肥(K2O)8—10公斤/亩;

(4)产量水平1500—2500公斤/亩,氮肥(N)5—6公斤/亩,

磷肥(P2O5)2—3公斤/亩,钾月巴(K2O)6—8公斤/亩;

(5)氮肥全部作追肥,按照20%、30%和50%的比例分别在移

栽返青期、莲座期和快速生长初期3次追施。磷肥全部作基肥条施或

穴施。钾肥40%—50%基施,其余在莲座期和快速生长初期分两次追

施。南方菜园土壤pH<5时,施用生石灰100—150公斤/亩。

(五)设施番茄

1.施肥原则

华北等北方地区多为日光温室,华中、西南地区多为中小拱棚种

植。针对生产中存在化肥用量偏高,养分投入比例不合理,土壤养分

-24-

积累明显,过量灌溉、土壤酸化现象普遍,土壤质量退化及钙、镁、

硼等中微量元素供应障碍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合理施用有机肥料,调整氮磷钾化肥用量,非石灰性土壤

及酸性土壤需补充钙、镁、硼等中微量元素;

(2)根据作物产量、茬口及土壤肥力合理分配化肥,大部分磷

肥基施,氮钾肥追施;生长前期不宜频繁追肥,重视花后和中后期追

肥;

(3)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遵循“少量多次”的灌溉施肥原则;

(4)土壤退化的老棚需进行秸秆还田或施用高碳氮比的有机肥,

少施禽粪肥,增加轮作次数,减轻土壤盐渍化和连作障碍;

(5)土壤酸化严重时应适量施用石灰调理土壤。

2.施肥建议

(1)肥施用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3一方/亩,或者优质商品

有机肥300—400公斤/亩;

(2)产量水平8000—10000公斤/亩,氮肥(N)20—25公斤/

亩,磷肥(P2O5)8—12公斤/亩,钾肥(K2O)25—30公斤/亩;

(3)产量水平6000—8000公斤/亩,氮肥(N)18—22公斤/亩,

磷肥(P2O5)6—8公斤/亩,钾肥(K2O)18—22公斤/亩;

(4)产量水平4000—6000公斤/亩,氮肥(N)15—18公斤/亩,

磷月巴(P2O5)5—7公斤/亩,钾月巴(K2O)18—21公斤/亩。

基肥重视有机无机配施,70%以上的磷肥作基肥条(穴)施,其

余随复合肥追施,20%—30%氮钾肥基施,70%—80%在花后至果穗

膨大期间分4—8次随水追施,每次追施氮肥(N)不超过5公斤/亩。

如采用滴灌施肥技术,在开花坐果期、结果期和盛果期每间隔7—10

天追肥一次,每次施氮(N)量可降至3—5公斤/亩。

-25-

菜田土壤pH<6时易出现钙、镁、硼缺乏,可基施石灰(钙肥)

50—75公斤/亩、无水硫酸镁(镁肥)I公斤/亩,根外补施2—3

次0.1%硼肥。

(六)设施黄瓜

1.施肥原则

设施黄瓜的种植季节分为秋冬茬、越冬长茬和冬春茬,

针对其生产中存在的过量灌溉和施肥,施肥比例不合理,施用的

有机肥多以畜禽粪为主导致养分比例失调和土壤生物活性降低,以及

连作障碍等导致土壤质量退化严重,养分吸收效率下降,蔬菜品质下

降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合理施用有机肥,提倡施用优质有机堆肥(推荐用植物源

有机堆肥),老菜棚注意多施高碳氮比外源秸秆或有机肥,少施禽粪

肥;

(2)根据作物产量、茬口及土壤肥力条件,综合考虑有机肥施

用量、土壤养分供应,适当调整氮磷钾化肥用量;

(3)推荐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遵循“少量多次”的灌溉施肥原

则;

(4)氮肥和钾肥主要作追肥,少量多次施用,避免追施磷含量

高的复合肥,苗期不宜频繁追肥,重视结瓜期追肥;

(5)土壤酸化严重时应适量施用石灰等酸性土壤调理剂。

2.施肥建议

(1)基肥施用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3一方/亩,或者优质商

品有机肥(含生物有机肥)300—500公斤/亩;

(2)产量水平14000—16000公斤/亩,氮肥(N)35—40公斤/

亩,磷肥(P2O5)13—15公斤/亩,钾肥(K2O)40T5公斤/亩;

-26-

(3)产量水平11000—14000公斤/亩,氮肥(N)30—35公斤/

亩,磷肥(P2O5)11—13公斤/亩,钾肥(K2O)35—0公斤/亩;

(4)产量水平7000—11000公斤/亩,氮肥(N)25—30公斤/

亩,磷肥(P2O5)9—11公斤/亩,钾肥(K2O)30—35公斤/亩;

(5)产量水平4000—7000公斤/亩,氮肥(N)20—25公斤/亩,

磷月巴(P2O5)7—9公斤/亩,钾月巴(K2O)25—30公斤/亩;

(6)全部有机肥作基肥施用,60%以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