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二任务五:明代茶具赏识之三紫砂陶_第1页
项目二任务五:明代茶具赏识之三紫砂陶_第2页
项目二任务五:明代茶具赏识之三紫砂陶_第3页
项目二任务五:明代茶具赏识之三紫砂陶_第4页
项目二任务五:明代茶具赏识之三紫砂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茶具赏识项目二:古代中华茶具赏识之明代茶具赏识(叁)目录明代茶具的创新>>01明代青花瓷茶具>>02明代紫砂陶茶具>>0303:明代紫砂壶茶具一、兴于明的紫砂茶具紫砂陶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紫砂茶壶真正得到发展是在明代后期。正德、嘉靖时开始出现了名家名作,到万历以后,随着李茂林、时大彬、徐友泉、李仲芳、陈仲美、惠孟臣等制壶名家的出现,紫砂壶的制作工艺和造型艺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03:明代紫砂壶茶具二、紫砂壶兴起的原因

紫砂壶泡茶具有其他陶瓷所不具备的优点,长期的实践证明,紫砂壶泡茶不失原味,不易变质,内壁无异味,而且能够耐温度急剧变化,烹煮、冲泡沸水都不会炸裂,而且传热慢不烫手,非常适宜泡茶。如文震享《长物志》中所说:“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

紫砂壶的兴起还有其社会原因。明代末期,皇帝怠政,政治黑暗,文人士大夫在现实面前深感无力,从而走上独善其身的道路,再加上王阳明“心学”的流行,文人士大夫一方面提倡儒学的中庸之道,尚礼尚简,同时推崇佛教的内敛、喜平、崇定,并且崇尚道家的自然、平朴及虚无。这些思想倾向与人生哲学反映在茶艺上,除了崇尚自然、古朴,又增加了唯美情绪,对茶、水、器、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紫砂壶适应了这种审美心理,得以大行其道。此外,明代散茶大兴,而且制茶工艺有所改进,出现了发酵茶类,这自然对茶具有新的要求,紫砂茶具便是在这种背景下逐渐被人们接受的。03:明代紫砂壶茶具三、明代紫砂壶艺术紫砂壶艺术最为典型的是陶壶铭款,艺术价值非常高。明清时期最为有名的制壶大师是时大彬,时大彬,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人,是宜兴紫砂艺术的一代宗匠。他对紫砂壶的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设计与铭刻都极有研究,确立了至今紫砂壶制作所沿袭的制壶工艺。他的早期作品多模仿龚春,后根据文人饮茶尚上改制小壶,被推崇为壶艺正宗。据史料记载,时大彬为自己所制壶携款,最初是请擅长书法的人先以墨写在壶上,然后自己用刀来刻。后来,自己直接书写再下刀镌刻。因为时大彬所镌款识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许多人争相模仿。可见,紫砂壶是明代茶文化的一个重要象征,尤其是时大彬所制壶更具有符号化的特征。。明代文人饮茶,崇尚自然、精致,因此紫砂壶也讲究小巧、朴实,冯可宾《齐茶录》中说茶壶以小为贵,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说“壶供真茶,正在新泉活火,旋渝旋吸,以尽色声香味之蕴。故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盎不宜低。”

综上所述,明代的紫砂茶具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无论是色泽和造型、品种和式样,都进入了穷极精巧的新时期。而它的质地、造型更是迎合了当时文人的审美时尚,并在文人士大夫的影响下开始向工艺品转化,使其自身的艺术价值不断提高,经历百年而不衰明李茂林菊花八瓣壶菊花八瓣壶的制作者李茂林(约公元1567-1619年),字养心。是明代紫砂壶制作步入成熟时期的一位名家,以朴致敦古善制小壶闻名于世。“另作瓦囊,闭入陶穴”,是李茂林的一大贡献,使紫砂壶的制作向前跨进了一大步。这里所说的“瓦囊”,就是指烧壶时用的匣体。在李氏创造匣钵前,紫砂壶坯烧制时不装入匣钵,与缸罐混放入窑烧制,成品不免粘上缸坛釉泪,影响美观。自有匣钵以后,壶坯置于匣钵内烧制,不再与瓦罐陶缸直接接触。壶坯烧制时受到保护,从此不再沾染釉泪釉斑,使紫砂壶的制作水平提高了一大步。这把菊花八瓣壶,

通高9.6厘米,横宽11.5厘米。呈菊花状,整把壶轮廓除有水平方向的线条外,还有垂直或倾斜的“筋纹”线。粗看壶型好似一个坛子,只是另加上了柄和嘴。此壶整体上方圆互寓,刚柔相济,使人在挺拔中见到端庄,潇洒中显见稳重,风格甚为高雅。现珍藏于香港茶具文物馆。

明时大彬僧帽壶

明代万历后期,宜兴紫砂茶具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供春的学生时大彬。时大彬做壶要求很高,稍不合意,即打碎重做,不留于世。现藏于香港茶具文物馆的僧帽壶,就是时大彬的杰作之一。

传说宜兴金沙寺僧始创紫砂壶时,做的就是僧帽壶,他是仿造自己的僧帽制作而成的。后来,供春也制作过僧帽壶,时大彬也仿僧帽制壶。其实,据查证:明宣德窑曾烧制过宝石红僧帽壶,这种壶的形状是仿西藏茶壶的,造型与时大彬僧帽壶大同小异。而宣德年间(公元1426—1435年)至少比供春所处的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要早70年以上,也就是说,僧帽壶并非金沙寺僧首创。

这件僧帽壶,通高9.3厘米,横宽9.4厘米。壶身的上部,口沿长有五瓣莲花,壶盖呈正五边形,边缘隐现在花瓣之中。盖钮为佛球状,犹如僧帽之顶。壶颈不长,紧接花瓣,好比是帽沿,如此造型,活像一顶僧帽,僧帽壶之名,也由此而得。僧帽壶的壶底为正五边形,再加上壶的嘴和柄的造型也非常奇特,整体给人以刚健挺拔,神韵自若之感,因而为世人称绝。

明时大彬三足圆壶

这件三足圆壶,通高11.3厘米,

口径8.4厘米。壶身呈球形,

素面无饰。只是在壶盖面上,环绕壶纽饰有四瓣柿蒂纹。壶的底部有三只小足,与壶身有机结合,浑然一体,无粘接之感。壶嘴外撇,与柄对称。在壶柄下方的腹面上,横排阴刻“大彬”楷书。壶的通体呈褐色,面上有浅色针装颗粒,虽不细腻,却有“银砂闪点”之誉,后人称之为“砂粗质古肌理匀”。

时大彬,别号少山,紫砂大家。他制的壶,初仿供春,喜作大壶,后作小壶。壶技超过其父时朋,也为后人所不及。制作紫砂壶时,他喜在陶土中掺杂钢砂,或把旧壶捣成粉末重制,凡遇有不满意之作,立即击毁,不留人间。时人认为,时大彬的作品继承了前辈技艺,又有创新开拓,故而名噪海内。1984年从墓中出土的大彬三足圆壶,是时大彬壶由大改小的代表作之一。与壶同时出土的墓志表明墓主是明代南京翰林学士华察之孙华师伊,卒于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葬于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表明此壶至少已有360年以上历史,现珍藏于江苏无锡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华氏当时是无锡望族。越剧《三笑姻缘》中大画家唐伯虎在无锡华太师府屈尊当书僮,最后终于点中丫环秋香作妾。这个华太师,指的就是华察。不过,这是戏而非历史。

时大彬六方紫砂壶

这件六方紫砂壶,整体通高为11.0厘米,口径5.7厘米,底径8.5厘米。一色赭红,坯体含有小砂粒,所以,虽经打磨,仍少平整,欠明润。壶身由六片大小相同的长方形平面组成一个菱柱形体,形态自然,无衔接之感。壶嘴、壶把和壶口处于同一高度。壶盖圆形,中有圆锥形纽。这可能与时大彬的“天圆地方”的观念有关。整把壶素面无饰。只是壶底刻有“大彬”两字,无署款盖章,这与清代李景康说的时氏作壶“从未见署款而兼盖章者”一说是相符的。这把六方紫砂壶,出土于江苏都丁沟镇曹氏墓中。它是作为随葬品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入葬,于1968年出土的,为一代“良陶”匠师时大彬的晚期作品,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属泡茶、饮茶器具。现珍藏于江苏扬州市博物馆。

明时大彬雕漆紫砂壶紫砂壶的装饰形式很多,常见的有素面素心,模拟仿生,题画刻铭,挂釉加彩等几种。此外,还有包锡、嵌玉、髹漆等装饰方法。这把雕漆紫砂壶便是采用髹漆的装饰方法。该壶系时大彬款,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实属一件珍贵稀罕之物。

这件紫砂壶,壶身呈四方形,其足由壶身的四个面延伸而成,每边呈拱桥状,看上去毫无故作姿态之意。此壶全身外髹红雕漆,做工十分细腻,充分显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水平。特别是壶身靠视线一面雕刻而成的“高士品茗图”十分传神,使品茗者更能体察到饮茶的乐趣。在这幅图中,天空的云彩,对面的群山,近旁的大树和流水,展现了一派具有超脱凡尘野趣的品茗环境。而高士半倚方桌,茶童近旁奉茶,更加平添了“茶不醉人人自醉”的气氛。明徐友泉盉形三足壶

这件盉形三足壶,现藏于美国华盛顿艺术馆。它的通高12.4厘米,

横宽8.2厘米,仿青铜器盉的形式制作而成,给人以古雅之感。史载:“盉”原为酒器,标准的造型是圆口,深腹,有盖,有嘴,下有三足或四足,这些特征在这把壶上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作者徐友泉,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人。明代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中说:“徐友泉,名士衡,故非陶人也,其父好大彬壶,延致家塾。一日强大彬作泥牛为戏,不即从,友泉夺其壶土出门去,适见树下眠牛将起,尚屈一足,注视捏塑,曲尽厥状,携以视,大彬一见惊叹曰:‘如子智能,异日必出吾上。’因学为壶。”徐友泉制作的壶,壶式多仿尊诸器,泥色有原砂紫、海棠红、浅墨、葵黄、梨皮等。吴梅鼎在其《茗壶赋》中称赞徐友泉的壶艺是“综古今,极变化,技近乎道,集斯艺之成。”徐友泉制的壶,以古朴风雅,妙出心裁,而为后人崇尚。然徐友泉直至晚年仍自叹曰:“吾之精,终不及时(即时大彬)之粗”,充分表白徐氏对壶艺的无限追求。明蒋伯海棠树干壶

这件海棠树干壶,壶身正好为一段海棠树干;壶的嘴和把柄,也做成树枝形状,好似从海棠树干上伸向两侧的几根分枝;壶盖隐现在由树干形成的壶身之上。盖上的钮,又似一根弯曲延伸的短枝。在壶身上,还粘贴有从分枝上长出的若干海棠茎、叶,点缀其间,显得生机盎然。整体造型,酷似一段海棠树干,故而名曰海棠树干壶。更有意思的是,在组成壶身的树枝上有一只鹰,树下又有一只熊,因为“鹰”与“英”是谐音,“熊”与“雄”也是谐音,以此隐喻“英雄”,而海棠在古时有“美人”之说,因此,又有人称此壶为“英雄美人壶”。至于壶底上用楷书刻就的“万历癸丑”四字年款,表明该壶是公元1613年制成的。

在明代晚期的一批紫砂大家中,蒋伯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制作的海棠梅干壶,匠心独俱,寓意深刻,堪称一绝。

作者蒋伯,原名时英,字之敷。明代万历人,紫砂大家时大彬的弟子。与文人交往甚密,常和文学家、著名茶人陈继儒切磋壶艺,成为知交,陈氏遂改其字“之敷”为伯。清代吴骞的《阳羡名陶录》里说蒋伯为:“因附高流,讳言本业。”然他的作品雅而不俗,坚致严谨,后人誉称他的作品为“天籁阁壶”,视为瑰宝。明三宝紫砂壶

这件明嘉靖三宝壶,是紫砂壶开始兴盛时的作品。作为紫砂壶早期的作品之一,它的造型当然脱离不了仿铜、仿瓷的几何型式样,但却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当为至宝。

三宝壶的通高为5.5厘米,横宽6.7厘米。嘴、柄、盖、身配合得宜,看上去既小巧玲珑,又显得气度不凡。在壶的底部,刻有楷书“大明嘉靖年制”字样,刻字采用的三刀法。加之壶盖行决造成三层塔形,壶盖上的钮,塑成三山形,这样就使壶的主题,即三宝明白地揭示在人们面前,三宝壶之名也由此而来。

此壶在制作过程中,采用泥片拼接而成。壶的嘴和柄,用木片模压,装好后还可见到模缝。这类手工制作的紫砂壶,能使赏壶者津津乐道的是制壶者的走泥轨迹,尽收眼底。只是此壶的作者,仅根据现有资料尚难确定,好在它有确切的制作年代记载:明嘉靖(公元1522—1566年)制,而这一时期的紫砂壶传世之作,目前三宝壶可说是唯一的。这为研究紫砂壶的发展,研究紫砂壶早期的造型、制作和烧造,具有重要的意义。明提梁紫砂壶

这把出土于江苏南京中华门外马家山墓中的提梁壶,是供春时代的作品。墓主吴经,为明代司礼太监,从同时出土的砖刻墓志可知,吴经下葬于明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表明此壶差不多与供春是同时代的作品,这也是目前唯一有绝对纪年可查考的我国早期宜兴紫砂茶壶,只是壶的制作者还不得而知。

这件提梁壶,通高17.7厘米,口径7.0厘米。壶身浑圆周正,近底部略收缩,提梁弯曲呈两个倭堕的拱形,后部有一个小系,两头与腹肩相接。壶盖扁平,壶钮呈葫芦状。壶盖与壶腹吻合不是常见的子母口,而是盖内生一个“十”字形凸起,四角正好与壶口内沿相接,使壶盖稳定于壶身上。壶嘴与壶身相接的壶面上方,环绕壶嘴根部,塑贴有四瓣柿蒂纹,其内为单孔与壶嘴相连。此壶泥色红褐,质地比较粗糙。壶身的一侧,还粘着浅土色的斑块,表明做工亦较粗放。尽管如此,这把有确切年代记录的先期紫砂壶作品,对研究我国宜兴早期紫砂壶的制作、烧造,以及紫砂壶的发展,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壶的珍贵也就可见一斑了。明项圣思紫砂桃形杯此杯为明代晚期作品,

距今已有400年左右的历史,属饮茶类器具。原为江苏宜兴储南强先生珍藏,本世纪50年代初,储先生将其慷慨奉献给国家,现珍藏于南京博物馆。

这件饮具以桃作杯,丰富了想象力。加之此杯集诗词、书法、雕塑、篆刻于一体,用此杯饮茶,还能使人获得精神的升华。

这件紫砂桃形杯,由杯和座组合而成,通高8.4厘米,杯高7.0厘米,口径10.5厘米。它以连枝切开的交桃作杯,内外壁平整乌润,整个杯将桃的枝、叶、果有机相联。桃子丰硕肥大;与杯柄相连的枝干,古老苍劲,盘屈连叉,蕴含“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之意。参差扶疏的大小桃叶,紧贴杯壁,显得意气风发。枝端上的小桃,为老桩增添了活力。而稍稍伸出的叶端、小桃和枝干,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正好三足鼎立,成了杯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