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2023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附答案_第1页
山东省济南市2023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附答案_第2页
山东省济南市2023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附答案_第3页
山东省济南市2023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附答案_第4页
山东省济南市2023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粗犷(guǎng)

贮蓄(chù)

要塞(sài)

咄咄逼人(duō)

B.

庇护(pì)

掺和(huo)

棱镜(léng)

神采奕奕(yì)

C.

称职(chèn)

狡黠(xiá)

哺乳(bǔ)

畏罪潜逃(qiǎn)

D.

胆怯(qiè)

丰腴(yú)

悄然(qiǎo)

参差不齐(cēn)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修葺(qì)

竹篾(miè)

海市蜃楼(shèn)

忧心忡忡(chōng)

B.

伶仃(dīng)

吞噬(shì)

鲜为人知(xiān)

盘虬卧龙(qiú)

C.

迸溅(bèng)

伫立(zhù)

千钧重负(jūn)

忍俊不禁(jìn)

D.

凛冽(lǐn)

羸弱(yíng)

心有灵犀(xī)

诲人不倦(huì)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炫耀

划翔

大相径庭

攻坚克难

B.

安详

慷慨

全力以赴

春寒料俏

C.

帐篷

晕眩

见异思迁

众目睽睽

D.

纯萃

奥秘

众志成城

混为一谈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鲁莽

斑斓

珊珊来迟

耀武扬威

B.

诘问

澎湃

血气方刚

语无伦次

C.

闲遐

辜负

如释重负

仙露琼浆

D.

遗孀

疲备

颠沛流离

冲锋陷阵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在灾难中学会善良、学会担当、学会思辨、学会团结,才是入木三分的成长。

B.

很多同学主动在线向老师请教问题,这种孜孜不倦勤奋努力的精神值得提倡。

C.

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抵达塞尔维亚,全方位指导抗疫工作,不吝赐教。

D.

一场疫情,假期延期,老师们殚精竭虑,为学生精心准备特殊假期里的特殊课程。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可以不出户,不可以闭目塞听,整个世界,与你息息相关,你的样子,就是世界的样子。

B.

自觉、自律、自主学习,是这个假期很多同学养成的好习惯,但也有同学不以为然。

C.

2020年注定不平凡,疫情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D.

全体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在困难和危险时刻挺身而出。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随着5G网络的覆盖,雷神山医院正利用其进行着远程手术、远程接诊、远程会诊。

B.

截止2月11日,全国口罩产能基本全面恢复,利用率约已达94.8%左右。

C.

人们积极为抗疫英雄点赞,礼赞他们的职业操守,视他们为标杆。

D.

广大科研人员以强烈使命感,发挥艰苦奋斗、时不我待的精神,夜以继日研制疫苗。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们之所以赞颂勇气,是因为有人总是在明知风险时,仍选择挺身而出的缘故。

B.

国家卫健委专家称,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

C.

这个春节的武汉,冰雪和阳光都曾轮番洒下,希望和绝望也是如此。

D.

一个人的力量、一个企业的力量、一座城市的力量,汇聚成中华民族磅礴的力量。二、课内阅读(共2题;共12分)9.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阅十余岁阅:经过,经历

B.竟不可得竟:竟然

C.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啮:侵蚀,冲刷

D.可据理臆断欤臆断:主观地判断(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山门圮于河

尝射于家圃

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可以为师矣

C.乃石性坚重

乃悟前狼假寐

D.然则天下之事

无丝竹之乱耳(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清代文学家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

B.本文记叙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阐发不可“据理臆断”的思考。

C.文章语言平易,简洁生动,善于在叙述中制造波澜。

D.文章人物各具特点,寺僧盲目行动;老河兵认识片面;讲学家综合考虑,实事求是。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诫子书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非淡泊无以明志(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B.非学无以广才(广大的才能)

C.淫慢则不能励精(振奋精神)

D.年与时驰(疾行,指迅速逝去)(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淫慢则不能励精/思而不学则殆

B.静以修身/以刀劈狼首

C.夫君子之行/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D.夫学须静也/匹夫不可夺志也(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信,表现了他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和殷切希望。

B.“静以修身”强调了安静的环境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

C.“学须静也”表明只有心无旁骛,潜心专一,才能深入思考,精研学问。

D.“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静”的重要性。三、课外阅读(共1题;共11分)11.课外文言文阅读

慧庆寺玉兰记

戴名世

玉兰在佛殿下,凡二株,高数丈,盖二百年物。花开时,茂密繁多,望之如雪。虎丘亦有玉兰一株,为人所称。虎丘繁华之地,游人杂沓,花易得名,其实不及慧庆远甚。然非朱先生①以太史而为重客,则慧庆之玉兰,竟未有知者。久之,先生去,寺门昼闭,无复有人为看花来者。

余寓舍距慧庆一里许,岁丁亥春二月,余昼闲无事独行野外因叩门而入。时玉兰方开,茂密如曩时②。余叹花之开谢,自有其时,其气机各适其所自然,原与人世无涉,不以人之知不知而为盛衰也。今虎丘之玉兰,意象渐衰,而在慧庆者如故,亦以见虚名之不足恃,而幽潜③者之可久也。花虽微,而物理④有可感者,故记之。【注】①朱先生:指朱彝尊,清初文学家,曾任太史官;②曩时:往时,以前;③幽潜:指幽居避世。④物理:事物盛衰的道理。(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两处)余昼闲无事独行野外因叩门而入(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然非朱先生以太史而为重客,则慧庆之玉兰,竟未有知者。(3)请结合选文内容填空。选文通过两处玉兰花的________(手法),表达了________的感悟。四、诗歌鉴赏(共2题;共16分)1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送薛秀才南游唐

许浑姑苏城外柳初凋,同上江楼更寂寥。绕壁旧诗尘漠漠,对窗寒竹雨潇潇。怜君别路随秋雁,尽我离觞任晚潮。从此草玄①应有处,白云青嶂一相招。【注】①草玄:淡泊名利,潜心著述。(1)一、二两联中点明季节的词语有①________、寒竹、________②等,渲染了________③的氛围。(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13.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二)关河令宋•周邦彦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①,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注】①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1)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的画面。(2)通读本词,说说作者为何感慨“如何消夜永”。(写出两点即可)五、句子默写(共1题;共12分)14.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1)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2)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3)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4)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5)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6)造化钟神秀,________。(杜甫《望岳》)(7)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赵师秀《约客》)(8)子曰:________,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9)子夏曰: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10)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杜牧《泊秦淮》)(11)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2)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表现高瞻远瞩,不畏困难的勇气和决心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六、基础知识综合(共1题;共10分)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种爱的表达,就有多少种礼物。(A)出门时,母亲递过的外套是最贴心的礼物;学习中,同学提供的帮助是最真诚的礼物:

……这些礼物陪伴、呵护着你,在生命中散发出迷人的馨香。

生活中的精彩与黯淡,教会你坦然面对平凡的自己;旅途中的温暖与寒凉,让你学会珍惜。于是,无论怎样的境遇,你都能放平心态,快乐前行。这时,你就获得了成长。成长就是你送给自己的礼物。

(B)我们接受了礼物,也应该去回赠礼物。当你送出礼物时,会获得“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快乐。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肩负着一份使命,那就是用双手去丰富这个世界,回馈这个世界。世界就会变得更绚丽多彩。这是你给世界的礼物。(1)请参照画线(A)句,在横线上仿写一个句子。(2)请将画线(B)句改成反问句。(不改变句意)七、语言表达(共1题;共2分)16.下面是一位同学为抗击疫情填作的一首《水调歌头》,请帮助他完成最后两句。水调歌头

庚子新年,举国有瘟,大防,作此篇,兼记大爱。

冠病何时止?抬首问青天。不知湖北武汉,今夕几人险。皆欲驾车而去,又恐携病带毒,病情肆蔓延。窗前弄清喉,哀诉恐无边。

全华夏,口罩尽,人无眠。不见年意,寂路清冷无人烟。国有亿万子民,家有老少妇孺,此情紧相连。________,________。八、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15分)17.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5G,连接未来

①为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工作的通信畅通,2020年1月31日,武汉火神山、雷神山临时医院实现了5G网络全覆盖。随着新医院的落成,“远程会诊平台”也正式投入使用。通过这一平台,远在北京、上海的优质医疗专家资源,可通过远程视频连线的方式,与武汉医院的医务人员一同对病患进行远程会诊,大大提高了病例诊断、救治的效率,并一定程度上缓解武汉一线医护人员调配紧张、超负荷工作的痛点。

②无论3G、4G还是5G,这其中的“G”代表Generation(代)的意思。5G指的是第5代移动通讯网络,它是目前4G网络下一代的升级版。

③从理论上讲,5G网络速度将是4G的百倍甚至更多,其峰值数据传输速率可达20Gbps,甚至能达到25Gbps。这将给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游戏的普及提供可能。目前,用手机在线玩AR、VR游戏还比较困难,这主要是因为现在的4G网络达不到AR、VR技术所需的网速。5G时代,人们的移动娱乐生活将更加丰富精彩。

④5G能够连接大量物联网设备,具有低延迟的特点。从固定的用户终端,一直到时速500千米的超高速列车,5G保证未来用户的数据连接不会掉线,从而建立一个更智能、更连接的世界。今年4月3日,全国首例5G远程心脏微创手术由广州教授团队“隔空”指导,高州医院医生主刀实施。相距400公里,手术画面却几乎没有延迟,身处广州的医学专家仿佛亲临现场。如果信号传递慢,网络反应延迟,指令下达出现迟缓,就难以达到理想效果。5G技术为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插上了翅膀,给病患带来福音。

⑤未来,5G网络信号无处不在。目前,在日常生活中,上班族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烦恼:乘坐地铁时,刚好客户打来微信电话,还没谈几句便因网络信号不佳而被迫中断,这种情况将不会再发生,5G基站是一种微基站,身量更小、分布更多,可以发出比4G信号塔更高密度的信号,因此解决了地下空间等区域信号存在盲点的问题。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就意味着将获得更高质量的语音和视频通话服务。

⑥目前,中国的5G产业仍处于发展阶段,有着巨大的商业潜能,前景广阔。5G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后,会涌现出自动驾驶、工业互联网、智慧医疗等大量新兴业态。2019年的央视春晚,中国电信率先通过5G网络实现4K高清直播和视频回传,全程流畅无卡顿、无中断。

⑦移动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不是一蹴而就的,仍有一些发展难题需要不断解决。中国迈入5G时代的铿锵步伐,正不断激发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尽想象。(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5G”网络具有的特点。(2)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③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从理论上讲,5G网络速度将是4G的百倍甚至更多,其峰值数据传输速率可达20Gbps,甚至能达到25Gbps。(3)阅读第⑥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5G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后,会涌现出自动驾驶、工业互联网、智慧医疗等大量新兴业态。

答案解析部分一、选择题1.【解析】【分析】A.贮蓄(zhù);B.庇护(bì);C.畏罪潜逃(qián)。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字音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2.【解析】【分析】B.鲜为人知(xiǎn);C.忍俊不禁(jīn);D.羸弱(léi)。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注音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辩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

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3.【解析】【分析】A.划翔——滑翔;B.春寒料俏——春寒料峭;C.正确;D.纯萃——纯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汉字字形的把握。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

4.【解析】【分析】A.珊珊来迟——姗姗来迟;C.闲遐——闲暇;D.疲备——疲惫。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汉字易错字的把握,注意同音字的辨析。5.【解析】【分析】A.入木三分:形容书法刚劲有力,也形容议论、见解深刻。范围误用;B.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与“勤奋努力”重复;C.不吝赐教: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请人指教的客气话。谦辞、敬辞混用;D.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此句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6.【解析】【分析】A.息息相关:形容关系密切。使用正确;B.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表示不同意。应改为“不以为意”,使用错误;C.如火如荼:形容气势蓬勃,气氛热烈。使用正确;D.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使用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7.【解析】【分析】A.“远程手术、远程接诊、远程会诊”语序不当,应为“远程接诊、远程会诊、远程手术”;B.“约”“已达”“左右”重复,可保留一个;D.搭配不当,“发挥”“精神”应为“发扬精神”。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8.【解析】【分析】A.句式杂糅,去掉“的缘故”;B.缺宾语,在句末加上“途径”或“方式”;C.语序不当,“希望和绝望”改为“绝望和希望”。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二、课内阅读9.【解析】【分析】(1)本题B项,竟不可得:最后没能找到。竟,终了,最后。故选B。

(2)A.都是介词,在;B.介词,被/动词,做;C.动词,是/副词,才;D.助词,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故选A。

(3)在打捞石兽一事上,结合第一段分析,寺僧显得考虑不周,忽而原地打捞,忽而沿河而下,代表的是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的态度;结合第二段分析,讲学家空谈事理,不切实际,代表的是认识片面,“据理臆断”的态度;结合第三段分析,老河兵能综合考虑各种现实因素,提出符合实际的结论,代表的是实事求是的作风。故选D。故答案为:(1)B

(2)A

(3)D【点评】⑴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⑵一词多义的辨析,可将每一句话翻一下来,结合译文对辨析的词语进行分析和体会即可。

(3)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了解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进行体会,注意结合每一选项和原文仔细比对。【参考译文】

沧州的南面有一座靠近河岸的寺庙,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里,门前的两只石兽也一起沉没在此河中。过了十多年,僧人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只石兽,最后还是没找到,僧人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到石兽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中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石头的特点坚硬沉重,泥沙的特点松软浮动,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很荒唐吗?”大家信服,认为是正确的言论。

一位老河兵听说了讲学家的观点,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河的上游寻找它。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轻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水流反冲的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中。像这样再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像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显得很荒唐;在石兽沉没的地方寻找它们,不是显得更荒唐了吗?”。

结果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10.【解析】【分析】(1)B.广才:增长才干。故选B。

(2)A.都解释为“就”;B.连词,表后者是前者的目的/用;C.结构助词,的/音节助词,用于补充音节,舒缓语气;D.用于句首,有提示作用/成年男子;故选A。

(3)B.“静以修身”强调了宁静专一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故选B。故答案为:(1)B

(2)A

(3)B【点评】⑴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⑵一词多义的辨析,可将每一句话翻一下来,结合译文对辨析的词语进行分析和体会即可。

(3)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了解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进行体会,注意结合每一选项和原文仔细比对。【参考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三、课外阅读11.【解析】【分析】(1)这句话意思是:我白天闲来无事,独自在野外漫步,于是敲开寺门进去。根据句子意思即可划分出节奏:余昼闲无事/独行野外/因叩门而入。

(2)重点字意思:然,然而;非,不是;以,因为;为,成为;重客,贵客;则,那么;竟,最终、终究。

(3)从“今虎丘之玉兰,意象渐衰,而在慧庆者如故,亦以见虚名之不足恃,而幽潜者之可久也。花虽微,而物理有可感者,故记之”一句可知,名满吴中的虎丘玉兰已经枯萎了,而默默无闻的慧庆寺玉兰却在荒凉的寺院中越来越茁壮,两处玉兰花形成对比,使作者产生了很多感慨,所以,作者表面写花,实际上写的是事物盛衰的道理,说明认识事物要靠自己的观察,不可被表面的虚名所迷惑,同时也告诫人们要完成人生的大使命,成就一番大事业,需要有真才实学。据此分析作答即可。故答案为:(1)余昼闲无事/独行野外/因叩门而入

(2)示例:然而(如果)不是朱先生因为(或凭借)太史的身份而成为贵客(的话),那么慧庆寺的玉兰,终究没有人知道。

(3)对比、示例一:不要被虚名所迷惑;示例二:要靠自己的观察体悟来认识事物;示例3:只有潜心钻研,凭借真才实学才能走得久远。【点评】(1)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2)在翻译句子时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

(3)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了解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进行体会,注意要用自己的话概括。【参考译文】

玉兰栽在佛殿的下面,一共有两株,好几丈高,大概有两百多年了。花开时,花朵密集繁盛,看上去就像堆砌的白雪。虎丘山也有玉兰一株,历来被人们称道。虎丘是繁华的游览胜地,游客来往众多,那里的玉兰花容易出名,其实远远不如慧庆寺的这两株。然而不是朱先生因为有太史的名望而成为贵客的话,那么慧庆的玉兰,可能最终没有人知道。过了很久,朱先生离开了,寺门白天也是关闭着,不再有人专为看花而来了。

我的寓所离慧庆寺一里多,康熙四十六年的初春二月,我白天闲来无事,独自在野外漫步,于是敲开寺门进去。时值玉兰刚开,茂盛繁密与过去并无二样。我赞叹花开花落,自有一定的时节,开谢盛衰的气运、机遇各自适应自身的自然规律,原本与人事无关,并不因人对它的知遇与否而决定它的盛衰与否。现在虎丘的玉兰,形神逐渐衰败了,而在慧庆寺的依然如故,由此也可见虚名是靠不住的,而幽居独处潜在厚实的却可以保持久远。花虽然轻微,而所寓含的事物盛衰的道理还有让人可以感悟的方面,所以作文记下来。四、诗歌鉴赏12.【解析】【分析】(1)(1)诗句中的“柳初凋、寒竹、雨潇潇”等词语表明了秋季特色,“柳”“留”谐音答出“表现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雨潇潇”烘托了友人别后的孤单和悲凉氛围。

(2)“怜君别路随秋雁,尽我离觞任晚潮。”作者看到南飞的秋雁,想到友人的离去,不禁感到心酸,于是借用拟人手法,“从此草玄应有处,白云青嶂一相招”,表现自己与白云青山为伴,专心潜心著述,淡于势利。故答案为:(1)柳初凋、雨潇潇、分别时凄清、悲凉

(2)示例1:寓情于景,想象薛秀才南游后可以淡泊名利,潜心著述,与白云青山为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欣慰之情。示例2: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青山白云人格化,想象薛秀才南游后可以淡泊名利,潜心著述,与白云青山为伴,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欣慰之情。【点评】(1)环境描写的作用通常是为了渲染气氛。究竟是怎样的气氛,要学会抓住景物描写中的意象去体会,意象的特征和诗人的情感往往相统一。

(2)赏析诗句要学会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语确定赏析的角度,然后结合其中的意象和写作背景去深刻体会诗人的情感。【参考译文】姑苏城外的柳树正在慢慢凋落,我和朋友薛秀才在楼上更是寂寥。看到墙上的旧诗,窗外的寒竹在雨中说瑟瑟摇曳。朋友啊,你要随着南去的秋雁离开我,让我们尽情喝酒吧。你走之后,我就与与白云青山为伴,专心潜心著述。13.【解析】【分析】(1)“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句意:伫立在庭中静听秋声,茫茫云深不见鸿雁踪影。注意抓住“寒声”“雁影”的特点。如,在满庭凄冷的环境中伫立,静听秋声,而且还在寒声中追寻那捎书的鸿雁,然而望尽云霄,只听哀鸿长泣,不见孤鸿形影。

(2)全诗表达了羁旅孤栖、难熬寒夜、思念亲朋的思想感情。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上阙寓情于景,写秋雨秋云雁影,渲染凄寒的氛围,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下阙以照壁孤灯、夜永之景衬情,临时的聚会酒阑人散了,只有一盏孤灯曳的微光把自己的影子投射在粉壁上。此时此刻,人非常希望自己尚酣醉之中。可悲的是,偏偏酒已都醒,清醒的人是最难熬过漫漫长夜的,旅思乡愁一并袭来,此情此景,诗人难以忍受。故答案为:(1)示例:久久伫立在庭院中,凝神静听秋风飒飒,秋叶瑟瑟,秋雁哀鸣。在寒声中追寻那捎书的鸿雁,然而望尽云霄,却看不见鸿雁的身影。

(2)示例:秋夜的寒凉、羁旅的孤独、对家乡的思念,让作者感慨长夜漫漫,如何消受。【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画面的理解能力。首先要对诗句内容有清楚的了解,在翻译诗句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想象,描绘诗句的内容。注意描写不等于翻译诗句。

(2)诗人情感的理解,要在了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学会抓住景物描写中的意象仔细分析和体会。同时诗歌的写作背景也是理解诗人感情的要素。五、句子默写14.【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诗词在背诵时不仅要注重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填写名句漏填和错填均不得分,一些易错字可结合词义去背诵。注意“碧霄、阑、笃志”的写法。故答案为:(1)诗情到碧霄

(2)河流大野犹嫌束

(3)化作春泥更护花

(4)山重水复疑无路

(5)夜阑卧听风吹雨

(6)阴阳割昏晓

(7)青草池塘处处蛙

(8)温故而知新

(9)博学而笃志

(10)隔江犹唱后庭花

(11)沉舟侧畔千帆过

(1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点评】中考中古诗文默写包括一般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前者需要考生结合上下句提示进行回答;后者要结合自己对古诗文的理解和题干中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六、基础知识综合15.【解析】【分析】(1)抓住前句中“学习中,同学提供的帮助是最真诚的礼物”,句式结构为“……中,……是……的礼物”,内容是受到关爱的具体事件,且要与前两句句式和谐,一定要符合形神兼备的要求。如,大雨中,父亲撑起的雨伞是最温暖的的。

(2)变换语气,但意义不能变化。肯定句变为反问句加上反问词,结尾加上语气词即可。改为:我们接受了礼物,怎能不去回赠礼物?故答案为:(1)示例1:校园里,老师给予的教诲是最珍贵的礼物。示例2:失落时,朋友伸出的双臂是最友爱的礼物。示例3:困境中,陌生人伸出的双手是最温暖的礼物

(2)示例1:我们接受了礼物,怎能不去回赠礼物?示例2:我们接受了礼物,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