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师版心理学总复习用的_第1页
韩师版心理学总复习用的_第2页
韩师版心理学总复习用的_第3页
韩师版心理学总复习用的_第4页
韩师版心理学总复习用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本知识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包括人与动物)及其发展规律二、心理现象:1.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感知、记忆、思维、语言、想象(2).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2.心理状态:注意、灵感、激情、心境、信心、犹豫等3。个性心理:(1)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了)第二章科学的心理观第一节人类心理的实质辩证唯物主义者即科学的心理观: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思考:如何解释“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实质)(一)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二)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1、人的心理意识具有观念性2、人的心理意识具有主观性(三)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第二节神经系统一、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二、反射(一)反射的种类:1、无条件反射:是不学而能的先天性反射。如:当手碰到很烫的物体会马上拿开。2、条件反射:有机体在后天习得的反射。这些条件反射是建立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的.如“望梅止渴”。(1)经典性条件反射-—巴甫洛夫(2)操作性条件反射——斯金纳(三)两种信号系统条件反射系统分为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现实信号,如铃声.第二信号:人类特有的言语和文字.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第二信号系统,它是人所特有的.思考题谈谈你对“人的心理反映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这一命题的理解。第三章感觉和知觉一、感觉和知觉的概述(一)什么是感觉和知觉含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ﻩ(二)感觉和知觉的关系1、联系(1)同属于认识的初级形式,都是对当前事物的直接反应(2)感觉是知觉的基础(3)知觉并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2、区别(1)反映的内容不同(2)产生的生理机制不同(3)影响因素不同 (三)社会知觉:①对他人的知觉对他人知觉中出现的偏差(即社会知觉偏差):ﻩⅠ首因效应;(第一印象先入为主)ﻩⅡ光环效应(晕轮效应:一美遮百丑;情人眼里出西施;爱屋及乌) Ⅲ刻板印象ﻩⅣ近因效应(四)、感受性的变化规律小题(1)同一中的感觉的相互作用①感觉适应②感觉对比(2)不同感觉进的相互作用①不同感觉间的相互影响②不同感觉间的相互补偿③联觉(二)知觉的规律(四个特性)1、知觉的选择性含义图双关图模糊反映的特性P38影响因素(1)客观因素①对象与背景的差别性②对象各部分的组合图③对象的活动性④刺激物的维量(2)主观因素2、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理解性图影响因素:人的知识经验、言语指导4、知觉的恒常性恒常性的常见种类有:ﻫ①形状恒常性

②大小恒常性③亮度恒常性

④声音恒常性原因:过去的经验在起作用思考题知觉规律在直观教学中如何运用?P44~474、提高社会知觉能力,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知觉能力,处理好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水平.(1)正确对待第一印象(2)防止发生晕轮效应(3)消除刻板印象(4)重视运用近因效应第四章记忆第一节记忆的概述(一)什么是记忆1.含义: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2。基本环节: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2、根据记忆信息加工的时间长短1)瞬时记忆(感觉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信息通过感官时,按输入刺激信息的原样,以感觉痕迹的形式在人脑中被暂留的过程。瞬时记忆的特点①保留刺激信息物理特征,鲜明的形象性②保留时间短暂(图像记忆:0。25-1秒,声像记忆:2-4秒)③记忆容量较大2)短时记忆:信息在头脑中保持只有1分钟左右的记忆.特点:①保持时间较短(几秒至1分钟左右)②容量有限(7±2个组块)③编码方式主要是听觉,也存在视觉编码3)长时记忆: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特点:①保持时间长(1分钟-终生)②容量大,几乎无限制③信息的存储主要通过短时记忆中精细复述第二节记忆的基本规律一、识记1、定义:人们识别并记住事物的过程。2、分类目的任务:无意识记;有意识记材料性质:意义识记;机械识记3、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1)识记的目的性(2)识记材料的意义性(理解)(3)识记材料的数量(4)识记材料的位置(5)识记材料的性质(6)识记时的情绪状态(7)识记时的态度4.遗忘的原因记忆痕迹消退说干扰说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压抑说同化说(4)遗忘规律:遗忘曲线先快后慢(艾宾浩斯,德国心理学家)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后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之后逐渐变慢。3、影响保持效果的因素--学习程度—-记忆任务的长久性——记忆内容的性质--识记后的复习及时复习分散复习&集中复习尝试重现与反复识记相结合多样化复习三、再认和回忆(一)再认1、定义: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能够被识别和确认的心理过程。2、影响因素:识记的水平(牢固程度)、材料的性质(相似程度)、时间间隔(二)回忆1、定义: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2、影响回忆效果的因素信息储存的组织水平联想线索1、定义:联想是由一种事物想起其它事物的心理活动。2、种类: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干扰的影响主体的情绪状态第三节记忆的策略和方法一、记忆策略概念:是根据一定目的,对记忆方法进行选择、运用和调控.二、识记策略1、有目的的识记2、先理解后识记3、识记与操作相结合4、保持良好的情绪5、保持良好注意状态三、复习的策略1。及时复习、经常复习.运用尝试回忆与阅读相结合的复习方法。2.边复习、边思考。3。在复习中整理好课堂笔记和读书笔记。4。整理笔记的好处:(1)有利于知识的精确识记和巩固(2)有利于创造性学习第四节记忆品质与记忆能力的培养一、记忆的品质识记的敏捷性保持的持久性记忆的精确性记忆的准备性(记忆的备用性)二、中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1、加强学习目的教育2、掌握记忆的规律3、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4、讲究记忆卫生(情绪、营养、合理休息、科学用脑)第五章思维和想象第一节思维概述一、什么是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1、概括性:人脑对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本质联系的反映。2、间接性:人脑以其它事物为媒介来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或规律。二、思维与感知觉的关系P59(一)区别1、从反映内容看2、从反映的形式看(二)联系感知时认识的低级阶段,是思维的源泉和基础,而思维则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感知的进一步深化,在人的认识中处于核心地位.三、思维的种类(一)根据思维凭借的对象1、动作思维2、形象思维3、抽象思维第二节思维的过程与形式一、思维的过程(一)分析与综合(思维的基本过程)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1)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越接近,问题就越容易解决。2)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物件或事实太少或太多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3)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物件或事实太少或太多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2、迁移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正迁移负迁移3、相关的知识经验已有知识经验的质和量影响着问题的解决。4、问题解决的策略1)即提出和选择解决新方案的原则、程序和方法。2)算法策略3)启发策略5、心理定势是指在过去经验的影响下,对解决问题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也可以说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容易使人以某种比较习惯的方式去进行认知或作出行为反应。它对问题解决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6、功能固着1)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种物体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的其它方面的功能。2)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容易摆脱物体固有功能的局限而影响到问题的解决7、酝酿效应1)当一个人反复探索某一问题而又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几小时、几天或几星期,他可能会忽然想到解决的办法,这就是酝酿效应。2)酝酿之所以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可能与对定势的克服有关.8、原型启发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9、情绪与动机1)就情绪强度而言,过于高昂和低沉的情绪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相对平和的心境有利于问题的解决。2)就情绪的性质而言,一般而言,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提高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推动问题的解决;消极的情绪状态则会干扰问题解决的进程。第三节想象一、什么是想象?(一)定义:是人在头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形成新形象的过程。二、想象的种类(一)无意想象1、定义: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想象。2、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梦1)无意想象——————梦做梦与睡眠、梦的性别差异、白日做梦、恶梦报病、梦境激发灵感2)梦是人体一种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因为:①正常的梦境活动,是保证机体正常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②梦是协调人体心理世界平衡的一种方式③无梦睡眠不仅质量不好,而且还是大脑受损害或有病的一种征兆(二)有意想象: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想象。1、再造想象:根据语言的描述和非语言的描绘,在头脑中产生有关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形成条件:(1)正确理解和掌握语言及实物标志的意义。(2)扩大知识范围,增加表象储备。2、创造想象: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头脑中独立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形象的过程。(1)特点:首创性、新颖性、独立性(2)产生条件:①激发创造动机②丰富的表象储备③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④利用原型启发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想象力?1.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获得感性经验,不断丰富学生的表象。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打开想象力的大门3.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科技、文艺、体育活动等,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发展想象力创造良好的条件.4.培养学生大胆幻想和善于幻想的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3、幻想:(1)与个人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2)积极的幻想:理想(3)消极的幻想:空想第四节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1、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和求知欲2、运用发展创造性思维策略,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策略3、改变传统的评定学习成绩的观念,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行为托兰斯生的建议:4、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能力5、教给学生发明创造的思维方法训练方法6、引导学生参加创造性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想象力7、培养创造型人格创造性儿童的人格特征第六章情绪和情感第一节情绪情感的概述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态度体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理解:1、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2、认识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3、情绪、情感的性质是以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的。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和联系1.区别情绪与生理或物质需要相联系的内心体验情境性、冲动性、短暂性(表现出外显性)发生较早,为人和动物共有情感与社会或精神需要相联系的内心体验稳定性、深刻性、持久(表现出内隐性)社会化过程中产生,为人类特有2.联系情感依赖于情绪,情绪受情感的制约和调节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情感在不断变化的情绪中表现出来三、情绪情感与认识过程1、区别:反映的内容不同;认识活动具有随意性,情绪情感的发生、改变则不具有随意性。2、联系:认识过程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情绪情感影响着认识活动(积极/消极)。四、区分三种表情1、面部表情2.面部表情3、体态表情二、情绪的存在状态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的时间和紧张度可分为以下三种情绪状态:(一)心境(通常指的心情)1、定义:是一种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特点:弥散性、持久性2、产生原因:(1)时令气候(2)个人生活、工作中的重大事件(3)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4)健康状况3、对人的影响4、良好心境形成的条件:1)消除过重的自私心理;2)期望值符合实际;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4)要达观而明智;5)不自卑,不过分自责;6)坦诚开朗,学会发泄不良情绪(二)激情1、定义:是一种爆发性的、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2、产生原因:3、作用:积极/消极4、激情的控制注:在激情状态下,个体行为很可能会失控!(三)应激1、定义:是由出乎意料的紧急状况引起的情绪状态,是人对意外的环境刺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2、产生原因:与个体面临的情境及其对自己能力的估计有关3、应激状态的影响:应激具有两重性:积极面为紧急状态下提高生存力,但长期应激导致疾病。一般适应综合症:警觉、阻抗、衰竭三、情感的种类(一)道德感: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的的思想、言行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二)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和评价事物时产生的情感体验.(三)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评价事物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四、外显特征—表情(1)表情的种类:①面部表情表情(“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吗?“笑里藏刀”)②姿态(体态)表情手势弗洛伊德曾说:“凡人皆无法隐瞒私情,尽管他的嘴可以保持缄默,但他的手指却会多嘴多舌”“一切尽在不言中”③语调表情(2)表情的特点:先天共性;后天习得性;可控性第七章意志一、什么是意志?(一)定义: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的心理过程。(意志是人所特有的心理现象)二、意志行动过程的心理分析(一)意志行动的基本过程1、采取决定阶段:(1)动机斗争(2)目的的确定(3)方法选择和计划制定2、执行决定阶段:(1)积极执行决定(2)克服困难实现所作出的决定(二)意志行动中的动机斗争(心理冲突)1、从形式上将其分为:(1)双趋式冲突(2)双避式冲突(3)趋避式冲突(4)多重趋避式冲突2、从内容上将其分为:(1)原则性冲突(2)非原则性冲突(六)如何增强挫折承受能力:1、正确认识挫折,客观分析挫折的原因2、改变不合理信念,改善挫折情境((1)此事不该发生(2)以偏概全(3)无限夸大后果)3、不断调节抱负水平4、学习运用心理防御方式,减轻心理压力5、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6、加强意志力的锻炼,不断进行自我激励四、意志的品质及其培养 (一)意志的品质:1、自觉性---———盲目性、独断性2、果断性--—-——优柔寡断、轻率3、自制性--—--—任性、怯懦4、坚持性------动摇性、顽固性第八章注意第一节一、注意的概述(一)定义: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的基本特征:1。指向性:在众多事物中挑选某些对象进行反映;2.集中性:心理活动停留在特定对象上的紧张度和强度。二、注意的品质(一)注意的范围(广度)(一目十行):也叫注意的广度,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把握的对象的数量。(二)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是个体在较长时间内将注意集中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的特性(三)注意的分配(四)注意的转移三、1、无意注意的概念:概念: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2无意注意的应用、四、有意注意的规律及其应用1、有意注意的概念:有预定目的,也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随意注意。2、有意注意的规律性(有意注意产生的条件):(1)明确的活动目的、任务(2)合理的组织活动(3)具稳定的间接兴趣(4)具良好的意志品质3、有意注意规律的有效利用(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2)激发和培养间接兴趣(3)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4)采取方法,防止注意的分散(5)加强意志力的锻炼与培养五、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第九章一、什么是需要:需要是由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所引起的一种内部紧张状态,是机体自身或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二、需要的分类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图)ﻩ对现代教育教学的启示:创设合适的学习环境:关心学生基本的生理需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足够的安全感;热爱、关心、尊重学生.在教学中满足学生的归属与爱的需要在教学中满足学生尊重的需要平等施教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教学中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精心选择、巧妙组织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满足学生的成功需要四、什么是动机: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理解:动机与需要的关系: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1、短暂性动机与长久性动机相结合2、及时反馈与适当评价3、以正面表扬为主4、科学使用奖赏与惩罚5、合理开展学习竞赛活动6、对学业成败进行正确归因7、严格要求,增加外部压力,但要适度8、以正确的期望来影响学生的动机水平按来源和倾向性: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由于对活动或事物本身需要引起的兴趣。间接兴趣:对活动或事物本身没有兴趣,而对事物或活动的结果感到需要而引起的兴趣。第十章能力一、什么是能力: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保证活动顺利完成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二、一般能力测量(智力测量)(一)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量量表(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三、能力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一)遗传素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前提条件(二)环境和教育对能力发展起决定作用1、营养与智力发展2、家庭教育3、学校教育(三)社会实践活动(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第十一章气质一.什么是气质:气质是个人与生俱来的表现在心理活动中的稳定的动力特征。二、气质的特性1、天赋性2、稳定性3、可塑性三、气质学说:P145表11—1(巴普洛夫)四、气质类型:气质类型感受性耐受性敏捷性可塑性倾向性情绪兴奋性胆汁质弱(—)强(+)强(+)强(+)外向强(+)多血质弱(—)强(+)强(+)强(+)外向强(+)粘液质弱(—)强(+)弱(-)弱(—)内向弱(—)抑郁质强(+)弱(-)弱(—)弱(-)内向弱(—)五、气质类型的基本特征:气质类型行为特征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反应的不随意性占优势。急躁、直率、热情、情绪兴奋性高、容易冲动、心境变化剧烈、具有外向性.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强。活泼、好动、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容易改变、具有外向性。感性性低而耐受性低,不随意反应和情绪的兴奋性低。稳重、安静、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不外露。注意稳定但不易转移、善于忍耐、具有内向性。感性性高而耐受性低,不随意反应性低,情绪的兴奋性低且情绪体验深刻,反应速度慢,具有刻板性和不灵活性.行动迟缓而不强烈、孤僻,善于觉察别人不易觉察的细节、严重内向。六、气质与实践:气质类型与教育(P149)第十二章性格一、什么是性格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与之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二、性格与气质的关系1、区别:1)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优劣之别。2)气质是先天的,性格是后天的。3)气质比性格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可塑性比性格小,变化比性格慢。4)气质的表现范围狭窄,局限于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等方面,而性格几乎囊括了人的社会心理特点. 2、联系一方面,气质对性格的形成有很大影响1)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相同的性格特征。2)气质可以影响某些性格特征形成的速度。3)气质使性格带有某种独特的色彩。4)个体行为中表现出的气质特点,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被当成性格的特点.另一方面,性格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会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三、性格的态度特征1、对社会、集体、他人等的态度特征(如:激进或保守、集体主义或个人主义、正直或圆滑、热情或冷漠、诚实或虚伪、善良或奸诈等。)2、对劳动、工作、学习的态度特征(如:勤劳—-懒惰、认真——马虎、节俭——浪费、进取--退缩等。)3、对自己的态度(如自尊——自卑、自信--自我怀疑、谦虚-—自负、自爱-—自贱、自我完)善—-自暴自弃。四、制约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一)遗传因素的作用(二)环境因素的作用(三)主观因素任何环境因素对性格的影响都必须通过个体已有的发展水平和自我意识活动才能发生作用。1。遗传因素的作用(1)、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影响性格的形成与发展(2)、一个人的身高、相貌、体重等生理特征因社会文化的评价与自我意识的作用影响性格的形成与发展(3)、生理成熟的早晚(4)、性别差异2.环境因素的作用(1)、家庭环境:(1)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性格的影响(2)家庭气氛和父母榜样(3)家庭结构(4)出生顺序(2)、学校环境:(1)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方式(2)班集体的特点、要求、舆论和评价(3)知识塑造人的性格(3)社会文化环境简答题集合:1、感觉记忆的特征是什么?2、空间知觉的双耳线索有哪几种?3、描述自己的气质特征,并判断自己的气质类型。4、高创造者的思维特点有哪些?5、意志活动中的心理冲突有哪几种类型?6.从性格的结构态度特征出发,对自己的性格进行描述?7.试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因素影响着问题解决?8.简要分析影响在课堂上影响学生注意稳定性的因素.9.采用绘图方式说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并简述它在教学中的应用。10.根据所学的心理学知识,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如何科学地组织复习?11、简述社会知觉中存在的知觉偏差效应。12、简述无意注意产生的条件.13、为什么学生在考试前突击背会的答案,到考试结束后就大量遗忘?14、简述引起动机的条件。15、什么是激情?激情对人有什么影响?16、联系实际谈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17、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18、简述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19、简述社会实践对能力形成与培养的作用.答:1、(1)学习心理学的理论意义(2)学习心理学的实践意义(3)能联系实际进行表述2、(1)问题解决:是在有特定目标而没有达到目标的时候的情景中,运用特定领域的知识和认知策略实现目标的一种思维活动。(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3、(1)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2)情绪对身体免疫力的影响(3)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4、(1)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能力发展的主要途径(2)能力是在使用中积累的(3)应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发展他们的能力。20.简述观察法的主要优点和不足.21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

22.人格结构包含哪些成分各个成分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23。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标答:1。优点:能收集到被观察者客观、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不足:(1)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2)观察结果难于重复。(3)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

2.智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1)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极其不同。(2)智力的结构差异,即组成方式上有所不同。另外,人的智力发展有早晚差异。有人“少年早慧”,“有人“大器晚成”。

3。人格结构包括:(1)知——情-—意系统。(2)心理状态系统。(3)人格动力系统。(4)心理特征系统。(5)自我调控系统。关系:以上五种人格系统之间并非完全独立,相互之间会有重合,这种重合使各成分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ﻫ4。(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4)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24。简述观察法的主要优点和不足。优点:能收集到被观察者客观、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不足:(1)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2)观察结果难于重复。(3)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

ﻫ25.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智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1)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极其不同。(2)智力的结构差异,即组成方式上有所不同.另外,人的智力发展有早晚差异。有人“少年早慧”,“有人“大器晚成”。

26.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4)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28.简述创造性与智力的基本关系.

①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②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③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④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ﻫ29.简述能力差异的表现.ﻫ能力的个别差异:(1)能力类型的差异:人的能力类型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知觉,表象,记忆,想像,言语和思维等类型和品质方面。(2)能力水平的差异:能力的水平差异主要指智力差异(即一般能力的差异)。(3)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人们在能力的发展速度上,也存在着差异。能力的团体差异:(1)性别差异,(2)种族差异,(3)职业差异.ﻫ30。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①五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②这些需要呈现一个由低到高的排列层次.③只有低级需要基本满足后,才会出现更高一级的需要。

31.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①问题情境与问题表达方式;②联想与原型启发;③定势与功能固着;④个体的经验水平;⑤情绪与动机对问题解决的动力和阻力作用;⑥个性因素(能力,性格等)的作用.

32.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哪些ﻫ(1)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有:①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对象和背景之间差别越大,越容易优先选择.③对象的活动性.电影,幻灯等活动教具,都易被人们知觉.③刺激物的新颖性.④刺激物的强度.

(2)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有:①知觉有无目的和任务;②个人已有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③个人的需要动机;④个人的兴趣爱好;⑤定势(即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⑥个人的情绪状态。

33。注意具有哪些特点和功能

(1)注意的特点:①心理活动的指向性;②心理活动的集中性;③心理活动的组织特性.

(2)注意的功能:①选择功能;②信息整合加工作用;③维持(保持)功能;④调节与监督功能;⑤预测与预见功能。

34.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

(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2)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3)在练习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适应培养阶段的要求,正确使用语言;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ﻫ35.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ﻫ①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创造动机;②培养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③培养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的能力;④促进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36。良好的记忆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ﻫ①记忆的敏捷性.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②记忆的持久性。这是记忆的保持特征.

③记忆的准确性。这是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④记忆的准备性.这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

37.遗忘的规律与特点有哪些

①不重要和未经复习的内容易遗忘。②机械识记比意义识记,无意识记比有意识记易遗忘.③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表明,遗忘进程不均衡,有"先快后漫"的特点。④关于遗忘的原因,消退说认为不经复习强化的内容,逐渐完全遗忘;干扰说认为主要由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引起遗忘。⑤遗忘还受动机和情绪的影响。ﻫ38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ﻫ①教师要注意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为此要做到明确本堂课教学的目的任务;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正确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②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教学环境的布置应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防止分散注意;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有吸引力,防止单调死板.③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

39注意有哪些品质特征它可以分为哪几类

注意的品质特征有: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

转移。注意可分为: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40。什么是记忆?研究记忆的意义有哪些?人脑对经验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记忆作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对保证人的正常生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如果不能保留从外部获得的信息就不可能获得知识和经验,就不能形成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也就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没有记忆,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就总停留在新生儿的水平上,不可能有个性心理活动的正常发展。记忆将人的心理活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接成一个整体,是人的心理过程在时间上得以持续的保证,从而使人的心理发展,知识积累和个性形成最终实现。41.什么是挫折?战胜挫折有哪些策略和方法?一般而言,挫折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因客观或主观的原因而受到阻碍或干扰,知识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体验。(一)保持良好的心态42.什么是气质?研究气质有什么意义?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人的气质可分为4种类型:胆汁质(兴奋型)、多血质(活泼型)、粘液质(安静型)、抑郁质(抑制型).古代所创立的气质学说用体液解释气质类型虽然缺乏科学根据,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确实能观察到这四种气质类型的典型代表.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容易变换等等,是多血质的特征.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于冲动、心境变换剧烈等等,是胆汁质的特征。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注意稳定但又难于转移,善于忍耐等等,是粘液质的特征。孤僻、行动迟缓、体验深刻、善于觉察别人不易觉察到的细小事物等等,是抑郁质的特征。人的气质对行为、实践活动的进行及其效率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了解人的气质对于教育工作、组织生产、培训干部职工、选拔人才、社会分工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气质不影响活动的性质,但可以影响活动的效率。如果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考虑到这一点,就能够有效提高自己和他人的效率。43.遗传、环境与教育对能力发展各起什么作用?1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它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能力的高低会影响人的活动效率,能力表现在所从事的活动中,能力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生活密不可分。2一、遗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发展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3、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4、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二、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1、人的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2、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三、教育: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主导作用的实现必须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1、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2、教育要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3、教育要适应青少年发展的不均衡性。4、教育要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44.遗忘的规律是什么?如何防止和克服遗忘?

遗忘是一种正常现象,尤其是在词汇学习过程中.而且,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还发现了先快后慢,先多后少的遗忘规律。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防止和克服遗忘。

第一,要复习。复习要适时,不要等到全部忘了再复习.复习的时间要有一定的间隔,间隔的时间最初要短,以后逐渐加长。

第二,要改进教学方法。要使学生第一次接触该词,就能对该词有一个生动鲜明的印象。因此,在讲解词汇是尽量使音、形、义结合起来。可以采用讲故事,穿插笑话、谚语和教唱英语歌曲等方法,来加深对词汇的印象和牢固掌握。要正确指导学生记忆词汇的方法,这里面既有机械记忆又有理解记忆。

第三,要因材施教,合理要求。要了解学生遗忘的原因,不要一味训斥,使学生消除对英语学习的恐惧和厌烦。还必须教育学生,如不下苦功,方法再多,仍然会一事无成.45、分析自己的性格(态度特征)答:性格的态度特征:①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特征:爱祖国、爱集体、富有同情心、热情、公正、诚实、直率②对劳动、劳动成果的特征:爱劳动、勤奋、首创性、节俭③对自己的态度性格特征:谦虚、谨慎、自尊、自信、大方(性格的结构特征: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46。哪些因素会影响对问题的解决47。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学生的注意稳定性?(课堂上影响学生注意稳定性的因素)答:影响因素:1)注意对象本身的特点2)主体的状态3)主体的年龄特点48。需要的分类、马洛斯需要层次图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答:⑴根据需要的起源可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根据需要的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⑵马洛斯需要层次图(自下而上):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归属和爱的需要④尊重的需要⑤自我实现的需要⑶在教学中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努力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和学习需要、成就和尊重的需要,才能调动学生听课和做作业的积极性,在思想工作中要重视学生自尊的需要、爱的需要和美的需要,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⑷在教学中的运用:1)在教学中满足学生的归属与爱的需要,创设合适的学习环境2)关心学生基本的生理需要3)在教学中满足学生尊重的需要4)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5)在教学中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巧妙组织教学内容,6)在教学中满足学生的成功需要49.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答:遗忘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步缓慢。记忆的保持效果的制约因素:①时间因素的制约②识记材料的重要性③记忆任务的长久性④识记材料的性质⑤识记后的复习.科学的组织学生复习:①要及时复习,经常复习,运用尝试回忆与阅读相结合的方法复习,其中尝试回忆的时间比例要长一些;②边复习边思考,把知识层次化、系统化、网络化;③在复习中要整理好课堂笔记和读书笔记.50。感觉与知觉的区别联系答:联系:①同属认识活动的初级形式,都是对当前事物的直接反映;②感觉是知觉的基础;③知觉并不是感觉的机械相加区别:①反映的内容不同;②产生的生理机制不同;③影响因素不同51。认识过程和情绪、情感过程的联系答:(情绪和情感与认识不同,认识过程是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而情绪和情感是对客观事物与个人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情绪和情感与认识又有密切的关系:首先,认识过程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只有那些被人认识的客观事物才能引起情绪和情感,从感知来说,只有感知到了某一事物,才能产生相应的情绪情感,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逐步深入和不断发展的,这就使得人们对事物所抱的态度和所产生的情绪和情感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其次,情绪情感影响着认识活动,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可以提高认识活动的积极性,而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则会阻滞认识的发展52。人的意志是自由的吗?为什么?答: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心理观认为意志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意志自由,是在一定条件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自主地选择目的,发动或制止某种行动,按照某种方式方法行动;意志不自由,是因为人的一切愿望、一切行动都必须服从客观规律,否则,就会在实践中碰壁.意志和其他心理现象一样,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最终都是要受客观规律的制约,所以,我们说意志自由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绝对意义上的意志自由是不存在的.53.性格与气质的区别与联系。答:①区别:1)气质的可塑性小,变化慢;性格可塑性大,变化较快。2)气质表现的范围狭窄,局限于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等方面,而性格表现范围广泛,几乎囊括了人的社会心理特点。3)气质受先天因素的影响较大,比较稳定;而性格受后天因素的影响较大.4)气质无好坏之分,而性格有好坏善恶之分.②联系:1)气质影响性格的动态表现,使性格特征涂上一种独特的色彩。2)气质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的速度、难易3)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54。什么是挫折,为什么会产生挫折,如何面对挫折答:挫折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中,由于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产生的原因:客观原因:①自然界和社会给予个人的干扰与限制。②主观原因:生理因素的限制,自我估计不适当,抱负水平过高,动机冲突,不合理、不切实际的需要对待挫折的具体做法:1)冷静地接受挫折,积极的看待挫折2)认真分析挫折原因,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争取新的成功,3)寻求他人的帮助,增强自我抵御挫折的力量挫折的自我调节:1)正确对待挫折。2)学习运用心理防御方式,减轻心理压力。3)总结经验教训.4)调节抱负水平。5)改善挫折情境。6)进行适当的生活磨练.名词解释集合: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2。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3.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事物的反映。4.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5想象6情绪7情感8。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的心理过程。9。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集中。10。能力是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人格心理特征11.气质是个人生来就有的心里活动的动力特征12。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13。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14。.挫折是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的一种情绪状态。13。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14.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并需要做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15.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中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附加题心理现象的简单分析:1。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联觉2。情人眼里出西施————--晕轮3.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气质4.望梅止渴-———-—联觉5。看到白色感受到轻松,看到黑色感到沉重.—-——--联觉6。广东人迷信———-————刻板印象7.水往低处流———-——思维的概括性8。终日不学习,期末拿大奖————幻想的空想9.房间里充满花香,时间长了,就不香了。-————--—感觉的适应10.孟子:“鱼我所求也,熊掌我亦所求也,两者不可得兼。-——-———-动机斗争的双曲冲突11.人才早熟,大器晚成。——-———————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12.早上学习效果好,记忆效果好——————没有前摄干扰13。晚上睡觉前,背单词效果好———-—-没有倒摄干扰14.同产房出生的婴儿哭声大小不同————-———气质的差异15.看过的食物,一段时间后,会在脑袋里重现—————-——记忆表象16。建筑工人根据平面图纸,在头脑中在造出楼房的立体形象——--——再造想象1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消极的心理状态18.自古红颜多薄命————-刻板印象19.两足有毛称为畜,四足有毛称为兽—————思维的概括性20.下雨,水从山上到地面,从小河到大海——-—-—思维的概括性21。从没去过开元寺,但看过之后有其形象————--形象记忆22.法国人是浪漫的,热衷于追求自由权利的,美国人是遵守程序,讲究经济效益的,德国人是眼睛的,守纪的.——-刻板印象论述题集合1.以事例说明思维的心智操作过程。2。举例说明挫折产生的原因,并分析应付挫折的方法。3。结合自己的成长,说明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4.阅读下面的寓言故事,结合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分析故事中包含的寓义。两个工匠一起去卖花盆,不幸途中翻了车,花盆大半打碎,悲观的花匠说:“完了,坏了这么多花盆,真倒霉!"而另一个乐观的花匠却说:“真幸运,还有这么多花盆没有打碎。”5.论述马思洛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6.根据个性心理学的原理,结合自己成长历程的实际,谈谈良好性格的塑造。答:(1)性格的概念(2)性格形成的因素(3)性格有好坏之分(4)结合实际谈塑造(5)文字表达7.心理学中有许多应用于教学实践的规律或理论,请你尽可能多地列举出来(至少二个),对其中一个规律或理论进行论述,并说明它是如何运用于教学实践的.答:(1)感知觉的规律、记忆规律、创造性思维的规律、情感理论、注意规律、需要理论、动机理论、气质类型—因材施教的规律、智力结构理论(2)规律或理论的论述(3)运用于教学实践(4)文字表达8.试述马斯洛的动机理论。答:答案要点:(1)马斯洛将人的动机分为匮乏动机和成长动机.匮乏动机是……;成长动机是……。在成长动机的驱使下,人们愿意承受不确定性、紧张乃至痛苦,以使自身的潜能得以实现。(2)马斯洛的动机理论基础是需要层次理论.①需要的五种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②各层次的关系及作用:a.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b.当低级需要未得到满足时,这些需要便成为支配个体的主导动机.一旦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较高一层的需要便会占主导地位,支配个体的行为。9.试述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答:答案要点:一、遗忘的原因的两种解释:(1)消退说: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2)干扰说:遗忘是由于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它刺激的干扰。二、影响因素:不能回忆主要是缺少提取信息的线索。一个线索对提取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以下因素(条件):(1)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2)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3)情绪的作用。10.试述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ﻫ答:一、遗忘的原因的两种解释:(1)消退说: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2)干扰说:遗忘是由于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它刺激的干扰。二、影响因素:不能回忆主要是缺少提取信息的线索。一个线索对提取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以下因素(条件):(1)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2)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3)情绪的作用.11。试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提示:人有5种基本需要,将它由低级到高级顺序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并着重分析一下最高层次的需要.)

①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5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例如,对食物,水,空气,睡眠,性等的需要;在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便是安全需要,即表现为个体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免除恐惧和焦虑等;这之后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即个体要求与他人建立感情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等;随后出现的是尊重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受到他人的尊重。在上述这些低一级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便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量层次.

②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即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人心胸开阔,独立性强,具有创造性;他们知道自己的需要,能意识到自己实际上是怎样一个人,自己的使命是什么.从学习心理角度看,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和实现。12.依据有关的学习动机理论,提出在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些具体措施.ﻫ(1)利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利用电教手段,采用游戏,模拟等方式.ﻫ(2)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如在正式讲授内容之前,提出与课文有关的一些问题,以引起好奇心,是激发学生认识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即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造成一种不协调,一种悬念,从而引发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愿望。ﻫ(3)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不同难度的任务所需要的动机强度不同,对于简单的任务,需要较高的动机强度;对于困难的任务,则需要较低的动机强度。日常教学中的评价旨在促进学生能力和技能的发展,因而中等难度水平的任务是有益的.ﻫ(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进度,成绩以及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成效,以便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通过反馈知道缺点或错误,可以及时纠正。表扬鼓励比批评能更有效地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儿童产生成就感,后者则会挫伤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ﻫ(5)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竞赛中学生的好胜心和求成的需要特别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大加强,但要注意减弱竞赛的消极因素.ﻫ(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进学生继续努力.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优缺点,帮助他们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目标并引导其通过努力达到,从而增强自信.让学生明白失败的原因在于缺乏努力,而不是能力不够,只要付出努力,便会成功。ﻫ13。联系实际分析压力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①压力与生理的应激:在压力状态下,机体必然伴有不同程度的生理反应,主要表现在中枢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方面。ﻫ②压力与心理的反应:压力引起的心理反应有警觉,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情绪的适度唤起,这是适度的反应,有助于个体应付环境.

③压力与心身疾病:压力引起的一系列心理和生理反应过于强烈,就会以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形式出现,并成为人们身体不适,虚弱,精神痛苦的根源。心身医学研究发现,心身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但更多是个人遭到的紧张刺激以及生活境遇所决定的,紧张刺激而引起的生化改变最终导致自我损害是心身疾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就是说,心理性,社会性,文化性的压力引起的紧张状态过于强烈,持久,会通过生理渠道导致躯体病变成直接导致心理疾病.

14.怎样帮助学生降低考试焦虑ﻫ(1)考试焦虑是考试时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如果面临重要的考试,而学习者又不是十分有把握,往往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和担忧.

(2)考试焦虑有一个最佳值,处于这个值时,考试效果最好,过低或过高,都会使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