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榜样类素材:从那些感人的励志大学生说起_第1页
高考作文榜样类素材:从那些感人的励志大学生说起_第2页
高考作文榜样类素材:从那些感人的励志大学生说起_第3页
高考作文榜样类素材:从那些感人的励志大学生说起_第4页
高考作文榜样类素材:从那些感人的励志大学生说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作文榜样类素材---一从那些感人的励志大学生说起目录:01四川凉山致富带头人吉克黑者——脑子活步子稳02齐晓景:就想为农村做点啥0372岁“吴姥姥”成科普网红“不刷题”的快乐人人能懂04吕梁山上行医人05向下扎根,方能向上成长06从那些感人的励志大学生说起正文:01四川凉山致富带头人吉克黑者——脑子活步子稳(百姓影像)本报记者宋豪新《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2日

07版)。四川美姑县牛牛坝镇的一处快递营业点,彝族小伙吉克黑者躬着腰进进出出,认真清点货架上即将发出的包裹。营业点面积还不到10平方米,最多时每天却要收发300多个快递,一天盈利400多元。许多彝家原生态土特产品,通过这个小小的窗口,走出了大山。距离营业点不远处的山上,是吉克黑者的出生地特西乃拖村。这是一个坐落于高半山的彝族村落,全村平均海拔2100米,3.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零散分布着6个村民小组。交通不便、自然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薄弱,导致特西乃拖村产业发展结构单一,全村曾经处于深度贫困状态。当年,218户人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75户,贫困发生率高达42%。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特西乃拖人,带领村民致富,是吉克黑者最大的心愿。实际上,在大多数村民心中,吉克黑者早已是村子里的“致富带头人”,是脑子活泛的新一代。十几年前,他带领本村及邻村100多人,前往广东佛山打工,每个人月均能挣2300多元。“一人打工,全家脱贫”,村民看到了告别贫困的希望。几年后,家乡的发展水平有了提升,到处盖房修路。在城市里开了眼界、学了技术的吉克黑者抓住时机,回到家乡办起工厂,顺利攒下了人生“第一桶金”。成了村里的“先富”,吉克黑者没有忘记家乡的父老。“不仅自己要富起来,还要带动周围的人富起来”,吉克黑者给自己立下目标。大城市里便捷的快递物流,给吉克黑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美姑县的农产品绿色又健康,却没有网上售卖渠道;年轻人喜爱网购,快递却送不进来。我为什么不开快递营业点呢?”说干就干,吉克黑者到成都考察学习,与人合伙在县里先后开设了16个快递网点,为20名当地村民解决了就业问题。2017年,在村民的一致推选下,吉克黑者当上了村委会主任。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思考的问题也更多了:快递点有了,但是农产品零零散散、不成规模,怎样才能让农产品和电商碰撞出“1+1>2”的火花?吉克黑者意识到,一定要蹚出一条适合村里的产业发展道路。“我们村有养牛的传统,我相信大家一起努力,一定能做好。”吉克黑者带领乡亲养殖肉牛,还积极筹备花椒种植基地、大棚蔬菜基地,村里的集体资产渐渐多了起来。内部发力,还要巧借外力。为了稳定增收,2020年初,在驻村综合帮扶工作队的引导下,特西乃拖村以集体经济入股合作方式引进两家外地企业,建起了一家酒厂、一家养牛场、一个蔬菜基地,精准对接村里的优势产业,还吸纳了许多村民就近务工。2020年11月,特西乃拖村顺利脱贫摘帽。“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特西乃拖村如今已经大变样,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驻村帮扶队员、成都市住建局工作人员张熠告诉记者。今年,吉克黑者不再担任村委会主任一职,“不论在什么岗位,我都将继续发挥党员的带头示范作用,再接再厉、接续奋斗。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同村民一起迈向幸福新生活,我有信心!”吉克黑者干劲满满。新格局,不断提升城市品质。02齐晓景:就想为农村做点啥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10-1204:15【\o""奋斗青春

无悔抉择⑮】光明日报记者

陈晨高平

光明网记者

董大正“这草莓西红柿,脆爽酸甜,就是咱小时候的味道!”9月23日,中国农民丰收节,“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齐晓景一大早就忙起了直播。她推介的,是内蒙古科右前旗展翼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主打品种。镜头里,刚摘下的草莓西红柿橙红诱人,果脐环了一圈特有的绿,掰开一看,果肉饱满,汁水四溢。这头,果实刚装满一箱;那头,已有顾客下了单。站在蔬菜大棚里,齐晓景小麦肤色的脸上写满了丰收的喜悦。当记者问起她返乡12年的经历,这位蒙古族姑娘深情地说:“我就想为农村做点啥!”从大学生村官到合作社创始人村里考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又回农村了!2009年,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的齐晓景回到家乡科右前旗,成为科尔沁镇的一名大学生村官。这一“回”,村里炸了锅。“好不容易去了大城市,咋又回了穷窝窝!”“大学白念了,回农村有啥出息!”乡亲们不理解,父亲更是气得够呛。“父辈们那是穷怕了,但我不怕。”齐晓景捋得清楚,“我出去,不是为了逃离贫困的乡村,而是为了回来帮乡亲们摆脱贫困!”农村天宽地广,能做的事太多了!该从哪里做起呢?齐晓景打定主意:“先踏实干好村官,多看多学多长见识。”2012年年底,齐晓景随队去辽宁考察设施农业,28岁的她头一次走进蔬菜大棚。“冬天地里还能出钱呢!”看着满棚的辣椒,她稀罕得直念叨,“这要是能在咱那旮推广就好了。不能光是猫冬啊!”2013年,四年村官期满,齐晓景开始实施自己的创业计划——租大棚种菜。她知道,老百姓最实际,“你干得好、能挣到钱,人家自然愿意跟你干”。“一人干不如抱团干!”2014年5月,齐晓景拉着四个曾经的大学生村官搞起了合作社。意气风发的青年们凑在一起,想给合作社取个亮堂的名字。“你们瞅,翼字拆开是啥?”透过叽叽喳喳的讨论声,齐晓景拍了一下桌子,“是不是代表咱‘羽’翼渐丰的大学生,通过政策扶持有了‘田’地,‘共’同挥洒汗水……叫‘展翼’咋样?”“太行了!我们就是要在广阔农村展翼翱翔!”有人马上接了话。他们决定种草莓、搞采摘,这在当地开了先河。选苗、打垄、栽种、施肥……小伙伴们恨不得住在棚里。时间一长,齐晓景一岁多的女儿没人照看了。“那就让娃和草莓一起长大!”于是,刚会走路的小女娃,每天就像个小尾巴,摇摇晃晃地跟着大人进棚,抓起土坷垃就能玩一天,往垄间一躺就是一觉,成了有名的大棚宝宝。2014年12月,草莓开园,但因前期没顾上宣传,此时哪有顾客上门?脑子活泛的年轻人们寻思:“啥传播方式又快又广?互联网啊!”他们忙不迭地录制视频,在微信、QQ上打起广告。生意还没来,非议先来了。吐槽“朋友圈成广告位”的有之,直接拉黑的也有之。齐晓景给小伙伴们鼓劲:“农产品,卖是最大的难题,我们就是要蹚出一条道来!”慢慢地,有些朋友开始帮着转发推荐,一个草莓季,客户攒下不少。“网上销售这条道没走错!”齐晓景正准备大展拳脚,现实却又使她“打了个寒战”——四个小伙伴有的要成家,有的孩子要上学,一个接一个离开。“有点小失落,但我笃定自己的选择。”收拾好心情,齐晓景把小伙伴们的大棚流转过来,继续发展新的社员。几年下来,合作社已有社员31人,产品全部实现网上销售,年收入突破300万元。从“赠鸡还蛋”到“订单进庭院”随着合作社渐入佳境,齐晓景把更多精力投入精准扶贫。“贫困户多是上年纪的弱劳力,不适合入社,咋样扶贫才有效咧?”冥思苦想中,她忽地忆起,很多顾客买菜时都爱问一嘴:“咱这卖土鸡吗?”“对啊!养鸡不耗啥体力,不正适合贫困户嘛!”说干就干,齐晓景大胆实验起“赠鸡还蛋”模式。“啥叫‘赠鸡还蛋’?”听说了消息的贫困户们赶来打听。“你们免费从我这里领母鸡,每组20只,每只还给合作社25枚鸡蛋,然后鸡就归你们所有了。”“有这好事?”乡亲们交头接耳,有的动心,也有的疑虑,“不咋懂技术的,能养吗?”“放心!合作社免费提供饲养、疫病防治技术。”齐晓景给大家打包票。“那每只鸡还完25个蛋后,再生的蛋你还管吗?”心细的老乡问。“管,都拿来,我按一块钱一枚的底价回收!”“这么好?反正不花钱,养养试试。”人群中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成!”一张张合同铺开,签字,领鸡!没过多久,乡亲们陆续来还蛋了!还有大娘隔几天就跑来一趟,只为和齐晓景唠唠她养的鸡又长大了多少。齐晓景接着又推出两种扶贫模式:“赠鸡还鸡”——贫困户春季领每组20只鸡雏,年底返她两只大鸡,其余的她每只不低于80元回收;“赠猪还肉”——给贫困户发香猪养,5个月后她按每斤不少于18元的价格买回。让齐晓景心头最热乎的,是个特别冷的冬日。那天,她外出回到合作社,在门口等了很久的王锡林大叔已经冻得满脸通红。“王大叔选的是‘赠鸡还鸡’,因为疏忽,鸡发给他了,但忘了签合同。”齐晓景说,“结果王大叔大冷天骑着电动车跑20多公里来还鸡,还硬是不要钱多塞给我一只鸡。”老乡们的朴实,让齐晓景劲头更足了,她接着又推出“订单进庭院”扶贫模式。这些年,她累计带动科右前旗4个苏木乡镇、15个村、367户村民致富。今年2月,齐晓景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从带头创业到孵化人才秋日的内蒙古,天特别蓝,白云一朵连着一朵铺向远方。采访中,齐晓景带记者登上敖包,这里可以俯瞰整个镇子。“我们新农村的风景,很美吧?”她说。当年,齐晓景是揣着乡亲们凑的学费离开家乡的。载她的拖拉机临出发,还有位婶子硬往她怀里塞小布袋。在路上颠簸着打开布袋,几张揉得不像样的钞票映入眼帘,她的眼泪当时就流了下来。到了大学,凭着一纸贫困证明,她申请到国家助学贷款,再加上奖学金,得以完成4年学业。刚创业时,租棚、买苗需要钱,是旗就业局的大学生创业贷款,帮她解了燃眉之急。办贷款需要有担保人,一位并不算太熟的镇干部不仅为她担保,还主动借给她2万块钱……回忆起这些往事,齐晓景眼里闪着泪光:“我感恩这个社会,更要报答这片土地。”2018年,齐晓景有了新身份——科尔沁镇乡土人才孵化中心主任。从带头创业到孵化人才,这正是她最想做的事情。中心设了3个培训基地,把分散在各村的50多名青年人才聚在一起,方便资源和信息共享。每周,齐晓景会组织不同主题的培训和实践,让年轻人熟悉政策和农业技术。去年,中心有8人入党,3人进入村“两委”班子。“齐姐毫无保留,一门心思要把我们带出来。”孵化中心的年轻人敬她。“这闺女敞亮、脑子活,跟着她干,省了心还多挣钱。”老乡夸她。“她一个大学生改变了村民原来的种植思路,破解了选品难、销路难的问题,改变了不止一个村子。”镇上的干部赞她。“她就是有股敢打敢拼的蒙古马精神,活得充实又幸福。”朋友羡慕她。齐晓景自己呢?她时时刻刻想着的,还是“为农村做点啥”。“乡村振兴,需要更多有知识、有能力的青年。希望越来越多年轻人,作出和我一样的选择!”低调谦虚的齐晓景,居然在采访结束时不客气了一把。把青春献给家乡,值!光明日报评论员村里飞出的第一位大学生,怎么又落回了乡野田间?旁人的反对和不解,挡不住齐晓景反哺家乡的一颗真心。谁说大学生就要留在城市?乡村一样大有可为,回归乡土的鸟儿甚至可以飞得更高。带着娃娃种大棚、追赶风向搞电商、“赠鸡还蛋”助脱贫……12年间,“就想为农村做点啥”的初心不变,齐晓景像大树一样扎下根来,并用繁枝茂叶证明:把汗水洒在广阔的乡村,这片土地总会有所回馈。从村里的致富领头雁,到十里八乡“谢不够、离不开”的好闺女,再到返乡年轻人的好帮手,齐晓景找到了飞翔的意义与追寻的价值,也证明了自己的选择:把青春献给家乡,值!在政策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像齐晓景一样选择了返乡创业。他们用自己的知识、技术、视野和理念,为乡村带来生机与活力,也收获了青春的无限可能与滚烫炙热的人生。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到基层去,到乡村去,广阔天地和美好风景,正等待着渴望“展翼”的青年人驰骋翱翔!0372岁“吴姥姥”成科普网红“不刷题”的快乐人人能懂作者:李潇潇《光明日报》(2021年11月16日

02版)  【网言】  72岁的同济大学物理学教授吴於人,最近在短视频平台上火了。用铁锅演示天眼、用扫帚模拟太空中的宇宙射线……这位灰白短发的“吴姥姥”说话风趣,站在镜头前做趣味物理实验时,像哆啦A梦一样,从马甲的口袋里不断掏出鸡蛋、花生、硬币等“脑洞大开”的道具,给孩子们带来惊喜连连。“@不刷题”的霸气账号名称,已经成了吴教授当下吸引百万粉丝的“流量密码”。  “硬科学”该怎么教、怎么学?这是时代抛给每一位老师的问题。短视频让科普触达更多圈层和年龄段,其传播时间和地域也不受限制。现场直播完成后,还可以回放重播,有效放大了传播价值。  从科普内容来看,“吴姥姥”团队也配合短视频的形式做了“量体裁衣”。早在同济大学教《大学物理》课程的时候,吴於人就觉察到不少学生对物理有明显的畏难情绪。擅长做题的学生,却不真正热爱物理。所以,她的科普直播,摈弃了干巴巴的板书、PPT讲课形式,通过生活化的语言、接地气的小实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展现物理科学的真正魅力。  “阴极射线管”“普氏摆现象”,这些“高大上”抽象复杂的物理知识术语,一度令人望而却步。“吴姥姥”这样的“网红”老师却让我们看到,科学是实用有趣的,不必再以高冷面目示人,渴求知识的热情和好奇心到位了,科学实验在家照样也能做。  “@不刷题”账号受追捧,优质科普内容生产者与平台双向赋能、互相成就,无疑是好事一桩。公众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获取科普知识,让流量向更加健康、智慧、深度的内容倾斜。某种程度上,这也可以看作是公众对泛娱乐类视频审美疲劳后的一种价值回归,从需求侧倒逼平台更好地构建内容生态。04吕梁山上行医人——追记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山西省吕梁市中医药研究院名誉院长李廷俊作者:本报记者杨珏《光明日报》(2021年11月16日

03版)  【道德模范光明礼赞】  蒙蒙细雨中,记者驱车行驶在吕梁山的小路上,两旁山峰耸立、沟壑纵横,不时经过的废弃窑洞,见证着这片土地曾经的贫瘠。  1945年1月,全国道德模范李廷俊就出生在这里;2020年10月,他长眠于此。这位在乡村中成长起来的赤脚医生,一步步实践着自己“救更多的人”这个质朴想法。  从医60余年,李廷俊为特困患者减免的药费、床位费以及资助的路费多达千万元,经他救治的30余万例患者,无一因缺钱而中断治疗。  向山腰望去,一位村民背着竹篓穿行其间。恍惚间,那个整日翻山越岭,对中草药如痴如醉的李廷俊仿佛就在眼前。“学医,可以救更多的人”  李廷俊出生在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上庄村,生活十分清苦。小时候,他喜欢在广阔的田野上奔跑,喜欢观察地里成群的蚂蚱。彼时的他估计怎么也不会把蹦蹦跳跳的蚂蚱和暖胃助阳、健脾消食以及祛风止咳的良药联系到一起。  7岁那年,村里成立了初级小学。开学前一天,李廷俊兴奋得一夜未眠,凌晨4点就赶到了学校门口,开始了勤奋刻苦的求学历程。不幸的是,李廷俊从10岁开始,爷爷、奶奶、大姐、二姐相继因病去世,他也因家庭原因不得不退学。离开学校的那一天,李廷俊失声痛哭。  上学的希望没有了,对知识的渴望却更加强烈。与村里老医生石长华一次不寻常的谈话,让年少的李廷俊走上了艰苦而漫长的学医之路。一边下地干活,一边研读医书,捧起一本书能几夜不睡觉;一趟趟跑药铺,一样一样对形态、记属性、品味道;一年四季爬深山、钻老林,熟悉药材的生长环境、药性特点等。  有一次,为了印证几味止血特效中药的效果,李廷俊就在自己身上试。他对着一块石头猛撞自己的膝盖,一次、两次都没有流血。第三次,他牙一咬、眼一闭,猛撞过去,“嘣”的一下,鲜血直流,疼得跌倒在地上。李廷俊让母亲把提前准备好的止血药拿了过来,没想到,药一敷好,血很快就止住了,第二天就结了痂,第三天痂就脱落了,长出了新肉。  李廷俊不光研究药,还研究人。他把村里50岁以上的人在心里逐个梳理了一遍,发现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弯着腰走路。贫困、疾病、疼痛,把他们早早带入了老年。  “学医,可以救亲人、乡亲,可以救更多的人。”小学四年级的文化水平,一贫如洗的家庭,没有师傅带……李廷俊的学医路,可以依靠的只有自己。  18岁,成为武家庄镇上庄片联合医疗所的医生;28岁,当上吕梁市中阳县武家庄公社卫生院的正式医生……过硬的医术让年纪不大的李廷俊在十里八乡声名远扬,求医者络绎不绝。  然而,李廷俊并未满足。36岁那年,他考入原山西医学院学习深造,其后拜国医大师路志正为师,领悟到“湿病学”的独到精髓。“让来找我的病人,都能看得起病”  1989年,李廷俊开起了自己的门诊部,随后给自己定下了三条不成文的规矩:就诊病人一律不收挂号费,贫困病人一律免收住院费,特殊贫困病人药费适当减免。这些规矩也延续到他后来创办的吕梁市中医药研究院和山西仁爱医院里。  事实上,定下上述规矩的那一年,李廷俊的家庭经济情况并不宽裕,家里有7口人要吃饭穿衣。但为了行医救人,李廷俊义无反顾。就这样,在20平方米的房子里,靠着借来的5000元,李廷俊父子二人,张罗起门诊部的所有日常工作。  开诊不久,李廷俊接待了一位肾衰竭患者的家属。因病情太过严重,患者无法来诊所看病,他便上门送医。治疗3个月后,患者病情大为好转。这位村里有名的老病号病情的恢复,一下子让李廷俊的诊所红了起来,每天来看病的人排起了长队。  李廷俊心里十分明白,来找他看病的人基本上都是因为看不起病,想着能省些钱的人。当来自农村的病人,双手颤抖地打开衣兜上的别针,小心翼翼地揭开一层又一层的包布,把东拼西凑的皱巴巴的零钱捧到他跟前时,李廷俊心里很难受。  “让来找我的病人,都能看得起病。”李廷俊的决心更加坚定。不仅如此,李廷俊还经常尽己所能关心病人。每逢过年,李廷俊都会邀请住院的病人到家里吃年夜饭。  由于李廷俊医术精湛,前来就诊的人数不断增多,医院规模也随之扩大。2001年,“吕梁市中医药研究院”投入使用,当初那个20平方米的小门诊发展成为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的大医院。  2019年3月,为了鼓励钻研中医的学生,李廷俊向山西中医药大学捐赠200万元,用于设立“李廷俊仁爱奖学金”。  “我真是身体不行了,不然我也去前线。”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急公好义的李廷俊专门跑到吕梁市红十字会向一线医护人员捐款10万元。  “做人就应该做善事。”李廷俊的大儿子李平说,“父亲并不是赚钱多了才去捐款,父亲就是这样,对自己和家人很节俭,对病人和需要帮助的人却十分慷慨。”无论走到哪里,简单的短袖衫、发白的黑布鞋,永远是李廷俊的标配。“将之前开出的经方验方整理成书,留给后人”  用有限的生命,治好更多的病人;将之前开出的经方验方整理成书,留给后人。为了完成这两个心愿,2020年开始,75岁的李廷俊加快了自己的脚步:奔波于太原和吕梁之间,守护在医院和病人身边。然而,他还是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2020年10月15日,准备出发去太原整理医理医案的李廷俊,突感心脏不适,后因治疗无效去世。  “要赶紧把经方验方整理出来。”李廷俊的三儿子李振平回忆说,这是父亲在离世前几个月里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如今,李振平接过了父亲的衣钵,成为吕梁市中医药研究院的顶梁柱。小儿子李子平成了山西仁爱医院的院长,主要负责管理工作。“虽然父亲自己没能实现心愿,但是有我们在,父亲可以安息了。”李振平说。  自打李振平学医的第一天起,李廷俊就对他说:“只要医书放在你的眼前,你身旁站的就不是你的父亲,而是你的师傅。”  “背汤头,讲药理、药性,训练我们望、闻、问、切的基本功。”李振平从小便跟随父亲学习中医,阅读中医名著。耳濡目染、言传身教,李振平不仅学到了父亲的医术,更学到了父亲的医德。  在李振平的通讯录里,有一万五千多个患者电话,除了出门诊、钻研医术外,用短信、微信免费为患者诊断和开处方,亲自到药房抓药打包邮寄,都是他要忙活的事情。  距离吕梁市200多公里的太原市,山西仁爱医院的王小勤也是李廷俊的得意门生。“目前,我们已经把师傅生前留下来的经方验方分成了6个病种,整理成文字13万字左右。”王小勤说,师傅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想把从医60多年看过的病例,整理成书留给后人。  2002年,王小勤身患严重的心脏病,李廷俊帮忙支付了昂贵的医药费,把他从死神手里拉了回来。“作为一名医生,师傅教会了我如何当一名好医生;作为一名患者,我从师傅身上学到了如何对待病人。”王小勤说。  仁在前,术在后。这是李廷俊用一生教导子女、徒弟的道理。虽然李廷俊带着遗憾突然离世,但这场医德医术的接力仍在延续。05向下扎根,方能向上成长作者:本报评论员《光明日报》(2021年11月15日

01版)  海拔高,境界更高。无数次迎难而上的抉择,在吴天一看来都是那么自然;无数次离开青藏高原、享受舒适生活的机会,都被他淡然放弃。  63年啊!一个甲子多的轮回。世界屋脊上的皑皑白雪,见证了他从热血青年到耄耋老者的奋斗历程,映照出他崇高的灵魂、伟岸的人格。  向下扎根,方能向上成长。  胡杨树扎根荒漠,生出别样风景;吴天一扎根高原,成就非凡人生。  扎根需要意志,扎根需要情怀。从青藏高原到天山南北,从脱贫一线到抗疫前方,有无数像吴天一一样的扎根者。他们之所以能够执着坚守、默默奉献,正是源于胸怀“国之大者”。  对青年学子而言,应该把根扎向何处?前辈们的选择,已经给出了最好的回答——是基层,是边疆,是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青年学子们,请记住这么一句话:跬步千里,滴水汪洋;向上一尺,根深一丈。那种才长半尺就要结穗的谷子,不管穗形多么好看,谷粒肯定是瘪的。根须扎得越深越久,春日才能猛蹿猛长。  (本报评论员)06从那些感人的励志大学生说起作者:王子墨《光明日报》(2021年11月15日

02版)  【新闻随笔】  这两天,清华大学出了一位感动舆论的励志大学生。清华大学(网站)“树洞”里流出一篇帖子,文章讲述了一位贫苦大学生的求学历程:他一个月只花400元,所有花钱的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