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仲恺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东省惠州市仲恺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右图中甲表示物质进细胞、乙表示物质出细胞的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膜泡由细胞膜包裹形成,膜泡来自于内质网B. 膜泡中的物质可以是抗体、消化酶、激素C. RNA通过核膜的过程和乙相同D. 甲、乙图充分说明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参考答案:B 2. 在下列生理过程中,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增加的是 A.细胞衰老 B.作物越冬 C.种子萌发 D.细胞质壁分离参考答案:C3. 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2、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参考答案:D4. 细胞核由核膜、染色质、核仁、核孔组成,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核膜是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B染色质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C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核孔实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参考答案:D【考点】2G: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细胞核的结构和不同结构的功能进行梳理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答】解;A、核膜具有双膜结构,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

3、开,A正确;B、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B正确;C、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正确;D、核孔实现了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D错误故选:D5. 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人的身高与体重 B兔的长毛与短毛C家鸡的长腿与毛腿 D棉花的细绒与长绒参考答案:B6. 生长在同一地区的两种杜鹃花的开花时间不同,自然状态下不能杂交,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优胜劣汰 B适者生存 C生殖隔离 D性状分离参考答案:C7. 普通小麦体细胞中有6个染色体组,用普通小麦的花粉培育成单倍体植株,其单倍体植株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是 ( ) A.1个 B

4、.2个 C.3个 D.6个参考答案:C8. 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 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 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 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 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参考答案:D9. 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 A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无传染性C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参考答案:C10. 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

5、t)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另一种方法是用F1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前一种方法所得的F2中重组类型、纯合子各占、B后一种方法所得的相应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C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参考答案:C【考点】9A:杂交育种;97: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分析】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方法杂交自交选优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

6、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和矮秆不抗锈病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用F1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A、杂交育种时因为亲本是双显性和双隐性,在子二代中重组类型占、纯合子各占,A错误;B、单倍体育种得到的都是纯合子,子一代能产生4种配子,所以后一种方法所得的相应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B错误;C、杂交育种的

7、原理是基因重组,是因为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C正确;D、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C11. “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实验中要证明感受器是完成曲腿反射必不可少的,无需操作的步骤是( )A环割后肢脚趾尖皮肤B用探针破坏脊髓C用0.5HCl溶液刺激趾尖D切除牛蛙的脑参考答案:B12. 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和主要能源物质分别是()A水和蛋白质B水和糖类C蛋白质和脂肪D糖类和脂肪参考答案:B【考点】1T: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1J:糖类的作用【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的含量和功能,细胞的一切

8、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糖类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解答】解: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故选:B13. 下列关于外界条件对光合强度影响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各种植物的光合强度不一定相同B温室栽培时,在晴朗的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可增强光合强度C在相同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空气中CO2浓度越大,光合强度越大D光照强度、温度和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是综合性的参考答案:C14. 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

9、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分别是()A温度、食物和空间B温度、光照C温度、温度D光照、食物和空间参考答案:D【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的结构特征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陆生群落、水生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光照、温度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的影响2、水平结构:由于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不同,即空间的非均一性,使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形成了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3、时间结构: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时间(昼夜变化、季节变化)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解答】解:A、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

10、和栖息空间,故引起森林群落中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食物和栖息空间,ABC错误;D正确故选:D15. 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B水稻的早熟和晚熟C人的身高和体重 D人的单眼皮和狗的双眼皮参考答案:B16. 如果转基因植物的花粉中含有毒蛋白门将引起的安全性问题应包括( )生物安全 环境安全食物安全伦理道德安全A. B. C. D.参考答案:A17. 一般情况下,有抗原免疫机体,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如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ABCD参考答案:A【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

11、】二次免疫的原理:特异性免疫中,初次免疫形成的记忆细胞在再次受到特定抗原刺激时,便会迅速分裂,产生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来对抗抗原具体的过程:第一次抗原刺激机体,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浆细胞,产生抗体,同时产生少量的记忆T细胞,当相同抗原再次刺激机体时,由于记忆细胞迅速的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会更快更多,所以二次免疫的特点:强度更强,更迅速,持续时间更长【解答】解:A、曲线符合二次免疫的特点:强度更强,更迅速,持续时间更长,A正确;B、曲线不符合二次免疫的强度更强,B错误;C、曲线不符合二次免疫的强度更强,C错误;D、没有体现第二次进行注射相同的抗原的特点,D错误故选:A1

12、8. 依据生理特点在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时,最可靠的方法是检查它的A、DNA的自我复制 B、自身的蛋白质合成 C、细胞质分成两部分的方式 D、是否出现星射线参考答案:C19. 二倍体的生物,某细胞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核中DNA分子有10个,下列情况最可能出现的是()A. 该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B. 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 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 该细胞的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20条参考答案:C在细胞分裂后期细胞核中有10个DNA分子,且该生物是二倍体生物,最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正确。如果是有丝分裂后期此时每极有5个DN

13、A,肯定不是二倍体,A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一极的DNA也应是偶数,B错误。该细胞的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10条,D错误。20. 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皮肤中的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基因(A和a,B和b)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可以累加。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男性和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结婚,下列关于其子女皮肤颜色深浅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可产生4种表现型 B. 肤色最浅的孩子基因型是aaBbC. 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有1/4 D. 与亲代AaBb皮肤颜色深浅一样的有3/8 参考答案:C21. 右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

14、过程,、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 种器官,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内环境与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内的葡萄糖通过进入血液和淋巴C.表示重吸收作用D.表示的器官是皮肤参考答案:B22. 动物细胞培养要处于无菌、无毒的环境中,下列操作与其无关的是A. 对培养液和培养用具进行无菌处理B. 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C. 定期更换培养液,防止代谢产物积累D. 向培养液中添加促生长因子等成分参考答案:D【分析】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充足的营养供给微量元素、无机盐、糖类、氨基酸、促生长因子、血清等。(2)适宜的温度:36.50.5;适宜的pH:7

15、.27.4。 (3)无菌、无毒的环境:培养液应进行无菌处理。通常还要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培养过程中的污染。此外,应定期更换培养液,防止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 (4)气体环境:95%空气+5%CO2。O2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详解】A、对培养液和培养用具进行无菌处理,可以为动物细胞培养提供无菌环境,A正确;B、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可以杀灭细菌,为动物细胞培养提供无菌环境,B正确;C、定期更换培养液,防止代谢产物积累,可以为动物细胞培养提供无菌、无毒的环境,C正确;D、向培养液中添加促生长因子等成分可以促进微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

16、不能为动物细胞培养创造无菌、无毒的环境,D错误。故选D。23. 某种小鼠的体色受常染色体基因的控制,现用一对纯合灰鼠杂交,F1都是黑鼠,F1中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体色表现为9黑6灰1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小鼠体色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 若F1与白鼠杂交,后代表现为2黑1灰1白C. F2灰鼠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2D. F2黑鼠有两种基因型参考答案:A由题意分析可知后代出现了16的变形说明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是两对基因控制的,A正确。如果F1与白鼠杂交,后代表现为1黑:2灰:1白,B错误。F2中灰鼠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3,C错误。F2黑鼠基因型有4种,D错误。【考点定

17、位】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名师点睛】技法提炼:由基因互作引起特殊比例改变的解题技巧解题时可采用以下步骤进行:判断双杂合子自交后代F2的表现型比例,若表现型比例之和是16,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利用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图解,写出双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9331),根据题意将具有相同表现型的个体进行“合并同类项”,如1231即(93)31,12出现的原因是前两种性状表现一致的结果。根据的推断确定F2中各表现型所对应的基因型,推断亲代基因型及子代各表现型个体出现的比例。24. 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射弧的神经传导是单向的 B神经中枢

18、位于脑和脊髓C感受器由传入神经元的神经末梢组成 D效应器由传出神经元的神经末梢组成参考答案:D25. 下图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其中哪一条最为准确() 参考答案:D26. 在下列4种实验条件下,测定了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实验条件记录于下表中。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成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实验CO2浓度(%)温度()10.103020.102030.033040.0320从以上实验可知对光合作用速率限制的因素正确的是( ) ABCD实验2光强度0.01%CO2温度温度实验40.03%CO2光强度光强度0.03%CO2P点温度温度CO2浓度光强度参考答案:D27. 下图能正确表示基因分

19、离定律实质的是参考答案:C28. 下列各项研究中不属于群落水平研究的是A. 哪些种群在数量上占优势B. 各个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C. 一些种群的兴起或消失D. 种群各年龄期个体比例参考答案:D【分析】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群落的丰富度、群落的优势种、种间关系、空间结构范围和边界以及群落演替等。【详解】哪些种群在数量上占优势,需要研究各种生物,属于群落的研究水平,A正确;各个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属于群落的研究水平,B正确;一些种群的兴起或消失,属于群落的研究水平,C正确;种群各年龄期个体比例,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D错误。29. 如图为一个渗透装置,假设溶质分子或离子不能通过半透膜,实验开始时,液面

20、a和b平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如果甲、乙都是蔗糖溶液,甲的浓度低于乙,则液面a会下降,液面b会上升B. 如果甲、乙分别是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两者的质量分数相同,则液面a会上升,液面b会下降C. 当半透膜两侧的渗透作用达到平衡时,甲、乙溶液的浓度不一定相等D. 当半透膜两侧的渗透作用达到平衡时,甲、乙溶液的渗透压一定相等参考答案:D根据渗透作用原理: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不等时,能透过半透膜的物质会从单位体积含量多的一侧向含量少的一侧渗透。结合题意和图示,如果甲、乙都是蔗糖溶液,甲的浓度低于乙,则水分子会从甲侧渗透到乙侧,导致液面a会下降,液面b会上升,A正确;如果甲、乙分别是葡萄糖溶液

21、和蔗糖溶液,两者的质量分数相同,由于葡萄糖的分子质量小于蔗糖,所以单位体积的溶液中甲侧水分子少于乙侧,导致水分子会从乙侧渗透到甲侧,液面a会上升,液面b会下降,B正确;当半透膜两边的渗透作用达到平衡时,如果左右两侧的液面高度不等,则甲、乙溶液的浓度不相等;而左右两侧液面高度相等时,则甲、乙溶液的渗透压一定相等;所以C正确、D错误。考点: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名师点睛】解决本题需要牢牢抓住渗透作用原理“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不等时,能透过半透膜的物质会从单位体积含量多的一侧向含量少的一侧渗透”进行分析。30. 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其原因可能是()未加石英砂、研磨不充分

22、 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酒精提取分次加入少量无水酒精提取 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ABCD参考答案:D【考点】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分析】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应选取新鲜的绿色植物叶片,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或丙酮)、石英砂和碳酸钙,其中无水乙醇(或丙酮)的作用是溶解色素,石英砂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加充分,碳酸钙的作用是防止色素被破坏【解答】解:未加石英砂,导致研磨不充分,使色素的提取量减少,正确;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酒精,使色素提取液浓度降低,正确;分次加入少量无水乙醇不影响色素的提取,错误;放置数天的菠菜叶叶片发黄,叶绿素含量减少,提取量也会减少,正确故选:D31. 真核细胞单位面积核

23、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干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参考答案:D32.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该害虫种群密度将 ( )A明显增大 B明显减小 C先减后增 D相对稳定参考答案:B33. 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自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 A.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 D.先注射胰岛素

24、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参考答案:B34. 如图是人工种子的结构简图,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皮在功能上具备选择透过性B胚状体承担的功能是分裂、分化成根、茎、叶C胚状体是由末分化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组成D人工种子与自然种子相比,具有的特殊优点是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参考答案:C【考点】R6:人工种子的制备【分析】人工种子:1、概念:人工种子是指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通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2、人工种子的组成:胚状体和人工种皮,其中人工种皮具有保护作用(可加入适量的养分、无机盐、有机碳源以及农药、抗生素、有益菌等,也可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以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3、

25、优点:不受季节限制;可以很方便运输和储存;不会造成遗传性状的改变【解答】解:A、人工种子的种皮在功能上具备选择透过性,A正确;B、胚状体承担的功能是分裂、分化成根、茎、叶,B正确;C、人工种子的胚状体已经分化出胚芽,C错误;D、人工种子与自然种子相比,具有的特殊优点是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D正确故选:C35. 下列关于胚胎工程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哺乳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成功率小于胚胎细胞核移植 B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成器官的培养基中不需要加入饲养层细胞C胚胎干细胞是一类未分化细胞,具有二倍体核型,可从早期胚胎中分离获取 D胚胎分割时需将原肠胚的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参考答案:D36. “螳螂捕蝉,黄雀

26、在后”,螳螂属于()A初级消费者B次级消费者C三级消费者D四级消费者参考答案:B【考点】G3: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食物链是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存在的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其中隐含的食物链是:树(或植物)蝉螳螂黄雀【解答】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含的食物链是树(或植物)蝉螳螂黄雀,此食物链中起点是生产者树或植物,第一营养级;终点是最高消费者消费者黄雀;蝉是植食性动物,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螳螂是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故选:B37.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过敏反应特点的是 A过敏反应属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引起的疾病 B

27、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C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D只要机体接触过敏原就会引起过敏反应参考答案:D38. 下列关于PCR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PCR技术建立在对扩增的目的基因序列完全已知的基础上 B. 该技术需要解旋酶和热稳定的DNA聚合酶 C. 该技术需要一对特异性的引物,要求一对引物的序列是互补的 D. 该技术应用体内DNA双链复制原理,也需要模板、原料、酶等条件参考答案:D39. 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B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多细胞生物依赖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协作,才能完

28、成生命活动参考答案:B40. 下图所示的人口年龄结构类型中,最可能属于衰退型的是 A. A B. B C. C D. D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图A、B中幼年个体比例较多,而老年个体比例较少,均属于增长型,故A、B项错误;C图中的幼年、成年和老年各年龄段的个体比例相当,为稳定型,C项错误;D图中幼年个体比例较少,老年个体比例较多,为衰退型,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种群年龄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二、 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 在生产、生活和科研实践中,经常通过消毒和灭菌来避免杂菌的污染。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室中,玻璃和金属材质的实验器具_(填“可以”或“不可以”)放入干热灭菌箱中进行干热灭菌。(2)牛奶的消毒常采用巴氏消毒法或高温瞬时消毒法,与煮沸消毒法相比,这两种方法的优点是_。(3)培养基常用的灭菌方法是 _。(4)水厂供应的自来水通常是经过_(填“氯气”“乙醇”或“高锰酸钾”)消毒的。(5)常用的微生物接种方法有:_和_参考答案: (1). 可以 (2). 在达到消毒目的的同时,营养物质损失较少 (3). 高压蒸汽灭菌锅 (4). 氯气 (5). 平板划线法 (6). 稀释涂布平板法【分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属于识记内容。无菌技术是微生物培养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