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1页
新课程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2页
新课程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3页
新课程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4页
新课程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课程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李宏春(lihongch)第1页第1页提纲1.高中化学新课程基本理念 2.基于新课程理念下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原则3.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流程4.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流程操作提议第2页第2页 “理念就是一个人含有准备付诸行动信念,它既是一个观念,也是一个行动。” 崔允漷第3页第3页高中化学新课程基本理念1.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办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化学课程目的体系。3.从学生已有经验和将要经历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结识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与化学相关社会问题,培养学生

2、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议能力。4.通过以化学试验为主各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过程,激发学习化学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增进学习方式转变,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设置多样化化学课程模块,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选择空间,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第4页第4页 基于新课程理念下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原则1、树立“全人发展”教育思想 “全人发展”思想是指教育要使每个学生全面而自由地发展。这里“全面”,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方方面面素质,它包括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等,而“自由”,则指在培养学生方方面面素质基础上,勉励他们养成良好个性,形成自己专长。 ?第5页第5

3、页2、从课程目的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过程 课程教学设计三个环节 (1)知识从哪里来?它们是如何被结识? (2)知识及其互相关系. (3)知识到哪里去?它们在实践中有哪些应用? ?第6页第6页活动探究1 分析归纳原电池原理 活动探究2 分析归纳形成原电池条件 思考应用 实践活动(制作水果电池)课例: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情境引入?第7页第7页发觉问题:干燥氯气和潮湿氯气化学性质不同探究:氯气能溶于水,从氯水颜色能够阐明假设:氯气与水作用假设:氯气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新物质探究:pH试纸上中心呈白色(新物质),外圈呈红色(酸性,有H+)问题:新物质是什么?问题:尚有什么微粒?进一步探究:品红也褪色,新物质

4、能漂白色素探究:含有Cl-3、过程教学比结果教学更主要 教学片段:氯水中存在主要微粒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第8页第8页4、把握教材内涵,整合课程资源 教材,只是为了实现课程目的而使用教学材料,它并不是课程资源所有。当代教学论认为,课程资源包括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环境等与教学过程相关原因。教师、学生不但是教材使用者,更应当是教材开发者和研究者。?第9页第9页课例:煤综合利用 苯 首先向学生呈现了煤综合利用和苯发觉史文字图片资料,让学生体验到处理现实问题是科学研究催化剂。然后简介了凯库勒为摸索苯结构,付出艰苦劳动,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艰巨性及科学家对科学研究执着精神。在研究了苯性质后又适时

5、地播放“松花江水体污染纪实”部分资料 ,让学生提出处理问题各种设想并依据现实情况拟定最恰当办法。这样处理,不但使课内外教学资源适当地扩大、延伸,教学内容更丰富外,并且有效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及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第10页第10页教学设计流程图分析学习者学习需要、能力起点分析课标、教材分析学习资源分析反馈修正设计教学目的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过程设计评价教学评价设计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反馈修正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流程第11页第11页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设计课题教学主体教师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办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模式教学媒体教学分析及设计思绪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

6、计意图 日期_课后反思教学评价第12页第12页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流程操作提议1、理解学情 设计之本 教学设计是为学习者学习服务,因此在设计之前,教师必须理解学生能力基础、知识储备、兴趣兴趣、课外阅读等方面情况,把握学生思维动向。 ?第13页第13页2、问题引领 激活思维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应提倡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新问题走出教室,这就是以问题为纽带教学设计。老师并不以知识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加深问题深度、探求处理问题办法,尤其是形成自己对处理问题独立见解为目的。 ?课例:物质分离与提纯第14页第14页问题线索哪里有碘?怎么知道有碘?I- I2?如何得到较纯

7、碘?你结识碘吗?课例:化学1专项2第一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溴、碘提取?课后探究加碘盐 第15页第15页想一想1、曹冲称象故事中处理问题主导思想是什么? (化整为零,化大为小)(积小成大,聚微为宏)2、你能用尺子直接测量一张纸厚度吗?课例:物质量第16页第16页你熟悉知识 2H2+O2 2H2O点燃质 量: 4g 32g 36g分子数:2个 1个 2个 宏 观(质量) 微 观(微粒数)疑问?第17页第17页你熟悉知识 2H2+O2 2H2O点燃质 量: 4g 32g 36g分子数:2个 1个 2个 宏 观(质量) 微 观(微粒数)疑问新物理量(新单位)第18页第18页资料国际单位制(SI)

8、7个基本单位 物理量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长度米m质量公斤Kg时间秒S电流安培A热力学温度开尔文K发光强度坎德拉cd物质量摩尔mol第19页第19页3、内容设计 源于生活“没有生活做中心教育是死教育 -陶行知 不再分“律前元素”和“律后元素”;弱化了按照元素自然族来简介元素化合物老式做法. 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从自然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应用”. ?第20页第20页 首先,创设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学习情境,引出化学问题,另一方面,应用已有化学知识探求问题处理路径,最后,再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这样设计,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到学习化学价值,同时,也能引导他们关注与化学

9、相关社会热点问题,养成关怀社会积极态度,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源于生活,处理实际问题”教学设计模式?第21页第21页源于生活物质分离与提纯第22页第22页物质的分散系新课程案例第23页第23页高一新生军训期间下雷雨后新校 出现 美丽彩虹第24页第24页配制NaCl溶液、泥水悬浊液、油水乳浊液。讨论共同点:一个物质(或几种物质)以加入到另一个物质里所形成混合物。试验探究?第25页第25页油水泥水NaCl溶液分散剂分散质分散系水小油滴 水小土粒水Na+和Cl-一、分散系分散质:被分散成微粒物质分散剂:微粒分散在其中物质一个物质(或几种物质) 分散到另一个物质里所形成混合物。第26页第26页分散系

10、浊液溶液胶体 不同分散系取决于分散质微粒大小不同第27页第27页用特殊办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100nm,1nm=10-9m)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分散系粒子直径和这种粒子含有相同数量级是( ) 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C第28页第28页晨雾气溶胶烟白云第29页第29页固溶胶烟水晶有色玻璃第30页第30页丁达尔效应:现象:从垂直于光线方向观测到氢氧化铁胶体中有一条光亮通路,而硫酸铜溶液中则没有。试验探究蓝色CuSO4溶液红褐色Fe(OH)3胶体丁达尔现象(光学性质)第31页第31页光波散射原理演示第32页第32页好美彩虹!本来它是.第33页第33页啊!我看

11、到了第34页第34页噢!尚有第35页第35页噢!尚有第36页第36页课例:序言课4月27日下午3时,“全国节能减排电视电话会议”在国务院小礼堂召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并发言。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主持会议。图为温家宝出席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并发言。 第37页第37页讨论:结合你平时生活,你能为节能减排做哪些实事?第38页第38页探究式教学活动类型4、科学探究 培养创新第39页第39页胃泛酸, 痛死了!课例:铝氧化物和氢氧化物温馨提醒:请服胃舒平1.基于试验第40页第40页探究氢氧化铝是否含有两性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方案仪器药物环节现象反应结论取氢氧化铝,分别滴加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试管、滴管氢氧化铝、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第41页第41页课例: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硅酸盐矿玉砖、瓦陶、瓷水泥玻璃分子筛置于历史演变背景中2.基于摸索第42页第42页1803课例 :原子结构模型演变3.基于文献第43页第43页5、教学反思 求精求实 教学反思不但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也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到增进作用。教学反思应注重对教学设计过程中细节反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