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质土力学习题及思考题_第1页
土质土力学习题及思考题_第2页
土质土力学习题及思考题_第3页
土质土力学习题及思考题_第4页
土质土力学习题及思考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土力学思考题及习题清华大学土力学1第一章 土的物理性质思考题1. 什么是土的灵敏度灵敏度反映土的什么性质如何测定土的灵敏度2. 粗粒土与细粒土如何区分3. 什么叫做粒径级配累积曲线,曲线上一点代表什么意思4. 土中水分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与土的状态什么关系5. 如果试验结果表明某天然砂层的相对密度Dr>1,这是否有可能,为什么6. 什么是粘性土的最优含水量它与击实能有什么关系7. 什么叫土的液性指数如果试验结果表明某天然粘土层的液性指数大于1,但该土并不呈流动状态而仍有一定的强度,这是否可能,为什么8. 片架结构和片堆结构性质有何不同9. 已知某粘土层的天然含水量值,能否判断该土的软硬程

2、度,为什么二习题1. 有一土体,测定的天然密度为=cmf,含水量为=14% 土颗粒的比重为G=。计算其孔隙比e。2 在某土层中用体积为72cm的环刀取样。经测定,土样质量为,烘干后土样质量为,土粒比重为,求该土样的含水量、湿容重、饱和容重、干容重和浮容重,并比较该土在各种 情况下的容重值有何区别3饱和土孔隙比为,比重为。用三相草图计算干容重、饱和容重和浮容重。并求当该土的 饱和度变为75 %时的容重和含水量。4.有一湿土样质量为 200g,已知含水量为15%,要制备含水量为 20%的土样需加多少水5 某料场的天然含水量 w=22% G=, 土的压密标准为d=cm,为避免过度碾压而产生剪切破坏,

3、压密土的饱和度不宜超过。问该料场的土料是否适合筑坝,如果不适合应采用什么 措施6. 8度地震区要求砂压到相对密度达以上,经试验某料场砂的最大干密度为cm3,最小干密度为cmf,问这类砂碾压到多大的干密度才能满足抗震的要求(砂的比重为)7. 装在环刀内的饱和土样加垂直压力后高度自压缩至,取出土样测得其含水量为28%,已 知土粒比重为,求压缩前土的孔隙比第二章土的渗透性一思考题1举例说明流土发生的现象和原因,并说明工程上如何防止流土的发生。2 任何一种土只要渗透坡降足够大,就可以发生流土和管涌,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3说明达西定律的意义及其应用范围。4边界已定的均质地基中,流网形状与土的渗透系数有

4、关吗为什么二习题. . . . . 3 6 61. 图中三层土的饱和容重都是20kN/m ,其中渗透系数ki=1 10- cm/s, k 2=2 10- cm/s,k3=110-4cm/s。求:(1) 在各界面处的测管水头为多少(以上层土顶面为基准);(2) 问水头差H增加到多大时会发生流土在何处发生流土Vk310cm20cmH=15cm20cm图所示的基坑底面积为20 X10 m2,土层渗透系数 k= X 1 0- 6c m/ s , =m:(1) 求基坑下土层 A B、C三点的测压管水头h .、h 和h .和单位渗透力j .、j .和j ; 求A、B、C三点的总应力 .、 .一和.-、孔隙

5、水压力U .”、U -和U -以及有效应力 并、 屮和 厂,绘出总应力、孔隙水压力和有效应力沿深度的分布图,并在分布图 上注明相应的数值;(3) 如果忽略基坑周边水的入渗,为保持水深为0m时所需的单位时间抽水量q为多少m 57.一二三二三三三三二三三二砂土(设A点的高程3. 画出图中土样(A-B段)的压强水头、位置水头和总水头沿高程的分布。为位置水头的零点高程)4 .一种粘性土的比重,孔隙比e=,试求该土的临界水力坡降。第三章土中的应力一思考题1说明饱和土体的有效应力原理。2在常规三轴仪上用密砂和松砂分别进行三轴固结排水试验和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得到偏差应力(1- 3)、体积应变 V、孔隙水压

6、力u与轴向应变 1的关系曲线如图(a)、(b) 所示。试判断(a)、(b)两组试验中哪一组是排水试验哪一组是不排水试验并对试验曲线1、2、3和4的走势作出解释。(a)(b)图3角点下某一深度处附加应力是否等于中点下同一深度处附加应力的1/4,为什么4 有效应力原理的要点是什么并作图所示土层中的竖向有效应力沿深度的分布。1m1:=5mr& 2 K衣3w=10kN/msat=20kN/m3图5抽用地下水的地区往往会产生地面下沉现象,为什么6自重应力的作用方向一定是竖直的吗,为什么7已知一浅基础上作用一集中荷载,如何计算其在地基中产生的附加应力分析在计算过程 中会出现哪些误差&土体中

7、常见的应力状态有哪几种试举例说明。9角点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什么情况下才可以用二习题. . 21.分饱和的试样在不排水条件下施加围压3=100kN/m,测得孔压系数 B=,求u和3若立即再施加 3 50 kN/m2,1 150 kN/m2,测得孔压系数 A为,求试样的3、u和1。2 有一均质地基,如图所示,该地基土的土粒比重g=,水上天然密度p =cm,水下的含水量CO =26%已知M点的侧压力系数(侧限应力状态时,水平向和竖直向有效应力之比,K0=。在地基上施加一条形均布荷载p=100kPa,已知M点竖直方向的附加应力系数K: 0.5,该点水平方向的附加应力x 0.3 z,孔压系数A=。求:(

8、1)加荷瞬间(假定荷载在t =0时瞬时加上的)M点的总应力、孔隙水压力和有效应力;(2) 土层完全固结以后M点的总应力、孔隙水压力和有效应力。_V!li2m!M n 1II2m1i14mIVI11砂砾石层3 .某土试样在不排水条件下施加围压3=100kN/m2,测得孔压系数B=。若立即再施加3 50kN/m2,i 150kN/m2,测得孔压系数 A为。求:1 )判断土样的状态和特性;2)计算试样的3、u和1。4. 一粘土层厚4米,位于厚各4米的两层砂之间,水位在地面下2米,下层砂层含承压水, 测压管水面如图所示。已知粘土的饱和密度是cm3,砂的饱和密度是cm3,水位以上砂的密度为CR?。求:(

9、1 )不考虑毛细管升高,绘出整个土层的有效竖直应力分布。(2 )若毛细管升高米,绘出整个土层的有效竖直应力分布。2m广S14mF砂=cm sat=cmj4m1Lr粘土3sat =cmJ4m!r砂3sat =cm图第四章土的压缩性及固结一思考题1说明粘性土压缩性的主要特点,并讨论分层总和法计算粘性土地基的沉降时,可以模拟 哪些特点,不能模拟哪些。进一步分析计算的误差及改进措施。2 什么是超固结土,欠固结土和正常固结土3 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的假定主要有哪些4已知甲、乙两条形基础如图所示。Hi H2 , N2 2Ni。分析如何调整两基础的 H和B,使两基础的沉降量相接近,尽量多的提出可能的调整方案,

10、说明理由,并从经济性、施工 方便性等角度对这些方案进行比较。粘土 2i, a2ai图5 土在侧限压缩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有些什么特征为什么在这种条件下压应力再大也 不会发生剪切破坏6什么叫做土的剪胀性剪胀性与孔隙水压力有什么联系7沉降计算中认为自重产生的沉降已经完成,为什么还要在计算沉降时计算地基的自重应 力二习题1 已知:某正常固结粘土层附加应力分布如图,双面排水土层的 C=, CV=s, sat 20kN/m3,eo=求:(1)按一层土计算地表的最终沉降量(2) 8天后土的孔隙比为多少V200kPai3m1r1100kPa2如图,在中砂层内地下水位由距地面2m,下降到距地面20m的粘土顶面

11、,从而引起软粘土层的压缩(原中砂层内的水下密度值变成水上密度值)。在粘土层的中点 A取土样,试样厚2cm,试验得到压缩指数 C=,初始孔隙比eo=,土颗粒比重为。对试样进行双面 排水固结试验表明,在 10分钟时达到稳定压缩量的一半。(1)按一层计算软粘土层的最终压缩量;(2)计算水位下降1年(365天)后软粘土层的平均固结度及压缩量。地面p =cm (水上)2m下降前水位13p sat = cm (水下)18m中砂V下降后水位软粘土A Irk不透水基岩图3如图所示,已知某土层受无限大均布荷载p=60kPa,土层厚2米,在其中点取样得到先期固结压力为pc = 10kPa, 土层的压缩指数 C=,

12、固结系数CV=x 10-4cnf/s,饱和容重为20kN/m3,eo=o求(1)按一层计算土层固结的最终沉降量S ;(2) 土层固结度 U=时所需的时间和沉降量。p=60kPa仃Hr冃III卜“'1 r"排水层*e* VJL2m2sat = 20kN/me0 =r°*粗砂* «0 *图第五章土的抗剪强度一思考题1 简述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的主要步骤,说明试验过程中需量测哪些数据,由量测 到的数据可以整理出土的哪种强度指标2 从正常固结粘土层地基中一定深度下取土进行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得到的强度包线c 0还是c 0 ,为什么3 十字板试验测得的抗剪强度相当于实

13、验室用什么试验方法测量的抗剪强度土中一点应力达到极限平衡时其大小主应力与土体强度指标c,间满足的关系是什么4 在确定土的强度参数指标时,主要有三轴试验和直剪试验两大类,而且这两类试验存在 着对应关系。试分别针对砂土和粘性土,分析各类三轴试验和直剪试验的对应关系是否成 立及理由,并指出各种试验分别主要得到哪种强度指标。5图给出了三轴试验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做出如下判断(1)该试验属于 A.固结排水;B.固结不排水;C.不固结不排水;试验。(2)试验土属于A.正常固结土; B.超固结土。(3)由试验曲线求该土的6.如图,在一个空心橡皮球中装满密实的饱和砂土,如果用手指捏这个橡皮球,连通管中的水位是

14、升高还是降低为什么7为什么同一土层现场十字板试验测得的抗剪强度一般随深度而增加&根据强度理论解释正常固结土在侧限压缩条件下压应力再大也不会发生剪切破坏的原 因。15.不排水剪强度包线是一条水平线,这一现象能说明土样的实际破裂面与水平方向呈45°角吗为什么9 饱和原状粘性土做三轴排水试验得到的破坏包线如图所示。试对出现折点b做出物理解释。二习题lOOkPa, A =;200kPa, A = o1在地基中取出饱和的粘土试样作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结果如下:50kPa,破坏时2 OkPa,破坏时(1) 计算固结不排水强度指标Ccu,(2) 计算有效应力强度指标c ,(3) 试样实际发

15、生的破坏面的方向与大主应力面的夹角是多少2 在饱和细砂的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中,试样在3=100kN/m2下固结后进行不排水剪切。当增加竖向压力1 =100kN/m2时测得试样中的孔隙水压力u=20kN/m2,再进一步增加竖向压力 1 = 85kN/m2后,试样发生破坏。假设A为常数。破坏时作用在试样上的孔隙水压力、 大小总应力和有效应力各有多大并求此试样的固结不排水强度指标和有效应力强度指标。3 进行一种粘土的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在围压 3 200kPa时,测得破坏时13 200kPa ;在围压 3 50kPa时,测得破坏时 13 100kPa。求其固结不排水强度指标Ccu和cu o4 某一粘

16、土 c' 10kPa '30o,试样饱和进行三轴试验,先在 100kPa的围压下固结,然后不排水加1 40kPa,测定孔压为20kPa,让孔压完全消散后,(1) 再进行不排水试验,1 ?时,试样开始破坏(2) 如果进行排水试验,1 ?时,试样开始破坏土力学2第一章土压力一思考题1什么是主动土压力一墙背垂直光滑的挡土墙后粘性土的容重为丫、内摩擦角为 0、粘聚力为C,试写出该挡土墙所受到的主动土压力分布表达式。2 某深基坑边坡支护结构的变形和内力实测结果比按朗肯主动土压力理论计算的设计值 小。试分析引起实测结果与设计计算值之间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有哪些二习题,容重cm3,1 如图所示,

17、挡土墙的墙背倾角为 45 ,填土为砂土,内摩擦角 用朗肯土压力理论计算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大小及方向。11111 1 III 'FBIii H=10m图2 有一个墙背竖直光滑的挡土墙,墙后填土分两层(见图)。墙后地下水位很深,填土表面无荷载。两层填土的部分土性指标如图所示。已知主动土压力的分布是一条连续的直线。计算上层填土的粘聚力 C1和下层土的C2及内摩擦角。图主动土压力3.在砂基中开挖的一基坑, 采用单锚式板桩墙支护, 具体尺寸如图。砂土的容重为18kN/m3, 内摩擦角为30°,锚杆水平间距为 2m,试用等代梁法求锚杆所受拉力值。第二章土坡稳定分析一思考题1有一个砂土路

18、堤和一个粘性土路堤,当它们由天然状态淹没在静水中时,假设它们的强 度指标都不变(砂土的内摩擦角与粘土的粘聚力c和内摩擦角在淹没前后都不变化)它们的边坡稳定安全系数有什么变化2 土坡稳定分析中瑞典圆弧法(0法)和瑞典条分法(简单条分法)的基本假定和计算方法是什么二习题1在图中,无粘性土坝的水下上游坡面是一条等势线,流线是垂直于坡面的,已知水力坡降i= , satkN/cm3,坡角为45 ,问该上游坡是否稳定抗滑稳定的安全系数为多少图sat图2. 无限长饱和砂土边坡, 边坡内有渗流发生,如图。其中砂土的饱和容重 坡度7 ,砂土的内摩擦角。求该砂土边坡的滑动安全系数。第三章地基承载力一思考题1地基破

19、坏深度内地下水位上升,天然容重增加,承载力是提高还是降低,为什么2. 图为甲、乙两个刚性基础的底面。甲基础底面面积为乙的四分之一。在两个基础底面上作用着相同的竖向均布荷载q.如果两个基础位于完全相同的地基上,且基础的埋深也相同,问哪一个基础的极限承载力为什么pu更大(单位面积上的压力)为什么哪一个基础的沉降量更大A长甲基础 宽b,01F乙基础长2L宽2b二习题1. 如图,条形基础宽3m埋深2m地下水位上下土的容重分别为 作用于基底上的荷载与竖直面倾角=10 ,地基土的内摩擦角求地基的承载力。19kN/m3和卅(饱和容重)。 =20,粘聚力 c=10kN/m2。2如图,条形基础受中心竖直荷载作用

20、。基础宽,埋深2m地下水位上下土的容重分别为m和m* (饱和容重),内摩擦角 =20 ,粘聚力c=8kN/m2。试用太沙基公式比较地基产生 整体剪切破坏和局部剪切破坏时的极限承载力。图第四章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一思考题1. 什么是地基承载力的基本值、标准值、设计值其主要区别与联系2. 在什么条件下可用倒梁法近似计算条形基础的内力3. 在扩展基础的冲切验算中,发现45冲切线落到了基础底面以外,因而就无须计算了。这说明该设计有什么问题4. 在基础设计计算中,总是假设基底的压力是直线分布的,这在什么地基模型和什么基 础条件假设下才是正确的二习题1一承重墙下条形基础及地基土层情况如图,承重墙每延米

21、中心荷载(至设计地面)为b 0, d 1.1。地190kN,试验算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该淤泥质土层的基压力扩散角可取23°)粉土一! 2m | = 4kN/m* A = 160kPa £. = 15MPa5kN/m/ii = 90kPa= 5MPa 淤泥质 粘土6/ 砂土 密实第五章 桩基础一 思考题1说明文克尔 (E. Winkler) 地基模型的基本假定及适用范围。2. 为什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94)规定,当用静载荷试验法确定桩的承载力时, 从成桩到开始试验的间歇时间:在桩身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对于砂类土,不应少于 10 天;对于粉土和粘性土,不应少于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