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第三节.ppt_第1页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第三节.ppt_第2页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第三节.ppt_第3页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第三节.ppt_第4页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第三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第三节 句义,一、词语搭配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二、什么是句子的语义结构? 三、如何理解“使动”? 四、常见的语义角色应该如何理解? 五、如何理解语气和情态? 六、如何区分句子的蕴涵、预设?,一、词语搭配成立的条件(1)符合现实的理据,Colorless green ideas sleep furiously. (无色的绿色的念头在狂怒地睡觉。),妈妈,你怎么娶了这么个坏爸爸?,一、词语搭配成立的条件(2)受到语义场中其他成员的制约,方言: 北京话:吃饭 喝酒 吸烟 上海话:吃饭 吃酒 吃烟 湘语:吃饭 吃酒 吃烟 古代汉语:洗足 浴身 澡手 现代汉语:洗足 洗身 洗手,一、词

2、语搭配成立的条件(3)受到语言社团使用习惯的制约,胖:(人体)脂肪多,肉多。 肥:含脂肪多(跟“瘦”相对, 除“肥胖、减肥”以外, 一般不用于人。) 一张报纸 (地图、卡、邮票) (桌子、床) 一块黑板 (豆腐、饼干) (地) 一块钱,老师,可以说“一张黑板”吗? 中国的“钱”怎么是一块一块的?,一、词语搭配成立的条件(4)涉及各种附加色彩和修辞效果,蛮/满 好、 清楚、 干净、 大方、 漂亮、 便宜、 宽敞、 亮堂、 舒服、 勤快、 够意思、 对得起你、 说得过去 有点儿 坏、模糊、脏、小气、丑、贵、窄、暗、难受、懒、不够意思、对不起你、说不过去 欣闻阁下当选为贵国总统,听说你当上了你们国家

3、的总统啦!,一、词语搭配成立的条件(5)词义的组合中,有的语义特征凸显,有的隐去。,脸蛋儿冻得像苹果。 苹果脸 苹果绿 君子之交淡如水。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自古道妇人生性如水,反复无常,况烟花之辈。 阿里山的风景美如画,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洒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二、什么是句子的语义结构?,句子内部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私窓開。 SOV 句法结构 动作(施事,受事) 语义结构 依据语言成分与人类经验的映像关系得出 场景中的事件: 物体:具有稳定性、空间性、离散性等特征,由“体词”表达。 动程:可变性、时间性、连续性等特

4、征,由“谓词”表达。,二、什么是句子的语义结构?,吃包子 盖大楼 来了三个人 交给警察叔叔 开了一朵花 捆绳子 睡沙发 寄上海,动作受事 动作结果 动作施事 动作对象 动作主体 动作工具 动作处所 动作目标,语义结构 V( x,y,z) “动程”和“物体”间的相互关系可抽象为有限的若干类型, 在语言上由有限多的“谓词体词”关系类型来表达 (一般称作“动名”关系),语义规则,语义结构中谓词义和体词义之间的搭配规则 东西街,南北走,忽闻门外人咬狗。 拿起门来拉开手,拾起狗来打砖头, 又被砖头咬了手。骑着轿子抬着马,吹着锣鼓打喇叭。 注意:动名关系是最重要的语义关系,但语义关系还包括形名、名名、动动

5、等关系。,我弟弟 三本书 白白的雪 汽车轮子 海南西瓜 木头桌子,领有者领有物 数量事物 状态主体 整体部分 产地产品 材料产品,定中 偏正 结构,句子语义结构的研究 涉及的三方面,(1)语义角色 位于“谓词体词”语义关系中的名词性成分 考公务员 母亲的回忆 寄钱的地方 the shooting of the hunters (2)语义特征 不同的语义角色可能需要不同的语义特征的名词担任 修理。 爸爸 / 钟表 在操场上开大会 在黑板上写字 箭射在靶子上 字写在黑板上 (3)不同语义角色与句子的句法结构有关联(在汉语中主要体现为“动名”的相互次序)。 昨天在叔叔家我用他刚买的压力锅炖了一只鸡。

6、,三、常见的语义角色应该如何理解?(一)基本语义角色,那个孩子吃了一个苹果。洪水冲毁了堤坝。 1、施事:自主性动作行为的主动发出者。 +有生性(主要);自然力 2、受事:因施事的动作行为而直接受到影响的事物。 一般指事件中自发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已存在的直接客体 我送了小李一本书。我跟小李借了一本书。 3、与事:施事所发动事件的非主动参与者, 因施事的行为而受益或受损者(最常见) 油画很漂亮。那个人干干净净的。水开了。 4、主事:性质、状态或发生非自主变化的主体。 那头公牛撞翻了斗牛士。惨案震惊了世界。 5、致事:事件或变化的引发者。 往往涉及一个复合事件。,三、常见的语义角色应该如何理解?(二)

7、外围语义角色,那个人用改锥撬开了箱子。小李用木料做了一个箱子。 1、工具: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器具或材料。+无生性 世博会在上海举办。从这里出发。放在抽屉里。 2、方所:动作行为发生或开始、结束的场所、方位或范围。 大会九点开幕。大会开了两天。 从8点起停止供电,到12点恢复供电。 3、时间:动作行为或事件发生或开始、结束的时点,延续的时段等。,语义角色的省略、还原、凸现,小王走了。 小王通知了。 可能出现的语义角色是由谓语动词的类决定的。 张三偷了李四50块钱。 张三抢了李四50块钱。 张三偷了50块钱。 张三抢了50块钱。 实际句中某些语义角色可能省略,但据语境可补充还原。 *张三偷了李四。

8、张三抢了李四。 偷:偷窃者 遭偷者 失窃物 抢:抢劫者 遭抢者 抢劫物 一种语言的句子中如果凸现角色可以隐去,那么非凸现角色也可以隐去,反之则不然。,论元结构,论元结构:句子的抽象语义结构 由谓词和相应的论元名词构成 A:你喝不喝茶? B:喝。 论元名词的数量和性质由作为论元结构核心成分的谓词决定 只要句子结构中出现了一个谓词,就一定存在一个论元结构 1)简单论元结构 A老王来了。 B天气特别热。 C瓦特发明了蒸汽机。D他送我一支笔。 简单主谓句,论元结构,2)复合论元结构 A河水很深,水流又急。 B因为雨太大,我取消了原定计划。 C我一下了课就回家了。 D我去超市买了一大堆生活日用品。 复句

9、 连谓句 3)降级论元结构 A我希望你出国留学。 B我希望出国留学。 C你去也不解决问题。 D去也不解决问题。 动词性主语 动词性宾语 4)从属论元结构 A我正在看妈妈写的信。 B那个戴眼镜的人找你。 C我有计划地复习功课。 D弟弟高兴得跳了起来。 动词性定语 动词性状语 动词性补语,语义结构与语法结构的关系,语义结构与语法结构相对独立又互有联系 猴子吃了香蕉。 语法结构:主语+谓语动词+宾语 语义结构:动词“吃”(施事“猴子”,受事“香蕉”) 香蕉被猴子吃了。 语法结构:主语+状语+谓语动词 语义结构:动词“吃”(施事“猴子”,受事“香蕉”) 同样的语义结构可能对应于不同的语法结构 鸡不吃了

10、 语法结构:主语+谓语 语义结构1:谓语动词“吃”(施事“鸡”) 语义结构2:谓语动词“吃”(受事“鸡”) 同样的语法结构可能对应于不同的语义结构,语义角色与句法成分的关系,1)具体句子中的某个语义角色一定同时担任某个句法成分。 小陈昨天在群光商场给我买了一件毛衣。 2)人类语言中施事与主语重合的句子占绝大多数 我戒烟了。 I have given up smoking. 思考:能不能说施事就是主语,主语就是施事? 一锅饭吃两个人。烟戒了。 3)究竟哪些语义角色可以充当哪些句法成分,不同的语言可能会有所不同 睡沙发 寝 to sleep on the sofa,四、如何理解“使动”? (一)动

11、程和事件的分类,(1)“动程”的基本分类 猴子玩苹果。他跑了。我送了小李一本书。 动作 花很红。眼睛大大的。冰化了。 性质、状态 那头公牛撞翻了斗牛士。惨案震惊了世界。 使动 (2)两种类型的事件 猴子玩苹果。他跑了。 简单事件 那头公牛撞翻了斗牛士。惨案震惊了世界。 复合事件(使动事件),四、如何理解“使动”? (二)使动范畴 / 致使范畴,(1)致使场景的特点: I broke the vase. I made the vase break. I caused the vase to break. 包含两个或以上事件 I persuaded John to leave. I persuad

12、e John. John left. 两个事件存在作用效应关系:致使事件、结果事件 (2)致使范畴 使因事件A和结果事件B构成了致使事件的场景。 A事件和B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导致了致使事件的产生。,四、如何理解“使动”? (三)致使范畴在有些语言中的表现,有些语言表示致使关系有明显的形态结构 土耳其语: ol(死亡)ol-dur(杀死) goster(展现) goster-t(使展现) 日语: 田中公園息子遊。 遊遊 陳森歌歌。歌 歌歌 英语: kill die,附:配价分析法,“配价”这一概念借自化学。原子价、化合价:valence 行动元:句子里位于动词前后的主宾语的名词性成分 动词所关

13、联的行动元的多少决定动词的配价数目 一价动词:一个动词支配一个行动元,不带宾语 二价动词:一个动词支配两个行动元,带一个宾语 三价动词:一个动词支配三个行动元,带两个宾语 配价分析法: 利用动词和不同性质名词之间的配价关系来研究解释某些语法现象,“喝啤酒的学生”和“喝啤酒的方式”在语法上有区别吗?,请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并说明结构关系。 喝啤酒的学生 喝啤酒的方式 请用变换分析法分析 喝啤酒的学生 喝啤酒的方式 那学生喝啤酒。 *那方式喝啤酒。 请用配价分析法解释 喝啤酒的请举手。 *喝啤酒的多种多样。 当动词性词语形成的“的”字结构作名词的定语,如果中心语名词能够成为动词的配价成分,则在一定的

14、语境可省略。 卖菜的农民富裕了。卖菜的富裕了。 张大爷卖的芦笋新鲜。张大爷卖的新鲜。 张大爷卖芦笋的地方给占了。*张大爷卖芦笋的给占了。,“VP的”能不能作主宾语指称事物?,(1)正在游泳的是我的孩子。 (2)已经蔫了的是蔷薇花。 (3)今天参观展览会的是北大学生。 (4)张三今天参观的是工业展览会。 (5)不给她钱的也送了东西给她。 (6)王教授给我的是那幅画。 (7)给了衣服的,我就不再给他钱了。 取决于“VP的”里边是否缺省V的配价成分 “VP的”所指称的一定是动词V的配价成分 (8)你给他钱的是不是叫孙一平?,什么样的“VP的”会有歧义?,推断: 1)有歧义的“VP的”,其中的V一定是

15、()价动词或()价动词,不可能是()价动词。 2)在“VP的”里所缺省的动词配价成分一定不止()个。 我吃的是饺子。吃饺子的只有他一个人。 你们吃不吃羊肉?吃的请举手。 你先等一会儿,我去买点儿吃的。 给了鸡蛋的就不能再领鸡蛋了。 给鸡蛋的不是我,我只给她红枣。 歧义指数公式:Pn-m(n代表V的配价数,m代表在VP里出现的V的配价数) 思考:当P=0,P=1,P2时,意味着什么?,“放了一只鸽子”和“飞了一只鸽子”在语法上有区别吗?,相同点: 1)词类序列 2)层次分析 3)把字句 放了一只鸽子。把只鸽子放了。 飞了一只鸽子。把只鸽子飞了。 不同点: 4)被字句 放了一只鸽子。鸽子被我放了。

16、 二价动词,施事主语省略。 飞了一只鸽子。*鸽子被我飞了。 一价动词,施事主语移位。,形容词都能受“对”这一介词结构修饰吗?,一价形容词。A(NP) 二价形容词。A(NP1,NP2)NP1是主体,NP2是对象 注意:形容词的价也会因意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熟: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如:西瓜已经熟了。 食物加热到可以食用的程度。如:饭熟了。 因常见常用而知道得很清楚。如:这条路我很熟。,形容词都能受“对”这一介词结构修饰吗?,好、严、气愤、恐惧、麻木、生气、友好、热情、友善、冷淡、客气、耐心、不孝、不在乎 (1)情感态度类 内行、在行、精、精通、熟、熟悉、陌生 (2)经验认知类 有用、有害、有利

17、、有数、有效、有益、无用、无害、无数、无效、无益、不利 (3)有用无益类 公平、不公、平等 (4)公平、平等类,介词结构“对”能作什么样的名词的定语?,*对红楼梦的论文 *对农村情况的影片 介词结构不能修饰具体名词 ?对黑社会的仇 ?对家乡的情 介词结构不修饰抽象单音节名词 *大家谈论了一些对家乡的话题。 *她还提出了对住房的问题。 *他向大家介绍了对外交工作的原则。 名词的配价:某个名词一定要求与另外某个名词在语义上构成依存关系。 大海、天空、空气 零价名词 哥哥、叔叔、爷爷;质量、脾气、价格;脚、手、锅盖、抽屉 一价名词 意见、兴趣、态度、害处 二价名词,介词结构“对”能作什么样的名词的定

18、语?,情感态度类,见解论点类,作用意义类,方针政策类,为什么“对校长的意见”有歧义?,对 校长的意见 对校长的 意见 思考:从配价理论的角度如何解释这种歧义现象? 当介词“对”的宾语成分在语义上可以任意地理解为“的”字后面的那个二价名词的任何一个配价成分,为什么可以说“他是王刚的老师”,却不能说“他是王刚的教师”?,教师:泛指担任教学工作的人员。 不反映社会上有依存关系的人际关系, 零价名词 老师:学习者对给自己传授文化、技术的人的尊称 反映社会上有依存关系的人际关系, 一价名词 张三的老师 小王的老师 我的老师 她的老师 *张三的教师 *小王的教师 *我的教师 *她的教师,五、如何理解语气和

19、情态?(一)句法语义范畴/语义范畴,肉包子 你这是用肉包子打狗。 句法研究中的“语义范畴”: 不是指对真实世界里所存在的客观事物进行分类所得的范畴 是指跟句法相关的语义范畴 句子与说话时空的关联,由句子中跟“说话者说话地说话时”相关的某些语义范畴及其表达来实现 人称、时、指示;语气、情态,语义范畴:人称,人称:与说话者挂钩的名词性范畴。 日语示例: 自称 对称 他称 不定称 近称 中称 远称 私、方方方方 人人人人 僕君 俺前彼、彼女,语义范畴:时,时:与“说话时”挂钩的范畴 He works 40 hours a week now. 他现在每周工作40小时。 He worked 40 hou

20、rs a week in the past. 他过去每周工作40小时。 He will work 40 hours a week in the future. 他将来每周工作40小时。 思考1:英语的时范畴和汉语的时范畴有什么区别? 句法范畴 语义范畴 思考2:汉语的时范畴是怎么表达的? 时间词/短语、助词等,语义范畴3:指示,指示:与“说话者位置”挂钩的范畴。 许多语言有专门的指示代词表示 日语示例: 思考:你的方言里指示代词是二分,还是三分?,语义范畴4:语气,语气:表达“句子的言语交际作用”的范畴。 陈述语气:表示说话者要告知受话者信息。 疑问语气:表示说话者向受话者询问信息。 祈使语气

21、:表示说话者要受话者做或不做某事。 语气范畴多用特定的句型和/或虚词来表达 1)这事你知道吗? 2)谁叫他来的? 3)打篮球还是打排球?4)明天他来不来? 走过那条芦苇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 日语示例: 書類早提出。提出 早風呂入。入 車止。止 遠慮。遠慮,语义范畴5:情态,情态:体现“说话者对所言的主观态度”的范畴 主要表达“必要性、可能性、必然性”等方面 小明上学去了。 小明一定上学去了。 小明上学去了吧。 小明可能上学去了。 我认为小明上学去了。 我听说小明上学去了。 我看见小明上学去了。 情态的主要表达手段:情态助词、情态副词、“我认为、我相信、我肯定、我确信”等小句,

22、肯定 很肯定 猜测,不肯定 猜测 主观认为,附:汉语的语义范畴研究一、数量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数量短语表示的就是数量范畴 1、某些句法组合必须要求有数量短语同现,一、数量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一、数量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一、数量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2、某些句法组合如果不含有数量短语,那么只能是粘着的。,一、数量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3、某些句法组合排斥数量短语,A:美国樱桃吃了没有? B:吃了,挺好吃的。 A1:你爱吃还可以再吃。 A2:你爱吃还可以再吃几个。,A:妈,我想吃冰淇淋。 B1:那么晚了,到哪儿去买啊。 明天再吃吧。 B2:那么晚了,到哪儿去买啊。 *明天再吃

23、一些吧。,二、领属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猎人打死了那只狼。 那只狼打死了。 那条狼打折了一条腿。 他撕了那本书。 那本书撕了。 那本书撕了一个封面。 孩子吃羊肉。孩子吃的 吃羊肉的 孩子吃羊肉的 各位家长,我们想了解一下,你们的孩子吃不吃羊肉?孩子吃羊肉的请举手。 他漆了地板。他漆了的 漆了地板的 他漆了地板的 他漆了地板的只是那间书房。,二、领属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王老师嫁给李警官他的女儿。 *我送给她我妹妹的唇膏。 *我卖给张三齐白石的画。,王老师把他女儿嫁给李警官。 我把我妹妹的唇膏送给她。 我把齐白石的画卖给张三。,二、领属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二、领属范畴对汉语句法的

24、制约作用,六、如何区分句子的蕴涵、预设?(一)蕴涵,言语交际实例: 在某商场买了500元的商品就可以抽奖,甲买了500多元的商品,乙买了700多元的商品,甲对乙说:“我都可以抽奖,你更没问题了”。 买了500多元的可以抽奖买了700多元的可以抽奖 设在a、b两个句子,如果: (1)句子a为真,句子b就一定为真; (2)句子b为假,句子a就一定为假; (3)句子a为假,句子b既可为真也可为假; 那么,a句义蕴含b句义。,六、如何区分句子的蕴涵、预设?(一)蕴涵,他家买了一台洗衣机。他家买了一台电器。 钢笔尖儿坏了。钢笔坏了。 规律1:含有个别或部分概念的a句蕴含含有一般或整体概念的b句。 他发表

25、了一篇有关恐龙的论文。 他发表了一篇有关古生物的论文。 他发表了一篇生物学的论文。 他发表了一篇自然科学的论文。 他发表了一篇科学论文。 规律2:同一个句子可以有几个蕴含。,六、如何区分句子的蕴涵、预设?(二)预设,言语交际实例红楼梦(第九十六回): 黛玉笑了一笑,又问:“你姐姐为什么打你?你说错什么话了?”那丫头道:“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宝二爷娶姑娘的事情!”黛玉听了这句话,如同一个疾雷,心头乱跳 姐姐因为我们宝二爷娶姑娘的事情打我。 姐姐没有因为我们宝二爷娶姑娘的事情打我。 存在着宝二爷娶姑娘的事情 设有a、b两个句子,如果: (1)句子a为真,句子b一定为真; (2)句子b为假,句子a

26、一定为假; (3)句子a为假,句子b也仍然为真; 那么,b句义是a句义的预设。,你现在还打老婆吗?,六、如何区分句子的蕴涵、预设?(二)预设,他家的彩电坏了。 李老师住二楼。 小张认为这首诗不错。 收废品的又来了。 他把船拴在河边的老柳树上。,他家有彩电。 李老师住楼。 小张读过这首诗。 收废品的来过。 河边有棵老柳树。,他哥哥买了一台洗衣机。他哥哥买了一台电器。 他哥哥买了一台洗衣机。他有哥哥。 比较:蕴含是句子的断言部分表达的意义,是句子的基本信息; 预设是句子的非断言部分表达的意义,是句子的附带信息。 否定检验法 (末见旦科)(夫人云)小姐近前,拜了哥哥者!(末背云)呀,声息不好了也!(

27、旦云)俺娘变了卦也!(红云)这相思又索苦也。,六、如何区分句子的蕴涵、预设?(三)预设触发语,预设往往是由话语中某些特定的词语触发出来的,1)他后悔年轻的时候没有多学点东西。 2)我忘记了告诉你一件事。 3)我讨厌他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4)他停止打他孩子了。,他年轻的时候没有多学点东 西。 我本打算告诉你一件事。 他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他过去一向打他孩子。,5)他这位贤惠能干的夫人在工作上给了他很多支持。 6)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只有21岁。,他的夫人贤惠能干。 我已经大学毕业。,动词,修饰语和限定语,六、如何区分句子的蕴涵、预设?(三)预设触发语,7)王主任又出差了。 8)梅芳长得更漂亮了。 9

28、)这件事要么是丁晓干的,要么是李明干的。 10)要不是眼下有急事,他真想坐下来休息一下。,王主任曾经出过差。 梅芳以前就长得漂亮。 这件事是丁晓和李明两人中的一人 干的。 他眼下有急事。,副词/关系词语,11)It was John who locked the door . 12)If I hadnd been tired, I would have gone to the dance last night. 13)Who is going to speak to us tomorrom?,有人锁了门。 昨晚我累了。 明天有人来跟我们讲话。,特殊句式,考研真题举例,指出下列句子的预设(北师大

29、06) (1)请把窗子关上。(2)小明怎么又生病了。 (3)小王的弟弟也考上大学了。 (4)我还想吃蛋糕。 (5)如果你犯错误,我就会惩罚你。 分析下列句子的预设和预设触发语(华中师大05) (1)他的汽车没油了。(2)老王什么时候来。 (3)她妈妈比她更矮。 分析下列句子的预设和预设触发语(华中师大06) (1)小王的姐姐比她还要漂亮。 (2)老王上大学的时候离了婚。 分析下列句子的预设和预设触发语(华中师大06) (1)小王的车比小李的更贵。 (2)老赵离了婚以后戒了烟。,第四节 语用一、语境有哪些类型?物理语境主要有哪些要素?,考察下列各个句子,分析它们的结构特点,并讨论各组成对句子在语

30、义上的异同。为什么?(07北师大) (1)差点儿考上了。差点儿没考上。 (2)差点儿摔倒了。差点儿没摔倒。 (3)差点儿中奖了。差点儿没中奖。 (4)差点儿淹死了。差点儿没淹死。 老规矩:和往常一样。 孔乙已对酒店的伙计说:“老规矩!” 贪官告诉妻子如果处理别人贿赂的钱物:“老规矩。” 地下工作者商量接头暗号:“老规矩!” 我是米线,他是炒粉。,物理语境/言谈现场,指话语的说话者/受话者、说话当时的时空及这一时空中的所有存在。 疲劳的父亲回到家躺在沙发上对孩子说:“火!” 在森林里行走,有人突然说:“火!” 最近生意怎么样?火! 孔明和周瑜同时在手中写:“火!” 我上课去了。,做女人挺好!,话

31、语语境,指一个连贯的言语事件中前面或后面的话语(如交谈双方前面说过的话,小说中的上下文)。 小李在船上看到了他的朋友。 “这么着吧, 我送给你一根马鞭子, 你把鞭子插在水缸里。要水了, 就把马鞭往上提提,缸里就有水了。要多少, 提多高。要记住, 不能把鞭子提出缸口! 记住, 记住, 千万记住!” 说完了话, 这人就不见了。这是个神仙! 从此往后, 小媳妇就不用走老远的路去担水了。要用水, 把马鞭子提一提, 就有了。这可真是美极啦! 一天, 小媳妇住娘家去了。她婆婆做饭, 要用水。她也照着样儿把马鞭子往上提。不想提过了劲, 把个马鞭子一下提出缸口了。这可了不得了, 水缸里的水哗哗地往外涌, 发大

32、水了。不大会儿工夫, 村子淹了!小媳妇在娘家, 早上起来, 正梳着头, 刚把头发打开, 还没有挽上纂儿, 听到有人报信, 说她婆家村淹了, 小媳妇一听: 坏了! 准是婆婆把马鞭子拔出缸外了!,背景知识语境,说话者和受话者的背景知识,包括语言知识之外的生活常识和社会文化知识。 A:你可以直接找局长给你重新安排工作。 B:我找过局长,他答应下个月就给我安排。 A:请问保卫处在哪里? B:对不起,我也是新来的。 A:您的夫人真漂亮! B:哪里哪里! A:全身上下,哪里都漂亮!,二、如何理解“话题”?(一)话题与说明,已知信息:受话人已经知道的或假定受话人已经知道的信息 新信息:接受到话语后才知道的信

33、息 1)她丑,()老,()厉害。 2)上面有个干部模样的人,()托着一个袖珍半导体收音机,()正响着。 信息的基点: 说话者向受话者说话,一定是要向他传达一定的已知信息,这个信息一定是关于某个实体(包括特定时间、空间)的信息。 话题:一个句子中句义信息所关涉的那个实体 说明:针对话题展开的句子的其他部分,二、如何理解“话题”?(二)话题的有定性,有定:说话者所认为的听说双方都可以确定所指的实体。 A:姚明最近结婚了。 B1:真的啊? B2:姚明是谁? 思考:哪些语境条件下的客体能被受话人识别? 1)上文已经出现的客体下文再次出现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在讲故事 2)语境

34、中存在的客体 给我拿毛巾来。 3)文体背景中的客体 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 4)与上述客体有连带关系的客体。 总理消瘦了很多,胡子很久没有刮,长得很长很长,脸显得很憔悴,二、如何理解“话题”?(三)话题的句法表现,1、用专门的虚词来标记 日语: 父二階。 飯? 彼一度会。 私課外活動 ? 明日雨降。 関、私何知。,主语 宾语 连用修饰语 连体修饰语 副词性文节或词组,二、如何理解“话题”?(三)话题的句法表现,、句子中特定的位置来标记 汉语:如果使用正常语调和一般句式,则从句首开始往后看的第一个担任语义角色

35、的成分是话题。 这种人我可不喜欢。 那场火幸亏消防队员去得早。 话题是句子所传达的信息所关涉的实体,选择不同的句子成分做话题,则传递的信息也不同。 明天嘛,我有四节课。 我明天有四节课。,四、“话题”和“施事”有什么不同和关联?,张三中午饭吃了一盘饺子。 中午饭,张三吃了一盘饺子。 话题: 1)属于篇章语用分析层面 2)体现说话者选择哪个句法成分作为向受放夺得传递信息的基点 3)话题与整篇话语的组织有关 施事: 1)属于句子的语义结构分析层面 2)体现句法成分与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动程关系的对应关系 话题与施事的联系: 两者都落到句子同一成分上的情况比较多,但也有很多情况两者不一致。,四、“话题”

36、和“主语”有什么不同和关联?,李日本語上手。 那棵树,人们只见树干,不见叶子。请客他最喜欢做宫爆鸡丁。 红色圆珠笔他用来改作业。 昨晚十二点我还在备课。 体育公园我知道那地方。 那场火幸亏消防队员去得早。 话题: 1)属于篇章语用分析层面 2)话题可以由担任外围语义角色的成分(时间、方所、工具等)承当 3)话题可以与动词完全没有关系 主语: 1)属于语法分析层面,是单纯的句法结构成分 2)不少语言中由专门的格助词或名词的变化标志出来 3)主语与谓语动词有直接的密切关系,由担任施事、受事等中心语义角色承当 话题与主语的联系: 两者常常落在同一个句子成分上,但相反的情况也不少。,五、焦点和预设有什么不同?,焦点:说话者所传递信息的重点;说话者认为受话者不知道因此而希望受话者特别关注的部分 桌子上有水。 桌子上有一杯水。 *桌子上有这杯水。 我把书还了。 我把那本书还了。 *我把一本书还了。 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