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对于教育的意义_第1页
国学经典对于教育的意义_第2页
国学经典对于教育的意义_第3页
国学经典对于教育的意义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学经典切实的教育意义国学经典是代代相传的民族文化精髓,经典中承载的 “仁义忠恕孝悌礼信”的道德伦理观,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青少年世界观的形成至今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通过学习,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青少年的心灵,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学经典让传统文化走进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走进他们的家庭,规范着他们日常行为,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指南针” 因此,在物欲横飞的今天,如何加强青少年的品德修养成为当务之急。那么国学经典的教育意义有哪几方面呢?(一)可以提高道孩子的德修养,让品德观念深入人心易经中说:“厚德载物”,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有有很高的品德,才能享受得了那些钱、名和

2、利等”。反言之,就是没有很高品德人,即使得到了大量的钱、名和利,也享受不了多长时间。如今“厚德载物”早已成为清华大写的校训。国不经典崇尚“先做人、后学艺”的教育理念,因此,古人的启蒙读书如三字经和弟子规均是告诉孩子们如何做人。弟子规的开篇就引用了论语学而中的一句话,即: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弟子规的全文就是围绕这句话分八个章节阐述的。国学经典中体现也道德修养高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学习,一个人只有有了良好品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古人读书时为了做官,“学而优则仕”)。所以,古时有“孟母三迁”。三字经开篇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3、;苟不教,性乃迁”。这里例举几句经典句子,我们不妨管中窥豹,看看古人是如何阐述道德修养的重要性的:.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礼记?大学【译文】道德是根本,财富只是枝节。.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太孤单,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作伴。”.树德务滋,除恶务本。 尚书?泰誓下【译文】树立有道德的榜样,要使德得以发展;除去罪恶的人和事,要从根本上做起。.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述而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的培养目标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处理人际关系依靠仁,还要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 仁者无敌(仁慈的人是

4、没有对立面的) 孟子(二)让孩子乐于孝悌, 学会感恩“孝”,是指对父母的关爱;悌,指兄弟姐妹之间的友爱,也包括了和朋友之间的友爱。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孝悌不是教条,是培养人性光辉的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中国传统的讲法叫“教育,孝之文也”。以孝为根本,通过孝的教育,培养孩子对血缘的尊重,培养孩子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百善孝为先,可见,孝在古人的道德培养中居于首要地位,为此,古代出现了两本著名的有关道德的小册子,即孝经和二十四孝。当前,我国已经进入老年社会。什么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应对之策呢?就是一方面要在全社

5、会大力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大力提倡敬老孝老的精神,把这两者恰当地结合起来,才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适应老年社会要求的新路子。为此,突出强调子女对父母及长辈的孝道,就显得格外重要。子女、晚辈不仅要承担赡养老人的法定义务,更要在精神上尊敬、体贴、关爱老人,多和他们进行感情上的交流,让他们在身心两个方面都得到幸福和快乐。试想,“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增广贤文;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韩诗外传这样的句子,这样的道理,如果早早地在孩子们的心中扎根,会收到什么样的效果?我想,这个应该是不言而喻的。(三)让孩子们学会“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如今的孩子娇生惯养,在祖辈父辈的精心呵护下,

6、从不晓得关心他人,自然而然的生成了自私自利的缺点。责已之心责人,恕已之心恕人。增广贤文。如果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将心比心,则整个社会再没有人际之间的明争暗斗、家庭矛盾、贫富悬殊;如果人与人之间可以做到设身处地、将心比心,那么国与国之间战争恐吓也将减少甚至消失,因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归根结底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此,社会就是个和谐、大一同的社会。因此学会互相理解宽容在当今世界对我们太重要了。国学经典中传承理解宽恕的思想句句珠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自己所厌恶的,不要施之于别人。孔子的学生仲弓问怎样实行仁德,孔子回答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7、。孔子的学生子贡也说:“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施诸己而不愿,亦无施于人”。如果人人都自觉地按照“施诸己而不愿,亦无施于人”的原则处理人与人的关系,那就不会有怨恨和不愉快的事情发生,社会就会出现和谐的局面。(四)让孩子学生明是非,学会反省,知错能改如今的孩子,学习被动,对于师长的关心与教育往往不屑一顾,甚至反向为之。这就是因为孩子没学会辨是非,辨不清什么是“荣”,什么是“耻”;自身的行为如何,没学会反省。国学经典当中教育人们辩是非、反省等方面的文章句子很多。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尽心上,意思是说一个人不能没有羞耻之心。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是最无耻的

8、。这也就是说做人必须明是非。“知耻”,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是要在心中建立起一个标准,一条底线,也就是有羞耻心。它是一个人言行的底线,有羞耻心,他就会自律,自觉不做不道德的和会招致耻辱的事;在他做了错事的时候就会于心不安,努力去改正。有耻才能有所不为,才能自觉走上正道,相反,人若无耻,就会肆无忌惮,无所不为,不可救药。所以知耻历来为中华文化所重视,早在春秋时期,管子就说过:“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孟子则说:“无羞恶之心,非人也。”知道了什么是“是”,什么是“非”,接下来自然而然会知道“反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9、先验身过,次验心过,悔其前非,断其后续,亦期至于无一念之不纯,无一息之稍懈而后已。(李顒二曲集卷一)意思是首先检查自己犯了什么过错,再从思想上检查自己错的原因。后悔以前的错误,截断再犯错误的根源。力求达到没有一个念头不纯,没有一点时间稍微松懈的程度才算罢休。国学经典是代代相传的民族文化精髓,让我们怀着虔诚与敬仰,领着孩子们踏上读经之路,让经典伴随着他们成长,让孩子在醇厚的文化熏陶下,传承优秀的民族气质。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他在很多重要演讲中坦言:”我提倡孩子们读经典,是为了未来中国多出一些

10、大思想家、大科学家、伟大的政治家。确实,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在文化经典的教育下,中华大地涌现出不可胜数的政治家、思想家(秦皇汉武、毛泽东)科学家及文学家(郭沫若、鲁迅、老舍)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年来,我们国家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为之欢呼,为之兴奋;但在欣喜之余,我们教育者更应该感受到肩头责任的重大祖国的持续性发展需要人才,我们应该立刻行动起来,让儿童与经典同行,才能培养出真正有文化、有思想的人,在经典的熏陶下,才能为祖国培养出未来的英才。我校从2006年建校伊始,就开始将国学教学纳入正轨教育教学中去,我也开始从事国学教学工作,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我对国学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索。首先,我

11、加强了专业理论学习,认真阅读研究了国学书籍论语、中庸、大学、诗经等,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一、注重品德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孩子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由于独生子女特殊的生活环境,我们不得不承认,独生子女在生活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诸如好胜、自私、独立性小、依赖性大、宽容度小。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学生们经常轻松吟诵国学经典,对学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如仅在弟子规“首孝悌,次谨信”这六字中就蕴含着很深的道理,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体会到如何对待父母,还学习到如何为人处事;现在的孩子由于家长过渡地照顾和宠爱,也使他们

12、缺乏独立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 昏则定”的学习中,通过故事使学生了解到汉代的黄香如何孝敬父亲,为学生树立了榜样。让学生通过学习国学,逐步懂得爱父母、爱长辈、爱老师、爱家乡、爱祖国、爱学习等,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有的同学讲礼貌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了、有的同学主动捡拾垃圾保护环境了、学习积极主动了我看到都会及时的给予表扬。通过学习强化我引导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逐步树立了他们的责任意识,使学生从小形成了良好的品德习惯。二、注重发展学生能力。我努力从教育内容中挖掘出多种教育功能。如:分组对句比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游戏“小小播音员”培养了学生自信、大胆展示自己的能力;

13、“鳄鱼吃人”游戏培养学生自救意识和互助意识;在笠翁对韵、弟子规的学习中还会经常遇到多音字,如:“见人恶、即内省”中就有两个多音字“恶”、“省”,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多音字,并单独写出来学习,强化多音字在文中的读音和意义,对学生学习理解教学内容扫除了一些障碍,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书写能力,并培养了学生寻找多音字的浓厚的兴趣;同时还和语文教学进行了有机的融合,丰富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三、注重发展学生记忆力、思维力。如一年级学生学习的弟子规字句简单,内容通俗易懂,阅读起来琅琅上口,于是,我在实际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力图使国学课堂兴趣盎然。在背诵方式上,我作了很多尝

14、试,如:同桌互相背,个别学生上台展示,争做小小播音员(录制下来再让大家欣赏),放学路队边走边背,回家后给家长背诵等。通过以上种种方法,培养了学生对国学的兴趣,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使学生对学习国学更加有信心,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促进了学生记忆力的发展。弟子规、笠翁对韵还可促进思维力的发展,如在讲“凡出言、信为先”时,教师会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你遇到过或听到过这样的事吗?讲一讲”;又如“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砺”时,教师会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想一想,你在哪方面不如你的同伴,你该如何做?”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力。针对国学课堂浩大的背诵任务,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我也做了诸多尝试,如将

15、“艾宾浩斯”的遗忘率曲线,用生动形象的方法,给学生讲道理,使学生知道了“用则进、不用则退”的规律,激发了学生培养记忆力的积极性;并采取以下具体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一种是“猜句”比赛,即学生在朗诵过程中,老师将其中的几句藏起来,接下来,要求学生闭上眼睛,猜出其中的几句,以激发学生对背诵的兴趣;另一种比赛是定时不定量,给学生三分钟背诵,能背多少背多少,在我的鼓励下,课堂上,许多同学都有很大进步,主动要求背诵。此外,当所学字句有些难时,老师会进行定量不定时的竞赛(分组进行),比赛气氛一出现,连最懒的学生也短时间内变得勤奋起来,注意力不太集中的学生在这段时间内也能做到全神贯注。这样一来,大家都取

16、得了超越自我的成绩,尽管最快的和最慢的学生所用时间相差悬殊,但大家都尝到了战胜自我的欢乐。四、注重激发学生兴趣。重新认真学习新课标后,我更加明确了教育方法的选择要准确把握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良好的物质环境和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中自觉主动的参与活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因此在课堂上注重游戏教学,运用“对句、接龙”游戏,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注意力,“藏宝”和“鳄鱼吃人”等游戏,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反应能力,本学期又创编了“小小指挥家”和“烫手山芋”“复读机”等游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逐步的熟悉所学的内容;又以“藏句”、“小小播音员”等游戏,极大的

17、激发了学生背诵的兴趣,加强了学生的记忆能力。此外她们还注重变换教学形式,时而讲故事、时而游戏、时而讲歇后语,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使学生快乐的学习;通过以上种种方法的尝试,引起了学生对国学的兴趣,教学效果显著。五、运用多种复习形式、创新复习方式。当代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说过:人类原始的教育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背诵。尤其是读中国书,更要高声朗读,读得多了,自然就懂得言语与文字的音韵。随着国学教学的进一步开展,由于内容的不断增加,背诵的难度越来越大,如果只是要孩子死记硬背,他们会失去兴趣。怎样使学生好学、乐学国学,如何有效地加强复习呢?我为此做了以下探索。首先,我校每周各班都有一次20

18、分钟的国学晨读时间,及时有效地复习所学内容,每天清晨,朗朗的国学诵读声响彻整个校园。 其次,我校每天的放学路队都齐声背诵国学内容。同学们迈着有力的步伐,整齐地背诵国学,校园内外都飘扬着诵读国学的稚嫩童声,充分地展示出我校学生的风采。背诵国学放学已经成为我校的一道独特的亮丽风景线。第三,在校外实践课的途中,我们的学生也会背诵国学,他们的背诵吸引着来来往往的行人驻足,引来无数赞许的目光总之,我们抓住点滴时间,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不仅使学生及时有效的复习国学的学习内容,还无形中为学生良好行为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第四,古代诗词琅琅上口,易于传唱,现代人也愿意用古诗词填词作曲。这给我以启发,能

19、不能让学生在唱游中学习、复习呢?于是,我积极地找到了唱游版三字经、千字文,这些都是著名曲作家能为古文谱的曲,有东北民歌的风味。但我并没有将唱游急于用到教学中,因为我发现唱游版节奏简单、欢快,学生在没有任何基础时使用,会增加学习的难度,还容易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认为很适合复习时使用,那样可以使学生有一种新鲜的感觉。起初,我从二年级尝试使用。课前,当我打开录音时,学生们可能还有些在做小动作、小声说话。随着音乐渐渐响起,教室安静了下来,紧接着学生们已经跟着音乐开始唱了,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唱着,完全没有了原来复习背诵时不乐意的表情,而是专注地看着书,耳朵听着,嘴里跟唱着,其乐融融,将所学的内容都唱完了,学生还意犹未尽我终于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