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药清洁验证方案_第1页
原料药清洁验证方案_第2页
原料药清洁验证方案_第3页
原料药清洁验证方案_第4页
原料药清洁验证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的:1 生产过程中,由于存在产品的残留,容易对下次生产的产品造成污染,影响产品质量。这种污染主要来自于对设备清洁不彻底,极易造成微量污染。因此需要在连续生产一段时间后及换品种时,制定切实可行的设备清洁操作程序并按该程序进行清洁,设备上的残留物(可见的与不可见的,包括前一批次或前一品种的残留物及清洗过程中的残留溶剂)达到了规定的清洁限度要求,不会对将生产的产品造成交叉污染,以保证产品的质量。2 为再验证提供数据资料。范 围:需验证的设备及容器具:设备编号设备名称责 任:工程设备部负责验证过程中设备的正常运行,对设备和设备系统的取样和操作提供帮助。人力资源部负责对验证相关人员组织培训。生技部负

2、责指派生产人员按对应设备相应的设备清洁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清洁,确保清洁操作满足规范要求,为验证操作及取样提供帮助。质量部负责组织起草验证方案并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实施验证。内 容:1、 验证实施小组成员部 门姓 名备 注2、 验证计划2.1生产过程中,待生产完后,设备中残留的物料为,残留的物料有可能对下批产品产生影响。因此,在生产完以后按清洁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大清洁,清洁后组织实施验证,以确保清洁规程能确实有效的对釜内残留的物料进行清除。2.2验证时间:与生产时同步进行,记录连续三次大清洁检测结果3、 验证内容:3.1验证所需文件文件名称文件编号存放地点3.2 验证方法3.2.1需验证的关键部

3、位反应釜: 反应釜是车间关键的生产设备,该设备主要由搅拌器、反应锅体及减速机三部分组成。目前本厂需用的精制过程的脱色、中和和降温结晶,难于清洗的部位见图示:图一 反应釜清洗关键点示意图板框压滤机:中部滤板取样处后部滤板取样处出料口 进料口 板框压滤机擦拭法取样点示意图图二 板框压滤机清洗关键点示意图盖子内壁内胆底部转轴中心壁面三足离心机:内胆四壁 三足离心机清洗关键点示意图双锥回转真空干燥机:进料口处内壁干燥机内壁出料口内壁 双锥回转真空干燥机清洗关键点示意图 振动筛:出料口进料口筛网边缘筛网中心 振动筛清洗关键点示意图 筛网周转桶:周转桶内壁周转桶底面周转桶擦拭法清洗关键点示意图3.2.2

4、可接受标准3.2.2.1 化学残留可接受限度:1/1000生产的组小批量为500kg,最大允许残留量为:1/1000 500kg 500g擦拭法取样残留限度:根据计算结果,最大允许残留量为500g,各个产品的内表面积一定,按产品平均分配到各个设备表面,其残留限量为:擦拭测试:擦拭面积以1010的区域计设备编号设备名称内表面积(m2)总计98m2按工艺要求,的最小批产量为500,其可接受残留限度1/1000为500g,生产中物料接触设备的总面积为98m2,按500g残留产品平均分配到各个设备表面,其残留限量为:a.擦拭测试:擦拭面积以1010的区域计 500g1000残留限量A100210(保险

5、系数)70(取样回收率) 98m2100003.57/1002残留限度定为:3.57/1002/25ml=0.14mg/ml对棉签溶出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57nm波长处检测吸光度(磺胺甲恶唑在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在257nm处有最大吸收),按吸光度计算出残留浓度。b.清洗液测试:清洁结束后,向脱色釜中加入500L的溶液,搅拌0.5小时,压滤至中和釜、结晶釜通过离心机,转至干燥机、振动筛、周转桶,在各设备、器具的出口处收集洗淋溶液,检测限度,其残留限量为:500g1000浓度限量B-10(保险系数)0.10/ml 500L1000对于清洗液取样,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57nm波长处检

6、测吸光度,按吸光度计算残留浓度。3.2.2.2 微生物残留可接受标准:清洗的微生物验证和清洗的化学验证同步进行,菌落数50个/棉签3.2.2.3 按相应设备清洁操作规程进行清洁后,对设备表面残留物擦拭取样,然后样品进行残留物(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或微生物限度检查,将所得结果与可接受限度比较,若不高于可接受限度,则可证实清洁程序的有效性。3.3 清洗剂的选择 清洁规程中规定使用的清洁溶剂为纯化水,但从取样回收率考虑,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取样回收率达不到要求,而易溶于碱性溶液中,且精制过程中使用了碱性溶液,故清洁验证中清洁后取样用溶剂选为3%的氢氧化钠溶液。精制过程中所用的材质为不锈钢。因此,擦拭

7、法回收率验证使用的模具为10 cm10cm的不锈钢片。3.4 清洁程序3.4.1按相应设备清洁操作规程进行清洁后。3.4.2 干燥 清洗结束后,反应釜通蒸汽烘干,其它设备用洁净抹布干抹布擦拭,自然晾干。3.4.3 检查 清洗结束后有QA负责检查,内容包括:3.4.3.1 清洗是否严格按照规定的清洁规程进行清洁,并检查其清洁记录。3.4.3.2 设备清洗后是否有“已清洁”的状态标志。3.4.3.3 目测检查设备内外表面干燥洁净,尤其应检查难清洗的部位。设备编号设备名称目视标准设备清洁、无可见残留设备清洁、无可见残留设备清洁、无可见残留设备清洁、无可见残留设备清洁、无可见残留设备清洁、无可见残留设

8、备清洁、无可见残留设备清洁、无可见残留设备清洁、无可见残留设备清洁、无可见残留3.4.3.4 检查完成后,在清洗检查记录上签名认可。3.5 取样及检测方法3.5.1 取样方法3.5.1.1 淋洗法取样:根据设备本身的特点及取样方法的特性,对反应釜等不易于采用擦拭法的设备采用淋洗法取样,待设备清洁结束后,取500L的溶液淋洗设备内部,重点淋洗上述关键的验证部位。于设备下端,接淋洗水样,置于样品瓶中。及时贴上标签,标明取样人和取样日期。取样结束,用纯化水将设备内部冲洗干净。药签擦拭法:取样面积:10cm10cm(用不锈钢片制作一个内径为10cm10cm的取样模具)。将模具贴于设备(板框压滤器、三足

9、离心机、双锥回转真空干燥机、振动筛、周转桶)中上述图示的清洁关键点的内表面,生产结束清洁完成后,在其内壁上用蘸有溶液的棉签平稳而缓慢的擦拭,在向前移动的同时,将其从一边移动到另一边。翻转药签,让药签的另一面也进行擦拭,与前次擦拭移动方向垂直,擦拭过程应覆盖整个表面(擦拭示意图见下图)。4个棉签共擦拭100cm2。擦拭完后,用溶液将4个棉签上的样品溶出25ml溶出液,并及时贴上标签,标明取样日期。 擦拭法取样示意图3.5.1.2 微生物限度取样:参照3.5.1.1中药签擦拭法方法,用已灭菌含有生理盐水的棉签擦拭设备(应先对镊子、棉签进行消毒灭菌),用镊子取棉签在无菌生理盐水中湿润,用四个棉签共擦

10、拭100cm2的面积。3.5.2 检测方法3.5.2.1 目测检查:按照清洁规程进行清洁后,立即进行目测检视,设备内、外表面应无可见残留物。3.5.2.2 化学残留量检测,洗淋法检测:取洗淋水置于比色皿中,做为供试品溶液,在257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线性方程计算供试品溶液浓度,供试品溶液的浓度不得大于限度。用擦拭法检测:取药签溶出液置比色皿中,作为供试品溶液,在257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线性方程计算供试品溶液浓度,供试品溶液的浓度不得大于限度。3.5.2.2.3 微生物限度检测 将取样后的4个棉签放于无菌生理盐水20ml中,用超声波洗涤2分钟,取洗涤水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用琼脂培养基

11、倒入培养皿中。取棉签洗涤水0.1ml均匀的涂布在培养基上,各接种10个培养基,3035培养3天,观察菌落数。将每个菌落数总数相加,每个棉签菌落数=菌落数总和总体积/4。3.6 擦拭法取样回收率3.6.1 擦拭回收率精密称取0.02g,置100ml容量瓶中,用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分为两份,一份做为对照品溶液一份做为试验用溶液;从试验用溶液中量取25ml对照溶液将其均匀喷洒于1002(10cm10cm)的清洁干燥的不锈钢平板上,用吹风机慢慢吹干后,用棉球蘸溶液按3.5.1.1擦拭取样方法取样后继续定容至25ml,在257nm的波长处测定的吸光度,并按下式计算回收率,连续做六次。回收率均应不低于7

12、0%。RSD%5%。As 回收率 100% Ar 式中:As供试溶液中吸光度;Ar对照溶液中吸光度;试验次数AsAr回收率平均回收率RSD%判定标准结论01回收率700203040506结论:3.7样品检测方法验证(紫外分光光度法)根据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中的检测方法项下,的碱性溶液在257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故选取257nm波长作为检测波长。3.7.1 专属性: 空白溶液1测试:取取样用溶液作为空白溶液,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扫描空白溶液,记录图谱。空白溶液2测试:量取25ml取样用溶液,置于烧杯中,取四只取样用棉签,置于烧杯中,超声处理,作为供试品溶液。取供试品溶液,用紫外可见分光

13、光度法检测。 专属性供试品溶液:称取样品0.02g,用溶液溶解并稀释至100ml,该溶液置于1cm比色皿中按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记录色谱图。标准:确定的碱性水溶液在257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且在257nm波长处,空白溶剂和其它可能的物料,对该检测方法无吸收干扰。3.7.2 检测限:标准溶液:按确定的标准最大限度为0.14mg/ml,故称取样品0.014g,用溶液溶解并稀释至100ml。作为标准溶液。检测限测定:逐步稀释标准溶液,并测定吸光度,测定的吸光度达到0.01时的样品浓度即为检测限。3.7.3 精密度:取3.7.2中的标准溶液,置于1cm比色皿中,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测定6次,

14、RSD应小于等于5%3.7.4 线性按确认的样品残留浓度为0.14mg/ml,首先精密称量0.14g放在100ml容量瓶中,用溶液溶解稀释至刻度,作为1000对照溶液。用1000%对照溶液再配制120%、100%、80%、60%、40%和20%的各对照溶液,包括范围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以及标准点。从对照品混合溶液各盛入1cm吸收池中,在257nm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对浓度(mg/ml)回归,得到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计算得相关系数0.99。溶液一:精密吸取12ml于一100ml容量瓶中,用溶液溶解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混匀,即得(溶液0.17mg/ml)。溶液二:精密吸取10ml于一100ml容量瓶中,

15、用溶液溶解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混匀,即得(溶液0.14 mg/ml)。溶液三:精密吸取8ml于一10ml容量瓶中,用溶液溶解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混匀,即得(溶液0.11mg/ml)。溶液四:精密吸取6ml于一100ml容量瓶中,用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混匀,即得(溶液0.084mg/ml)。溶液五:精密吸取4ml于一100ml容量瓶中,用溶液溶解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混匀,即得(溶液0.056mg/ml)。溶液六:精密吸取2ml于一100ml容量瓶中,用溶液溶解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混匀,即得(溶液0.028mg/ml)。数据见下表溶液线性序号YXbar吸收度平均值浓度mg/ml载距(Ref,b2%)斜率相关系数(应0.99)溶液一溶液二溶液三溶液四溶液五溶液六结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