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射频期末试题_第1页
武大射频期末试题_第2页
武大射频期末试题_第3页
武大射频期末试题_第4页
武大射频期末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期末试题学号:76姓名:刘弋锋班级:1102班专业:电路与系统1.设计一个系统特性阻抗为50欧姆、中心工作频率为2.076GHz的3dB等功分耦合器,要求用集总参数及分布参数(微带基板参数:介电常数为4.2,介质材料厚度为1.45mm,导带厚度为0.035mm)两种形式实现。对于分布参数形式,通过编程计算及ads仿真分别3出各端口频率响应特性;对于集总参数形式,通过ads仿真给出各端口频率响应特性。 解:(1)分布参数实现由于是设计3dB的等功分耦合器,所以用分支线定向耦合器实现。 用ADS仿真图1.1 ADS计算特性阻抗为50时的微带线尺寸图1.2 ADS计算特性阻抗为50/时的微带线尺寸用

2、ADS计算微带线尺寸,如图1.1、图1.2所示。可知,耦合微带线的尺寸为:特性阻抗为50时,W=2.mm,L=20.mm;特性阻抗为50/时,W=4.mm,L=19.mm。搭建仿真电路,如图1.3所示:图1.3 ADS搭建仿真电路进行仿真,得到插入损耗,耦合度,隔离度,驻波比VSWR的频率特性曲线,如图1.4所示。图1.4 ADS仿真结果 用MATLAB编程计算给出MATLAB代码:Z0e1=69.;Z0o1=36.;f0=2.076 ;Z0=50;f=1:0.01:4;S311=j.*(Z0e1-Z0o1).*tan(pi./2.*(f./f0)./(2*50+j*(Z0e1+Z0o1).*

3、tan(pi/2.*(f./f0) ;plot(f,20*log10(abs(S311);xlabel(Frequency(GHz);ylabel(S31(dB);grid;S211=2.*Z0./(Z0e1+Z0o1)./( 2.*Z0./(Z0e1+Z0o1).*cos(pi./2.*(f./f0)+j*sin(pi./2.*(f./f0);figure(2);plot(f,20*log10(abs(S211);xlabel(Frequency(GHz);ylabel(S21(dB);grid;figure(3)To=(Z0-Z0o1)/(Z0+Z0o1);Te=(Z0-Z0e1)/(Z0

4、+Z0e1);Zine=Z0e1.*(sqrt(Z0o1)+j.*sqrt(Z0e1).*tan(pi/2.*(f./f0)./(sqrt(Z0e1)+j.*sqrt(Z0o1).*tan(pi/2.*(f./f0);Zino=Z0o1.*(sqrt(Z0e1)+j.*sqrt(Z0o1).*tan(pi/2.*(f./f0)./(sqrt(Z0o1)+j.*sqrt(Z0e1).*tan(pi/2.*(f./f0);V2o=Zino./(50+Zino)./(exp(-j.*pi./2.*(f./f0)+To.*exp(j.*pi./2.*(f./f0).*(1+To);V2e=Zine./

5、(50+Zine)./(exp(-j.*pi./2.*(f./f0)+Te.*exp(j.*pi./2.*(f./f0).*(1+Te);S14=V2e-V2o;plot(f,20*log10(abs(S14);xlabel(Frequency(GHz);ylabel(S41(dB);grid;图1.5、图1.6、图1.7分别是MATLAB仿真得到的的频率响应曲线。图1.5 MATLAB仿真频率响应曲线图1.6 MATLAB仿真频率响应曲线图1.7 MATLAB仿真频率响应曲线(2)集总参数实现设计时,需要对分布参数电路进行等效:图1.8 分布参数与集总参数的转化如图1.8所示,集总参数可等效

6、为分布参数的一个型或T型网络。以型网络为例,替代后的电容、电感的值可以由下面的式子计算:可见,集总参数设计主要取决于工作频率,也就是说上述的等效只在该中心频率两侧的较窄带宽内有效,但对于大部分的应用带宽足够了。且型网络通常会表现出低通特性。分布参数的生成图等效为集总参数的原理图如图1.9所示。图1.9 集总参数的生成图图1.10 集总参数功分器仿真原理图对于,可计算得到,。根据生成原理图,在ADS中进行仿真,如图1.10所示。得到如图1.11所示仿真结果:图1.11 集总参数功分器仿真结果由图1.11可见,图中S11,S12,S22,S23都有一些偏移,可以通过优化的方式解决使各项指标以中心频

7、率为2.076GHz的窄带内达到很好的仿真要求。插入损耗很小,隔离度很高,驻波比亦能满足要求,频率无偏差,确实呈现出了低通特性。2已知射频晶体管频率为2.076GHz时的参数为:opt=0.545,Rn=4,Fmin=1.5dB;S11=.3300,S12=0.2-600,S21=2.5-800,S22=0.2-150。先采用输入匹配输出不匹配方案设计噪声系数为1.6dB、增益为8dB的放大器;在此基础上设计输入端驻波比不大于1.4的放大器,要求兼顾噪声系数及输出端驻波比指标。给出噪声系数、增益及输出端驻波比并设计出具体匹配电路。解:先设计输入匹配输出不匹配的电路。由题可知,平面上的功率增益为

8、8dB的等功率增益圆和噪声系数为1.6dB的等噪声系数圆如图2.1所示:图2.1 等功率增益圆和等噪声系数圆取=0.27+j0.09,则。图2.2 输入端口匹配设计图2.3 输出端口匹配设计源匹配网络设计如下:如图2.2所示,在输入端从50源阻抗出发,先串联一个2.6nH的电感,再并联一个23.3nH的电感就可以实现匹配。如图2.3所示,在输出端从50的负载出发,先串联一个4.2nH的电感,再并联一个193.8pF的电容就可实现匹配。由课本第73页的公式(5.62)可以得到,输出端面驻波比为1.65,而输入端是匹配的,输入驻波比为1。图2.4 等驻波比以及等噪声系数圆为了改善输出驻波比,使输入

9、端口失配,但保证输入端面驻波比不大于1.4。由于要兼顾输出端面驻波比也尽量小,故取输入端面驻波比为临界值即1.4,得到相应的等输入驻波比圆如图2.4所示。图2.4圆上任意都保证驻波比满足要求,但不同,输出驻波比,噪声系数及增益会变化。在等驻波比圆上移动时,输出驻波比,噪声系数及增益的变化如图2.5所示。图2.5 兼顾多指标的放大器设计从图2.5可以看到,随在等驻波比圆上转一周,转换增益增益GT为7.88(6+1.88)dB保持不变。在角度取86时,由式(5.63)可得=0.28+j0.24,输出驻波比最小为1.42,也很接近1.4。此时噪声系数也接近最小,为1.51。故选择=0.28+j0.2

10、4是合适的。图2.6 输入端口匹配设计图2.7 输出端口匹配设计根据和可设计具体匹配方案。,。如图2.6所示,在输入端从50源阻抗出发,先串联一个3.8nH的电感,再并联一个334.6pF的电容就可以实现匹配。如图2.7所示,在输出端从50的负载出发,先串联一个4.2nH的电感,再并联一个193.4pF的电容就可实现匹配。3已知5.076GHz时场效应管共源极的S参量为S110.97-320,S120.05490,S214.501560,S220.59-260。设计50负载的一般共栅极振荡器及反射型介质谐振振荡器。介质谐振器的参数为Q0=5000,=7。全部匹配电路采用分布参数器件(微带基板参

11、数:介电常数为4.2,介质材料厚度为1.45mm,导带厚度为0.035mm),并画出两种振荡器|out |随频率变化曲线。解:将S参量转化为Y参量:然后将Y参量转换到共栅极模式:,计算Rollett稳定系数确定晶体管的稳定性:电感取值为5.5nh时,稳定系数最小,k=-0.9997。连接电感后场效应管的S参量为:S11-1.0116+j0.0537,S12-0.2065+j0.0344,S211.9931-j0.303,S221.2061-j0.1742。图3.1为输入输出的稳定性判定圆,其中蓝色线是输入稳定性判定圆,绿色线是输出稳定性判定圆。图3.1 输入输出稳定性判定圆若选取,振荡器将对负

12、载阻抗的变化十分敏感。也就是说在的条件下,负载如果稍微偏离50则会导致振荡器完全停振。实际选择非常靠近的值。若选择,对应于源阻抗为:该源阻抗可用开路短截线实现,其电长度为:为了使成立,必须选择。但由于晶体管S参量与输出功率有关,所选择负载阻抗的实部可以略小于。令,利用一个匹配网络可以将45j0.64变换50。匹配网络如图3.2: 图3.2 匹配电路计算可得传输线及短路短截线的电长度分别为96、45。对于介电常数为4.2,介质材料厚度为1.45mm,导带厚度为0.035mm的微带基板,传输线几何尺寸的计算结果如下:传输线编号电长度(角度)宽度(mm)长度(mm)TL1882.867.95TL27

13、42.866.68TL3452.864.06TL4962.868.67图3.3是设计结果。图中TL2替代了串连电感;为了安装隔直电容,TL3被分为两段,TL3A和TL3B;由于TL5和TL6直接与50负载相连,所以其长度可为任意值。图3.3 设计结果(1)振荡器的设计采用反射型振荡器的电路结构,其电路图如图3.4所示。电容若起隔直作用,设计的任务是确定的大小及输出匹配电路。图3.4 反射型振荡器电路图为了使振荡管的输出反射系数尽量大,必须使尽量靠近。由谐振器等效电路的S参数:其模值已经确定,为了接近,选择的幅角等于的幅角。由已知条件,,于是有,即。这就是DR两端微带线的电长度。图3.5 用DR

14、构成的FET振荡器的输入匹配网络结构图3.5是用DR构成的FET振荡器的输入匹配网络结构。下面求出设计输出匹配电路的参数。为了使成立,必须选择。考虑晶体管S参量与输出功率有关,所选择负载阻抗的实部略小于。令。用ADS进行设计:设置频率为5.076GHz(自动调整为5.08GHz),源阻抗,负载阻抗。用原件进行匹配,匹配结果如图3.6所示。图3.6 ADS设计匹配电路的Smith圆图和频率响应曲线图3.7 ADS设计匹配电路的原件参数图3.7为匹配电路的原件参数,其中E表示电长度,Z表示特性阻抗,F表示频率。(2)随频率变化曲线其散射参量为:把两端的传输线也包括进来,令(一般情况下如此),散射参

15、量为:图3.8是由MATLAB得到的随频率变化的曲线。图3.8 随频率变化的曲线4已知通信系统的工作频率2.076GHz,信道带宽为20MHz,发射及接收天线增益均为15dB,接收机整机噪声系数为6dB,接收机正常工作的信噪比为12dB。若发射机功率管的输出三阶交调截点OIP3(不考虑功放前面电路对总三阶交调截点的影响)为40dBm,功率容量Pout,1dB为31dBm,求370C时系统的最大通信距离。解:如图4.1为放大器交调失真计算示意图:图4.1 放大器交调失真示意图我们知道,最远通信距离主要取决于发射功率和工作频率,因此本题的关键在于找出通信距离与发射功率之间的关系。由题意可知:交调失真:若发射机发射功率为,此时的干扰信号为:从而信号从发射机出来后,有用信号功率信噪比信号经过空间传播衰减后到达接收机,接收机接受到的信号中有用信号功率为,噪声功率为,其中R为传播距离。由公式,可得,接收机的输出信噪比为:其中,已知为12dB,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