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卫生与职业病总论+4.ppt_第1页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总论+4.ppt_第2页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总论+4.ppt_第3页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总论+4.ppt_第4页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总论+4.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职业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P74) 第一节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Occupational toxicant and Occupational poisoning),基本概念 毒物(Poison; Toxicant; Toxic Substance):在一定条件(物理性状、吸收剂量等)下,较小剂量即可引起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的化学物。 毒性(Toxicity):毒物引起机体损害的能力。 危害性(Hazard):指化学物质在生产、使用或消除过程中损害机体健康的可能性。,职业性毒物 (Occupational toxicant) 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对人体产生有害影 响的化学物。 职业中

2、毒 (Occupational poisoning)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组织器官受到工作场 所毒物的毒作用而引起的功能性和器质性 损害,称为职业中毒。! 毒物的毒性分级 一般根据动物实验结果(LC50, LD50)来分。 分剧、高、中、低、微毒。,欧共体对化学物的毒性分级 毒性分级 大鼠经口 大鼠或兔经皮 大鼠经吸入 (LD50mg/kg) (LD50) (LC50mg/L/4h) 剧毒 25 50 0.5 毒 25-200 50-400 0.2-2 有毒 200-2,000 400-2,000 2-20 (140g/70kg:人),我国职业性化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指标 I(极度危害) II(

3、高度危害) III (中毒危害) VI (轻度危害) 急性毒性 呼吸道LC50 20,000 经皮LD50 2500 经口LD50 5000 急性发病 易、后果严重 可、预后良好 偶发 未见、有急性影响 慢性中毒 患病率5% 10,(一)、职业性毒物的来源及存在形式 1、来源:原料、中间产品、辅助材料、成品、副产品或废弃物、夹杂物等。 2、形式:固体或半固体、液体、气体、蒸气或气溶胶(aerosol) 气溶胶:指飘浮在空气中的粉尘(dust)、烟(fume)和雾(mist)。!,(二)、 接触机会 开采搬运加工出料成品使用等 (三)、 接触途径 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

4、四)、 毒物在体内的转化 分布:吸收后的毒物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循环与分布的过程。 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毒物吸收后,受到体内生化过程的作用,其化学结构发生一定改变,这一过程称为生物转化。 排出:以原形(不转化)或代谢产物的方式排除体外。肾脏、呼吸道、消化道或其他途径。 蓄积(物质蓄积、功能蓄积)!,物质蓄积: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接触间隔期内如不能完全排出体外,造成在体内的逐渐积累,称为物质蓄积。 功能蓄积:某些毒物在体内解毒或排泄较快,停止接触后,在体内用目前的技术检测不到该物质或其代谢产物,但长期接触仍可引起慢性中毒,称为功能蓄积。,结合反应的类

5、型 结合类型 底物 结合基团来源 酶定位 葡萄糖醛酸 酚, 醇,羟胺等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 微粒体 硫酸 酚, 醇,芳香胺等 PAPS, 胞液 乙酰化 芳香胺等 乙酰辅酶A 胞液 甲基化 酚, 胺等 S-腺苷甲硫氨酸 胞液,微粒体 甘氨酸 带羟基的毒物 甘氨酸 胞液,线粒体 谷胱甘肽 硝基化合物,羟胺 GSH 胞液,微粒体 PAPS: 3-磷酸腺苷-5-磷酰硫酸,(五)、影响毒物对机体毒性作用大小的因素 1.理化特性(水溶性、脂溶性、挥发性) 2.接触剂量、浓度和时间 3.毒物相互之间的联合作用 4.个体易感性:影响个体易感性的因素有年龄、性别、健康状态、营养、内分泌、免疫状态、遗传因素、

6、生理状态。!,联合作用的类型 1、独立作用(independent joint action):毒物之间对机体产生的影响互不关联,其混合物的毒性是各个作用的相加。 2、相加作用(additive joint action):各毒物在化学结构上属同系物,或结构相近似,或其作用的靶器官相同,其表现为相加作用。 3、增强或协同作用(synergism):两个或两个以上毒物同时存在时,一个毒物加强另一毒物的毒性。 4、拮抗作用(antagonism):两个或两个以上毒物同时存在时,一个毒物可以减弱另一毒物的毒性。,(六)、职业中毒的临床表现 1.种类 急性中毒(occupational acute p

7、oisoning) 短时间内吸收大剂量毒物所引起的中毒。 慢性中毒(occupational chronic poisoning)长期吸收小剂量毒物所引起的中毒。 亚急性中毒(occupational sub-acute poisoning, 3-6 个月)。 迟发性中毒(occupational delayed poisoning),从开始接触至出现最早临床表现之间需一段时间(潜伏期)。 2.临床表现 神经系统:神经衰弱样征状。 呼吸系统:咽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哮喘。 血液系统:贫血、溶血、出血和高铁血红蛋白症等。 消化系统:口腔炎、腹绞痛、中毒性肝炎。 生殖系统:生殖

8、毒性和发育毒性。 泌尿系统:中毒性肾病。 金属烟热(metal fume fever),吸入新生金属氧化物烟后6-12 小时内头晕、疲倦、乏力、胸闷、肌肉痛、危寒、寒颤、发热,体温在37.5 C以上,血白细胞增多,一般24小时痊愈。,3.职业中毒的诊断! 1、职业史 2、毒物接触史 3、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 4、临床表现(症状与体症) 5、辅助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生物材料中毒物的测定、生物材料中代谢产物的测定、器官损伤的指标) 6、集体诊断,三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集体诊断。,毒物毒性作用和检查证据 毒物 受累器官 毒 作 用 检 查 证 据 铅 骨髓 卟啉代谢 尿ALA、尿卟啉

9、苯 骨髓 造血抑制 白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四氯化碳 肝 肝细胞损伤 血清GPT 苯的氨基 血液 血红蛋白氧化 高铁血红蛋白 硝基化合物 有机磷农药 神经系统 胆碱脂酶抑制 胆碱脂酶活性 氯丙烯 周围神经 轴索变性 肌电图:神经原性损害 镉 肾 肾小管损伤 低分子蛋白尿 氟 骨 骨中钙代谢紊乱 骨质硬化(X线) 刺激性气体 肺 肺毛细血管通透性 肺水肿 砷化氢 血液、肾 血管内溶血 血红蛋白尿,4.职业中毒的急救和治疗原则 急救原则: 1、现场抢救(自救或互救) 2、防止毒物的继续吸收 3、加强毒物的排出 4、清除进入人体毒物的作用 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阻止毒物继续进入体内,使毒物尽快排出体外以及拮抗或消除其毒作用。 2、对症治疗:是主要方法。目的是保护生命的重要器官,使人体功能恢复。 3、支持治疗: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促使早日恢复或延长寿命。 慢性职业中毒:,(七)、 职业中毒的预防 1、消除毒物 2、降低浓度:革新技术改造工艺、通风排毒、建筑布局卫生。 3、个人防护:防护服、防护面具、个人卫生。 4、增强体质、加强安全卫生知识宣传。 5、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劳动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