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偏振光学实验_第1页
实验报告--偏振光学实验_第2页
实验报告--偏振光学实验_第3页
实验报告--偏振光学实验_第4页
实验报告--偏振光学实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 验 报 告姓名: * 班级: * 学号: * 实验成绩:同组姓名:* 实验日期:* 指导教师: 批阅日期:偏振光学实验 【实验目的】1观察光的偏振现象,验证马吕斯定律;2了解1 / 2 波片、1 / 4 波片的作用;3掌握椭圆偏振光、圆偏振光的产生与检测。【实验原理】 1光的偏振性光是一种电磁波,由于电磁波对物质的作用主要是电场,故在光学中把电场强度E 称为光矢量。在垂直于光波传播方向的平面内,光矢量可能有不同的振动方向,通常把光矢量保持一定振动方向上的状态称为偏振态。如果光在传播过程中,若光矢量保持在固定平面上振动,这种振动状态称为平面振动态,此平面就称为振动面(见图)。此时光矢量在垂直

2、与传播方向平面上的投影为一条直线,故又称为线偏振态。若光矢量绕着传播方向旋转,其端点描绘的轨道为一个圆,这种偏振态称为圆偏振态。如光矢量端点旋转的轨迹为一椭圆,就成为椭圆偏振态(见图2)。2偏振片虽然普通光源发出自然光,但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偏振光,目前广泛使用的偏振光的器件是人造偏振片,它利用二向色性获得偏振光(有些各向同性介质,在某种作用下会呈现各向异性,能强烈吸收入射光矢量在某方向上的分量,而通过其垂直分量,从而使入射的自然光变为偏振光,介质的这种性质称为二向色性。)。偏振器件即可以用来使自然光变为平面偏振光起偏,也可以用来鉴别线偏振光、自然光和部分偏振光检偏。用作起偏的偏振片叫做起偏器

3、,用作检偏的偏振器件叫做检偏器。实际上,起偏器和检偏器是通用的。3马吕斯定律设两偏振片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透过起偏器的线偏振光振幅为A0,则透过检偏器的线偏振光的强度为I式中I0 为进入检偏器前(偏振片无吸收时)线偏振光的强度。4椭圆偏振光、圆偏振光的产生;1/2 波片和1/4 波片的作用当线偏振光垂直射入一块表面平行于光轴的晶片时,若其振动面与晶片的光轴成角,该线偏振光将分为e 光、o 光两部分,它们的传播方向一致,但振动方向平行于光轴的e 光与振动方向垂直于光轴的o 光在晶体中传播速度不同,因而产生的光程差为 位相差为 式中ne 为e 光的主折射率,no 为o 光的主折射率(正晶体中,

4、 0,在负晶体中 0)。d 为晶体的厚度,如图4 所示。当光刚刚穿过晶体时,此两光的振动可分别表示如下:式中 轨迹方程原理图全波片 1/2 波片 1/4 波片【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结果计算】说明:以下的所有测量数据中,电流的单位为 ,角度的单位为角度。1 验证马吕斯定律角度0612182430364210.0.0.0.0.750.0.电流0.2090.2060.2010.1900.1750.1570.1370.115角度48546066727884900.0.0.0.0.0.0.0电流0.0940.0710.0520.0340.0180.0070.0000.000角度96102108114120

5、1261321380.0.0.0.0.0.345490.0.电流0.0000.0070.0180.0330.0490.0690.0920.113角度1441501561621681741800.0.0.0.0.0.1电流0.1370.1560.1760.1910.2020.2090.209作的函数图像:Origin的数据分析:Linear Regression through origin for DATA2_B:Y = B * XParameterValueError-A0-B0.209284.62343E-4-RSDNP-0.999910.00162310.0001-从以上的分析可知,电流

6、大小I关于两偏振片的夹角余弦的平方的数据点的直线拟合的相关系数r=0.99191 ,可知实际测得的数据点与理论值匹配。2 线偏振光通过1/2 波片时的现象和1/2 波片的作用1/2 波片转过角度初始102030405060708090检偏器A 转过角度018385880100120140-检偏器的角度差-18202022202020-说明:最后两个数据没测,是因为在做的时候一时疏忽了,最后想要补做时,时间已晚,老师建议我们不做了。检偏器的平均角度差 度由上面的数据可以明显地看出,1/2 波片每转10度,检偏器就需要转20度,与理论值吻合。观察:检偏片固定,将1/2 波片转过360,能观察到4次

7、消光;1/2 波片固定,将检偏片转过360,能观察2次消光。由此分析线偏振光通过1/2 波片后,光的偏振状态是:光的偏振面偏离原来的角度是波片光轴偏离角度的2倍。3 用1/4 波片产生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波片转20度角度010203040506070电流0.0320.0220.0160.0180.0270.0410.0590.078角度8090100110120130140150电流0.0970.1140.1260.1320.1300.1220.1080.090角度160170180190200210220230电流0.0700.0510.0340.0230.0170.0200.0290.04

8、4角度240250260270280290300310电流0.0650.0850.1050.1230.1340.1380.1360.125角度320330340350360电流0.1100.0900.0690.0500.032作角度与电流的极坐标函数图:I在此基础上作振幅与角度的函数图:A分析:可以看出,该极坐标函数图象成“双椭圆饼”形,在检偏器所转的0360度之间,共达到两次消光,两次最大值,这正是椭圆偏振光的长轴和短轴的位置。实验数据图中可以看出,图像少有倾斜,在20度和200度左右达到真正消光,这是因为初始角度原因。波片转45度角度010203040506070电流0.0810.0810

9、.0800.0790.0780.0760.0740.071角度8090100110120130140150电流0.0700.0690.0700.0690.0700.0720.0730.075角度160170180190200210220230电流0.0780.0800.0820.0840.0840.0830.0820.080角度240250260270280290300310电流0.0780.0760.0740.0730.0720.0720.0720.073角度320330340350360电流0.0740.0760.0770.0790.081作角度与电流的极坐标函数图:I在此基础上作振幅与角

10、度的函数图:A分析:从图像中可以看出,函数形状成近乎圆的椭圆,理论上应该是圆,还是非常接近理论值。数据在110度和290度左右但到最小值,在20度和200左右达到最大值,这正是椭圆偏振光的长轴和短轴的位置。误差会在后面误差分析部分讨论。【对实验结果中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分析、讨论】1. 在做验证马吕斯定律的实验时,由于第一遍测量时出错,导致实验的重做,所以在预习报告上有大量修改的痕迹。但是,最后得到的结果非常准确,拟合度极高,也使得多花去的时间很值得。2. 在这里我想重点讨论以下这个实验的一个误差。上面的种种实验皆反映了在消光点的角度误差,而且这个误差不小。误差现象为:在消光点附近的10度左右的范

11、围内,电流计的示数皆为0,所以无法准确地找出消光点的角度。所以实验作出的函数图都有一定的倾斜。在这里提出自己认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这个误差的方法:缓缓旋转检偏器,记下电流值为0的区间,取这个区间的中点为消光点。3. 误差来源还有旋转的转向误差,这是由于齿轮之间的间隙引起的。误差避免方法:只朝同一方向旋转。4. 手电筒一类的误差:用手电在照波片或检偏器上的刻度时,会导致进入检测器的光强增大,导致电流值增大;手在旋转波片或检偏器时容易将入射光挡住,导致进入检测器的光强减小。误差避免方法:每次测量电流时,使手和手电远离测量装置。 5. 上面的A图中的A不是实际的A值,而是A的一个固定的倍数,改图的

12、作用仅仅是反映偏振光的振幅随着检偏器的角度的相对变化。【附页】思考题1求下列情况下理想起偏器和理想检偏器两个光轴之间的夹角为多少?(1)透射光是入射自然光强的1/3。(2)透射光是最大透射光强度的1/3。答:(1)因为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光强减为原来的一半,所以得, 。(2)直接有马吕斯定律:得 。2如果在互相正交的偏振片P1 和P2 中间插进一块1/4 波片,使其光轴跟起偏器P1 的光轴平行,那么透过检偏器P2 的光斑是亮的?还是暗的?为什么?将P2 转动90后,光斑的亮暗是否变化?为什么?答:因为波片光轴和起偏器平行,检偏器由与之正交,所以光斑是暗的。将其转过90度后,两者平行,所以光斑是明亮的。4 在第2 题中用1/2 波片代替1/4 波片,情况如何?答:情况与1/4波片相同。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